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纲要下第七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1920年6月,德国警察人数从8万人加到15万人,后来又通过立法,警察部队变成了变相的军队。同年7月,德国提出国内有爆发革命的危险,要求延期15个月执行《凡尔赛条约》中的军事条款。德国多余的军用物资也迟迟不按《凡尔赛条约》规定缴给协约国。这表明()A.欧洲法西斯实力暗流涌动B.协约国并未真正削弱德国实力C.凡尔赛体系严重限制德国D.协约国对处理德国存在着分歧2.图1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周期示意图(1700—1975年),其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出现的相同原因是()图1A.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民族自决原则开始确立C.启蒙思想指导各殖民地争取独立D.战争削弱了宗主国力量3.严复在《与熊纯如书》中说“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这反映了他()A.站在中国先进文化前列B.对西方文明的失望C.主张继续进行维新变法D.肯定中华民国政权4.下表反映出推动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的因素有()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工人总数为259336人,女工146395人,占棉纺织工人总数的56.45%。1869年,英国议会通过《捐款学校法》,明确指出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1910年8月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通过了决议:把3月8日作为国际劳动妇女的节日。一战期间,(英国)各地妇女选举权组织活跃起来,向议会派遣代表团,约见内阁大臣……终于,《人民代表法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通过,授予年满30周岁的女性户主选举权。①战争客观上为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②各国妇女长期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斗争③社会风俗的改变与社会运动的助推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制造业的生产量下降了23%,而美国则增长了22%。至1920年,美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3。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B.推动资本主义体系形成C.重新划定了世界的版图D.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6.现代学者霍布斯鲍姆(1917—201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有如下论述:(一战是)西方文明崩溃的起点……只有冷战结束之时,我们才能最终把一战的结果抛到身后。其主要依据应包括()A.欧洲“大陆均势”被打破B.战后悲观主义情绪弥漫C.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D.阵营对抗带来深重灾难7.在俄国革命早期,列宁认为社会动员工作要围绕城市工人展开,对于农民则是“间接动员”。后来列宁思想转变为“我们应该依靠群众,应该派鼓动员到农村中去”,要利用通俗小册子、图表、电影、苏维埃唱片等来传达农村社会动员内容。列宁思想的变化()A.表明俄国农民受压迫最为严重B.得益于对俄国国情认识的深化C.显示出一战中俄国的损失巨大D.反映出当时已经形成工农联盟8.据统计,1915年莫斯科工厂男性工人的工资与1913年相比增长19%,而同期食品价格上涨53.3%;1915~1916年莫斯科工业区工人的名义工资增长1.9倍,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500%~600%。这()A.导致了俄国在前线战败B.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C.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危机D.加速了临时政府的垮台9.1924年,苏联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主导组建苏美贸易公司后,先后向美国各大公司采购了一大批石油化工设备、金属加工设备、采矿设备、农业机械设备和汽车生产设备。同期,美国也通过该公司购入了苏联的皮草、木材、鱼子酱、菌菇,以及大量的锰、镍、铬等稀缺矿产资源、原煤、焦炭等。材料说明,苏美贸易公司的经营活动()A.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完善B.服务于外贸市场的现实需求C.受到两大阵营斗争的束缚D.推动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建立10.有学者指出:“经过二战时期战时经济对计划的刚性需求和细化安排,计划经济变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一种不可更改、天条铁律般的固定模式。不仅备战经济、战时经济如此,就是战后和平年代的经济,亦复如此。”这一观点可用来说明苏联()A.计划体制阻碍战时工业发展B.走市场经济道路具有一定必要性C.战后经济深受传统体制掣肘D.经济领域完全背离马列主义原则11.下图漫画体现二战前夕苏联经济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下列选项中,解读正确的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开始确立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试图通过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D.发展重工业以对抗美国12.针对1928年苏联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出路在于从落后分散的小农户转为有机器供应的、用科学成就武装起来的、能生产最大量商品粮是联合的公共的大农庄。出路在于在农业方面由个体农民经济过渡到集体的公共经济”。这一观点()A.开启农业集体化进程B.找到粮食问题解决路径C.推动新经济政策开展D.预示苏联经济政策走向13.有学者说,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确实成为世界上能够生产各种类型的、最现代的工业品的四个国家之一,但苏联经济具有“兵营”的面貌,经济完全军事化,完全从属于军备生产的势头开始加强。苏联领导人在脱离了社会文化和共同文明的情况下只是重复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成就和一些组织形式。该学者意在说明()A.苏联模式为苏联工业化作出了卓越贡献B.苏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潜藏着严重危机C.西方技术成就对苏联建设具有重要影响D.国民经济军事化运动改善苏联产业结构14.1952年,苏联某集体农庄的统计数据显示: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生产谷物、牛肉、猪肉和牛奶都是赔本的,而这种现象在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是“普遍存在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A.农业领域改革势在必行B.实行余粮收集制导致粮食紧缺C.受制于西方的经济封锁D.