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文档第一章:新闻实践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第一节:“道德”范畴的职业规范一、新闻有偿与记者勒索受贿
有偿新闻(严重职业道德问题):有新闻从业者参与的以金钱或金钱等价物形式进行交易的现象——新闻从业者向采访对象索要财物或采访对象买断新闻滋生的条件:A.媒体本身是稀缺资源(大陆媒体实行审批制,海外实行注册登记制);B.市场交换1、以新闻之名行有偿广告之实(“一厂一店式”)新闻与广告的基本区别:1、新闻必须客观公正,广告是自我宣传;2、新闻的取舍决定于新闻本身的新闻价值,广告只需付费即能刊登;3、新闻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信息需要为目的,广告以实现广告主的推销为目的;4、新闻从客观新闻事实产生,广告按广告主的主观意图制作;5、新闻是公益行为,广告是市场赢利行为把广告混同于新闻,是把广告主的局部利益冒充为社会公众利益,媒体将通过政府审批而获得的稀缺资源只分配给特定少数人2、以刊发、撤回批评稿件为条件直接索要财物触犯法律行为:毁损商品信誉罪、敲诈勒索罪、受贿罪3、在采访活动中主动提出生活上的奢侈要求4、被动接受各种礼金、有价证券5、为非法行为宣传、接受贿赂《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1、新闻单位采集编辑发表新闻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对象索要财物,不得接受采访报道对象以任何名义钱物、有价证券2、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借用、试用车辆、住房、通信工具等物品3、新闻工作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和企业产品上市和其它庆典活动,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4、新闻单位在职的记者编辑不得在其它企业单位兼职以获取报酬,未经本单位领导批准不得受聘担任其它新闻单位兼职记者或特约撰稿人5、新闻工作者不得擅自组团进行采访报道活动6、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严禁讲排场、挥霍公款7、新闻工作者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要求他人为自己办私事,严禁采取公开曝光、编发内参等方式要挟他人达到个人目的8、广告经营业务与采编刊播业务必须严格区分,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作广告9、凡是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页、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它非广告内容区别10、新闻报道与赞助必须严格区分,不得利用采访和报道新闻拉赞助,在得到赞助或协办的栏目节目中只可以刊播赞助或协办单位的名称,不得以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宣传赞助或协办单位形象或产品二、承担法定的政治义务与责任三、信守客观,防止报道失实1、新闻的客观性不带有主观倾向性,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获得信息,再将信息所呈现的表达出来,多侧面的呈现事实可能的状态。新闻真实新闻构成的基本五要素大致准确B.报道引用的所有材料准确可靠C.背景材料全面客观D.对事件的概括能够反映新闻事实的总体面貌E.对新闻事件的解释合乎事物内在的必然性、规律性、“伦理”范畴的职业规范珍视采访报道对象作为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灾难性事故报道与人性情怀《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采访报道意外事件,应顾及受害人及其家属的感受,在提问和录音、录像时应避免对其心理造成伤害1、记者“特权”行为与累赘身处现场的冲动控制能力与心态调节有时比独家新闻重要,现场受限,必须有适当的退让记者占用非常珍贵、稀缺的救助资源,给救援工作带来直接影响2、对受害者及亲属持应有的尊重关怀特别注意避免采访报道行为给未成年人的心灵留下阴影——西方媒体的通行做法:避免媒体和不相干的旁观者的干扰,以避免未成年人的心理伤害采访时尽量不要和抢险救灾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说话,不要和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受难者说话,不要和受难者的亲人说话“生命高于一切,抢救生命高于一切,抢救生命的工作高于一切”记者应当尽量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报道灾区现场情况,尽量不要干涉当事人爱德斯坦·海德:不以任何方式干扰受害者的亲友,即使在公共场合;不征得同意不使用摄像机拍摄受害者亲友;不询问“你感受如何”一类问题,不要使受害者亲友掉入必须表达他们情绪的陷阱;可以在确认悲剧发生后提出采访的要求;不要期待这些伤痛的受访者对媒体的反应一致。