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国土教授评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_第1页
庄国土教授评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_第2页
庄国土教授评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_第3页
庄国土教授评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_第4页
庄国土教授评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国土教授评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

历代中国政府的海外政策是对庄田土壤学家进行研究的一项有力工程。尤其是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庄国土教授早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详参其著:《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而今,庄教授在《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中,又对新中国成立后对海外的华侨华人政策作了新的阐析,堪称是他既往对中国封建政府华侨政策研究的续篇。同时,将台湾当局的华侨政策放在一起详加论述。虽是花开两穗,各表一枝,但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两岸侨务政策在不同背景和环境下的不同操作及成效,在比较研究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迪。先看中国政府的侨务政策分析。作者分对海外华侨政策与对国内侨务政策(主要是对归侨、侨眷政策)两部分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建国后中国侨务政策的沿革。由于作者采用分阶段的纵向比较分析法,故这一部分的分析脉络清晰,上下连贯,逻辑性强,读后不会令人有“脉冲”之感。作者将解放后至“文化革命”前中国政府的海外华侨政策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1954年以“政治上认同、经济上协助新中国”为基本特征的血统主义时期。毋庸讳言,这种认识与前中国政府——1949年前中华民国政府的海外华侨政策是一脉相承的,亦即承认所有海外中国人皆为中国国民,都应首先对中国政府尽义务。与之相对应,中国政府对华侨负有保护责任。第二个时期是1954~1959年以“华侨应归化于当地”的新政策,意在从根本上解决华侨问题。这一政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巨大的转变:由号召海外华侨政治上认同、让协助新中国转变为鼓励华侨加入当地国籍,文化上认同于当地,政治上效忠于当地政府(指加入当地籍者),或不介入当地政治活动(指保持中国国籍者)。第三时期是1959~1965年“以撤销为中心的‘三好’政策”实行时期。“三好”政策,即1958年中国政府对“华侨自愿加入侨居国国籍”、“华侨自愿保留中国国籍”与“华侨自愿回国参加祖国建设”三者都表示“好”的认可,实际上这一时期海外华侨工作的重心已转移到第三个“好”上来。从作者对1949~1965年中国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的分析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政策既有其连贯性一面,也有适应现实情况和形势变化果断地进行阶段性调整的一面。在第一时期,为了对抗美国在经济、军事上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台湾当局对华侨的限制,中国政府强调海外同胞的侨民性质,动员海外华侨在政治上效忠中国政府,在经济上协助祖国建设。到了第二时期,中国政府积极发展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而华侨问题成了中国与东南亚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国政府对华侨的政策也随之改变,鼓励海外侨胞归化于当地。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一些侨居国政府对华侨华人的排斥政策和华侨本身的因素,华侨在入籍与政治、文化上认同于当地过程中遇到很大障碍,鼓励华侨归化于当地的政策并未收到预期效果。故到了第三时期,中国政府的海外华侨政策作了适时的改变:着重宣传“三好”政策,其重点是撤回全部不愿归化于当地的华侨华人,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华侨问题。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是,在第三时期,约有10多万难侨回国,绝大部分华侨华人仍选择留居当地,主要依靠自身力量,为自身生存权利和保存中华民族文化而奋斗。作者在对上述三个时期华侨政策的分析中,不讳言海外华侨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艰巨性,同时细致深刻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在海外华侨处理手法上的现实主义态度和诚意,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务实性,从而引导读者将这几个时期中国政府的海外华侨政策提高到中国总体的外交政策需要的层面上来理解,既要服从全局,又要与时俱进;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性。