发展重工业滞后了农业机械化15.1933年1月,斯大林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这表明当时苏联()A.计划经济体制有一定优越性B.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C.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D.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高涨16.1916年,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中指出,“所谓民族自决,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合体的国家分离,就是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但民族自决“这种政治民主要求并不就等于分离、分裂、建立小国家,它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列宁认为的民族自决是()A.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权以自决的方式进行民族分离B.各个民族可以在自主选择基础上自由决定分立还是联合C.以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和异族压迫为主要历史背景D.每个民族都有建立独立的国家并决定自己的政府的权力17.1921—1925年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武装斗争受到中国报刊的高度关切,其对里夫军民“把西班牙军队杀得大败”感到欢欣鼓舞,称赞里夫民族是一个“英勇的民族”。1926年,里夫起义失败,共和国被扼杀。中国报刊痛惜,认为“这是对于世界弱小民族的一个沉重打击”。由此推知()A.非洲大陆掀起了民族独立的风暴B.北洋政府支持里夫进行反法西斯斗争C.报刊的关注和评述与中国近代自身遭遇相关D.拉美人民面临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18.下图所示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画中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右边床上的人依次得了“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该漫画说明A.经济危机使欧洲各国出现严重社会危机B.二战初期美国仍受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C.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重大转折点D.二战以后以美苏为首两大阵营冷战对峙19.1944年夏,当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上节节胜利并向东欧挺进时,美英两国急忙实施拖延了两年之久的诺曼底登陆计划,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从中可以看出美英两国()A.企图与苏联争夺在欧洲的势力范围B.放弃对法西斯国家的绥靖政策C.倡导与苏联共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希望尽快恢复世界的和平局面20.在1945年4月至6月成立联合国组织的旧金山会议上,由于中小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代表以及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争取,对纳粹德国大屠杀暴行的揭露,联合国宪章草案增加了七项人权条款。这些条款()A.清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B.体现了人文关怀意识C.协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D.确保了人权制度进步二、非选择题2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一战期间,英国曾对美国展开战争宣传,说:“德国士兵曾砍断了比利时儿童的手指,把战俘钉在十字架上。”这大大地激发了美国人民的仇恨,一种原始的疯狂与冲动控制着人们的心灵。在新英格兰举行的一次群众集会上,有人提出,抓住德皇以后,要把他下滚油锅。这时,“整个观众席都站了起来,歇斯底里地尖叫,表示赞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也利用战争造成的危机,在工人、士兵中宣传革命思想,主张变对外战争为国内战争,趁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这在俄国变成了现实。——摘编自熊伟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宣传目的上的差异。(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俄两国宣传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一战的影响。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17年8月北京政府决定参加协约国,正式对德宣战。战后德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家负债累累,割地赔款,在中国失去殖民地租界,由此也扫除了中德关系重建的障碍。1921年,德国通过与中国签署单独媾和协约,成为首个放弃在华所有不平等条约的西方大国,中德关系由此开始在平等、友好、互惠的基础上走向正常化,并迎来了一个特殊的“金色二十年代”。——摘编自孟虹《一战前后中德关系的演变及其对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影响》材料二新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之初双边贸易额仅为2.74亿美元,2021年已达2351亿美元。机电设备、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各类生活器具等杂项制品是中国出口德国的主要商品,中国是德国机电设备与运输设备的最大市场。截至2021年底,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11836个,实际投入380.9亿美元。2016年,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增长了77%,投资总额超过350亿欧元,其中德国占了31%。2019年底,德国对华输出技术累计25166项,合同金额862.7亿美元。中德与时俱进地逐步建立起一系列双边经贸磋商、对话平台和机制。在中欧贸易关系不断深化的同时,欧盟针对中国产品进行的反倾销也持续不断,并施加严格的技术壁垒限制。德国政府以中国投资影响国家安全为由也修订《外国投资监管条例》,将监管审查的股权比例从25%降至10%,并敦促欧盟构筑了审查机制。——摘编自丁纯、陈芊凝《中德经贸关系50年:成就、问题与前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结束后中德关系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德经贸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763至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期的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1926年写道:“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已经……在这片远离我们的土地上唤醒了独立的感情。