灾难新闻报道基本原则:1、不以任何方式干扰受害者亲友,不征得同意不拍摄受害者亲属;2、采访行为不要使受害者亲属处在必须表达悲痛欲绝情绪的失控状态;3、不要成为噩耗的首要传递者;4、体现应有的同悲情怀,不要造成一种反差;5、对于亡者,如果需要,以隐晦的方式呈现;6、不使用灾难事故中极度让人痛心的照片,如有必要应作处理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专业主义追求与人文关怀冲突专业理念:对新闻技巧和使命的认识——报纸的大众化、低俗化——专业主义:只推崇专业技能和技巧客观化的报道标准:1、以5W进行报道;2、倒金字塔式的写作形式;3、以第三人称的语气写作;4、要引述当事人的话;5、强调可以证实的事实;6、不采取任何立场;7、至少表达新闻的两个面总的理念:1、经营权、编辑权分离;2、事实报道、评论分离;3、报道客观新闻价值的水准依赖于专业理念与技巧实现程度,但具有更高的准则——人文关怀、社会共享价值1、阻止生命危险、拯救心灵与本职工作:如果存在明显即刻的危险首先考虑制止救助或拯救而非记录有专业水准的新闻应该体现“新闻可以称之为新闻”的特质:独家素材;独家视角;表现方法称绝;有深度;有表现力、冲击力、感染力、说服力——这都需要专业的训练人文关怀更重要:生活角色承担比职业承担更重要新闻若不想引起纠纷,必须尽到对新闻主体的尊重和关怀,不能漠视别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实现新闻价值的原则:尊重新闻主体、为人性服务出现“职业角色”掩盖“社会角色”,是否确属“别无选择”,对个体本身而言,挽救是否更为不可取代2、媒体救助与尊严伤害(善意、无意):充当施舍者欲望的表演意识过于突显3、媒体救助、严肃或沉重的话题关注的视角边缘化或娱乐化弱势个体在无法摆脱厄运、无力抗争时可能采取极端方式引起媒体关注“戏说”:救助对象成为媒体塑造自身形象的牺牲品有时媒体同情的善意之举无法换取人的尊严4、以不恰当的方式滥用采访对象的信用:信任的感情状态是否超出了背叛应遭普遍谴责的程度5、形象的刻板化描述与身份、阶层的隐性歧视三、隐性采访、暗访中的选择1、隐性采访中的伦理争议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公开记者身份但不公开采访意图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参与活动方式:1、观察:在现场不暴露身份、不介入事情、作为旁观者来冷静观察;2、亲历:亲身参与新闻事件的过程(主动创造条件参与其中、被动身不由己卷入其中);3、测试:预先设置好条件,让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其中无论出于对公权力的监督,还是出于维护市场秩序,有足够的理由表明隐性采访的迫切性、必要性、不可替代性(一)记者作为事件的直接推动要素1、以诱侦手段采访、获取真实内情:诱惑侦察、陷阱取证(钓鱼执法)犯意诱发:犯罪嫌疑人在侦察人员的刻意引诱下犯罪机会提供:创造犯罪的条件但缺乏言行的直接鼓动受刑事法律的严格限制偷拍偷录(民事法律相关精神)手段不禁止暗访手段获取的资料是否可以作为证据,存在差异:涉及私人环境、私人谈话《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2、为获取内幕记者自身入罪3、诱使暗访对象作出违法行为使法本身威严受损:“钓鱼采访”4、以冒充身份和诱导方式披露违法内幕,使无辜者利益受损上述被暗访对象本身均有犯罪或违法性:是否可以采取手段对等原则?5、以不正当手段、设圈套或欺骗的隐蔽方式测试、披露行业道德或行风问题不得违背行业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6、以不正当手段披露违反社会公德、私德的行为舆论曝光(性质恶劣、影响广泛的舆论监督)针对违法乱纪的人或事的批评舆论监督是针对公权力的使用涉嫌侵权:针对个体道德不够高尚的行为审判(二)记者仅以事件旁观者身份身份冒充正当性的大致界限:(不能冒充)法官、检察官、警察等依法授予的特定身份如果仅以旁观者身份,仅仅为了收集、获取他人违法犯罪证据(假如可以接受这样的角色越位)其一:考虑不损害事件中其他无辜者的利益其二:不要记者人为地设置圈套、陷阱其三:确实迫不得已,面对一般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要引发新的犯罪行为,面对重大违法犯罪行为,不诱发更大的违法犯罪行为(媒体已经超越自己的职责成为侦破机关)对于一般性质的新闻素材,假冒身份与伪饰采访动机“用合法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要求,新闻采访要出示有效新闻记者证。”“知情同意”“意思自治”——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利用关系:如果一般事件也用录拍的话现有法律对隐性采访相关问题的制约:1、不得危害国家安全;2、不得披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3、不得违反未成年人和妇女权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4、不得非法持有间谍器材隐性采访的合理问题:身份冒充没有改变事件性质,没有将性质推向恶的方向,仅作为一种串连、策略,只是采取隐蔽手段将过程记录下来、新闻报道与名誉侵权第一节:名誉及名誉权概述一、名誉及名誉权(一)名誉的本质公民的名誉:是指社会对公民的品德、才能、声望、信誉、思想、作风、形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法人的名誉:是社会对法人在民事活动中的信用、生产或销售商品与服务质量、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的本质1、一种社会评价。