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漫兴诗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漫兴二首汪藻其一晨起翛然曳杖行,一帘疏雨作秋清。老来岁月能多少,看得栽花结子成?其二燕子年年入户飞,向人无是亦无非。来春强健还相见,送汝将雏又一归!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漫兴》,颇近今天的“随感”。前一首因天气突变而起兴,后一首则见燕飞而兴感。B.第一首诗三四句虽不无惆怅之意,然而冷眼观世,态度平静,与首句“翛然”相应,同时也引出下首的沉思。C.第二首诗一二句写燕子年去年来,也懂得人生有盛衰生死。它不管是否户换主人,似乎对谁都一样有情。D.这两首绝句语言明浅,寓哲理于形象,因疏雨、燕子而遐想人生,情缘境生,境与情会。2.有人评价这两首诗风韵近于苏轼,有“超然象外,兴寄深远”之致,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秋日漫兴刘逢源①稍喜世缘贫日少,何妨丘壑寄余生。渔樵堪作闲中计,鸡黍聊寻世外盟②。两岸蓼花晴放棹,一龛蕉雨夜谭③兵。床头龙剑时时吼,五岳胸中似未平。[注]①刘逢源:明末清初直隶曲周人,明代贡生。少好读书,喜谈兵击剑,明朝灭亡,入清不仕,漂泊于江汉淮海之间。②盟:指与朋友之间交情深厚。③谭:谈论。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本喜欢平淡的世俗生活,但苦于闲暇不多,不得不在自然山水之间度过自己的余生,诗人为此而黯然神伤。B.颔联写诗人闲暇时外出打鱼、砍柴,有时又用饭菜来招待交情深厚的朋友,并以此来体验世外桃源的生活感受。C.颈联写诗人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驾着小船,欣赏着两岸的蓼花;而在雨打芭蕉之夜,谈兵论剑,也可自得其乐。D.尾联以拟人、比喻写床头宝剑时时发出声响,胸中有丘壑般的起伏,表达诗人心中有所不平但又无法抒发的心情。4.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各题。卜算子·漫兴①辛弃疾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②。李蔡③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④草击陈根,笕竹⑤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⑥,舍我其谁也?【注】①该词作于辛弃疾因遭诬陷被罢知福州兼福州安抚使,赋闲江西。②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重伤被俘……广佯死,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③李蔡:李广之堂弟。④芸:同“耘”。⑤笕竹:剖开竹子。⑥力田: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选拔人才的科目。5.下列对这首词下阕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下阕一二句与其它句有所不同,一改散句之状,讲究对仗,工整清新,重在写实。B.“笕竹添新瓦”句写了自己对乡间屋舍的修缮,给人以在此营生,长期居住之感。C.“朝家”指朝廷,此二句意指朝廷有朝一日选拔任用“力田”,一定会非他莫属!D.下阕整体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必得朝廷重用的豪迈之态。6.请从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对本词上阕加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一)杜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B.《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C.“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D.“无赖”一词正话反说,表面上写诗人对春色的厌恶,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赞美和喜爱。8.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绝句漫兴九首①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其九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注:①这组绝句是杜甫写在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其时安史之乱进入第六个年头。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愁”是第一首诗的诗眼,点明诗人客居成都、心忧国事的愁苦。“愁不醒”表明难以从愁绪中摆脱出来的心境。B.“无赖春色”以“无赖”写“春色"”,将春色拟人化,写出了春色多事让人讨厌的特点,带有嗔怪的意味,领起下文。C.第二首诗中“隔户杨柳弱袅袅”句,形象生动地描写出门墙外柔弱的柳枝随风摆动、惹人怜爱的情景。D.“恰似十五女儿腰”运用比拟的手法,准确地描绘出柳枝纤弱柔美的特点,寄寓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10.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的不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九①杜甫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柳②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①这组绝句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夏之交,当时作者卜居成都草堂。②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自己不久又将只身赴蜀,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隔户”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隔门墙外的柳条细弱袅袅,恰如十五岁女子柔软的纤腰。B.“曾逐”两句追忆诗人曾经在令人销魂的春天里见过轻歌曼舞的酒筵,游过京城的春苑。C.杜诗题为“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作者将自己的情思自然投射到客观景物上。D.李诗言少义丰,隐而不露,含蓄委婉,对“柳”的刻画体现了李商隐文辞清丽的特点。12.两首诗三、四句的情感表达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注】①这组绝句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其时安史之乱进入第六个年头。