在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人还是思想、还是亚洲本身都在变化。”——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是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受到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2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旨,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过去几年里”亚洲“变化”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表现。(4分)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8分)24.【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个人被战争洪流所裹挟,宛如漩涡激浪中的细小流沙,身不由己,……无数个体命运的集体合影,即是国家命运的写照。德国普通家庭威廉一家命运——摘编自蔡成著《不能忘却的战争记忆》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史实,对威廉一家的命运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楚。)
纲要下第七单元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BBDDBC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BAACCBAB1.【答案】C【解析】据材料“警察人数从8万人加到15万人”“警察部队变成了变相的军队”“有爆发革命的危险,要求延期……”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下仍然有军国主义倾向,但德国是以借口或者其他形式(警察部队)来发展军事势力,这说明德国受到凡尔赛体系限制其军备的严重制约,故选C项;法西斯势力在德国抬头是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排除A项;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裁减德国军备,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等规定,削弱了德国实力,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德国拖延执行《凡尔赛条约》、变相发展军事力量,并没有涉及协约国对处理德国的分歧,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据图表数据可知,两次殖民收缩期分别出现于19世纪初期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战后,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初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1815年,在欧洲各国的联合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灭,拿破仑战争沉重打击了西欧各国;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且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两次世界大战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综上可以看出,两次殖民收缩期的出现都与战争有关,两次战争都削弱了殖民国家的力量,故选D项;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殖民国家的实力,且1825年后直到20世纪初都处于殖民扩张期,排除A项;十月革命推动了民族自决原则的发展,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原则才得到普遍承认和迅速发展,时间上与殖民收缩期的出现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启蒙思想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但仅凭思想宣传无法吓退殖民者,推动殖民收缩期的出现,排除C项。3.【答案】B【解析】材料中“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战争的残酷和帝国主义的争夺中,严复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弊端: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即反映了严复对西方文明的失望,故选B项;材料是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不能据此说明严复站在中国先进文化前列,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严复政治主张的信息,且此时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已被证实走不通,排除C项;批判西方文明不代表肯定中华民国政权,并且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严复对西方文明的新认识,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据材料“《人民代表法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通过,授予年满30周岁的女性户主选举权”可知一战客观为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故①正确;“一战期间,(英国)各地妇女选举权组织活跃起来”“1910年8月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通过了决议”可知各国妇女长期的不懈努力和斗争,故②正确;材料并无“社会风俗”的相关信息,故③错误;“英国议会通过《捐款学校法》”可知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故④正确;选B项符合题意。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欧实力削弱,而美国增强,这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故选D项。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排除A项;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版图的重新划定,排除C项。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两次世界大战一直到冷战,以政治军事联盟为载体的阵营对抗始终威胁人类和平,故选D项;学者无法根据欧洲大陆局势的变迁得出事关整个西方文明的结论,故排除A项;战后的悲观情绪可能对学者的研究造成影响,但并不能作为研究的依据,故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在二战后,故排除C项。7.【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列宁在俄国革命期间,社会动员工作由围绕城市工人展开转变为进行农村社会动员,是因为列宁认识到俄国社会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与列宁对俄国国情认识的深化紧密相关,故选B项;“俄国农民受压迫最为严重”绝对化、不合题意,材料没将俄国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人等所受压迫作对比,排除A项;“一战中俄国的损失巨大”不合题意,与材料列宁动员工人、农民相悖,排除C项;“当时已经形成工农联盟”不合时空、史实,俄国工农联盟形成于十月革命成功后,排除D项。