同时作者在分析中,不讳言其时中国政府在处理海外华侨问题上的困难处境和良苦用心。如在谈到执行第二时期政策的背景时,认为当时中国政府与很多侨居国政府的关系不佳且缺乏必要的经济、军事实力作为护侨后盾和必要的外交交涉途径,只有选择鼓励归化政策方为上策。然而,占世界华侨华人90%以上的东南亚华侨华人所遇到的问题实质还不是国籍问题,也不光是如何与当地人相处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当地民族独立以后,民族主义情绪膨胀,当地原住民排斥、迫害华侨华人的问题(这种排斥、迫害比之殖民政权有增无减)。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华侨加入当地国籍的措施,如鼓励华文报刊和教育转向当地,教育、防止民族主义和大华侨主义,但一些侨居国政府似乎并不“领情”。于是,才有第三时期“三好”政策的提出,这些分析可谓一语中的。在第二部分分析1949~1966年中国政府对归侨和侨眷政策的演变时,作者也分三个时期进行阐述。即1949~1954年实行“确立华侨、归侨参政地位,保障归侨、侨眷生活稳定”政策的时期;1954~1958年实行“动员归侨、侨眷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适当照顾归侨、侨眷特点”政策的时期;1958~1966年实行“一视同仁,适当照顾,加以改造”政策的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中国政府的归侨、侨眷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第一时期是保障他们的政治地位(以侨领的参政为标志),保障侨眷的侨汇来源以保证其生活安定,协助进行和完成侨乡土改等;第二时期的工作重点是动员归侨、侨眷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华侨在国内的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辅导归国侨生上学等;第三时期的工作重点是对归侨、侨眷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提高劳动技能,使之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培养集体观念,让他们认识自身的利益依存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打消“特殊化”及片面要求照顾的意识,破除迷信,勤俭持家。从作者的分析中同样可以看出1949~1966年中国政府在三个时期中归侨、侨眷政策体现了其连贯性和根据形势加以调整的特点。作者不是就事论事,就政策谈政策,而是把政策的演变放在国内总形势和国外外交方针的大环境下加以剖析。无疑,这种大环境的变化是中国政府制定和调整归侨、侨眷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判定这些政策是否科学合理的基本标准。在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的总方针是恢复国民经济、稳定社会生活,坚决完成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在农村,主要是土地改革)工作,国内侨务工作理应服从这个大局;在第二时期,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是全力推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和进行三大改造,故侨务政策的基本方针是配合这个总方针,动员归侨、侨眷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根据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与适当照顾;到了第三时期,侨务政策必须服从国家的总体利益,通过实施两个方针:“一视同仁,适当照顾”,“从同出发,以同化异”,在一定时期内消化归侨、侨眷的特殊性问题,强调侨务政策对归侨、侨眷进行教育改造的最基本的一面,和国内人民一样,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投身到全国人民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大军中去,将自己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除此以外,做好归侨、侨眷工作也有服从于国家外交斗争和政策需要的一面。比如,争取侨汇可以有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为国内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目标服务;做好国内归侨、侨眷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外华侨的工作效果,争取海外华侨对新中国政府的向心力,直接打击台湾国民党政权的生存基础(海外华侨被视作其政权支柱);又,做好了华侨工作,可以让其成为友好使者,为新中国打开外交局面,特别是成为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桥梁。所有这些分析,丝丝入理,论据充分,体现了作者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时的科学精神和娴熟技巧。