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完整分享_第1页
无衣完整分享_第2页
无衣完整分享_第3页
无衣完整分享_第4页
无衣完整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风·无衣教学目标:1、巩固《诗经》的基本常识;2、学习《无衣》,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及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3、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诗经》知识回顾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11(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背景简介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气势雄壮、激昂豪迈的出征歌。秦国与居住在我国西北部的西戎接壤,他们经常发生战争。本诗中的“兴师”,可能是指秦王与西戎打仗。从秦国方面来看,这次战争具有保家卫国的正义性质,所以,表现出了秦国人民同仇敌忾、奋勇出征的爱国热情和精神。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诵读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红体字的读音。2.把握句读。四言古诗节奏为每句两拍,节拍处应注意停顿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3.读出情感,读出激昂雄壮的气势。诵读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文本解读

翻译:怎能说没有衣裳穿?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国君要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同袍”是友爱之辞。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于:语助词,犹“曰”或“聿”。兴师:出兵。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锐。同仇:共同对敌。等于说你的仇敌就是我的仇敌。

第一章,统一思想。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泽:同“襗”[zé],内衣,指今之汗衫戟[jǐ]: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作:起。

翻译: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国君让我们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矛与戟。与你一起行动!

第二章,统一行动。

“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裳(cháng):下衣,此指战裙。甲兵:铠甲与兵器。行:往

翻译: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国君让我们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第三章,同赴战场。

“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章诗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了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本诗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节都在重复,在重复的同时又有些微的变化。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手法,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同时强化了诗歌的情感,由于又变换了词语,内容就更加丰富,诗意得到了发展。重章叠唱递进(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征战)同袍——戈矛——同仇同泽——矛戟——偕作同裳——甲兵——偕行重章复唱的作用所穿战服所用兵器思想行为作用:(1)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2)强烈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为国征战、英勇抗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诗歌开头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

设问。表现了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英雄气概,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王于兴师”在文中有何作用?它与“问答”有无逻辑事理关系?文章把它置后有何作用?

交代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逻辑上有前后关系,文章把它置后补充交代,先“议”后“叙”,目的有二:(1)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势;(2)激发爱国热情,突出为国而战的斗争精神。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同泽

…………矛戟

……偕作……同裳

…………甲兵

……偕行内容形象主题(思想)(准备)(赴战)团结友爱不计困难积极响应齐心备战同仇敌忾勇赴战场

表现了士兵们同甘共苦,互相关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精神。6、全诗在字面上有何不同?在内容上有无共同点?战士无衣却为何同仇、偕作、偕行?【主旨】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课堂小结】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回忆是痛苦的。从古到今,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都是厌恶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热爱和平,并且会尽力去维护和平的。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非,不是B.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裳:盔甲

C.修我矛戈,与子偕作

作:起D.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贻:赠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赶在学术会前完成论文,他夙兴夜寐,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B.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C.商店经理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商店无假货。”但一检查,几乎全是假货。D.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气得我奔向商店,大呼:“退货!”B(下衣)D(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褒义词)随堂检测3、下面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诗经》编成于战国时期,共305篇,又称为“诗三百”。C.“诗经六义”是指赋、比、兴、风、雅、颂。D.“国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的歌辞;“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礼的民歌。4.选出下列各项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同袍:同穿一件外衣

同泽:大家一块洗澡。

B.兴师:出兵

同仇:有共同的敌人。

C.偕作:一块儿起身

修:整顿。

D.甲兵:盔甲武器

偕行:一同前去。B(“战国时期”错)A“泽”是内衣5.对《秦风无衣》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衣》是秦国的军中歌谣,从诗的意境看,将士们一边行军一边歌唱,显示出这是一支威武雄壮之师。B.诗中描写的这支军队虽说生活条件不好,但大家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同仇敌忾,互相团结,抗击西戎。C.这是一首出征三部曲。诗中的“同仇”“偕作”“借行”,充分表现了秦军的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奠定了诗篇慷慨高亢的基调。D.《无衣》是一首赋体诗。赋就是铺陈,它在一咏三叹中突现了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昂扬斗志,也在一咏三叹中展现出艺术魅力。B(诗中没有提到强敌,属于无中生有)6.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B.由于《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从而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C.《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精华在“风”的全部、“小雅”的小部和“大雅”的大部。D.《诗经》采用“赋”“比”“兴”的创作方法,以四言为主,有重章叠唱的特点。C(应是“小雅”的大部和“大雅”的小部)《诗经》《诗经》是我国诗歌总集。现实主义形式:手法:收入从的诗歌首。汉以前被称为或《。《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第一部西周到春秋时期305《诗》诗三百》风雅颂四言为主,重章反复赋比兴内容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风,国风,是各地

,诗经中共有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篇。

雅,即,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大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