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专项资金管理制度_第1页
2023年专项资金管理制度_第2页
2023年专项资金管理制度_第3页
2023年专项资金管理制度_第4页
2023年专项资金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

合作社为切实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平安、高效运行,发挥资金运用效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运用”。

二、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运用安排和项目批复内容,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用、挤占;资金拨付动向,按不同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准随意变更;特别状况,必需请示。

四、严格专项资金初审、审核、审核制度,不准缺项,各类专项资金审批程序,以该专项资金审批表所列内容。

五、专项资金利息收入年终一律转入本金滚动运用。

八、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单项工程决算审计,整体项目验收审计,年度资金收支审计。

九、监督委员会对专项资金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要全程参加项目验收和选购 项目接交。

十、对工程类项目专项资金所发生的隐藏工程,负责资金结算的工作人员,必需到现场签证认可,否则会计室不予结算。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资金平安运行和有效运用,保证项目顺当实施,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方法。

其次条本方法所称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心政府为爱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

第三条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保证国家粮食平安;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夫增收。

第四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

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贮存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第五条农业综合开发应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投资政策。

第六条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效益优先,兼顾公允;

(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三)集中投入,不留缺口;

(四)奖优罚劣,激励竞争。

农业综合开发以资金投入限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

第七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二)规模开发,产业化经营;

(三)依靠科技,注意效益;

(四)公允竞争,择优立项。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自下而上申报。

第八条依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以下简称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其次章扶持重点

第九条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扶持农业主产区,重点扶持粮食主产区。农业主产区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商品量以省为单位确定。

非农业主产区的省应确定本地区重点扶持的农业主产县(包括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及农场,下同)。

第十条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林业、水利措施综合配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十一条产业化经营项目应参照国家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据当地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重点扶持的优势农产品产业。通过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十二条土地治理项目扶持对象应以农夫为重点。

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的对象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含省级农发机构审定的龙头企业)以及农夫专业合作组织等。

第十三条由国家农发办确定纳入扶持范围的农业综合开发县,并根据“总量限制、适度进出、奖优罚劣、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三章资金管理

第十四条中心财政依据财力可能逐年增加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

第十五条财政部依据各地财力状况分别确定各省地方财政资金与中心财政资金的配套比例。

省级财政担当的配套资金总体上不低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80%。省级财政可以在确保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前提下依据地(包括设区的市、自治州、盟,下同)、县财力状况确定不同的配套比例。

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应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乡级财政不担当资金配套任务。

第十六条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对象应有必要的投入。

土地治理项目的农村集体和农夫筹资(含以物折资)投劳,要严格根据“农夫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数量限制”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筹集,并纳入村内“一事一议”范畴,实行专项管理。

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自筹资金应不低于财政投资的50%。

第十七条农业综合开发可以实行补贴、贴息、有偿扶持等多种形式,吸引金融资金、民间资本、工商资本以及外资,逐步扩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

第十八条中心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安排以综合因素法为主,按资源条件和工作质量测算各省中心财政资金投资指标。

各省产业化经营项目中心财政资金投资规模依据项目申报状况确定。

第十九条每年新增中心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农业主产区。各省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应对农业主产县进行重点投入。

其次十条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原则上70%以上用于土地治理项目,30%以下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详细投入比例依据各省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要求确定。

农业综合开发应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中科技投入所占比重。

其次十一条用于土地治理项目的中心财政资金全部无偿投入。

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中心财政资金实行有偿和无偿扶持相结合,以有偿扶持为主。财政资金可以投资参股产业化经营项目,详细方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其次十二条用于土地治理项目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运用范围包括:

(一)总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水库、塘坝及拦河坝的改建、扩建、加固、新建;总装机容量在5000KW以下的机电排灌站的改造、续建、新建及其配套的35KV以下输变电设备;新打、修复机电井及配套的机、泵和10KV以下的输变电设备;灌排渠道开挖、疏浚、衬砌及配套建筑物;发展节水浇灌所需的建材、管材及喷滴灌设备。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资金的运用范围及其管理方法由国家农发办另行制定。

(二)修建农田机耕路所需沙石料、改良土壤所需绿肥种子及秸秆还田机械设备、机械平整土地的施工;优良品种的购置、繁育及加工所需的工程设施、配套设备;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好用技术所需的小型仪器设备及示范、培训;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补助等。

(三)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所需的苗木购置(或苗圃建设)及工程设施;牧区改良草场所需种子购置、浇灌设施、草场围栏、青贮窖、饲料加工、牲畜棚圈等。

其次十三条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运用范围包括:

(一)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设施、农用道路、输变电设备及温室大棚,品种改良、种苗繁育设施,产品整理、分级、清洗、包装等采后处理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二)养殖基地建设所需的灌排设施、农用道路及输变电设备等,种苗繁育、品种改良设施,养殖基地生产设施,专用饲料小型生产设施,疫病防疫设施,废弃物处理及隔离环保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三)农产品加工项目所需的生产车间、协助车间、包装车间、成品库、原料库、低温库、加工设备、协助设备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路设施;质量检验设施,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施,卫生防疫及动植物检疫设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对基地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等。

(四)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贮存保鲜项目所需的气调库、预冷库、低温库、设备购置安装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路设施,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卫生防疫与动植物检疫设施,废弃物配套处理设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交易场所建设等。

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财政无偿资金应用于:项目可行性探讨、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初步设计)所需费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所发生的费用,部分必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助。

其次十四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其他运用范围包括:

(一)贷款贴息。从中心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单独支配资金,专项用于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范围的贷款项目的贴息。贴息资金管理方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二)县级农发机构项目管理费。按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的肯定比例提取运用:财政投资500万元以下的按3.5%提取,1000万元以下的其超过500万元的部分按1.5%提取,超过1000万元的其超过部分按0.5%提取。项目管理费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列支,主要用于项目实地考察、检查验收、业务培训、项目及工程招标、资金和项目公示以及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探讨、土地治理项目一般工程初步设计等方面的支出,不得用于人员工资、补贴、购置车辆等行政经费开支。地、省级农发机构和国家农发办由本级财政预算单独支配事业费用于项目管理各项支出,不得另提项目管理费。

(三)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单项工程监理费及其勘察设计费。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列支,按实际支出数计入项目工程成本。详细方法由国家农发办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其次十五条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根据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按规定范围运用资金,严禁挤占挪用。

其次十六条财政无偿资金通过财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刚好、足额拨付。有偿资金通过财政部门履行承借手续,按规定程序支付,逐级统一归还。

各级财政部门应依据已批准的项目安排、初步设计、工程建设进度刚好拨借资金。

其次十七条财政无偿资金的运用实行县级报账制。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刚好办理报账。报账资金的拨付实行转账结算,严格限制现金支出,严禁白条入账。

县级农发机构借出财政有偿资金,要落实还款责任,借款单位或个人须有担保。对的确难以偿还的财政有偿资金实行呆账核销,详细方法由财政部制定。

其次十八条各级农发机构应实行自查、托付社会中介机构等方式,加强对资金拨借、运用状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农发机构应主动协作审计和财政监督机构等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工作。

其次十九条国家农发办对经查明的挤占、挪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虚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违规违纪问题,应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三十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期打算是指项目正式申报前的打算工作,包括制定开发规划、建立项目库、编制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等。前期打算工作应做到常常化、制度化。

第三十一条各级农发机构应依据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制定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及阶段性开发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治理项目库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库。

第三十二条存入项目库的项目应达到项目建议书的要求。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土地治理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及条件,建设范围、规模及主要治理措施,投资估算及来源(含农夫筹资投劳安排),效益预料。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条件,建设单位基本状况,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

项目建议书经省级或地级农发机构实地考察合格,可存入项目库,拟扶持项目从项目库中择优选择。

第三十三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或组织有关专家编制。

可行性探讨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土地治理项目:项目背景,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现状;水土资源评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治理范围、地点、规模;工程量及主要工程、农艺措施;项目区现状及工程平面布置图;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经2/3以上农户签字同意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农夫筹资投劳安排及自愿开发证明材料;综合效益评价;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单位基本状况,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夫增收效果评价,项目组织与管理。

第三十四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单位一般应在上年度申报下年度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各级农发机构应区分各类项目不怜悯况,主动推行项目招商或项目招投标,发布项目申报指南,在较大范围内择优选项。

第三十五条国家农发办和省级农发机构应按职责分工组织项目评估,对拟建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实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资金配套与偿还实力的牢靠性进行审查和综合评价,为项目确立供应决策依据。

国家农发办和省级农发机构应对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单位附报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城郊新建项目征用土地的批准文件以及干旱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申报单位附报的水利部门出具的水资源条件鉴定看法等进行审查和评价。

项目评估实行专家评议、现场答辩、实地考察等形式。对虚报材料或财务经营状况不清的,实行一票推翻。

项目评估应建立责任制,明确专业评估人员的评估责任。评估人员应对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因评估结论失实影响项目正确决策的,评估人员及其所属评估机构应当担当相应责任。

第三十六条土地治理项目立项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项目区水源有保证,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灌排骨干工程基本具备;开发治理的地块集中连片,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年度单个项目相对连片开发面积,原则上平原地区不低于1万亩、丘陵山区不低于5000亩。

(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应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治理区面积集中连片,具有肯定开发治理条件,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效果。年度单个项目相对连片治理面积,自然草场5000亩以上,人工草场1000亩以上,小流域治理和土地沙化治理5000亩以上。

(三)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应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节水浇灌发展规划;干脆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供应水利灌排条件;灌区设计浇灌面积一般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

第三十七条产业化经营项目立项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或其控股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经营期在两年以上,有肯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有较强的自筹资金实力,能保证资金平安运行;近两年资产负债率小于70%,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含A级,未向银行贷款的除外);开发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竞争优势明显;带动实力强,与农户建立了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项目支配一般限于农业综合开发县。

(二)除具备前项规定的条件外,种植养殖基地项目须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须有优势农产品基地作依托,向农户选购 的原料占所需原料的70%以上;贮存保鲜、产地批发市场项目须为项目区供应与生产和加工相关的服务。

(三)以省为单位,产业化经营项目年度中心财政资金的50%以上用于中心财政投资300万元(除重庆外的直辖市和安排单列市不低于200万元,下同)以上的单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其他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单个项目年度中心财政投资一般不低于100万元。

第三十八条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及中心财政年度投资或分年投资合计在500万元以上的其他土地治理项目和中心财政年度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产业化经营项目由国家农发办组织评估、审定。

其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般由省级农发机构组织评估、审定,部分项目可以托付地级农发机构组织评估、审定,国家农发办进行指导、监督和抽查。

第三十九条在项目评估可行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管理权责,由国家农发办或省级农发机构依据财力可能,遵循合理布局的原则,择优确定所扶持项目并编入项目安排。

第四十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安排原则上实行一年肯定的方法。国家农发办逐年下达中心财政投资限制指标,作为省级农发机构编制年度项目实施安排的依据。

第四十一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初步设计应由具备相应资质或实力的单位编制,其内容包括:项目总体设计,主要建筑物设计,机械、设备及仪器购置安排,配套设施设计,主要工程概算,项目区现状图和工程设计图等。