作者认为,解放初至“文化革命”前,中国政府的国内侨务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成功地安置了大批归侨,动员和组织大批归侨、侨眷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但作者也不讳言“左”倾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的侨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某些失误。在土改时期,表现为打击扩大化(1954~1958年,土改时留下的偏差已得到纠正);1958年以后,左倾思想对侨务政策的干扰日益严重,集中表现为片面地强调“以同化异”来抹煞归侨、侨眷工作的特殊性。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导向下,批判所谓资产阶级侨务路线,一些侨户被重新戴上地主帽子,或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各级侨联都有一些人受到冲击,直到“文革”期间对华侨、归侨、侨眷利益的全方位的严重侵犯。细读庄国土教授的论述,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的侨务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为成熟的侨务政策。这种成熟性表现为,中国政府全面深刻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每一时期侨务政策的经验教训,根据党和国家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这个最重要的变化,制定了符合国情和新时期形势需要的侨务政策。其总目标是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其总方针是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发扬其爱国爱乡的传统,鼓励华侨自愿加入当地国籍,为促进所在国的经济繁荣以及祖国和所在国的合作交流发挥作用;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适当照顾其特点,发挥其海外联系的优势,为祖国建设作贡献。作者以1984年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侨办主任为界,将1978年后的侨务政策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78~1984年为侨务政策和侨务工作的调整时期,主要是初步奠定新时期侨务工作基本组织、方针和工作重点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做了以下几件大事:纠正“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包括侨房、知识分子政策、侨汇、企业等等),这一难度极大的重点工作直到80年代末始告基本完成;重建各级主管侨务的机构(国务院有侨务办公室,除西藏外的各省、市、自治区也设侨办;中央、省级的人大、政协分设处理海外华侨华人事务的专门委员会)、表明各级政府对华侨华人事务的高度重视。1984年后进入第二时期,由上一时期的落实侨务政策为主转入配合国家经济建设为中心。其重大措施有:在华侨华人较多的地区派遣侨务领事,以保护华人利益,促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指导华侨遵守当地法律,促进华侨华人团结,介绍我国经贸发展情况;中国政府在双边、多边条约中,尽管对公民的经商、侨居等权益做出规定,以之作为保护侨民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来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益;关心和支持外籍华人在当地长期生存和发展,推动华侨华人组织职业、语言、技能培训,发展文化事业;在海外建立中资机构,为华侨、华裔提供特别服务,等等。从作者的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新时期中国各级侨务部门的工作中心是吸引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这在中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是共识度最高的。为此,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这在中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修改完善了一系列吸引侨资的政策法规,同时,派出一批批代表团到海外华人社会中招商。与之相配套,党和政府在有关涉侨部门的推动下制订了相关的保护归侨、侨眷的法规,对他们的权益保护给与前所未有的重视。所有这些,作者在书中均有所阐析。在作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新时期中国政府侨务政策的成熟性还表现在一系列政策的高度务实性。这种务实性体现在,传统的教条主义和僵化观念被冲破,意识形态色彩被淡化,人们敢于解放思想,切从实际出发,真正以“三个有利于”为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例如,在侨乡地区,加强以宗族乡亲社团为基础的非官方渠道在华侨华人与家乡之间扮演重要角,以吸引投资。在中国政府协助下,一种以“同乡”、“同宗”为基础的全球性华侨华人社团组织纷纷建立,其重要成员通常包括最有名的华裔百万富翁和一些大陆侨乡的重要人物。作者在肯定这些社团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它们与传统华人社团存在着重大区别,如目标上,这类社团旨在形成全球性商业网络,获取经济利益,而传统社团旨在守望相助;在主要职能上,这类社团强调与家乡的联系,得到中国地方政府的推动,传统社团根植于居住国社会,旨在协调社团群体在居住国的活动;在“人脉”资源上,这类社团的领导层通常包括在家乡的本邑头面人物,他们对社团发挥较大的直接影响,在组织形式上,这类社团更松散,一般只起商贸信息交流和组织聚会的功能,传统社团一般具有相对紧凑的内部组织机构和多种社会活动的动员功能。