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专题复习:送别诗常见意象、情感、表达技巧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正如江淹《别赋》所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践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代较突出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过送别诗。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李白提到姓名的赠别诗就有400多首。什么是送别诗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送别诗中诗人状态是面临别离,或别友人,或被友人送别,或与家人恋人分别等。主要内容是长亭古道、江边渡头、举酒击节、折柳相赠等。送别诗常见的几大意象:长亭古道这类驿站旁的送别场景;水,比如江边渡头,古人长途时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有的是水陆的船舟等,或者依靠步行;酒,古人一般设酒宴饯别;柳,与“留”谐音,通过折柳相赠,表达对友人、亲人、爱人依依不舍之情;月,送别之后往往睹月思人。长亭、南浦、柳、芳草、酒、月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送别诗中的感情类别: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2.体贴入微的宽慰,如杜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前途艰险的担忧,如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5.坦诚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6.积极奋发的勤勉,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如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送别诗在艺术手法上大多采用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或是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营造伤离别的氛围。读一首诗读诗三看,一看叙事,弄清离别之因;二看绘景,感受画面和氛围;三注意表达技巧。具体欣赏一首诗时,要养成一句一句读,以及“靠词”读的习惯。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注: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孙楚,西晋文学家,少负才气,仕途坎坷。问: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示范一句一句读诗】读标题,“送别”点名这是作者送别友人时所作。那么什么原因要送杜审言呢?通读全诗,尾联“可惜”两字,知是杜审言被贬官,以至于宋之问要去送别他。首联“卧病”道明诗人的身体状况,无法亲自送别。颔联写“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看似是用拟人手法写景,写河桥的无情和江树的有意,实则在表达自己不能相送的愧疚与无奈,以及依依惜别之情。颈联“追孙楚”“吊屈平”,出现两个人名,这两个人物与杜审言有着相同的遭遇,富有才气,而仕途坎坷,诗人用典暗讽了朋友的遭遇,统治者不识人才。尾联“龙泉剑流落丰城”也是一个典故,龙泉剑流落丰城,后被人找到,诗人借此典故表达了对朋友遭遇的同情惋惜(像宝剑流落一般),也暗予了对朋友的宽慰(宝剑终被人找到)。【“嗟”字的多重情感】首联中的“嗟”字表达了多重情感:自己不能相送的愧疚与无奈;依依惜别之情;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惋惜;对朋友的宽慰。无边堤柳唱离情,杨花漫漫搅天青。江水如练人千里,忍泪折枝送君行。愿天下所有宴席都有再相聚的那一天。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常见情感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2、体贴入微的宽慰。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4、前途艰险的担忧。5、坦诚心志的告白。6、积极奋发的勤勉。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1.依依惜别;2.宽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前途艰险的担忧。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5.坦诚心志的告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6.积极奋发的勤勉。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建功报国的殷切期望,表达了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全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使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小题训练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在美好的季节里,朋友将要去一座繁华的城市,和朋友愉快地分手,依依惜别中略含对朋友的向往。2、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问】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参考:离愁。“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含一个愁字。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所组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送别诗在艺术手法上大多采用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或是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营造伤离别的氛围。1、直接抒情别董大⑴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⑵,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⑶【注】⑴董大:名不详。或以为指董庭兰,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⑵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⑶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参考】最后两句,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参考】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别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参考】刘长卿《别严士元》第三联:“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4、比喻柳梢青·送卢梅坡[宋]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参考】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一词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漂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紧紧跟随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像明月一样出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练习(一)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1、首联和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肃杀的氛围;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离别之苦(离愁别绪;离别悲愁;因离别而黯然神伤)。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练习(二)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首诗用哪些意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末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参考: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练习(三)(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⑴陈与义⑵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⑴京师:北宋都城汴梁。⑵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参考:1、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2、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以是亡国奴的诗人,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练习(四)(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活动中的礼仪处理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食堂节能节水与减排技术张志勇简
-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202A劳动合同样本「标准」
- 湖北工业大学《西方文论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PHP动态网站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舞蹈鉴赏与批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移通学院《新型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重点中学高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合同会签单审批意见(2025年版)
- 2022年4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探究文献综述3700字(论文)】
- 科目三新规教学大纲
- 血液透析室患者接诊制度
- 业余足球俱乐部数据统计表
- 初中八年级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复习资料】01180电视采访(复习提分要点)
- 2023年国家工信部信息中心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