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下评价或自我评价都不能形成名誉的内涵,它强调社会性、公共性与公开性媒体机构所形成的内参资料,不具备侵害名誉权的条件2、对主体人格价值的评价。人格价值就公民而言,主要指品行、才干、存在价值、思想状态、生活角色等。法人的价格价值涉及信用、生产能力、经营状况等3、客观性:强调名誉权主体自身行为所获得的结果(一)得其应得:每个人都应取走其行为带来的后果,既不多,也不少(二)防止言辞表达的主观情绪对这种“客观性”进行了无意或有意的修改(到最后会形成“意见改变事实”的结果,由于措辞使读者的理解和记者想要报道的事实相悖)4、对特定人的评价:名誉不指向泛指的对象,必须能够落实到具体的人或单位总之,“社会综合评价”排除特别人群的主观感受,倾向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二)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名誉权:人格权的一部分,指公民或法人基于自己的素质、才能、品德或信誉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所应得的社会公正评价的民事权利名誉权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1、法定性:名誉权不是自然绝对的权利,是法定的权利,如果有必要法律可以对名誉权的内容作出某些强制性限定2、专有性:特定的名誉权只能由特定的主体享有,对健在的公民而言,名誉权所代表的利益不能转让与继承(企业法人除外),但名誉权的社会属性使得公民死亡后他的名誉所体现的利益可以在其近亲属人群的身上得到延续(死亡人的名誉权同样受到法律保护)3、财产属性:名誉权到最后体现为对物质利益的维护#、人格权:一个公民维护自己独立和尊严的根本性规定具体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贞操权、名誉权、身体权、信用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荣誉权一般人格权:人格平等、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人格权和身份权(监护权、亲属权、配偶权)构成人身权家庭中人身权受到侵犯,三代以内任何一员近亲属都可以作为原告(适格的主体)法定权利:人身权、知识产权、财产权、债权著作权:必须要有载体固定下来;具有独特性;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非内容思想;自动产生,无需申请
(三)处理新闻侵权纠纷的主要法律文件《民法通则》《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二、80年代以来的新闻纠纷略述80年代前我国新闻官司很少:相关法律未出台;报纸很少新闻侵权:新闻单位、个人以传递新闻信息的名义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捏造事实、情况虽真实但信息获取违背他人意愿且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内容,从而侵犯法人、公民的价格尊严,造成精神上的损害、物质上的损失。(一)1987年《民法通则》颁布作为分界线:此前承担刑事责任、此后承担民事责任刑法对“诽谤罪”认定的三个条件:1、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2、出于直接故意;3、后果严重,情节恶劣民事赔偿: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精神损害赔偿;行政责任(二)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闻官司4次高峰1988年《民法通则》实施,中心在上海1992年中心在北京,以文化名人为主要原告群体——文化体制改革1993年遍及全国各地,企业法人作为原告2000年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公务员、公职人员作为原告(三)80年代中的期以后新闻官司频发的原因分析(1)法律依据:87年《民法通则》,93年司法解释《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98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2)媒体机构神圣、权威意识的消解(3)维权意识的增强(4)媒介触角延伸的广度的深度:演艺、文体界名人;普通人的家庭、婚姻、情感媒体报道内容所占比例的大小:情感纠纷——消费纠纷——文艺批评——刑事案件(5)信息收集、制作、发布的时间大大缩减,没有充裕时间的求证(6)新闻随机性、不确定性增大(越来越多的消息来源于网络)(7)媒体从业者的情绪心态、工作作风(不愿核实)(8)立法与司法环境——限制政府官员隐私事项的两次立法均流产A、《民法典(草案)》中“公众人物”词条被删除(以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为目的,公开披露公众人物的隐私不构成新闻侵权)B、《公务员法》对“领导干部财产制度”的讨论最终未被采纳——官员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媒介报道权之间寻找平衡仍需谨慎C、举证要求苛刻(证实、证伪;无理缠诉)D、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