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大连协作校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B.塑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C.不锈钢是一种金属材料 D.玻璃是一种纯净物2.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3.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B.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C.NaClO3可用于医疗D.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4.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的等质量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①铝、镁均有剩余;②铝、镁均耗尽;③镁耗尽,而铝有剩余A.仅②B.①②C.①③D.②③5.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7.62.00.20反应后的质量(g)3.2X5.80.4A.X=0.4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6.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A.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所以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7.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指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水中溶解了0.9g的氯化钠C.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D.古代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铝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中C和D的质量比为30:189.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A.甲:稀盐酸①铁;乙:水②生石灰B.甲:水①硝酸铵;乙:稀盐酸②铁C.甲:水①氢氧化钠;乙:稀硫酸②锌D.甲:水①生石灰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10.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五个氢原子:5H B.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C.两个钙离子:2Ca+2 D.四个氨分子:4NH41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结论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是()A.实行垃圾分类 B.限制燃放烟花 C.合理开采矿物 D.大量砍伐树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离不开水。饮用硬度或酸碱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可通过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来测定水的酸碱度;如图为某种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水通过“格栅”可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消毒处理属于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消毒处理后的某无色透明水样中含有钾盐,证明此水样为混合物简单的方法是_____(写出操作、现象)极少部分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解离而得到H+和OH﹣,H+易与水分子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与水分子相比,下列对水合氢离子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微粒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14.2019年4月中旬开始,中国首艘002型航空母舰已经在进行最后的整理工作,这只能意味着一件事情,中国新型航空母舰已经准备就绪,将可能会参加4月23日的海军节的庆典。(1)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接触而生锈。(2)航母中采用了大量的钢材,其中一些钢材需要具有特殊的性能,请写出工业上高炉冶炼赤铁矿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铝、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林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实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_______(填化学式)。15.小明用面粉、鸡蛋、牛奶、白糖、橄榄油等原料制作蛋糕。(1)上述原料中,富含糖类的有_____。(2)牛奶可以为人体补充大量的钙,这里的钙是指_____。A钙原子B钙离子C钙分子D钙元素(3)蛋糕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16.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石油中主要含有_____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_____。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防治酸雨的措施之一是_____。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科学家已发现海底埋藏的新能源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利用这些仪器可完成多个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液体:需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的仪器G的名称是_____。过滤液体:除玻璃棒和滤纸外,还需选择仪器G、H和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组装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_____,请说明不能选择仪器C的理由_____。18.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实验A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实验B中,能证明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C中,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以上实验中,水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是______(填序号)。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入足够的钙。某补钙剂包装盒上的说明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葡萄糖酸钙由_____种元素组成。葡萄糖酸钙碳、钙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按照该补钙剂的说明服用钙片,每天可补充_____mg钙元素。(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
A.玻璃钢由玻璃纤维材料复合而成,是一种复合材料,此选项正确;B.塑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此选项正确;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不锈钢是铁的合金,是一种金属材料,此选项正确;D.玻璃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故选D。2、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原子是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A错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C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不会发生变化,分子数可能会变,D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3、A【解题分析】
A、氧烛的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NaClO3═2Na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酸钠撞击分解为氯化钠和氧气,所以可用于医疗,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4、D【解题分析】
①两种金属剩余,表明酸完全反应,等量的酸会生成等量的氢气,天平仍然平衡;②两种金属耗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等量的铝和镁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铝>镁,天平不平衡;③镁耗尽铝有剩余分两种情况:当镁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二者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天平保持平衡;当镁过量硫酸有剩余时,铝产生的氢气多,天平不平衡。根据题意可知天平失去平衡,所以可能的情况是②③。故选D。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X=7.6+2+0.2﹣3.2﹣5.8﹣0.4=0.4,正确;B、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为单质,错误;C、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正确;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7.6﹣3.2):(5.8﹣0.2)=11:14,正确;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6、D【解题分析】
A、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是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是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C、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但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金属元素不一定显正价,如铁单质中铁的化合价为0,不符合题意;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7、C【解题分析】A、钻石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碳的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指钻石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错误;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0.9g的氯化钠,错误;C、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钢的碳含量低,高温的生铁在空气中锤打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含碳量降低,生铁转化为钢,正确;D、古代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错误。故选C。点睛: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其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该溶质。8、D【解题分析】
根据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B、C、D分别为NH3、CO2、CO(NH2)2、H2O,反应的方程式是:2NH3+CO2CO(NH2)2+H2O。【题目详解】A、据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B、C、D分别为NH3、CO2、CO(NH2)2、H2O,从微观角度看,如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不符合题意;C、生产尿素的反应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中C和D的质量比为(12+16+16×2):18=60:18,符合题意。故选D。9、C【解题分析】
A、稀盐酸滴入铁粉中,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反应放热,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状,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滴入硝酸铵中,硝酸铵溶解吸热,内部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气球变得更瘪,不会膨胀,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滴入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内部温度升高,气压增大,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再将稀硫酸滴入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反应放热,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状,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水滴入生石灰中,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内部温度升高,气压增大,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再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中和反应放热,内部温度升高,气压增大,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解题分析】
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五个氢原子表示为:5H,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正确。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钙离子可表示为:2Ca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四个氨分子可表示为:4NH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故选:A。11、A【解题分析】
A、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故选项正确。B、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实验,故选项错误。
C、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
D、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做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A。12、D【解题分析】
A、实行垃圾分类,可以将不同的垃圾进行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烟花燃放时会产生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空气的物质,限制燃放烟花可保护环境,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合理开采矿物,能有计划、有目的利用资源,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大量砍伐树木,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加热煮沸pH试纸过滤化学此水样加热蒸发,出现白色固体AD【解题分析】
(1)在生活中是通过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通过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实验室里常用pH试纸来测定水的酸碱度。(2)如图为某种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水通过“格栅”可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过滤;消毒处理属于化学变化。纯净的水加热蒸发变为水蒸气,而含有钾盐的水,加热蒸发会出现白色固体。(3)A水合氢离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仍为-2,化合价不变,此选项错误;B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而一个水合氢离子由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此选项正确;C微粒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所以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此选项正确;DH+易与水分子形成水合氢离子(H3O+)时,微粒的电子数不变,此选项错误。故选AD。14、水与氧气Fe2O3+3CO2Fe+3CO2Al3+,Fe2+【解题分析】
(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的共同作用,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水与氧气接触而生锈。(2)工业上高炉冶炼赤铁矿的主要化学反应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3)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I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其原因实验是:I中未反应的铁粉与实验Ⅱ中剩余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了铁粉没有剩余。那么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Al3+,Fe2+,可能含有Cu2+。15、面粉和白糖D在不停地运动【解题分析】
(1)富含糖类的是:面粉和白糖;鸡蛋和牛奶富含蛋白质,橄榄油富含油脂;(2)牛奶可以为人体补充大量的钙,这里的钙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指钙元素;故选:D;(3)蛋糕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6、C、H汽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使用脱硫煤可燃冰【解题分析】
(1)石油中主要含有C、H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的产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棚改项目回迁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桉树种植基地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合同3篇
- 2025版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指导文件2篇
- 万科旅游房产买卖合同(2024年专用)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配音演员独家聘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合同规范文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创业公司股权激励及期权授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团队旅游数据共享合同
- 2025年度写字楼退租合同(含办公家具设备退还明细)4篇
- 2025年度内墙刮瓷施工售后服务保障合同
- 城市微电网建设实施方案
- 企业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实施方案
- 9.1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8版)》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
- 2024届上海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