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A.自觉性B.主动性C.独立性D.创造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主要表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故本题选D。2.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心理关系B.教育关系C.道德关系D.社会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分类。师生关系可分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伦理关系。其中,教育关系也称工作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最基本关系,其他师生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故本题选B。3.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C.学生自愿选择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1)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实现全面发展,完成学校教育任务;(2)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B选项正确。A选项,课外校外教育,教师不一定参加,所以不选。C选项,课外校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但是课堂教学的必修课,学生是必须参加的,所以不选。D选项,课外校外教育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之外的教育,所以不选。故本题选B。4.在学生心理和行为出现问题的初期给予帮助,这在学校咨询与辅导中被称为()。A.早期干预B.缺陷矮正C.问题预防D.发展指导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早期干预。早期干预:面向少数学生进行,他们可能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就可能发展成严重的障碍。早期干预就是指在问题出现初期给予学生帮助。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缺陷矫正:对于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并已经产生、积累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矫正。不符合题意。C选项,问题预防就是指在可能的问题发生之前,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作提高学生应付将来问题的能力。不符合题意。D选项,发展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是在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之前,主动开展必要的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心理一社会发展任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教师申诉制度确立的依据是()。A.《教育法》B.《教师法》C.《高等教育法》D.《职业教育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即指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做出处理。”从而确定了维护我国教师合法权益的教师申诉制度。因此,教师申诉制度确立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法》。故本题选B。6.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B.发现学习不等于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D.学校应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类型。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性质与形式两个维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依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认为学校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是两个维度的学习类型,它可以是机械的也有可能是有意义的。故本题选A。7.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学习,这是()。A.不属于符号学习B.事实性知识学习C.实例学习D.案例学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符号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符号包括语言符号,也包括非语言符号(如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符号学习还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均属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故本题选B。8.人本主义者倡导()。A.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B.有意义学习C.无意义的自由学习观D.无意义学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杰斯的教育思想。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故本题选A。9.斯皮诺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两种,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作()。A.随机通达教学理论B.弹性学习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认知弹性学习理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皮诺思想。斯皮诺的认知弹性理论把学习分为两种: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之后,建构主义者在探讨高级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高级学习阶段的教学模式——“随机通达教学”。故本题选D。10.()过程中的成绩时而下降,时而提升这是练习的起伏现象。A.学习B.认知C.练习D.测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起伏现象。起伏是指在练习过程中,其成绩时而下降,时而提高的现象。故本题选C。11.不属于班杜拉观察学习效应的是()。A.习得效应B.抑制效应C.投射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分析了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分别是:习得效应、环境加强效应、情绪唤起效应、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以及反应促进效应。C选项投射效应是社会知觉。故本题选C。12.“ABC”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问题是由()引起的。A.事件B.信念C.结果D.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利斯理论。“ABC”理性情绪疗法A是诱发性事件,B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C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问题是由信念、看法(B)引起的。故本题选B。13.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阶段。A.8B.7C.6D.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故本题选A。14.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A.最快时期B.关键期C.最慢时期D.转变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心理学的研究证明:2—3岁是学习口头言语和计数能力。所以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故本题选B。15.关于普雷马克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先强化,再行为B.先行为,再强化C.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D.做完作业,可以看电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你吃完这些青菜,就可以去玩。”故本题选A。16.“爱屋及乌”属于情感的()。A.迁移功能B.感染功能C.动机功能D.信号功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感的功能。迁移功能是指个人把对他人的情感状态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题干中的“爱屋及乌”属于情感的迁移功能。故本题选A。17.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常常激励自己向警察叔叔学习,鼓励自己战胜困难,这是()。A.认同B.升华C.榜样D.激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防御机制。认同是指无意识地取他人之长归为己有,并作为自己行动的一部分加以表达,借以表达排除焦虑与适应困难的一种防御手段。例如:儿童在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常说“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从而有信心和动力坚持完成作业。题干中表述的正是认同的防御机制。故本题选A。18.马斯洛的缺失需要不包括()。A.尊重需要B.安全需要C.审美需要D.生理需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前四层次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性需要。审美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故本题选C。19.卡特尔认为,()以后,流体智力发展到顶峰。A.20岁B.25岁C.28岁D.30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流体智力。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故本题选A。20.对于气质,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无好坏之分B.气质是可塑造的C.有好坏之分D.