作者以上分析是很有见地的,值得华人社团研究者吸取,也颇值得实际部门工作者在与华人社团打交道时借鉴。同时,作者以闽粤一些地方社团的具体事例,有力地说明了它们在联系乡谊、吸引投资方面的巨大作用。这样,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有力地印证了作者关于华人社团观点。其实,这种论证手法,在作者全书中比比皆是,体现了作者在科学研究上的严谨认真态度。从作者的论述中还可以看出,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务实性还表现在对华侨华人在中国与其居住国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定位。1984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对华人要与华侨适当区别的工作原则,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把外籍华人同华侨完全等同看待,二是把外籍华人与一般外国人完全等同看待。作者认为,“基于获得外国国籍的海外华人越来越多,华侨数量越来越少,中国若想加强与海外华人的关系,就必须更多地注意华人而不是华侨”。这种认识无疑切中要害。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回避倍受争议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为中国侨务政策的一个焦点的新移民问题。实际上,在经过短时间的争议后,中国在以前瞻眼性光看待那些选择定居于国外的留学生与中国大陆移民问题上已有了共识,这就是,相信他们即使在国外,仍然会为中国做出贡献,当他们回中国的时候,应热情礼待。在政策上,由“回国服务”改为“为国服务”,后者的意思是,不再像80年代那样主要动员他们回国,而是鼓励他们通过学术讲座、访问、与国内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为祖国服务。在这方面,有台湾60~80年代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从作者的论述中,无疑可以看出他是赞同这种共识的。人们常说,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该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样才能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者的论述正体现了这种精神。作者冷静地认为,现在评估中国政府对华侨华人政策的成效尚为时太早。但这些政策的成效已经在许多方面体现出来。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的中国正以华人的经济、技术力量作为可以利用的重要外部资源。这种资源因近20年来海外华人世界的巨大变化——其经济力量迅速增长、新移民数量增加,而变得日益重要。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成功地吸引了海外华人,尤其是不时受反华浪潮影响的东南亚华人和正在寻找较好投资机会的港台华资,向有共同种族、语言、文化基础并具有世界上最大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的中国大陆投资。作者预言,中国大陆的劳力、工业、市场、物产等资源与港台同胞、东南亚华人的资金、资讯产业、营销渠道等资源以及北美华人的高科技在某种程度上整合,将很大程度上改变亚太乃至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历史将会印证作者上述预言。中国政府在新时期侨务政策的形成是奠定在对形势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的。首先,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外华人社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特点有:1.华侨华人数量迅速增加,由50年代初估计的1300~1500万人增至80~90年代的2500~3000万人。这之中,除了自然增长率外,还包括新时期增加的新移民人口(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必须指出的是,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放宽了出入境限制,先是大批以家庭团聚、探亲访友为由的出国者为新移民的先驱,随后而至的是留学生。这一政策的实施是中国政府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之一,也表明了中国政府的开明态度。新移民成了与中国保持联系的重要纽带之一。2.近30年来华侨华人经济力量迅速增长。华人华侨被认为是东亚经济奇迹的最大受益者。大批华人财团及商业巨子涌现。大批华裔科技人才活跃在发达国家,华人的参政意识也日益高涨。3.虽然绝大部分海外有中华血统者已加入当地国籍,但他们与中国的联系空前密切,新时期奉行的改革开放国策使以前人为的中外隔离不复再现。