初步设计由省级或地级农发机构组织审定,或托付相关技术部门审定。

第四十二条地方农发机构应逐级编制、汇总年度项目实施安排。年度项目实施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编制说明书。包括开发范围及变更状况、区域布局与开发重点、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构成、开发任务与项目支配、主要治理措施及投资构成、预期效益目标等。

(二)项目安排表。各类项目安排表的格式由国家农发办统一制发。

(三)附件:省级财政对担当配套资金、按期归还财政有偿资金的承诺看法。

第四十三条国家农发办主要批复土地治理项目年度实施安排的开发范围、任务及投资额等。省级农发机构依据国家农发办的批复向下批复项目年度实施安排,并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产业化经营项目年度实施安排300万元以上的由国家农发办批复,其他项目年度实施安排由省级农发机构批复。

省级农发机构应根据国家农发办规定的时间向国家农发办申报项目年度实施安排或备案其批复的项目年度实施安排,国家农发办应刚好批复或核查。国家农发办对省级农发机构报送备案的项目年度实施安排在1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同意。批复或备案的年度项目实施安排,作为拨借中心财政资金和进行检查验收的依据。

第四十四条年度项目实施安排进行调整、变更和终止的,应根据以下规定进行。

(一)凡建设内容调整涉及财政资金额度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应在项目初步设计重新审定后逐级报经国家农发办批准;低于100万元的,应由组织审定该项目初步设计的省级或地级农发机构批准。

(二)项目变更(指项目性质、建设地点、项目实施单位的任何一项变更)或终止,须逐级报经组织该项目评估审定的国家农发办或省级农发机构批准。由省级农发机构批准变更或终止的项目,需报国家农发办备案。因项目变更而实施的新项目需按本方法第三十四条其次款的规定附报新建单位相关证明材料。

(三)项目变更、终止经国家农发办或省级农发机构批准后,县级农发机构应刚好将项目变更或终止的确定正式通知项目实施单位或农夫,并说明变更或终止的理由。

(四)经批准终止的项目的中心财政资金,县级农发机构须在收到项目终止正式通知1个月内逐级上缴国家农发办。

(五)终止项目及因项目变更取消的项目,其已发生的有关费用支出,原则上由项目实施单位自行负担。

(六)全部项目的调整、变更或终止,应在项目立项当年年底或次年6月底之前集中申报,逾期由国家农发办逐级收回资金。

第四十五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期为1—2年。凡纳入安排的项目,应如期建成,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

第四十六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应当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

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单项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选购 ,实行公开招标。主要单项工程的施工,由具备相应资质或实力的单位进行监理。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及农村集体、农夫自筹资金运用状况,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应推行公示制。

第四十七条项目实施单位应根据经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实施,施工单位应严格根据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

第四十八条各级农发机构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检查监督,进行定期检查或专项检查,发觉问题刚好订正,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运用效益。

第四十九条省级农发机构应在每年3月底前向国家农发办报送上年度项目实施安排完成状况统计表。

第五十条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包括国家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及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年度实施安排批复、调整及资金拨借文件以及经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

第五十一条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状况,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状况,主要工程建设的质量状况,资金到位及农夫筹资投劳状况、资金运用和回收落实状况,工程运行管理和文档管理状况等。

第五十二条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一般由省级农发机构进行验收,部分竣工项目可以托付地级农发机构验收。

县级农发机构和项目实施单位应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前的打算工作,由地级农发机构进行督查。

第五十三条国家农发办对项目竣工验收每3年进行1次考评。省级农发机构在对竣工项目组织验收的基础上向国家农发办提交验收考评申请并附验收总结报告。国家农发办按肯定比例随机抽样确定考评县或项目的数量和名单,实行干脆组织和托付的方式进行考评。

国家农发办对竣工验收项目考评后,按考评标准作出是否合格的综合评价。

第五十四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当明确管护主体,刚好办理移交手续。

管护主体应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

各级农发机构应做好后期项目监测评价工作,为改进项目管理供应依据。

第五十五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应根据“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筹集项目运行管护费用;推行建立自主管理灌排区的投资、养护管理机制;实行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对形成的资产实行有效管理。

第五十六条对因自然灾难造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损毁工程,其修复所需资金原则上由各省自行解决。遇有特大灾情,国家农发办视财力状况予以适当补助。

第五十七条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县末位暂停制度。对存在严峻违规违纪问题的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农发办应当暂停或取消其开发县资格。

国家农发办应对竣工项目验收考评不合格的省予以通报指责,限期整改。在限期内未能仔细整改的,国家农发办可以不予支配新增资金、调减现有投资规模或者暂停投资。

第五章附则

第五十八条本方法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数。

第五十九条省级农发机构可依据本方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制订详细实施方法,报财政部备案。

第六十条中心农口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方法由国家农发办另行制定。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保证资金平安有效和项目顺当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法

其次条

本方法所称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心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和爱护的活动

第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保障国家粮食平安,带动农夫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第四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发展项目

土地治理项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综合治理,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

产业化发展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第五条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国家引导民办公助的多元投入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确定性作用,资金和项目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二)集约开发,注意效益;

(三)产业主导,突出重点;

(四)公允公开,奖优罚劣

第六条

依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下统称省)农业综合开发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国家农发办负责管理和指导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拟订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制度和发展规划,管理和统筹支配中心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进行监管

省级农发机构负责管理和指导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拟定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详细政策和发展规划,安排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组织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确定本地区各级农发机构的管理职责,对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进行监管

第七条

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扶持农业主产区,重点扶持粮食主产区非农业主产区的省应当确定本地区重点扶持的农业主产县(包括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及农场,下同)

第八条

农业综合开发应当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优化开发布局对资源环境承载实力强能够永续利用的区域实行重点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实力有限,但有肯定复原潜力能够达到生态平衡和环境再生的区域实行爱护性开发,以生态综合治理和爱护为主,适度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资源环境承载实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的区域实行限制开发,以生态环境复原为主

