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的课件_第1页
带传动的课件_第2页
带传动的课件_第3页
带传动的课件_第4页
带传动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传动§4.1.1带传动的组成、类型、特点及其应用如图所示,带传动一般是由主动轮、从动轮、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及机架组成。当原动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时,由于带与带轮之间摩擦力(或啮合)的作用,使从动带轮一起转动,从而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递。一.带传动的组成二.带传动的类型1)按传动原理分:(1)摩擦带传动:靠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如V带传动、平带传动等;(2)啮合带传动:靠带内侧凸齿与带轮外缘上的齿槽相啮合实现传动,如同步带传动。

2)按传动带的截面形状分(1)平带:平带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内表面为工作面。结构简单、带轮易制造、传递功率小。主要应用于传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2)V带: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侧面为工作表面。传递功率大(普通V带、窄V带),应用最广泛。(3)多楔带:它是在平带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可传递很大的功率,而且能避免多根V带长度不等而产生的传力不均的缺点。兼有平带挠性好和V带传递能力大等优点。多用于传递动力较大、结构紧凑的场合。例如用于发动机曲轴与凸轮轴间正时带传动。工作面:侧面(4)圆形带:横截面为圆形。只用于低速、小功率的传动。牵引能力小。常用于仪器、家用器械、人力机械中能够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比i≤12,适应带速范围广,同步齿形带的带速为40-50m/s,传递功率可达200KW,效率高达98%-99%。(5)齿形带(同步带):同步齿形带应用同步带应用机器人关节(6)齿孔带:3)按用途分:(1)传动带

传递动力用(2)输送带

输送物品用。输送带传动带平型带普通V带窄V带齿形V带宽V带类型V型带多楔带摩擦型啮合型圆形带联组V带大楔角V带抗拉体平型带普通平带片基平带普通V带窄V带齿形V带宽V带类型V型带多楔带摩擦型啮合型圆形带联组V带大楔角V带三、带传动的优缺点优点:缺点:带传动是具有中间挠性件的一种传动,所以:1)能缓和载荷冲击;2)运行平稳,噪声小;3)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那样严格:4)过载时将引起带在带轮上打滑,因而可防止其他零件的损坏;5)可增加带长以适应中心距较大的工作条件。带传动和摩擦轮传动一样,也有下列缺点:1)有弹性滑动和打滑,使效率降低和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同步带传动是靠啮合传动的,所以可保证传动同步),2)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轮廓尺寸和轴上的压力都比啮合传动大:3)带的寿命较短。4)不适用于高温、易燃及有腐蚀介质的场合。四、带传动的应用

摩擦带传动适用于要求传动平稳、传动比要求不准确、中小功率的远距离传动。开口传动,用于两轴平行,主、从动轮回转方向相同的带传动。交叉传动,用于两轴平行,主、从动轮回转方向相反的平带传动和圆带传动,由于交叉处传动带的摩擦和扭转,传动带的寿命短。半交叉传动,用于两轴交错的单向平带传动和圆带传动,即传动方向不能逆转。五、带传动形式:

按照两轴的位置和转向分类:开口传动、交叉传动、半交叉传动、有张紧轮的平行传动等。

注:交叉传动、半交叉传动适用于平带。

1、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带的紧边拉力D.带的松边拉力

2、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A.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B.承载能力大

C.传动效率高D.使用寿命长3、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

A.传动效率高B.带的寿命长

C.带的价格便宜D.承载能力大4、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A.传递功率大B.传动比准确

C.传动效率高D.带的制造成本低练习§4.1.2普通V带的结构和标准

V带有普通V带、窄V带、宽V带、汽车V带、大楔角V带等。其中以普通V带和窄V带应用较广。一.V带的规格标准普通V带已标准化,按截面尺寸从小到大可分为Y、Z、A、B、C、D、E七种型号。标准V带都制成无接头的环形带,其横截面结构如图所示。强力层的结构形式有帘布结构(抗拉强度大,承载能力强,制造方便型号多)和线绳结构(柔性好,抗弯强度高,承载能力较大)。V带结构伸张层强力层压缩层二、V带的相关参数带绕在带轮上时产生弯曲,外层受拉伸长,内层受压缩短,内外层之间必有一长度不变的中性层,称为节面,其宽度bp称为节宽。