8.【答案】C【解析】由材料“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500%~600%”可知沙俄从参加一战至1917年初,政府滥发货币,物价急剧上涨,引起严重通货膨胀,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危机,故选C项;这一情况是俄国参加一战的严重后果,而不是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排除A项;这一时期俄国处于沙皇的封建统治下,暴露了沙皇封建统治的弊端,排除B项;临时政府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建立,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D项。9.【答案】B【解析】据材料“苏联向美国各大公司采购了……美国也通过该公司购入了苏联的”可知,苏联从美国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且为平衡苏联进出口的贸易逆差,该公司研究美国市场、出口本国优势产品,助推两国贸易的良性互动,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逐渐被废止,斯大林模式逐步建立起来,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大阵营是在二战后形成的,据材料“1924年”可知,此时虽然美苏之间存在斗争,但不能称之为两大阵营的斗争,排除C项;据材料“苏联向美国各大公司采购了……美国也通过该公司购入了苏联的”可知,其呈现的是苏美贸易公司的市场经营活动,并没有涉及到国家政府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据材料“不可更改、天条铁律般的固定模式”“战后和平年代的经济,亦复如此”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期间苏联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至于战后苏联把计划经济当作天条铁律般的固定模式,在和平年代继续推行,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制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制约了战后苏联经济的长足发展,故选C项;二战前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二战期间苏联的军工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工业国之一,这些都是计划经济体制取得的成就,排除A项;材料反映战后和平年代不适宜再继续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但并没有揭示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必要性,排除B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中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都是符合马列主义原则的,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前夕苏联经济发展侧重在重工业上,长期忽视民生,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选B项;1936年斯大林体制正式确立,材料强调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即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的问题,排除A项;二战前苏联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排除C项;二战前苏联发展重工业是应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威胁,不仅仅是美国,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由材料“1928年苏联粮食收购危机”“从落后分散的小农户转为公共的大农庄”可知,斯大林认为出现粮食收购危机的原因是个体农民经济的落后及分散性造成的,基于此认识,斯大林认为必须要将分散的小农经济整合成大的集体农庄,从而推动了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故选D项;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排除A项;“出路在于”可知是对发展农业经济的积极探索,并不是找到了解决粮食问题的路径,排除B项;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方针,要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此后,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排除C项。13.【答案】B【解析】据材料“经济完全军事化脱离了社会文化”可知,苏联工业化水平虽然得到了提高,但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而轻视轻工业和农业,这种模式使苏联经济走向畸形,说明苏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潜藏着严重危机,故选B项;据材料“但脱离了重复”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苏联模式的问题,苏联模式为苏联工业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是肯定了其成就,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苏联工业化只是重复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成就和一些组织形式,说明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潜藏着严重危机,与西方技术成就对苏联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无关,排除C项;国民经济军事化运动单一的发展重工业,导致了苏联产业结构畸形发展,改善苏联产业结构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4.【答案】A【解析】据材料“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都是赔本的”“普遍存在的”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农业集体化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导致农业落后,因此农业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故选A项;1921年新经济政策取代余粮收集制,而材料是斯大林模式伤害农民利益,排除B项;材料中的情况是由于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带来的,与西方的经济封锁无关,排除C项;发展重工业会推动农业机械化,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排除D项。15.