秉性难移指的是气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主要受生理因素制约,因此气质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故本题选C。21.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是()。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反射的主观性D.反射的条件刺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条件反射。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这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故本题选B。22.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你会看到静止的物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A.诱导运动B.自主运动C.动景运动D.运动后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运动后效的概念。运动后效是指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和它相邻的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故本题选D。23.明明知道某件事,就是回忆不起来,这是()。A.暂时遗忘B.舌尖现象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忘的理论学说。提取失败说认为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舌尖现象”。故本题选B。24.“利用黄色可以做什么”,这属于()。A.方法扩散B.形态扩散C.用途扩散D.结构扩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散思维训练。形态扩散是指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想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A选项方法扩散是指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种种可能性。如用“吹”的方法可能做的事。C选项用途扩散是指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实际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想象它的用途。如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纸的用途。D选项结构扩散,即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如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含圆形结构的东西。故本题选B。25.当沉浸于思考或想象时,眼睛常常是“呆视着”,这属于()。A.无关运动停止B.适应性运动C.呼吸运动变化D.注意的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最明显和较普遍的外部表现主要有:(1)适应性运动。比如,侧耳倾听、目不转睛、剧目凝视等。题干中沉浸于思考,眼睛是“呆视”这是适应性动作的表现。(2)无关运动停止。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关动作会暂时停止,多余的动作暂时被抑制。(3)呼吸运动变化。如“屏息”现象。故本题选B。26.权利对其主体来说,具有()。A.可选择性B.可承担性C.无可选择性D.无可承担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权利。在现代法律制度基础之上所理解的权利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者可以享有的一种权益。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享有还是放弃某种权益。权利对其主体来说,具有可选择性。义务则是一种付出,即义务的承担者付给他人和社会利益。义务对其主体来说,具有无可选择性。故本题选A。27.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A.有损害事实B.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C.具有因果关系有损害事实D.行为人有主观过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有损害事实的存在。(2)损害行为违反教育法律。(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有损害事实。故本题选A。28.教育行政复议书面申请应在()内提出。A.30日B.60日C.90日D.120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做出该行为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机关提出申诉,受理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裁决的活动和制度。其复议申请可以以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口头申请。在侵权行为发生的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故本题选B。29.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A.热爱学生B.对学生严格要求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D.言传身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相。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故本题选C。30.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根本目的是()。A.职业幸福感B.热爱教育C.奉献精神D.职业责任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的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这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根本目的。故本题选A。31.当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并团结在班主任周围时,此时班集体处于()。A.组建阶段B.成熟阶段C.自主阶段D.核心阶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班集体从其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个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1)组建阶段,靠教师的行政手段组织班级。(2)形成阶段(核心阶段)。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这一阶段是班集体稳定发展的阶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并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集体的核心初步形成,也可以成为核心初步形成阶段。(3)发展阶段,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成熟阶段,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故本题选D。32.行政处罚中,最轻的处罚是()。A.财产罚B.人身罚C.精神罚D.行为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处罚。从理论上可以将行政处罚的种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人身自由罚。行政处罚中最严厉的一种类型,如行政拘留。(2)行为罚。行为罚的严厉程度仅次于人身自由罚。(3)财产罚,适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处罚类型。(4)申诫罚,是指使被处罚人的名誉、荣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以示警戒的行政处罚,也称为声誉罚或精神罚,如警告等。申诫罚是行政处罚种类中最轻的一类。故本题选C。33.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责任者是()。A.班主任B.品德老师C.政教老师D.班委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内容。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操行评定主要由班主任负责。故本题选A。3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不包括()。A.互访B.家长反馈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1)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其中应强调班主任的家访活动。(2)家长会,这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较为普遍的方式。(3)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与家长互相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此外,还包括通讯联系、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故本题选B。35.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通过,1981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规。A选项是1995年。B选项是1993年通过,1994年实行。D选项是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故本题选C。36.不属于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是()。A.审美教育B.政治教育C.思想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报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是美育,不属于德育内容。故本题选A。37.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道德要求。A.根本性B.基础性C.核心性D.常规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道德。德育内容包括三个层次:(1)基本道德和行为的规范。(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其中,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故本题选B。38.德育过程具有多种()。A.复杂性B.开端性C.影响性D.目的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规律。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多端性。