第九条

农业综合开发以农夫为受益主体,扶持对象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夫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涉农企业与单位等

第十条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开发县管理土地治理项目应当支配在开发县

开发县实行总量限制分级管理定期评估奖优罚劣的管理方式

国家农发办依据总体资金规模各省资源禀赋开发政策等核定各省的开发县总数量,省级农发机构在总数量以内依据耕地面积产业优势工作基础等确定本省详细开发县

其次章

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中心财政与地方财政分别担当农业综合开发支出责任

中心财政依据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年度预算中支配必要的资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

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资金应当列入同级政府年度预算

第十二条

中心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主要实行因素法,安排因素包括基础资源因素工作绩效因素和其他因素,其中以基础资源因素为主

基础资源因素包括耕地面积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任务粮食及棉花糖料等大宗农产品产量水资源等基础数据;工作绩效因素包括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综合管理监督管理等工作状况;其他因素主要包括特定的农业发展战略要求政策创新状况等

财政部可以依据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重点,适当调整每年安排资金选择的详细因素和权重

第十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可以实行补助贴息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第十四条

国家农发办依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类型和扶持对象规定项目自筹资金的投入比例

激励土地治理项目所在地的农村集体和农夫以筹资投劳的形式进行投入

第十五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以土地治理项目为重点省级农发机构依据国家农发办的规定和本省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要求确定本省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发展项目的投入比例

第十六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应当用于以下建设内容: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

(三)田间道路建设;

(四)防护林营造;

(五)牧区草场改良;

(六)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推广;

(七)种植养殖基地建设;

(八)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设备购置和厂房建设;

(九)农产品储运保鲜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建设;

(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一)国家农发办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七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

(一)项目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购置及施工支出;

(二)项目可行性探讨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勘察设计工程预决算审计等支出;

(三)工程监理费;

(四)科技推广费;

(五)项目管理费;

(六)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费;

(七)贷款贴息;

(八)国家农发办规定的其他费用

第十八条

本方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项目管理费由县级农发机构按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入资金的肯定比例提取运用,财政投入资金1500万元以下的按不高于3%提取;超过1500万元的,其超过部分按不高于1%提取

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地考察评审检查验收宣扬培训工程招标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监管绩效评价资金和项目公示等项目管理方面的支出

省级设区的市级农发机构项目管理经费由本级政府预算支配,不得另外提取

第十九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其次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刚好足额地拨付资金,加强管理和监督

其次十一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政资金支付实行县级报账制,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根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报账县级财政部门应当依据已批准的年度项目实施安排和工程建设进度状况,刚好足额地予以报账,并依据项目竣工决算进行清算

产业化发展项目,县级财政部门应当在项目完成至少过半后办理报账,并在项目完工验收后依据验收确认看法刚好足额支付财政资金

其次十二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结余资金应当根据规定收回同级财政

第三章

项目管理

其次十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期打算是指项目申报前的打算工作,包括制定开发规划建立项目库编制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等前期打算工作应当做到常态化规范化

其次十四条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当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及阶段性开发方案

其次十五条

国家农发办应当适时公布下一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政策和重点

其次十六条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政策扶持重点和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及阶段性开发方案,建立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其次十七条

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应当有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单位基本状况建设地点建设条件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来源效益预料等

其次十八条

项目申报单位向当地农发机构申报下一年度项目时,应当提交项目申请和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等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可行性探讨报告应当依据项目类型的要求编制,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申报单位基本状况,建设地点现状与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建设规模与工艺技术方案,建设布局与建设内容,组织实施与运营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环境影响分析,综合效益评价以及必要的附件等

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单位可以将可行性探讨报告与项目建议书合并编制,并向当地农发机构提交

其次十九条

项目申报单位申报的项目应当满意以下条件:

(一)土地治理项目应当符合相关规划,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水源有保证,灌排骨干工程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地块相对集中连片,治理后能有效改善生产条件或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和农夫群众主动性高

(二)产业化发展项目应当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市场潜力大示范带动作用强预期效益好;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环境爱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要求

第三十条

省级农发机构负责组织评审本地区申报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省级农发机构依据本地区实际状况可以下放项目评审权限

项目评审应当以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为依据,对申报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估和审查,为项目确立供应决策依据

第三十一条

在评审可行的基础上,由负责组织评审的农发机构依据资金额度,择优确定拟扶持项目和资金数额项目原则上一年肯定

负责组织评审的农发机构应当将拟扶持的项目及资金数额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向社会公示,涉及国家隐私的内容除外公示期一般不少于7日

第三十二条

拟扶持项目确定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当组织编制初步设计(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总体设计,主要建筑物设计,机械设备及仪器购置安排,配套设施设计,工程概算,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项目区现状图和工程设计图等

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农发机构负责组织审定

产业化发展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由项目实施单位自行审定后报县级农发机构备案对于不涉及工程建设内容的产业化发展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可依据详细状况由评审通过的可行性探讨报告或者项目建议书替代

第三十三条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当依据拟扶持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的审定或者备案状况,编制汇总农业综合开发年度项目实施安排

省级农发机构负责批复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年度项目实施安排,并报国家农发办备案,同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当根据年度项目实施安排开展项目实施检查验收工作

第三十四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应当推行项目法人制土地治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招标投标政府选购 工程监理资金和项目公示等规定执行;产业化发展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自行实施,并实行资金和项目公示制

第三十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根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项目,按期建成并达到项目的建设标准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期一般为1-2年

第三十六条

年度项目实施安排必需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或终止确需进行调整或终止的,由省级农发机构负责批复,省级农发机构可以适当下放项目调整的批复权限