规则: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倒置:原告不需过多举证,而是被告(媒体)进行举证——公民是弱势,媒体是强势E、二审终审制:媒体对地方企业或政党干部的异地监督(涉及地方保护主义)案件管辖权:侵权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但法院一般尊重原告的意愿,作为一种策略,有相当高比例新闻诉讼官司提出管辖权异议,要求移送侵权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一般一审案件从基层法院开始,媒体败诉后上诉,移交至二审法院(上一级人民法院),但仍未跳出行政区划、权力的影响提审:向高一级(两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再审:由同一级的检察机关提出抗诉F、反诉、抗诉制度反诉: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受理诉讼的法院提出与本诉相关联的相反的民事权益请求,以达到抵消、动摇或吞并原诉的目的,这种反守为攻的诉讼是本诉被告所享有的权利,是保证本诉被告的民事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抗诉: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决、判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抗诉是法院授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法律监督权抗诉需要符合的条件: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或认定事实确有错误;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3、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4、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中有贪污、循私、舞弊的行为G、法官、编辑记者对于侵权的认知(真实性的把握标准、情绪表达的克制度)在具体业务操作层面,从业者惯常的处理方法和法官的尺度运用存在明显差距分歧一:作为情绪表达强烈形式的言辞辱骂,法官采取虽未超出常人经验感受范围但显然有过严倾向的执行标准,编辑记者则偏重日常经验标准,或者说在批评报道经常涉及的谴责、贬斥态度一立场呈现上,法官更倾向于意见、情绪表达一理智与分寸分歧二:媒体从业者对报道“客观性”尊重,更多地采取了“新闻基本要素基本真实即可”的行业标准,法官对媒体因实际条件限制而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客观真实,倾向于将苛刻的客观性要求置于优先地位报道侵害名誉权的条件一般民事侵权行为的四个构成要件:1、损害事实;2、违法性;3、有过错;4、因果关系新闻侵权的几个条件:1、新闻已经发表(损害事实)内参(仅供领导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内部发行的报刊、资料(法院要受理)是否造成社会性评价2、新闻作品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违法性质,即新闻侮辱与新闻诽谤(违法性)新闻诽谤:对特定的法人、公民的报道完全是虚假的,或部分事实不真实(主要虚假),对其名誉造成损害的新闻侮辱:新闻报道由于使用污秽、粗鄙、下游的言辞、图片、漫画致使特定人名誉受到损害、形象得以丑化几种常见情形:(一)错误地或缺乏事实根据地指责或认定他人违法犯罪司法审判实践对新闻侵权纠纷中所涉及的有关当事人是否违法犯罪的认定要求非常苛刻A、受害人本人的叙述、涉案人或加害人的供词B、相关法律专家的认定意见(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与知识化使人们对专家的依赖性增强)(二)用辱骂的言辞或污蔑、丑化、嘲笑等方式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进行贬低新闻报道不排斥修辞的适当使用,如何区分侮辱性言辞与运用修辞方法的界限,关键要看作者是从丑化、贬低他人人格出发使用下流、污秽、丑恶的言辞,还是报道对被批评者行为的描述,只是追求一种有语言张力的表达,如果是后者,一般不构成侵权侮辱一般表现为毫无人的尊严的它类作比,或以社会唾弃的身份形容辱骂、称谓被批驳对象;后者则是对某种行为在道德评价上的否定性叙述方式,而该言辞称谓所包含的事实信息又是存在的(三)对已故人士生前涉及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不实的或缺乏事实根据的报道(四)不当地使用他人肖像构成诽谤或侮辱当事人人格单纯的肖像本身仅具有指代意义;肖像和特定的背景、说明文字结合在一起,产生附加值(指示意义)“以侮辱或恶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可以认定为侵犯名誉权。”(五)涉及被报道对象社会评价的特定那部分内容或事实情节全部、部分失实对于“失实”的认定,主要不是事实要素失实的“量”而是失实的“质”“细节失实”是否构成侵权?