V带轮上与bp相应的带轮直径dd称为基准直径。与带轮基准直径相应的带的周线长度称为基准长度,用Kd表示。两带轮轴线间的距离a称为中心距。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中心角称为包角。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与带轮轮缘表面间接触弧的长短。两带轮的包角V带传动的传动比i式中dd1、dd2——主、从动轮的基准直径,mm;

n1、n2——主、从动轮的转速,r/minV带标记通常标记形式为:带型——标准长度国家标准号例如,标准长度为1400的A型普通V带标记为:A——1400GB11544——1997§4.1.2汽车V带的结构和标准

§4.1.2多楔V带的结构和标准

汽车多楔V带应用于传动发电机、风扇、水泵、空气压缩机和动力转向系统等多轮系传动,根据传动方式分单面多楔带和双面多楔带。设计要求:质量小且质量分布均匀;足够的承载能力;良好的结构工艺性;轮槽工作面要精细加工,以减少带的磨损;各槽的尺寸和角度应保持一定的精度,以使载荷分布较为均匀等。§4.1.3带轮的常用材料和结构一.V带轮材料选择

带轮的材料:带轮的材料主要采用铸铁,常用材料的牌号为HT150(v≤25m/s)或HT200(v=25∽30m/s)

;转速较高时(v≥30m/s)宜采用铸钢(或用钢板冲压后焊接而成);小功率时可用铸铝或工程塑料。结构设计:

带轮由轮缘、腹板(轮辐)和轮毂三部分组成。轮缘是带轮的工作部分,制有梯形轮槽。轮毂是带轮与轴的联接部分,轮缘与轮毂则用轮辐(腹板)联接成一整体。

V带轮按腹板结构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型式:实心带轮(S型)、腹板带轮(P型)

、孔板带轮(H型)、轮辐带轮(E型)。二.V带轮的结构设计1、实心带轮(S型)dd≤(2.5~3)d2、腹板带轮(P型)d——轴的直径dd

≤300mm3.孔板带轮(H型)4.椭圆轮辐带轮(E型)dd

>400mmdd

≤400mm多楔带及多楔带轮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把一根或多根环形V带张紧套装在主动轮1和从动轮2上,使带与带轮的接触面间产生压力。工作时,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传递运动与动力。在一定的条件下,摩擦力有一极限值,如果工作阻力超过了摩擦力的极限值,带将在带轮面上打滑,带传动将不能正常工作。§4.1.4V带传动分析为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传动带必须以一定的张紧力套在带轮上。当传动带静止时,带两边承受相等的拉力,称为初拉力F0。当传动带传动时,由于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带两边的拉力不再相等,如图所示。一边被拉紧,拉力由F0增大到F1,称为紧边;一边被放松,拉力由F0减少到F2,称为松边。1.受力特点分析单位:F(N),v(m/s),P(KW)当F>∑F´时:——打滑F1-FO=FO-F2正常工作时:F=带与带轮间摩擦力的总和∑F´F=F1-F2—有效拉力上边:FOF2下边:FOF1拉力差P=Fv/1000结论:二、带的应力分析当v一定时,Fc、σc一定,并作用于带的全长1.由拉力产生的拉应力q——单位长度上的质量kN/m2.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结论:Fc=qv2,从主带绕过为避免σc过大,则v≤25~30m/s弯曲应力只发生在带与带轮的圆弧接触部分,且σb1>σb23.弯曲应力dd

—基准直径(计算直径)(槽轮基准宽度bd处带轮的直径)结论:ddσbhV带外层处的弯曲应力最大h为带的高度4.总应力②带受交变应力的作用σmax=σ1+σc+σb1①σmax发生在紧边绕入小带轮处结论:带是处于变应力状态下工作的。即带每绕两带轮循环一周时,作用在带上某点的应力是变化的。当应力循环次数达到一定值后,将使带产生疲劳破坏。传动带是弹性体,受到拉力后会产生弹性伸长,伸长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改变。带由紧边绕过主动轮进入松边时,带的拉力由F1减小为F2,其弹性伸长量也减小。带在绕过带轮的过程中,相对于轮面向后收缩,带与带轮轮面间出现局部相对滑动,导致带的速度逐步小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带的弹性滑动与打滑一.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由于带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带与带轮间的局部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当带由松边绕过从动轮进入紧边时,拉力增加,带逐渐被拉长,沿轮面产生向前的弹性滑动,使带的速度逐渐大于从动轮的圆周速度。弹性滑动的分析(v