前款所称项目调整是指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和建设期限发生改变

终止项目和省级农发机构批复调整的项目应当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第三十七条

土地治理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当逐项检查初步设计(实施方案)完成状况,刚好编报项目竣工决算,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前的打算工作

项目竣工决算审批管理职责和程序要求,由省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三十八条

土地治理项目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农发机构组织验收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规章制度状况项目建设任务完成状况主要工程建设的质量状况资金到位和运用状况工程运行管理和文档管理状况等

产业化发展项目由县级农发机构组织验收验收时,县级农发机构应当进行实地核查,确认项目完成状况

第三十九条

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依照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1号)有关资产交付管理的规定刚好办理资产交付,并依据资产交付状况明确管护主体

土地治理项目管护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管护内容和管护要求,保证项目工程在设计运用期限内正常运行

第四十条

省级农发机构应当按规定时限向国家农发办报送上年度项目实施安排完成状况,同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专员办

第四十一条

对财政资金投入较少的项目和贴息项目,省级农发机构可以简化有关项目申报初步设计(实施方案)项目调整项目验收资金报账等方面的程序和要求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当根据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公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政策申请条件提交申请材料书目评审标准程序和结果等状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十三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制定实施内部限制制度,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风险进行预防和限制

第四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的预算绩效管理

国家农发办实行干脆组织或托付第三方的方式,对各省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和进行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定期对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发觉问题刚好订正

第四十五条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应当根据工作职责和财政部要求,开展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有关预算监管工作

第四十六条

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预算执行监管结果应当作为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重要参考

第四十七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运用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惩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发觉存在严峻违法违规问题的,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刚好终止项目

第四十八条

对存在严峻违法违规问题的农业综合开发县,省级以上农发机构应当暂停或取消其开发县资格

第四十九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当主动协作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对发觉的问题刚好整改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条

省级农发机构应当依据本方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制订详细实施方法,报财政部备案,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专员办

第五十一条

中心有关部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参照本方法执行

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及外国政府贷款赠款项目管理方法另行制定

国家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运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二条

本方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发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方法(财政部令第29号)和财政部关于修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方法的确定(财政部令第60号)同时废止。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4

依据制定《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确定》(以下简称《确定》)12个配套文件的职责分工,我现在把《广东省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方法》和《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认定暂行方法》的`有关状况向大家简洁介绍一下。

一、省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方法

(一)制订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省财政从xx年起连续五年,每年支配支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2亿元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技术进步的资金投入力度,激励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担保机构更好地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制订了这个方法。

(二)主要内容

1、明确运用范围和扶持方式。

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配套资金及其它事项。扶持方式实行定额贴息或补助两种形式。

2、严格申报条件和工作程序,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公允。

申报条件必需满意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申报单位必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其次,对于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需符合省激励发展的产业方向;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必需是服务于我省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和服务机构;对于国家有关配套资金的项目,必需是正在项目立项安排实施期内并获国家有关支持的项目。

严格根据程序进行申报与审定工作,经过三个步骤。第一,省中小企业局每年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工作部署,在省经贸委的指导下,提出年度各项目的要求和方向,向社会发布。其次,各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根据要求,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进行项目申报,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进行初审,然后联合上报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第三,省中小企业局会同省财政厅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对各市上报的项目组织审查,联合下达运用安排。对于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配套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则由省科技厅会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负责组织实施。

3、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监督管理。

省中小企业局确定年度专项资金运用方向和工作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并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联合下达专项资金运用安排;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进展状况进行追踪和监督检查,并向省政府汇报专项资金运用状况和运用效果。各市、县(市、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企业申报,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项目进行初审,帮助省中小企业局对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进行跟踪和检查。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理专项资金拨付手续,对专项资金运用状况进行追踪和监督检查。各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负责帮助省财政厅办理资金拨付及对资金运用状况的监督检查。

省科技厅会同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审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配套资金项目的申请。

专项资金运用单位(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本单位(企业)项目的详细实施,对项目申报资料的精确性和真实性、项目建设、资金运用、达产达效负责。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力度。专项资金实行专帐核算、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按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单位和行政人员赐予行政、经济惩罚和通报,该项目单位今后五年内不得申报省级财政支持项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认定暂行方法

(一)制订目的

为提高我省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打造一批民营企业航母,形成一批资产规模大、创新实力强、社会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群体,广东省从今年起先每两年进行一次百强民营企业的认定,以不断激励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二)主要内容

认定的百强民营企业与目前社会公布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广东50强的区分在于不是用营业收入的唯一指标来衡量,而是不仅看他们的规模,营业收入的多少;还要看他们的运行质量,创利税实力;更看他们的创新实力和发展后劲。同时还考核企业的诚信,对有违规行为的企业不能参评。通过综合评价,使评比出来的百强民营企业,不仅大,而且强,社会信誉好。

1、制订科学合理的评比方法。

依据该方法,在评审当期两年平均营业收入达2亿元以上、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利润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就有资格参加评比。评比采纳科学的评分方法,主要从经济运行评分指标和创新性评分指标两个方面进行评比。前者细分为四大项: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纳税总额和净资产保值增值率。后者包括专利、名牌产品(或优秀新产品)、商标、科技进步等。采纳量化打分方法,每项细化指标都有对应的计分方法。

2、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认定程序。

省设立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认定工作小组,省中小企业局为组长单位,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统计局、省工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学问产权局、省工商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工作小组负责对百强民营企业认定的组织、审核、评议工作,对省委、省政府负责。地级市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企业申报,填写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举荐表,并进行综合评议,提出举荐看法报省中小企业局。认定工作小组对各市举荐的企业经过严格的程序进行认定,进行综合审核和评议,选取前100名报省委、省政府审批认定。