“基本内容”“主要内容”侵权条件认定,不能明确推导“细节失实”的法律问题,某个特定的“细节”既可作为“基本事实”“主要内容”的构成要素存在,也可以相反3、报道内容指向特定的人排他性:特定生活蓝本,可以分开4、媒介机构和编辑记者主观上有过错民事法律三种归责原则:1、过错责任原则;2、无过错责任限定适用原则;3、公平责任限定适用原则新闻活动侵权的法律责任遵循过错责任原则宪法的归责原则(故意)与民法归责原则(故意以及过失)不一致《宪法》第41条:中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但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过错: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导致某种损害后果主观上持有的背离法律、道德规范或规则的心理状态(一)过失:对自己行为可能发生的损害后果轻信能够避免而持麻痹大意的态度、或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发生损害后果(二)故意:对自己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后果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希望后果发生(即行为人通过一定的行为努力追求的后果)为直接故意,放任后果发生(行为人虽不希望其后果发生,但未采取避免后果发生的措施)为间接故意(三)过失VS间接故意:过失:并未在已经预见到损害后果发生的基础上间接故意:能够预见到损害后果发生但未采取避免措施(四)过失推定原告能证明其受的损害是由行为所致,媒体不能证明其行为没有过失过失侵权由推定方式得出,即损害结果存在,媒体不能证明其行为尽到了“注意义务”(五)注意义务“注意”:行为人约束自己行为的稳定心理状态注意义务应涉及以下技术性规则:A、外来稿件应审核证明该稿件反映的情况属实的有效证明材料,实体方面与形式方面的审核B、违法、犯罪或行政处罚的新闻报道材料必须与国家机关依据职权制作的公开文书一致,若有误,由国家机关承担C、拿不准、有争议的问题必须请求领导部门、主管部门,征询法律授权的权威部门意见D、批评稿件在公开刊播之前,实行“三见面”制度(本人、所在单位领导、所在单位主管部门领导)——媒体不能承担无限责任E、三点核实:纠纷双方、局外人,努力程度为中等偏上标准=1\*GB3①新闻素材来自网络媒体公开传播,传统媒体能否免责?(事实、高度概然性)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使得言论真假难辨,采编人员仅靠网上信息加工处理,不履行核实义务,媒体有过错=2\*GB3②对他人文章转载要承担责任=3\*GB3③依据其它媒体已公开传播的未予确证的事实、发表评论意见构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是否承担责任?如言论理性地表达价值观念,而非对事实的阐述或发挥,只要意见未超出一般人可能产生的看法,且涉及公共利益或公众利益,不承担侵权责任据未予确证的事实发表评论意见,和轻率地报道尚未证实的传闻不同,评论者不是事实的传播者。评论者如果并不知道所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或没有理由知道事实是不够客观的,即使后来被查明是虚假的,媒体不承担责任如评论文章对来源报道中已显示有争议的事实不交代,即对其中一方予以指责,那么,意见要素对不了解前因后果的受众可能会起到修改基本事实的客观效果(意见修改事实)与该情况相关,如评论所依据的未被确证的事实没有公开传播的来源渠道,依据该事实发表的评论导致了不得后果,则视为该媒体或评论者了不真实事实报道的内容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情感、家庭纠纷报道与名誉侵权“特定指向”与作品体裁纪实性作品“特定指向”《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9条:撰写、发表文学作品:1、不是以生活中特定的人为描写对象不应认定为侵权2、描写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对特定的人进行侮辱、虽未指名道姓,但事实是以特定的人、事作为描写对象,构成侵权作品中部分、全部人物及情节是创作者所了解的历史、现实,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事件、内容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成分,无论情节是否虚构、匿名,都认定构成特定指向叙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事件、环境中特定身份、描述特定的人、相貌、行为、语言等方面的特征及经历、爱好、代表作,使用特定称呼或采取其他具有特定属性的标识,足以使一般人合理推知其所指为一般特定人,与其他人相区别感情纠葛的报道涉及案外情节:公检司对案件以外的桃色事件不作认定,无法从公开文件中查阅的司法真实(法律真实)新闻真实、法律真实、客观真实与事实本身吻合程度逐层递增1、新闻真实:(一)新闻构成的基本要素大致准确;(二)报道引用的所有材料要准确可靠;(三)背景材料全面客观;(四)对事件的概括要与真实情况一致,对事实概括必须反映新闻事实总体面貌;(五)对新闻事件的解释合乎内在发展规律新闻真实对“真实”的判断标准基于合理相信,记者通过采访调查或亲身经历,能够使自己确立合理相信2、法律真实:符合程序法、实体法要求的,有证据支持、印证的事实性存在状态特别强调技术性、细节性的真实,强调有合法证据证明的发生法律工作者的认识:法律真实强调证据能够证明事实高度概然性的程度,不能完全等同于通过证据可以恢复到事实原貌状态(证据本身要求有合法性)(一)与“法律真实”有关问题之一: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