在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海外华侨华人起了桥梁作用,华侨华人及港澳资本率先进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改善了投资条件,又进一步吸引海外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在此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对华侨华人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最重要的变化是,以前将海外华侨华人看成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或准资产阶级,他们在国内的眷属自然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有“海外关系”者意味着有可能与境外敌对势力发展联系的复杂可疑的人,但到了这时,为“海外关系”正名,“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因为“海外关系”可以带来外来投资,带来其他好东西。300万海外同胞(主要是海外华人),越来越被视为中国大陆发展的独特的支持力量。后来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是以“海外关系”为出发点的。其次,再来看作者有关台湾当局侨务政策的论述。在庄国土教授《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一书中,辟有专章论述台湾当局与华侨华人的关系。迄今为止,如此详尽地谈论这个问题的出版物还不多见。台湾当局与华侨华人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引进侨资。正如庄教授所指出的,“国民党政府撤到台湾初期,政治、经济处境极其困难,于是利用昔日与海外侨社的传统关系寻求华侨华人的支持,成为台湾当局长期的政策。诱导华侨华人和港澳资本到台湾投资,是台湾当局侨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为台湾朝野所重视”。庄著中对台湾当局引进侨资的背景表明,侨资在国民党政权撤台初期可说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线,即使到了70~80年代台湾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侨资对台湾经济转型升级仍起着先导作用。由此可见,数十年来,台湾当局对吸引侨资极尽全力,不断根据需要来调整政策,就不难理解了。庄教授在其著中详细客观地阐析了台湾当局吸引侨资的各项举措,如台当局制定和改善引进侨资的法规,扩大宣传,设置辅导华侨投资台湾的专门机构,组织各类讨论会,检讨引进侨资措施,设立华侨金融机构解决融资问题,等等,虽然在实践中存在这样那样弊端,但确实也收到相当成效,据此,笔者认为,其中不少措施具有普遍意义,可以作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吸引外资时供鉴或参考。有趣的是,台湾当局大力引进侨资的时期正是祖国大陆闭关锁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候。如果当时大陆也开放吸引外资,海峡两岸出现引资竞争,情况会怎样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在庄教授笔下,笔者可以看到侨资对台湾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铺垫的一个个台阶;从1952~1960年的奠基时期,到1961~1972年的稳步发展时期,到1973~198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乃至1981年至今的稳定时期。可以说,侨资对台湾经济每一个台阶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也可以看到,每一个台阶的侨资的产业导向、科技含量是不一样的。奠基时期的侨资多属进口物资转售,属商业性投资;稳定发展时期则多为与出口业务相关的行业(纺织、食品、塑胶、玩具等);到了快速发展时期,则投向大型重化工业,数量大,个案金额大;而进入稳定时期,台湾经济由劳力密集型向高精尖产业转型升级,台岛连年贸易顺差,外汇储备激增,岛内资本对外投资逐年增加,当局对普通侨资引入的积极性下降,继而着重鼓励海外华侨学人、专家以其高技术与有财力的华侨合作,前来台湾发展高技术产业。当然,不同时期的不同侨资对台湾经济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总体而言,侨资的引进对台湾经济发展颇具先导作用,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贸收入,有利于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税收,功不可没。但作者也客观地指出,利与弊总是相伴,功与过难免兼有。作者没有忽略台当局引进侨资的“弊”与“过”;侨资在台追求投机性商业利润;曾造成巨额税收损失;挤占部分岛内市场;法令繁琐,为政不廉,审核不严造成漏洞,等等。这些教训颇值得后来者吸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台湾当局利用海外(侨)华资的研究不仅仅限于飘逝不久的“历史”,而更着重现实。对80年代后台湾当局在继续引导海外华人资本投入高科技领域的同时,将重点改变为利用海外华人资本配合台湾的海外投资,服务于台湾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台湾经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作了浓重笔墨的阐析。作者肯定地评价了台湾当局80年代以来审时度势,在国际竞争日益严峻、区域经济合作代替国际自由竞争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利用多数台湾民众皆有亲友曾出国或在海外居住的有利环境,制定加强岛内产业竞争力的庞大的6年建设计划,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大力鼓励海外资本尤其是华人高科技资本入台的举措。