3、加大激励和扶持力度。

认定结束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为百强民营企业颁发牌匾,并在主要新闻媒体公榜表彰及赐予一次性现金嘉奖。被评上的百强民营企业,其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农产品深加工、吸纳下岗人员再就业等项目,只要符合有关规定,省有关职能部门将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确定的有关精神,优先纳入安排予以扶持。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5

为肃穆财经纪律,进一步规范县水务局水利专项资金管理,为提高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运用效益,加强财务管理,统一报销程序及规定,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局详细状况,特制定县水务局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一、水利专项资金的申报制度

(一)水利专项资金由县水务局业务部门负责申报。

(二)水利专项资金申报文件必需真实、科学和完整,项目申报单位应提交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

(三)局有关部门提出初审看法,经局长办公会探讨同意后再行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四)申报部门以正式文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随时跟踪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状况。

二、水利专项资金的运用制度

(一)建立会计核算制度。严格根据专项资金管理方法规定,严禁套取项目资金,严禁公款私存,设置帐外帐和“小金库”。

(二)实行政府选购 制度。对项目工程及所需的主要物质和设备,严格根据政府选购 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和集中选购 。

(三)县水务局防汛专项资金一律由局长一支笔审批,

要求实行县级报帐制度的,由项目建设单位填报资金申请表,经水务局业务部门审核后,报送财政审批由财政下拔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健全项目资金审查审批程序和财务制度,资金的运用必需符合项目资金管理方法规定。

三、水利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

(一)公示制度。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专项资金,工程实施前项目单位主动向社会公示项目建设内容、资金状况。

(二)定期报告制度。各项目实施部门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实施进展状况。

(三)检查验收制度。杜绝在项目执行中存在严峻弄虚作假的现象,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检查;项目完工后,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财务等状况进行验收工作。

(四)审计制度。为防止发生违反资金管理运用规定的行为,项目竣工后需由有资质的审计单位对工程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四、县水务局水利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制度

(一)项目担当部门或个人和财务人员应刚好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保证项目资金的刚好到位,项目资金须要执行区级报账制的,从其规定,但要刚好进行报账。

(二)工程资金应按工程进度进行拔付,主管局对没有开工或进度缓慢的项目将适当调整取消补助款。

(三)项目资金运用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限制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杜绝不符合规定支出,随时接受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做到专款专用。

(四)报销用的发票必是合法的票据。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票据,一概不予报销。

购买各种物品、材料的发票,必需有购货单位全称、品名、数量、单价和金额,有收款单位财务章。否则财务有权拒绝报销。有详见清单字样的发票应附清单。

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需有手续完备的验收证明。需入库的物资,必需填写出入库验收单,由实物保管人员按安排或合同验收后,在验收单上填写实收数额并签章。不需入库的物资,除经办人在凭证上签章外,必需交给实物保管人员或运用人员进行验收,并在凭证上签章。

(五)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需有收款单位或个人的收款证明以及签字,有审批人签字,并有付款的依据。报销用的发票必需按局财务规定办理:经手人签字,证明人签字证明,财务审核后报局长审批。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关于推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看法》(建保〔xx〕295号)的规定,为支持地方做好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心财政设立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城市棚改补助资金)。为规范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用效益,制定本方法。

其次条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的补助范围为城市规划区内已纳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年度改造安排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不包括城市规划区内的煤矿、垦区和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第三条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根据公开、公允、公正、透亮的原则安排给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单列市(以下简称地区),专项用于纳入补助范围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收购)、安置、建设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开支,不得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回迁安置之外的住房开发、配套建设的商业和服务业等经营性设施建设支出。

第四条各地区应当根据“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跟踪问效”的原则,加强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平安、规范、有效运用。

第五条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安排运用管理依据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状况适时调整。

其次章资金的计算与安排

第六条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实行多改造多补助、不改造不补助的安排政策。

第七条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根据各地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征收(收购)面积、征收(收购)户数等两项因素以及相应权重,并结合财政困难程度进行安排。

征收(收购)面积、征收(收购)户数两项因素权重分别为30%、70%,依据城市棚户区改造状况,财政部可以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适时调整两项因素权重。

征收(收购)面积和户数,以征收(收购)人与被征收(收购)人签订的征收补偿(收购)协议或者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征收补偿确定为依据。征收(收购)面积包括住房和非住房建筑面积;征收(收购)户数包括实物安置住房户数(原地安置和异地安置)和货币补偿户数,均为永久安置住房户数,不包括临时安置住房户数。

财政困难程度参照财政部均衡性转移支付测算的财政困难程度系数确定,作为中心财政安排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的调整系数。

第八条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按公式法安排。计算公式如下:

安排给某地区的专项补助资金总额=〔(经核定的该地区年度征收(收购)面积×该地区上一年财政困难程度系数)÷∑(经核定的各地区年度征收(收购)面积×相应地区上一年财政困难程度系数)×相应权重+(经核定的该地区年度征收(收购)户数×该地区上一年财政困难程度系数)÷∑(经核定的各地区年度征收(收购)户数×相应地区上一年财政困难程度系数)×相应权重〕×年度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总规模

公式中,经核定的该地区年度征收(收购)面积是指该地区当年安排征收(收购)面积,减去上年度未完成的安排征收(收购)面积,加上上年度超安排完成的征收(收购)面积;经核定的该地区年度征收(收购)户数是指该地区当年安排征收(收购)户数,减去上年度未完成的安排征收(收购)户数,加上上年度超安排完成的征收(收购)户数。上述有关安排征收(收购)面积和户数的完成状况,以是否签订征收补偿(收购)协议或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征收补偿确定为准。