公德,侵害他人隐私)、违反法律禁止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相关司法规定:95年《未经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二)问题之二:权威消息来源问题“特许报道权”——海洋法系对媒体的保护条例媒体的有些报道(准确、及时的报道)尽量具有中伤力,无事实根据,甚至恶意中伤、侮辱性,可以免于承担诽谤的法律责任条件:1、议员在议会上的言论上的客观通报(相当于人大的言论豁免权);2、法官、律师、证人在法庭上的言论;3、政府官员依据授权所准备的文件与报告;4、官方公开的会议、公告记录媒体的抗辩理由——公正评论:事项的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有可靠的事实依据;评论的立场应当公正;没有实际的恶意来源:党委纪检部门、公、检、司、执法部门新闻侵权纠纷审理的司法实践总体倾向表明,以下类型的消息应谨慎:A、妇联机构就妇女权益受损问题调查所提供的材料B、企事业单位就其员工生活作风所提供的材料C、相关当事人就其与自身利益有关事项所提供的材料此类题材以外应注意的权威消息来源:A、身份具有法定权威性,但其提供信息的行为不代表公开法定职权、职务行为,即非正式场合下的信息披露,或信息提供行为超出严格意见上的岗位职责B、民主党派、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个体身份反映的材料C、文献记载的材料在没有不可克服的发稿压力之下,应设法通过其它渠道作必要的补充,形成多种事实主张并呈(三)问题之三:媒体如实报道当事人、知情人“说”的行为,能否说明“所说”的真实性;当事人言说发生在正式公开场合除外(四)问题之四:关键细节“三点定位原则”(当事人双方、第三方)、企业经营问题批评与名誉侵权相关法律: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2、《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消费者一般不是专门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因而不能苛求他们全面了解情况、核对事实、不发生错误;消费者的批评评论一般是针对个人购买的商品服务质量进行的,是单个的个别行为,以口头形式居多,社会影响较小新闻单位是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在批评评论时全面了解情况,核对事实;其批评不是个别行为,代表一定社会力量的舆论,影响巨大3、《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损害商品信誉罪”(一)二审终审制(地方保护主义)(二)举证责任安排(信息不对称)一、企业问题批评报道的消息来源归类1、政府职能部门依据(公开)职权行为所提供的材料(一般无风险),职能部门越权提供的材料(有风险)2、消费者提供的材料(有一定风险,除非有直接证据证明)3、同一市场竞争中的对手提供的材料(高风险)二、避免侵权的企业批评报道应该注意的问题1、正确的出发点2、平实的语言风格3、禁止事实分寸的夸大(反常)4、一定了解清楚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充当外行的“鉴定专家”5、批判报道的重点是陈列事实与现象,不是评断或批判6、切忌仅仅根据一般人或记者自己的推测、习惯将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某种欺骗或坑害消费者恶劣手段缺乏根据地加于被批评者;不宜将记者依据一定材料推导出来的主观判断的情况当作既定的事实7、从报道过程一开始就必须有清醒的证据意识8、对某些经营行为的批评虽然“合理、合情”,但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定性的依据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的冲突问题突显,执法部门对欠公平的经营行为无能为力,在法律法规约束之外的市场行为虽不提倡,但媒体的批评只能是“与人为善”式的提出建议,不宜居高临下式的指责与训诫针对企业报道补充的几点注意事项:1、对于产品质量批评报道的网络来源(包括报纸的电子版),如果传统媒体加以再加工、转载,负有再审核的义务2、媒体对怀有问题的企业有权进行质疑,但应避免下全面否定性结论(这种结论可能是失真的)3、明显涉及商业利益的活动在被进行报道时,对其动机的怀疑的表达不等于既成事实,对其报道的结果不要过于肯定4、媒体对执法检查、检查进行报道后,若执法被撤消的话,要及时进行更新报道(一般执法机关不会通知)5、若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通过网络表达不满要相对客观(特别是自己存在明显过错)6、法定权威消息来源问题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的职权行为所形成的公开材料权威来源:(一)行政执法方面,依法行政的相关监管部门依法开展的检查活动及其在职权范围内所实施的行政处罚行为与上述行为所形成的公开材料(二)法律专门机构的执法与司法方面,公安、检察、司法等机构依法打击和惩治损害赔偿责任的公开执法与司法活动和由此形成的公开材料(三)权威鉴定方面,依法授权的鉴定组织或机构对有关事故责任、资质资格、质量认证等有关的权威的公开资料需核实的来源:各种类型的公益或服务性质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如“协会”“联合会”就其行业自身活动所提供的材料(消费者协会)、新闻报道与隐私侵权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隐私权法律规定的分散性诸多法律对隐私权保护设有原则性条款:《宪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妇女权益保护法》《邮政法》《收养法》《商业银行法》《统计法》《审计法》,但《民法通则》未设置隐私权专门条款。