②糁(sǎn):米粒,这里意为散落。③雉:一种鸟,俗称“野鸡”。④凫:一种水鸟,俗称“野鸭”。1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一改《登高》沉郁顿挫的风格,意境恬静优美,语言华丽工整,整首诗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B.第二句中的“点”“叠”二字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使全句活了起来。C.诗歌末句中的“傍”字写出了小野鸭亲昵地依偎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睡的情态,使整个画面宁静、温馨。D.该诗虽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但诗中不见客愁,更多流露出作者对初夏景物的喜爱之情。14.诗人是如何描绘初夏美妙的自然景色的?请结合全诗分析。答案1.C2.(1)第一首诗中“翛然曳杖”体现出诗人自在、超然的心情;“栽花结子”中体现出对死亡孕育新生的思考。(2)第二首诗诗人由母燕将雏而遐想人生,引发诗人对生命永不停息的思考。(3)这两首绝句表现了诗人冷眼观世,对生死的超然、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也懂得人生有盛衰生死。它不管是否户换主人,似乎对谁都一样有情”错误。第二首诗因燕飞入户而生遐想,应该是燕子不懂得人生有盛衰生死,所以它似乎对谁都一样有情,又似乎对谁都一样无情。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春天,早晨,老诗人拖着根拐杖在散步,他的心情是舒适的,“翛然曳杖”体现出诗人自在、超然的心情。但不一会下起小雨,诗人回到室内,隔着疏帘,望着细雨,顿觉寒意侵人,时序似乎一下子进入了秋天。这时他突然感到:节候从春到秋,往来倏忽;人生自孩提到老死,不也是这样迅速么?三四句应当并作一气读,意谓年岁日增,能有几度看得栽花结子?虽不无惆怅之意,然而冷眼观世,态度平静,与首句“翛然”相应,同时也引出下首的沉思。老来深感人生倏忽,有来日无多之叹。但他把这个人生大限——死——看得很超脱,明知岁月无多,仍自不忘情于栽花结子,“栽花结子”中体现出对死亡孕育新生的思考。燕子年年飞入寻常人家将燕窝经营。它似乎对谁一样有情,又似乎对谁都一样无情。只要我来春仍然健在,与你相见时定会道声欢迎。离别时又道一声珍重,再次送你带着小燕子飞上归程!以燕子的形象而引出人生的哲理,将生与死、瞬间与永恒以及变与不变等道理寄寓在微小的动物、短小的诗篇之中,引发诗人对生命永不停息的思考。从诗中可以看出,本诗作于作者晚年,而且两首诗都含有知道自己来日无多的意思,表面看来作者是在哀叹自己的年老。然而,“看得栽花结子成”、“送汝将雏又一归”这两句告诉我们,花落后会结果,一年过后燕子的幼雏又将出生。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人生哲理,即死亡孕育着新生,代代接续,无穷无尽。这两首绝句表现了诗人冷眼观世,对生死的超然、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A4.诗歌中抒情主人公表面恬然自适,寄情山水;能享受尘世生活,又高蹈不随流俗;但内心深处仍满怀国破之激愤,是一个有满腔抱负而又无处施展的遗民诗人。【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的能力。A.“诗人为此而黯然神伤”错,首联意思是幸喜生活中贫贱的日子很少,不妨就在山水之中度过余生。表现诗人易于满足、寄情山水的情怀。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中主人公形象的能力。首联意思是幸喜生活中贫贱的日子很少,不妨就在山水之中度过余生。表现诗人易于满足、寄情山水的情怀。据此可知诗歌中抒情主人公表面恬然自适,寄情山水。中间两联,诗人打鱼、砍柴,招待朋友;天气晴朗时驾着小船,欣赏着两岸的蓼花;而在雨打芭蕉之夜,谈兵论剑,自得其乐。可知诗人既能享受生活之乐,而又高蹈不随流俗。尾联以“龙剑”“五岳”舒展自己的情怀,胸中有丘壑般的起伏,表达诗人心中有所不平但又无法抒发的心情。可见诗人内心深处仍满怀国破之激愤,胸怀满腔抱负但又无力回天。5.D6.①用典、对比。词人用李广骁勇善战之典故并将李广战功卓著却未封侯与其堂弟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②怀古伤己、借古讽今。词人以“李广难封”自况,既表达了对朝廷弃才不用的不满,又表达了自己怀才见弃、壮志难酬的悲愤。【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D.“下阕整体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必得朝廷重用的豪迈之态”说法有误。词人过上农家生活,实属无奈之举,“热爱”言过其实。后两句浸透着宦海沉浮的辛酸苦辣,实为含泪微笑自嘲之态,并没有表达朝廷必用的豪迈之态。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作者情感的能力。要明确题干要求,从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对上阕进行赏析。表现手法方面:上阕主要运用了用典、对比。上阕“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根据注释可知,上阕运用李广骁勇善战之典故,古代的李将军,受伤被俘后还能夺得匈奴的好马。李蔡的人品在下中等,却被封为列侯,这又是对比的写法,在对比中突出了作者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意。思想感情方面:这首小令以李广喻自己,指出象李广这样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却总是被排斥、迫害。对此,作者是极为忿慨的,他怀古伤己、借古讽今。词人以“李广难封”自况,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不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7.D8.①本诗运用反衬的手法,用乐景写哀情,哀感倍生。诗人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诗人用乐景写哀情,加倍地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②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无赖”“深造次”等词写出了春色的不晓人情,鲁莽轻率,表达了诗人的恼春之情。③直抒胸臆。首句中的“愁”字,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客居之愁。④借景抒情,用乐景写哀情。哀感倍生,加倍地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解析】7.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D项,“无赖”一词并非正话反说,“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赞美和喜爱”表述错误,实际上是诗人因客居之愁而觉得春色恼人。