【答案】A【解析】据材料“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等并结合纲要下册第15课所学苏联模式可知,通过一五计划,苏联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其是苏联模式的积极影响的表现,故选A项;“正式形成”不合史实,“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于1936年,排除B项;“成效显著”不合时空,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被废除,排除C项;“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高涨”不合题意,与材料仅提及苏联的一五计划的成就相悖,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关键在于概括材料主旨,即民族自决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列宁强调除了政治自决,即国家独立、建立民族国家以外没有其他意义,不是任何民族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权以自决的方式进行民族分离,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17.【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国报刊痛惜‘世界弱小民族’”可知,中国报刊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失败表示惋惜,当时中国同样面临反帝求民族独立的情况,报刊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关注和评述与中国自身遭遇有关,故选C项;非洲民族独立风暴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里夫地区的起义是反抗殖民侵略,并非反对法西斯斗争,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没有涉及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排除D项。18.【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头戴星条标志的美国人庆幸没与苏德等欧洲国家捆绑在一起,没有受到希特勒的“闪电战”波及,未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描绘了二战初期美国采取中立自保政策,仍受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B项正确。A.C.D三项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19.【答案】A【解析】据材料“苏联红军向东欧诺底登陆”可知,1944年夏,苏联红军向东欧挺近,说明德国法西斯在东线的败局已定,美英两国实施诺底陆计划的目的在于防止苏联势力在欧洲的扩张,故选A项;1940年,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标志着英国放弃绥靖政策,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两斯同盟的建立,早于材料中的时间,排除C项;据材料“东欧急忙实施拖延了两年之久”可知,促使美英两国实施诺曼底登陆计划的时机不是尽快恢复世界和平而是苏联在欧洲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排除D项。20.【答案】B【解析】据材料“增加了七项人权条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条款的出现,反映出对人的重视和关爱,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故选B项;“清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旧金山会议上对纳粹德国大屠杀罪行的揭露,并未体现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得到协调,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联合国宪章草案增加了七项人权条款,但无法看出这些条款的实际效果如何,“确保了”的说法得不到证明,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1.【答案】(1)英国:争取美国的同情和支持,推动美国参加一战。俄国:发动群众,实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2)效果:①英国:激起美国人对德国法西斯的不满,促成了美国的参战。②俄国:点燃了革命激情,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美国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同盟国的溃败;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了一战,并推动了参战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二者都加速了一战的结束。【解析】(1)英国的目的,据材料一“大大地激发了美国人民的仇恨”,结合一战的内容可知,英国宣传德军在一战中的残酷行为,其目的是争取美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推动美国参加一战,壮大协约国力量;布尔什维克党的目的,据材料“在工人、士兵中宣传革命思想,主张变对外战争为国内战争,趁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可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抓住俄国民众对于一战的厌恶,通过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借此发动群众,实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2)第一小问效果,据材料“这大大地激发了美国人民的仇恨,一种原始的疯狂与冲动控制着人们的心灵”,结合美国参战的内容可知,激起了美国人对德国法西斯的不满,促成了美国的参战;据材料“俄国布尔什维克党这在俄国变成了现实”可知,俄国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一战的进程及影响内容,可知美国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同盟国的溃败;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了一战,并推动了参战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二者都加速了一战的结束。22.【答案】(14分)(1)变化:一战后:中德关系由战争走向正常化。(2分)原因:一战后,德国战败实力下降,失去在华势力范围;德国政府放弃在华不平等条约,主动改善对华关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需要打开外交新局面;德国着力恢复经济,中国需要德国援助。(每点1分,任答4点得4分)(2)特点:双方贸易额和投资额逐渐增长;合作范围与合作程度不断扩大加深;经济结构互补;技术交流密切;合作与竞争并存,成果与问题并存。(每点1分,任答4点得4分)原因:合作符合各自利益需求与互利互惠原则;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受欧盟和美国的影响。(每点1分,任答4点得4分)【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1921年,德国通过与中国签署单独媾和协约,成为首个放弃在华所有不平等条约的西方大国”可知一战后中德关系由战争走向正常化。