司法实践对隐私权的严格保护隐私权:公民依法享有的个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侵犯,个人信息事项(如内心世界、财产状况、社会关系、生活经历、自然状况)不被非法获悉和公开,以及纯粹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种独立人格权隐私权的主要内涵:(一)个人生活安宁权;(二)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三)个人通讯保密权(个体之间往来的工作性信件内容不属于隐私);(四)个人隐私利用权隐私权的双重特征:积极权利:有权利安排处置自己的隐私(自己掌握支配)消极权利:个人隐私被媒体曝光却无能为力,只能求助于法律理论上,隐私事项划分为:人身属性、个人资料(含匿名)、通讯隐私就法律规定的明确程度,可划分为两类:(一)法定的隐私(个人财产、影响声誉的疾病、私人住宅、性行为、通信)(二)酌定的隐私:应该被认定为隐私,但法律并未明确设定的个人信息、个人事项严格性保护表现之一:过多忽视道德而保护个人隐私隐私权保护优于媒体进行道德裁决的价值:行为人在不触犯法律的限度内违反了道德,但仍享有隐私严格性保护表现之二:文体、娱乐界明星过于随意的情感生活和两性关系,尽管其行为的公开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但该类行为一般者有高度的私密性,暴露这类题材的“显著的公共利益”抗辩事由并不充分新闻活动侵害隐私权行为采访侵害隐私权(1)侵入住宅及其它私人场所(媒体工作人员不能跟随执法部门进入私人场所)公共场所与某些有特定条件的私人场所的模糊性,如私人办公室、病房、游乐场所、客房包间扩大化的“私人场所”如何把握?——除了重大违法行为,基本属于隐私范畴A、强调物权意义上的私有性和排他性(排他性意志的有效性)B、强调当时情况下使用者是否可以有限地行使排他意志一般情况下“公开场合无隐私”,但依然涉及到是否享有“有限但合理的隐私权预期”(考虑到隐私主体的意愿程度)某些不文明、不符合公共道德的个人行为,尤其行为主体对其行为暂时失去控制意识的情况下,应该区别对待某些场合很难区分是否具有公开属性DV采集影像合法性问题:偷拍——用作个人诉讼的证据,要受法律保护,可作为证据使用;达到其他目的的依据:A、获取证据的手段如果是非法的,法院将不予采纳,不能作为单一证据使用B、偷拍偷录的证据须有其它证据的印证和辅佐,不能作为单一证据使用C、有关性爱的素材,“自拍合法,他拍违法”,作为其中一方,可以不经对方同意将其记录下来,日记、自拍的录像等可以作为证据提交法院用作与公共利益相关的舆论监督手段,涉及公权力窗口服务行业的行为拍摄行为不违法不等于公开传播行为不违法(2)监视、跟踪暗访的法律边界之一:不得影响他人的自由自在、安宁的生活(3)作为追求报道“原生态”或“内情”,窃听电话或擅自录音可以录拍(只涉及道德问题),但不可公开(涉及法律问题)私拆信件、偷窥他人文件资料档案:侵害当事人“隐”的意愿侵入互联网私密空间报道披露他人隐私当事人是否亲自同意放弃隐私事项是关键,同社会评价是否降低关系不大(可以自动放弃,但如受侵害受法律保护)基于隐私权具有积极功能(隐私知悉权、修改权、使用权、公开权)的法律特征,隐私权可以放弃明示同意(认定条件苛刻)条件:=1\*GB3①当事人放弃隐私权的同时,作为媒体的记者应作善意的提醒(可能产生超出意料的效果)——对事件的预测,宜事先告知=2\*GB3②一开始放弃隐私的行为(在媒体介入之前)是完全自觉自愿的,而非被迫放弃的=3\*GB3③隐私的不是属于一种诱骗、胁迫行为=4\*GB3④放弃隐私必须符合社会公德和法律要求暗示同意——进入公共场合,媒体就可能报道,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报道不和谐的家庭生活、婚姻感情话题,一方同意放弃隐私,另一方不同意。放弃共同隐私,忽视了隐私是特定人的隐私——区别对待:A、主张公开者为非公众人物,不主张公开者为公共人物——主张公开者不承担法律责任,共同隐私涉及人格尊严的除外;如果是为了谋利,公众人物可要求利益分配B、主张公开者为公众人物,不主张公开者为非公众人物——法律保护非公众人物C、公众人物之间的纠纷——法院不支持公众人物;涉及尊严和第三方的除外D、普通人之间的纠纷——法院支持不主张公开者矛盾冲突类:情感冲突、民事纠纷、心理问题类法律保护隐私,但不保护违法犯罪合同约定与共同隐私处理“共同隐私”不存在代为放弃,是否意味着只要共同隐私话题被其中一方谈论,就必然构成其他共同主体隐私权侵害?