故选D。8.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首先要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本题,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第一句“眼见客愁愁不醒”中的“客愁”是诗眼。诗人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直接抒发了自己客居之愁;接着诗人由客愁可以感受到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虽然生活暂得安宁,但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心理的沉醉迷茫而不能自拔。这是诗人失意之处;第二句中,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撞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扰人心绪!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无赖”“深造次”等词写出了春色的不晓人情,鲁莽轻率,表达了诗人的恼春之情;三四两句诗人借景抒情,继续写春色的深造次:匆急地催遣花开,命令莺啼频频。望江亭春色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层层翻出无赖之意,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能使所写哀情表达得更加充分,深深打动人心,引起共鸣。9.D10.第一首的三、四句运用拟人和直抒胸臆(反衬),嗔怪春天让百花绽放有些草率(冒失),叫黄驾娇啼太过殷勤(急切),反衬出诗人的愁思深重。第二首的三、四句运用误会和反转(正衬),使诗歌加入情节,叙说顿生波澜,妙趣横生:“我”说是谁早晨不小心折断了柳枝(误会),原来是狂风摧折了最长的枝条。在叙事和写景中融入对柳枝的怜惜之情。【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D项,“比拟”错误,把杨柳比作“十五女儿腰”,应是“比喻”,“对大自然无比热爱”夸大其词,应为对杨柳枝条被吹折的“怜惜”之情。故选D。10.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两句,意思是怪春色这就让花儿开放,实在太过鲁莽心急,还让黄莺叮咛得如此殷切,显然运用了拟人手法,同时“造次”“太丁宁”等词,又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面对美丽春色,依然无法排遣“愁”心,以乐景衬哀情,更见“客愁愁不醒”的愁思之深之重;“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意思是不知谁早晨不留心竟然折断柳枝,原来是被狂风扯断了最长的枝条。前一句设置误会,后一句揭露实情,运用误会和反转法,让情节变得曲折有趣;既叙事写景,又表达了作者对柳枝被折断的怜惜之情,含蓄委婉。【点睛】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包括以下几种: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2.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3.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1.B12.①杜诗问杨柳为何不展身姿,是因为被狂风折断了枝条,抒发狂风肆虐下好物易损,自况当时不得志、抱负难以实现的情感;②李诗问柳为何肯接受秋日斜阳蝉鸣相伴,体现其零落憔悴之状,借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游过京城的春苑”错,诗句写春风荡漾,百花争艳,长安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觥筹交错,歌管迭奏,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好一幅春光明媚,繁华似锦的场景。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对比鉴赏的能力。杜诗“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意思是,是谁说她早晨的时候不称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来是被狂风折断了枝条。自己像那不能舒展身姿的杨柳一样,是因为被社会的现实击打得无法去拯救苍生,自己为官不得重用,壮志难酬啊。李诗“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意思是,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诗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描绘,来表现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诗人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石方开挖、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 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2023年桂林资源县招聘县级公立医院聘用笔试真题
- 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
- 2024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方案
- 幼儿园一岗双责工作制度
- 游泳池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乡镇卫生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 第二章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四)-常用物理量课件
- 第二十四章 量表研制与量表资课件
- 同花顺公式函数手册
-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不同课型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 中央空调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单位公务用车加油登记表格模板正式版
- linux说课教学内容
- 校服发布主持稿(202103)
- 马尔可夫过程
- 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风险评估
- ARM硬件调试方法ppt课件
- 【四年级书法教学设计】15课草字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