第九条各地区省级财政部门应会同同级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汇总审核各市、县申报资料,并于每年2月28日之前向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提交下列资料:

(一)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本地区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及本年度改造安排,各市、县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和本年度改造安排;规划安排和列入规划安排的项目发生变更的,以市县政府出具的文件为准。

(二)加盖部门印章的本方法附表1、附表2。

(三)上年度各市、县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安排,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补偿(收购)方案,以及签订的征收补偿(收购)协议和补偿确定复印件。

(四)省级财政部门、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对市、县申报材料审核状况的说明。

(五)与审核有关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专员办应对地方报送的相关资料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实地抽查审核比例不少于3个地级市(含省直管县),抽查城市棚户区改造数据比例不低于全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数据的20%。重点核查征收补偿(收购)协议的签订、实施状况。抽查审核结果与报送数据相差较大的,应当刚好将申报材料退回,要求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核实数据后重新报送。对于未按规定时限向专员办报送审核资料、审核发觉严峻弄虚作假或重大违规等问题,应刚好向财政部报告。专员办审核工作结束后,应于3月31日前将审核看法表(附表3)报送财政部,并于4月30日前上报审核总结报告。

第十一条每年3月31日之前,各地区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将专员办审核认定后的附表1、附表2和相关文字说明,分别报送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未附专员办审核看法的,不予受理。对于未按规定时间报送有关资料的地区,视同不申请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处理。

第三章资金的拨付和运用

第十二条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对各地区报送的有关资料进行审核汇总后,于每年4月30日之前将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安排下达各地区省级财政部门。

依据各地区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状况、补助资金运用管理状况、是否按时向专员办报送审核资料、上报数据是否刚好精确等因素,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下一年度安排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时实行适当的奖惩措施,适当增加或削减相关地区的补助资金。

第十三条各地区省级财政部门收到中心财政下达的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数额后,应当参照中心财政的安排方案,于每年5月31日前会同同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一次下达已经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市、县财政部门,并将下达文件同时抄送专员办。

市、县财政部门收到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后,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尽快将资金分解或明确到详细建设项目并报上级财政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各地区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对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并严格根据规定用途运用;不得截留、挤占、挪作他用,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

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严格根据本方法规定运用城市棚改补助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五条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的支付,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各地区要切实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依据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度刚好下达预算并拨付资金,保障预算执行进度,确保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须要。对于年底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结余较多的地区,中心财政将酌情削减支配该地区下一年度补助资金数额。

第十七条市、县财政部门支配运用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时,填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21类“住房保障支出”01款“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03项“棚户区改造”支出科目。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专员办应当对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申报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安排运用状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根据规定用途运用。

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各地区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地区城市棚改补助资金运用状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发生挤占、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

第十九条违反本方法规定,弄虚作假,违规虚报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申请数据问题严峻的,在全国范围内通报,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其次十条违反本方法规定,实行虚报、多报等方式骗取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或者不按规定安排运用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的,由财政部收回已支配的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或者扣减下一年度该地区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惩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其次十一条中心财政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的安排、拨付、运用、管理以及相关资料申报与审核根据本方法规定执行。

其次十二条如遇发生重大自然灾难等特别状况,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安排时可以适当向受灾地区倾斜。

其次十三条各地区省级财政部门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会同同级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可以依据本方法,结合各地区实际制定详细实施方法,并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

其次十四条本方法由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说明。

其次十五条本方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中心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方法》(财综〔xx〕46号)同时废止。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7

为切实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平安、高效运行,发挥资金运用效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运用”。

二、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资金拨付一律转账结算,杜绝现金支付。

三、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运用安排和项目批复内容,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用、挤占和随意扣压;资金拨付动向,按不同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准随意变更;特别状况,必需请示。

四、严格专项资金初审、审核、审核制度,不准缺项和越程序办理手续,各类专项资金审批程序,以该专项资金审批表所列内容和文件要求为准。

五、专项资金报账拨付要附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

六、万元以上的专项购置经费一律实行政府选购 或参加式选购 。

七、专项资金利息收入年终一律转入本金滚动运用。

八、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单项工程决算审计,整体项目验收审计,年度资金收支审计。

九、对专项资金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要全程参加项目验收和选购 项目接交。

十、对工程类项目专项资金所发生的隐藏工程,负责资金结算的工作人员,必需到现场签证认可,否则财政部门不予结算。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8

为切实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平安、高效运行,发挥资金运用效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运用”。

二、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运用安排和项目批复内容,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用、挤占和随意扣压;资金拨付动向,按不同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准随意变更;特别状况,必需请示。

三、严格专项资金初审、审核、审核制度,不准缺项和越程序办理手续,各类专项资金审批程序,以该专项资金审批表所列内容和文件要求为准。

四、专项资金报账拨付要附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

五、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单项工程决算审计,整体项目验收审计,年度资金收支审计。

六、对专项资金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要全程参加项目验收和选购 项目接交。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9

1总则

1.1为加强公司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合理、有效、规范运用专项资金,依据国家有关专项资金运用管理方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状况,制定本方法。

1.2项目专项资金是指公司在科技研发、环境爱护、节能减排、产品创新等方面符合国家和省市地产业发展须要纳入重点支持类产品和项目而获得国家和省市地有关主管部门指定特定用途拨付的资金。

1.3专项资金管理和运用坚持科学支配、合理配置、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严格监管原则。

2工作职责

2.1项目专项资金归口管理单位为公司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分口管理单位为公司经济运行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产品营销管理部门等单位。

2.1.1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公司专项资金工作的分工支配、组织协调和统筹管理。