结果,在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台湾的华人科技专才与资本需求却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升级转型。与此同时,作者也没有忽视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面临巨大压力,中小企业因岛内工资、地价高昂和新台币升值,本身缺乏资本和高科技,难以维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纷纷涌向海外投资,寻找转口加工生产基地的过程中,遍布全球的华商经贸网络所起的巨大作用。作者对华商网络(尤其是东南亚华商网络)优势——熟悉当地投资环境、政府法规法令、市场,拥有产业基础和资金、拥有内外销售渠道,拥有科技专才和经销人员,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资源等的分析是令人信服的。台湾当局认识到华裔网络的以上优势,采取各种措施,例如定期举行华商经贸会议,设立华侨贷款信用保证资金,举办各种为海外华商合作的研讨班与联谊活动,组织双向经贸考察团等,密切与华商的联系,取得了很大成效。总之,推动海外华人资本与经贸网络服务于台湾经济,是台湾当局侨务的工作重心。台湾当局侨务工作的另一环是华侨教育。上世纪50年代初,华侨教育曾被视为侨务工作第一要务。正如作者所指出的,1956年“华侨经济会议”后,台湾当局才将重心逐渐转向华侨经济,但对华侨教育仍高度重视。因为华侨教育不仅是与大陆争夺侨心的关键,也可以直接推动台湾经济的升级和转型。因为在台湾受教育及由台湾资助的侨校学生遍布世界,活跃于海外的华商网络是台湾当局引进侨资及对外投资的桥梁。故台湾当局采取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措施,如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有关部门予以配合,制定规范化的侨生教育条例等,吸引侨生到台升学。台湾当局实施的侨生教育政策保障入学资格与海外侨校学制相衔接,保送与考试相结合,正规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中华文化与专门知识技能教育相结合,作为侨生培养的原则,毕业后回侨居地就业。另一方面,台湾当局推动和控制海外华侨教育。上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海外华侨教育政策的中心是巩固和发展从小学到大专的完整侨民学校系统,试图将其作为台湾教育系统在海外的延伸。60年代以后,由于东南亚各民族政权相继采取限制或取缔华校的政策,致侨校生源减少,台湾当局调整了以东南亚为中心的海外华侨教育政策,除巩固原有侨教阵地外。力求向美、加、欧洲地区发展侨校和海外华文班。70年代后,针对大部分华侨侨居国对华校的限制,传统华校对新一代华侨华人影响力下降,绝大部分五六十年代的华校都纳入当地国的教育系统等情况,台湾当局将海外华侨教育政策的重点转到对华侨华人进行中华文化和语言教育上。80年代后,世界出现学习华语热,中国大陆汉语教学方面成绩斐然等形势,台湾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重视侨校师资选拔与培训、多种途径办学、编印、赠送各类教材、读物等,扶持海外华文教育,特别是对外汉语教育。作者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台湾当局对华侨教育的政策具有明确的反共目的,旨在与大陆争夺海外侨胞的向心力。其政策颇具灵活性,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具体措施亦能因地制宜,无孔不入,取得一定成效,客观上对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起了一定作用。李登辉主政后,台湾当局的侨务工作不断受到强调本土意识的政治势力的批评,致近年来台湾当局侨务工作的中心明显倾向于海外台湾籍人,而非以整体的华侨华人为对象。随着台湾经济的国际化与移民的全球化,台湾移民海外者数量不断增加,其经济力量不断增强,“台转侨”与具有台湾人、华侨双重身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作者敏锐地指出,海外台胞的经济与科技资源越来越突出,表现在,拥有无以伦比的智力的科技优势,规模巨大的经济资源。作者以丰富的资料客观地描述了这两种资源。与之相对应,台胞的政治资源也日益明显,尤其是在台湾当局刻意扶植下,海外台胞以各种社团组织的形式组合起来,正逐渐成长为当地社会的重要政治势力。尤其是北美台胞,其活动能力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国政界,从而对两岸关系的走向起一定影响。作者认为,海外台胞的政治资源主要是通过台籍或亲台社团发挥作用的。作者以翔实的资料表明,这些社团遍布世界各个地区。它们向以亲缘、业缘、神缘为组合纽带。有的还是赤裸裸的以分裂祖国为宗旨的政治性团体,如“李登辉总统之友联谊会”。从社团性质来分,则以工商类为多,地域类次之,其次依次为社会、宗亲、康乐、文教、职业、综合、福利、宗教、青年、妇女等。无疑,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台湾对海外资源的依存都是很大的。为此,当局对海外台胞的政策十分重视。90年代以来,台湾侨务政策的价值取向逐渐向政治、外交目标倾斜,大体上向推动海外台商与台湾开展经济合作、以侨务推动外交和以文化维系侨心三个方面推进,其目的是增强台湾经济实力,扩大外交活动空间。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