——可以披露,但在涉及到对方的时候,应当尽到尽可能避免描述过于详细,足以辨别身份的法律义务(隐私公开是否侵害其他主体隐私权,强调有无涉及对方私人事项的细节内容或实质性内容,不包含过细的、让对方难堪或尴尬的具体事实性信息,不构成侵权行为)(2)对当事人过去不光彩的经历或劣迹公开(3)报道违法犯罪者的腐败堕落时,对组织或机关公开文书材料中未予确认的不正当两性关系予以披露(4)报道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涉及真实身份资料(5)拐卖、卖淫、强奸等刑事犯罪案件中受害人真实身份资料(6)堕胎流产、未婚先孕、再婚收养、家庭成员不育、身体残疾、影响声誉的疾病、家庭关系、财产状况、债务债权等状况(7)其它涉及公民隐私的情形(举报人)三、报道涉及隐私事项免责问题1、来自法定权威性材料的隐私事项(公检法、政府职能部门在职权范围之内)2、隐私主体的“不可识别”:通过技术处理便隐私主体不可辨认3、身处公开场合的隐私放弃4、所道涉及隐私事项具有显著的违法性(有足够事实依据确认)个人信息或私人生活构成主要违法或犯罪事实,在行为发生后至法律责任终结前,当事人不享有绝对意义的隐私权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后,在法院公开宣判前,媒体可以根据公安、检察机关查明的犯罪事实,对案情进展情况作适时报道,其中包括经过适当处理的隐私事项;对法院已经作出判决的案件,法庭审判所涉及的隐私,只要允许媒体旁听(一般意义上的旁听),均可进行报道(不公开审理就不允许报道)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道德权利中的知情权(家庭生活、朋友交往、组织、民事、政治)法律权利上的知情权《出版自由法》(瑞典)公众有为出版而拥有阅览公文的权利(对政务信息了解的权利)美国:1945、1946(州立法)——1974《信息自由法》知情权成为法定权利(全国立法)(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我国以公开为例外以不公开为原则)广义的知情权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对于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其他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要求公开信息的权利,以及在禁止的范围内不受妨碍地获得各类信息的自由权利冲突的主要表现普通公民知政权与政府官员隐私保护权普通公民社会知情权与公众人物隐私保护权普通公民的个人信息知情权与其他公民隐私保护冲突美国司法处理冲突的原则A、公众利益原则:强调媒体对有关公众利益事项的报道如果涉及到个人隐私,只要报道本身不是对社会善良风俗进行恶意破坏和误导,不是为了公开隐私而刻意为之,新闻媒体就可以免于侵害隐私权的责任B、新闻价值原则:强调如果涉及隐私的内容的报道具有显著的新闻价值,被大多数人所关心,那么不论资料的获得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只要报道本身不是故意捏造或者是恶意的毁损他人名誉,新闻媒体就可以免于承担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有新闻价值的事项:涉及公众利益的事项、有关公众人物的事项、公共记录中记载的事项(三)我国隐私权保护的原则探讨——媒体不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媒体报道的隐私内容来自1、公开记录;2、公共场合;3、主体是公众人物,有显著的公共利益属性(四)学理讨论中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处理的原则:公众人物:一类是指因其所从事的职业可由公众自由评论或因其特殊的成就、声望、不平凡的经历而倍受公众关注的人;五类是指因其行为涉及某些罕见、特殊或重大事件而在一段时间内公众对其产生兴趣的人物公众人物司法实践问题:第一,区别对待政府官与一般民众的隐私保护范围《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营建、买卖私房及参加依次建房的情况;本人参与操办的本人及亲属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情况;本人、子女、配偶出国(境)定居的情况;配偶、子女受到执法机关查处或涉嫌犯罪的情况;配偶、子女经营个体、私营工商业或承包租赁以及受聘担任三资企业担任主管职务的情况“对报告的内容,接受的组织一般应予保密”相当于抵消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一”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
- 学校考点安全应急预案
- 电子商务平台售后服务与支持预案
- 仓储物流力工施工合同
- 互联网营业场所传染病预防制度
- 代为办理事项协议
-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服务合同
- 4S店合同管理与合规性检查
- 代建合同格式零售业
- 产品生产监管协议
- 医院酒精泄漏应急预案演练
-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危险评估和管理
-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苏教版
- 雅各布森翻译理论的解读与启示-对等
- 维护国家安全 教案设计
- 鼻腔冲洗护理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
- 非洲礼仪文化英语介绍
-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 白市镇小学常规管理督导评估自查报告(正稿)
-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方案 (含评价与反思)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 2023年中国融通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