相等)拉力降AA1B1BA重合带轮A1BB1带回缩<∴AB⌒A1B1⌒即:v<v1同理在从动轮一边有:v2<v——微量相对滑动(弹性滑动)由于弹性滑动引起的从动轮圆周速度的降低率称为带传动的滑动率。考虑弹性滑动时的传动比为:一般带传动的滑动系数,因值很小,非精确计算时可以忽略不计。2.带传动的传动比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指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是可以避免的,后果:带严重磨损,不能正常工作。而弹性滑动是由于拉力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就必然会发生弹性滑动,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以避免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区别:§4.1.5V带传动的使用和维护

一、V带传动的张紧1、调整中心距

V带传动定期张紧的目的:调整初拉力,保证传动能力。采用定期改变中心距的方法来调节带的张紧力,使带重新张紧。常见的有滑道式和摆架式两种结构。摆架式自动张紧将装有带轮的电动机安装在浮动的摆架上,利用电动机的自重,使带轮绕固定轴摆动,以自动保持张紧力。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如图所示。张紧轮一般放在松边的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张紧轮还应尽量靠近大轮,以免过分影响带在小轮上的包角。张紧轮的轮槽尺寸与带轮的相同,且直径小于小带轮的直径。2、张紧轮方式V带传动的张紧改变中心距使用张紧轮水平位置垂直位置(1)安装V带时,应按规定的初拉力张紧。安装时应减小中心距,松开张紧轮,装好后再调整。对于中等中心距的带传动,也可凭经验安装,带的张紧程度以大拇指能将带按下15mm为宜。新带使用前,最好预先拉紧一段时间后再使用。严禁用其他工具强行撬入或撬出,以免对带造成不必要的损坏。二、带传动的安装和维护1、带传动的安装

(2)安装带时,两带轮轴线应相互平行,其V型槽对称平面应重合。(3)同组使用的带应型号相同,长度相等,以免各带受力不均。带轮的位置V带在槽轮中安装位置(1)要采用安全防护罩,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防止油、酸、碱对带的腐蚀。(2)定期对带进行检查有无松驰和断裂现象,如有一根松驰和断裂则应全部更换新带。(3)禁止给带轮上加润滑剂,应及时清除带轮槽及带上的油污。(4)带传动工作温度不应过高,一般不超过60。(5)若带传动久置后再用,应将传动带放松。2、带传动的维护带传动练习一、判断题:1、限制带轮最小直径的目的是限制带的弯曲应力。A.正确B.错误2、带传动接近水平布置时,应将松边放在下边。A.正确B.错误3、若设计合理,带传动的打滑是可以避免的,但弹性滑动却无法避免。A.正确B.错误4、在相同的预紧力作用下,V带的传动能力高于平带的传动能力。A.正确B.错误5、适当增加带长,可以延长带的使用寿命。A.正确B.错误带传动练习二、选择题1、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

A.带的横截面尺寸B.传递的功率

C.带轮的线速度D.带轮的直径2、V带的截面夹角是__________A、38°B、36°C、34°D、40°3、在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带开始__________。A、进入从动轮处B、退出主动轮处C、退出从动轮处D、进入主动轮处4、与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相比,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

。A、工作平稳,无噪音;B、传动的重量轻;C、摩擦损失小,效率高;D、寿命较长。5、在摩擦带传动中

是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的原因,并且是不可避免的。A、带的打滑

B、带的弹性滑动C、带的老化D、带的磨损6、V带传动工作时,与带轮轮槽接触的是

A、带的底面 B、带的顶面 C、带的两侧面7、V带传动中,张紧轮应安放在A、松边内侧靠近大带轮B、松边内侧靠近小带轮C、松边外侧靠近大带轮D、紧边内侧靠近大带轮7、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______。(A)带不是绝对挠性件

(B)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

(C)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带绕过带轮产生离心力8、一般来说,带传动的打滑多发生在______。(A)大带轮;(B)小带轮;(C)不确定。9、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__。(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提高带的寿命(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调节带的初拉力三、简答题1、带传动中,打滑和弹性滑动有何不同?2、

普通V带有哪几种型号?汽车V带有哪几种型号?

3、说出下列标记的含义。(1)B——2000GB/T11544---1997(2)AV13×1200GB/T12732---2008(3)带轮B3×120PGB/T10412---20024、带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哪几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张紧轮?张紧轮应装在什么地方?§4.1.6同步带传动同步带传动是由一根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形的环行带及具有相应吻合的轮所组成。它综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自的优点。传动时,通过带齿与轮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主要用在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