2.1.2分口管理单位负责亲密关注、探讨符合国家和省市地各主管部门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或政策,负责组织完成专项资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可研报告的编制,负责组织完成专项资金项目的备案、申报、答辩及审批落实工作,负责向财务部门、归口管理单位刚好移交项目专项资金申报方案及批准的资金拨付文件,负责对项目实施单位专项资金的运用范围进行指导,负责向专项资金主管部门上报项目实施进度、专项资金运用状况等资料和报告,负责组织完成专项资金项目的检查、验收和评价工作。

2.2项目实施部门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根据项目专项资金预算范围按安排合理运用专项资金,负责根据分口管理单位要求供应项目实施各阶段

基础数据资料和项目总结,负责提请审计部门组织对项目各工程进行结算审核,负责提请分口管理单位组织对项目各工程进行内部竣工验收和评价,负责协作分口管理单位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和评价工作。

2.3财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指定收款账户的供应,负责依据专项资金拨付文件跟踪落实专项资金到位,负责审查项目实施单位根据专项资金预算范围申报的专项资金运用安排,负责根据公司《资金运用审批方法》规定权限报批后支付专项资金,负责设立专项资金的专用科目进行专账单独核算,负责建立专项资金运用台账,负责编制专项资金项目的资金预算、财务决算,负责协作审计机构对专项资金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工作,负责协作分口管理单位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和评价工作。

2.4审计部门负责在专项资金项目各工程交付验收前聘请中介机构对各工程进行结算审核、出具结算审核报告,负责依据专项资金主管部门要求在专项资金项目交付验收前聘请中介机构对项目财务决算进行审计、出具财务决算审计报告。

2.5纪检监察部门负责项目专项资金的效能监察工作。

3项目专项资金运用

3.1项目资金来源包括专项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其中专项资金包括专项借款、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专项补助。

3.2公司收到的项目专项资金要纳入公司资金预算统一管控,以提高专项资金运用的整体效益。

3.3项目专项资金的运用审批根据公司《资金运用审批方法》规定执行。

3.4项目专项资金的运用范围和标准严格根据申报方案中项目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各项支出原则上不得超出申报方案专项资金预算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3.5项目实施过程中,专项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要匹配运用,不得优先全额运用专项资金。

3.6为确保项目的顺当实施,项目专项资金未拨付到账前,可先由企业自有资金垫付,待专项资金到账后再将垫付的企业自有资金调整为专项资金支付。企业自有资金垫付可以用银行存款垫付,也可以用票据垫付。垫付的票据包括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证。

4项目专项资金管理

4.1依据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要求,公司不为专项资金单独开立存款账户,公司基本存款账户作为公司专项资金的指定收款账户。

4.2公司收到专项资金拨付文件及后期收到拨付的专项资金时通过“其他应收款——xx专项资金”科目单独核算。

4.3鉴于公司银行存款纳入了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项目专项资金中的材料款、设备款、工程款等选购 类款项支付通过公司在财务公司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支付或票据支付,费用类款项支付通过现金支付或POS机刷卡支付。项目专项资金支付时通过“其他应付款——xx专项资金”科目单独核算。

4.4项目专项资金的账务处理根据2023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执行。

4.5公司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专项资金,财务部门应在专项资金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时作为不征税收入从纳税所得额中减除。

4.5.1能够供应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4.5.2政府主管部门对该专项资金有特地的资金管理方法或详细管理要求。

4.5.3专项资金的支出进行了单独核算。

4.6专项资金项目因不行抗力或无法预料的状况导致出现重大调整或无法实施,分口管理单位应上报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按主管部门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退回未运用专项资金或按主管部门看法执行。

4.7专项资金项目验收工作完成后,专项资金如有结余,或项目验收不合格,或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差的,分口管理单位按主管部门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退回结余专项资金或按主管部门看法执行。

4.8专项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等单位或个人发觉有未按规定管理和运用专项资金,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一经查实,按公司有关规定对涉嫌人员进行处理,情节严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5附则

5.1本方法由资产财务部起草并说明。

5.2本方法经公司批准后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0

第一条为了保证平安生产资金的投入,加强平安生产专项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运用效益,进一步推动平安生产工作的全面开展,依据《平安生产法》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其次条各单位、项目部应保证平安生产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单独建立台帐,实行专项存储、专项核算、统筹支配、保证重点,严禁挪作他用。行政一把手为该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担当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事故发生的责任。

第三条平安生产专项资金应用于施工平安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选购 和更新、平安施工措施的落实、平安生产条件的改善等。详见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平安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平安防护、文明施工措施安排编制制度》。

第四条公司平安生产专项管理费,按年安排产值的0.5‰提取;各单位、项目部平安专项经费按安排产值的1%~2%提取,不足部分在成本中列支。

第五条各单位、项目部要依据公司《平安防护、文明施工措施安排编制制度》的规定,编制平安生产专项资金投入安排,平安生产检查所发觉的平安隐患的整改措施、针对造成死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主要缘由所实行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危急源监控点所实行的监控措施一并编入平安防护、文明施工安排。

第六条各单位应在每年元月上旬和12月下旬,分别将平安专项资金安排和全年实施状况报公司;项目部在工程开工一个月内和结束后的半个月内分别将安排和整个项目实施状况报公司。每月经费运用状况按月上报。

第七条公司工程部负责督查平安生产专项资金的运用状况,并作为考评各单位、项目部工作的内容之一。各单位、项目部平安管理部门负责平安专项资金的监督运用,其经费报销需经平安管理部门审核。

第八条本方法由工程部负责说明。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明确部门管理职责,建立科学的财政专项资金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法。

其次条本方法所称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为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既定政策目标或者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在必需时期内,由市级财政性资金(含各区统筹)在市、区范围内支配的具有特地用途和绩效的资金。主要包括: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工业、农业、服务业、教化和环保等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市(区)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