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城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城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城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城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城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城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D.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A.瞄准鱼下方叉鱼B.放大镜C.湖中的倒影D.水碗中的筷子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B.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车通过的路程的测量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BC=2sD.如果小车到C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小4.古人的诗词、成语和俗语中有很多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描述与物理知识不对应的是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光的直线传播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折射C.镜中花,水中月———光的反射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人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6.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光在粉笔字上A.发生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B.发生漫反射,遵守反射定律C.发生镜而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D.发生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7.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最后从下表面再射入空气,以下光路图合理的是A. B.C. D.8.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变大的是()A.把纸撕成碎片 B.水由0oC加热到4oC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分 D.玉米粒做成爆米花9.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需要介质C.“光年”是光传播速度的单位 D.“天文数据”是古代人的数字10.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11.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于2019年12月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如图所示,航母编队在航行中,下列物体相对于“山东舰”静止的是()A.海岛B.从山东舰上起飞的战斗机C.远离中的护卫舰D.站立在甲板上的水兵12.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太阳灶 B.向深处叉鱼C.影子 D.水滴透镜二、填空题13.有一种火锅叫做“鸳鸯火锅”,它是将一个锅隔成相等的两半,一半加的是清汤,一半加的是麻辣红油汤,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当两边的汤汁量和初温都相等时,总是加麻辣红油汤的一边先沸腾,这是因为覆盖在汤汁上面的红油层导致这边_______,当汤汁沸腾后可以改为小火加热,这样与大火加热的效果几乎完全相同,并且节省燃料,其道理是_______。14.根据如图所示的某物质凝固图像,可知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态;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下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16.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4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三、实验题17.(8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2)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冰块的试管(3)温度计放置在冰块中的要求是___________;(4)实验中,要用搅拌器不时地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5)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6-3-100000.51.53.5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根据表格中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_______)(6)由图象可得出:冰熔化时,冰的温度__________;(7)该实验中,如果冰熔化的时间过短,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18.(8分)如图是实验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操作:______;(2)图甲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图乙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3)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______(选填“不变”或“升高”),水的沸点是_____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_____(选填“低于”或“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丙、丁所示,表示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_。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_;(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19.(8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实验:(1)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上述步骤调整为_____就可以减小误差;(2)小华在实验中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也把酱油的密度测了出来,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把天平调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3)针对(2)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前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_______)21.(8分)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___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小明为了测量图中整盒酸奶的相关物理量,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测量步骤①测整盒酸奶的质量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测量数据238.7g151.3g227.3g(1)酸奶的密度是多少kg/m3?(2)整盒酸奶的体积是多少mL?23.(12分)一艘捕鱼船在海上利用声呐装置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出超声波后6s收到返回的超声波,求鱼群当时离渔船有多远?(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由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固态凝华而成,故选项A不正确;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而成,故选项B不正确;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因为钨丝先升华为钨蒸气,然后钨蒸气在内表面遇冷由气态变为固态凝华而成,故选项C不正确;D.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冷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而成,故选项D正确。故选D。2、C【详解】A.瞄准鱼下方叉鱼,是因为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其原理为光的折射;B.用放大镜看图片时,图片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湖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ABD原理相同,故选C。3、D【详解】A.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故A错误;B.由于时间不容易测量,所以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故B错误;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故C错误;D.如果让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由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vAC偏小,故D正确。故选D。4、B【详解】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是由于光是由直线传播的,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故A正确;B.对影成三人中的“影”一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一个是由于光的反射在杯子中形成的像,不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C.镜中花,水中月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挡住了人的视线,所以看不见了.故D正确.5、B【详解】测固体石块的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将石块放入量筒浸没水中,读出水面体积值为V2,则石块的密度为ρ=.因此上述步骤有用的为A、C、D,测量量筒的质量是没有必要的,B无用.故选B.6、B【详解】黑板的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这样,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选B。7、C【解析】A、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了,故A错误;B、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B错误;C、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正确;D、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A.把纸撕成碎片,密度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4℃的水面密度最大,故水由0oC加热到4oC时,故密度变大,故B符合题意;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分,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D.玉米粒做成爆米花,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A【详解】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B.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B错误;C.“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路程单位,不是光传播速度的单位,故C错误。D.“天文数据”是天文学上的相关数字,不是古代人的数字,故D错误;故选A。10、A【详解】由于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没有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说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在下降,这是远视眼;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为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对光线提前会聚一下,所以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加以矫正.【点睛】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11、D【详解】A.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海岛相对于“山东舰”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海岛是运动的,故A不合题意;

B.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起飞的战斗机相对于“山东舰”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战斗机是运动的,故B不合题意;

C.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远离中的护卫舰相对于“山东舰”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远离中的护卫舰是运动的,故C不合题意;

D.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站立在甲板上的水兵相对于“山东舰”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该水兵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12、A【详解】A.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会聚光线的能力,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是利用光的反射,故A项符合题意;B.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空气中发生折射,当从上面看水中的鱼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因此有经验的渔夫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项不符合题意;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项不符合题意;D.由题图可知,水滴透镜相当于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的字体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3、蒸发吸热少沸腾吸热温度不变【详解】[1]覆盖在汤汁上面的红油层使麻辣红油汤蒸发变慢,蒸发吸热少,所以在吸热相同的情况下,辣红油汤升温快,先沸腾。[2]液体沸腾时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用小火加热,汤汁的温度不变,加热效果几乎相同,并且节省燃料。14、晶体固变大【详解】[1]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又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2]该物质从10min开始凝固,凝固点为-2℃,到20min结束,所以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该物质的温度是-2℃;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冰的质量将变大。15、反射虚【详解】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大剧院的水中发生的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和水上部分看上去就像一个完整的“鸭蛋”.16、水(或液体)680【详解】[1]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水(或液体)能传播声音。[2]因为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所以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t=×4s=2s小华距山崖的距离为s=vt=340m/s×2s=680m三、实验题17、停表④②③⑤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块的中央使冰块受热均匀,各处的温度趋于一致保持不变增加冰块的质量(降低烧杯中水的温度)【详解】(1)[1]由图可知,还需要测量冰熔化的时间,测量工具是秒表;(2)[2]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接着应放置装水的烧杯,将装有冰块的试管放入烧坏的水中,最后安装温度计。即顺序为:④②③⑤①;(3)[3]为了准确测量冰块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块的中央;(4)[4]为了使冰块均匀受热,即使冰块各处的温度趋于一致;故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5)[5]由表中数据,根据描点法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6)[6]由图可知,冰熔化时,冰的温度不变;(7)[7]实验过程中若想要增加熔化时间,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加冰块的质量(降低烧杯中水的温度)。18、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侧壁自下而上B96不变99低于丙石棉网有余热,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水的质量太大【分析】

【详解】(1)[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操作: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侧壁。(2)[2]实验时应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是不能碰容器底和壁,故组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3]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图乙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B。[4]图乙中,温度计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为96℃。(3)[5][6][7]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9℃,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8]水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过程中有大量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则表示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丙。[9]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石棉网有余热,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5)[10]水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所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即加热时间就需要越长。故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原因可能是水量太大。【点睛】

19、偏大BCA装满酱油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详解】(1)[1]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2]空烧杯的质量为,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筒的分度值为2cm3,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酱油的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