故本题选B。39.以下不属于价值澄清模式的评价过程是()。A.自由地选择B.自由地认知C.确认D.重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的完整过程可划分为选择、赞赏和行动三个阶段,具体又分为七个步骤:(1)自由地选择。(2)从各种可供选择的项目中进行选择。(3)在仔细考虑后果之后进行选择。(4)赞同与珍视。(5)确认。(6)依据选择行动。(7)重复。故本题选B。40.班级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系统性B.政治性C.目的性D.形式多样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活动设计的原则。班级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基本原则有:(1)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当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2)班级内容的多样性决定其形式的多样化。(3)组织班级活动过程中,要处理好教育者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辩证关系。故本题选B。41.关于组织教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上课开始进行B.贯穿于课的始终C.可有可无D.越多越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的结构。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其中,组织教学贯穿于课的始终。故本题选B。42.关于教学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步骤B.一种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C.它是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创立的D.引导—发现式教学属于探究式教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模式定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D选项发现教学模式是从问题出发,让学生去发现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归纳的过程。探究教学模式最终是要对最初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需要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同时进行。因此引导—发现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不同。故本题选B。43.最常见的课堂导入方式是()。A.直接导入B.间接导入C.直观导入D.问题导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导入类型。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最简单和最常见的课堂导入方式是直接导入。故本题选A。44.以下属于第一代媒体的是()。A.幻灯B.投影仪C.书本D.无线媒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媒体类型。第一媒体是以纸质为媒介的报刊,第二媒体是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第三媒体是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第四媒体是以比特(字节)为媒介的电子媒体,如互联网。所以书本是第一媒体。故本题选C。45.视听媒体的()逼真度,效果才是最佳的。A.中等程度B.中下等程度C.中高等程度D.80%程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视听媒体的效果。视听媒体的中等程度逼真度,效果才是最佳的。故本题选A。46.以下属于新课改中确定的非智力因素维度是()。A.兴趣与爱好B.意志与性格C.情绪与情感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目标。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非智力因素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故本题选D。47.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进行生动直接的描述,这是()。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实物直观D.模象直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观的类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指的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题干中教师运用语言进行生动直接的描述是言语直观。故本题选A。48.讲述侧重的是()。A.描绘与叙述B.解释与论证C.归纳与概括D.分析与综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讲授法的方式。讲授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使事物从抽象变具体,让学生从感知到理解。故本题选A。49.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A.人的智力可以分为很多种B.尊重人的差异性C.根据人的智力开展教育D.人的智能具有巨大的潜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尊重儿童个体之间的内在差异。每个儿童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优势智能,只要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每个儿童的优势智能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故本题选B。50.关于特朗普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课时的单位大约20分钟B.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两种形式C.组成小班的人数为20—25人D.小班讨论的时间占3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特朗普制。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的。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大班上课是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即将大班的学生分为约20人左右的小组,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则是由学生独立作业,其中部分作业是教师指定的,部分作业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占20%,个人自学占40%。故本题选A。5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D.促进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促进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规律。该规律包括:(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的源泉。学生的思想是在活动和交往之中形成,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2)品德的形成是学生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来自多方面、广泛的教育影响。题干中,德育存在于教学、活动、教师榜样、学生自我管理、管理等各种活动中,所以德育要统一这所有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故本题选D。52.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关键,是衡量个体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故本题选D。53.“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德育原则()。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性原则D.一致性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疏导性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意思是: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体现了疏导性原则。故本题选B。54.班主任李老师接手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焕然一新,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A个人修养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情感陶冶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利用板报等宣传,属于环境陶冶;利用真诚的爱感化学生属于人格感化。李老师主要用来情感陶冶。故本题选D。55.教师具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责,是因为教师工作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A.主体性、示范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复杂性、创造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示范性和主体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期付款服务合同的签订合同签订依据
- 购销旅游帐篷协议书
- 红砖购买合同范本
- 土地整治合同
- 赞助商与主办方合作协议
- 权威保姆服务合同案例
- 污水泵购销合同
- 出租车司机的责任心
- 中介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
- 工程装饰装修合同
- 初一数学寒假衔接班(寒假补课讲义)
- 疼痛科护士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空间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 医院人文培训课件
- 刑事辩护与刑事辩护策略
- 农村排水渠道疏浚与治理
- 小学英语新思维朗文2A知识清单总结期末复习资料
- 班级工作计划班级现状分析报告
-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辽宁省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03 写景散文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