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欧语系与汉语音韵学相关知识简介培训课件_第1页
印欧语系与汉语音韵学相关知识简介培训课件_第2页
印欧语系与汉语音韵学相关知识简介培训课件_第3页
印欧语系与汉语音韵学相关知识简介培训课件_第4页
印欧语系与汉语音韵学相关知识简介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欧语系与汉语音韵学相关知识简介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看看怎么记17种方法巧妙破解记忆密码:Madagascar:madagascarVulnerable:谐音“王拿热宝”Chrysanthemum:谐音:“快算算么”Guy:toughguyBoot:knee-highbootsDunce:拼音法拆分dun+cejobmobrobsob:串联法词根法讲解透彻,上推到印欧语系词根,有的还利用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与汉语音义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用汉语学英语!友情提示

千万不要被有些新鲜、陌生的名词、概念吓倒,本讲座只是让您大体了解一下相关知识而已,破解工作我已经完成。

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深入掌握词根法和英汉比较法有帮助。走出非洲——Wearefamily.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深入开展,科学家发现世界各地男性的Y染色体都携带有相同的M168突变,而细胞中的线粒体DNA亦能显现母系遗传路线,从而找到了遗传意义的“亚当”和“夏娃”。以2002年在中非找到的乍得人骨骼化石推算,人类与猿类分离独自进化的时间大约在七百万年以前。远古人类曾相继离开非洲,散居在各地,但由于冰川期的寒冷、火山爆发、疾病、现代人的竞争等原因,他们相继灭亡。中国境内虽然有远古人类化石(例如40万年前的“北京人”),但距今10万年至5万年间却缺失人类化石。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都来自非洲的晚期智人(现代人),他们大约在20万年至15万年前由非洲的早期智人进化而来,并在6万年前从东非大裂古走出非洲,首先到达西亚,一部分迁往东南亚和东亚,一部分迁往欧洲。

既然人类有共同的起源,各种语言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类似特征。第一部分印欧语系思考几个问题:1、母语为英语的人通常掌握5万个单词,他们是如何掌握如此巨大的词汇量的?

2、外国人学习母语之外的语言很容易的原因?

3、印度人英语好的原因是什么?

了解印欧语系有关知识,为英语学习插上翅膀!

人们认识到印欧语系同源已经有四、五百年的时间,近200多年来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第一部分印欧语系一、单词的类似二、语法的类似三、格林法则一、单词的类似(英、荷兰、捷克、西班牙语比较)一、单词的类似(英、古英语、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拉丁语比较)一、单词的类似(英、拉丁、希腊、梵语比较)二、语法的类似三、格林法则

原始印欧语向原始日耳曼语(英语的前身)系统性地发生了辅音转变,这就是著名的Grimm’slaw(格林姆法则/格林法则)。▲b→p→f例如:英语中的father在拉丁语中是pater,在梵语中为pati;英语中的foot,在拉丁语中是ped-。▲d→t→th例如:英语中的two,在拉丁语中是duo;英语中的tooth,在拉丁语中是dent。▲g→k→h例如:gall(胆汁)与choler(胆汁)同源;core(果核,中心)与heart(心脏)同源。

原始印欧语与上古汉语一样都没有轻唇音f,而且缺少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声母zh、ch、sh、j、q、x、c。

同学们只需要理解一下就可以了,凡是通过格林法则变化而来的同根词在我的《速记观止----高考及四级词汇记忆》一书中均已经按同根词列出。补充六点:

一、虽然公元900年以前就有了tF音,但古英语中并无二合字母ch-,直到诺曼人1066年以后开始统治时英语中才大量使用ch-。由此可见chart与card是同源词。再如chaff(谷壳,糠)在古英语中的拼写为ceaf,其发音非常像汉语中的“糠麸”;chuckle(母鸡咯咯地叫,像母鸡一样咯咯笑)则确实是一个拟音词。二、字母i和u曾经既用来表示元音也表示辅音。16世纪才有了明确分工,i和u只表示元音,表示辅音时用j/y和w/v,这就解释了为什么Jesus在挪威、芬兰、丹麦、德国等国家的发音类似于汉语的“耶稣”,而不是像英语发音那样的“济哲思”;junior(年少的)相当于iunior和young,音、义接近于汉语的“幼(年)”;jug(大壶)相当于iug,其音、义与汉语中表示“酒坛子”的“酉”接近。我们不但可以发现urn(瓮)与vase(花瓶)是同源词,还进一步发现urn(按印欧语系的发音规律去发音)与汉语“瓮中捉鳖”的“瓮”音、义相近;urge(驱策,促进)与work(工作,运转)同源于印欧语系词根*werg-;v音也可演变成f音,因此fan和wind同源,furnace和warm同源。补充六点:

三、字母C最初只发k、g两个音(不发s音),后来为了区分增加了字母G(就是在C上加一横)。G在古时只发国际音标g音,而不发dV。认识这一规律就可以更好地理解corn和grain同源,decent和dignity同源,angle和ankle同源。四、b/p、d/t、g/k这三对辅音在印欧语系的不同分支语言中是经常可以互换的,甚至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也是如此。例如,Caesar有的人会发出“凯撒”的音,有的人会发成“盖撒”。意大利语中toga的发音不像英语那样发成“头嘎”,而是发成“都嘎”。补充六点:

五、在英语、日语和汉语方言中都存在着r、l、n不分的情况。例如英语中nuptial(婚姻的)、nymph(宁芙女神)和lymph(淋巴)同源;日语只有l音而无r音,因此Ronald读若“罗纳德”;汉语四川方言中“难”和“兰”,“鸟”和“了”不分,有的地方会把“泪流满面”说成“内牛满面”。六、音韵学家(例如唐朝的守温和尚)很早就知道,汉语中的“饱”和“甭”其辅音音位并不一样,用国际音标表示分别是p(相当于spend中p的读音)和b(相当于boy中b的读音)。注意,汉字“坡”的辅音用国际音标表示是p‘。sp-、st-、sk-(sc-)前面的s应视为音位指示符号,并无实际意义。有的单词字首的s是ex-的缩写,例如scald。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sl-、sm-、sn-这样的复辅音会丢失一个辅音(例如丢掉s或l)。最后一点,以汉语拼音x开头的一些汉字与英语中s开头的单词有对应规律。第二部分音韵学

同学们在学习《诗经》中的诗歌时经常会发现不押韵的现象,事实上,这些诗歌在当时是严格压韵的,只不过由于几千年来汉语语音的变迁造成了今音不押韵的情况。经过几百年的努力,音韵学家已经构拟出中古和上古音系,虽然还有小的分歧,但总体而言是“大同小异”。王力先生的《诗经韵读》向我们完整地展现了上古(公元三世纪以前)时的诗歌原貌,例如:诗经·伐檀坎坎伐辐[piuEk]兮,

寘之河之侧[ʧiEk]兮,

河水清且真[diEk]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iEk]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dEk]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ȡiEk]兮!第二部分音韵学

中国南方的粤语和吴语非常接近汉语的上古音,而且日语和韩语(还有越南语)从汉语的借词也基本保留了中国的古音。当代日语的声母与汉语拼音相比缺少f、zh、sh、ch、r,韩语的声母则缺少f、zh、sh、r、j、q、x、c,这恰恰反应了古汉语的发音特点,上古时期的汉语声母缺少今天汉语拼音中的f、j、q,另外zh、ch、sh、c有与之相似的发音。汉语上古音至今音的部分声母转变(以汉语拼音标注)上古音bdgzb/pmz/gc/z/k/gs/z/h/ed/zt/d/z今音ptkcfwjqxzhch

从上表可以看到类似于格林法则的汉语音变规律(以拼音标注):b→p;d→t;g→k;b/p→f;g→j;k→q。

如果汉语中某字的上古音义与印欧语系词根的音义有完美的对应关系,则可视为同源例词,懂汉语就懂英语。英汉同源比较

英语中bound表示“边界”,而汉语中发音与其相近的“邦”也同样表示“边界”,其甲骨文为田上种树以示边界;梵语中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的发音分别像汉语中的“俺”、“汝”、“他”;梵语中的nara表示“男人”;英语中的cave(洞窟)显然与梵语中的kūpa同源,而在汉语中则对应“窟”;英语中的lea与汉语的“绿”对应;lodestar(北极星,指路星)中的lode-和法语rue与汉语“路”对应;jinn(神灵)与汉语的“精”音近义同;英语中的hussar(轻骑兵)源于塞尔维亚语husar(强盗),汉语中“胡子”也表示“土匪”、“强盗”;dross和dregs与汉语中的“渣滓”音近义同;dose与“打盹”的“盹”音近义同;cricket(蛐蛐儿,蟋蟀)与“曲”的上古音kiwCk音近义同;gush(喷涌)、gurgle(汩汩声)与汉语中的“汩”音义相近;古希腊称“轱辘(上古音:kalok)”为kuklos;英语单词loot(v.掳掠n.劫掠物)在公元1788年才根据印度语产生,古汉语中“虏(上古音:la)”则有“抢劫”、“俘获”的意思,“掳”是后起字。国际音标与英语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用来记录全世界人类语言的符号集合,因此要比英语音标和汉语拼音复杂,而且也不一致。例如,汉语拼音中的b与国际音标中的pw、p、b、b̥相对应,汉语拼音中的h与国际音标中的xw、x、ɤ、h相对应。为了避免混淆,方便没有学习过音韵学的同学们学习,本书将汉字上古音的国际音标辅音进行了适当转写。例如,“亦”的上古音国际音标为ʎiak,转写为jak。英语音标中并没有和汉语拼音x(“西”的声母)类似的符号,因此仍采用国际音标ɕ(相当于汉语拼音x)表示。

《钱伯斯词源字典》在构拟的词根前面加上星号*,h则表示发音时送气,例如dark的印欧语系词根为*dherg-/dhorg-。为了方便学生们阅读,本书一般只选择一个与上古汉字发音最接近的构拟拼写,并将表示送气音的“h”省略,因此本书中dark的印欧语系词根会写为*derg-。印欧语系的元音除了E外,还有a、e、i、o、u五个元音及相应的长音,发音分别类似汉语的“啊”、“爱(即英语单词set中e的发音)”、“衣”、“欧”、“屋”。原始印欧语没有复合元音,因此拼读时不要受英语音标的影响,快速将辅音与元音逐个读出即可。另外,本书在标音时不区分声调和时长。结语有了捷径,但路还得靠自己一步步去走,不要让书在书架上睡觉。Amancanleadahorsetothewater,buthecannotmakeitdrink.加上我博客上介绍的数字转换法和五笔二级简码法(考虑到读者的差异,书中未用这两种方法),近20种方法用来记单词,八年时间里我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