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战后德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家负债累累,割地赔款,在中国失去殖民地租界”可知一战后,德国战败实力下降,失去在华势力范围;据材料一“成为首个放弃在华所有不平等条约的西方大国”可知德国政府放弃在华不平等条约,主动改善对华关系;结合巴黎和会的史实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需要打开外交新局面;据材料一“并迎来了一个特殊的‘金色二十年代’”并结合一战后中德国情可知德国着力恢复经济,中国需要德国援助。(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2021年已达2351亿美元”“2016年,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增长了77%,投资总额超过350亿欧元,其中德国占了31%”可知双方贸易额和投资额逐渐增长;据材料二“在中欧贸易关系不断深化的同时”可知合作范围与合作程度不断扩大加深;据材料二“机电设备、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各类生活器具等杂项制品是中国出口德国的主要商品”“中国是德国机电设备与运输设备的最大市场”可知经济结构互补;据材料二“中德与时俱进地逐步建立起一系列双边经贸磋商、对话平台和机制”可知技术交流密切;据材料二“欧盟针对中国产品进行的反倾销也持续不断,并施加严格的技术壁垒限制”可知合作与竞争并存,成果与问题并存。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机电设备、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各类生活器具等杂项制品是中国出口德国的主要商品”“中国是德国机电设备与运输设备的最大市场”可知合作符合各自利益需求与互利互惠原则;据材料二“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增长了77%,投资总额超过350亿欧元”可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据材料二“欧盟针对中国产品进行的反倾销也持续不断”可知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受欧盟和美国的影响;结合中德的社会制度的史实可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23.【答案】(14分)(1)特点:欧洲逐渐称霸全球,成为世界的中心,亚非拉等殖民地从属于欧洲。(2分)(2)主旨:一战唤醒了亚洲人民的独立(民族)意识。(2分)表现:(任答一点即可,2分)①以中国为例,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②以印度为例: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3)变化1:一战后,欧洲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联成为了首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但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发展趋势1: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并未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国联的失败为后来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经验教训。变化2:美国的参战使得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另一条道路。发展趋势2:美国的参战和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变化3: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印度的阿姆利泽惨案就是一则典型的历史事件。发展趋势3:随着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总之,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在一战后开始改变,逐渐形成了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本问共8分,答出变化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趋势每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最终结论2分)【解析】(1)由材料一“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并结合所学殖民体系形成的相关史实可得,欧洲逐渐称霸全球,成为世界的中心,亚非拉等殖民地从属于欧洲。(2)第一小问主旨,由材料二“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指的是一战,由“唤醒了独立的感情”、“无论是人还是思想、还是亚洲本身都在变化”指的是亚洲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材料二的主旨是一战唤醒了亚洲人民的独立(民族)意识。第二小问表现,可以结合所学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相关史实回答,如以中国为例,政治方面的表现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思想领域的表现是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如以印度为例,政治领域的表现是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思想方面的表现是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3)首先,要注意这里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要前后有关联,无论是变化还是发展趋势都必须要结合具体史实来表达。具体来说,由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的国际格局演变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以第一个变化是一战后,欧洲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了倡导和平与安全,国联成为了首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但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应的发展趋势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国联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并未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国联的失败为后来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经验教训。由材料二“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和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并结合二战的相关史实可得,第二个变化是美国的参战使得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一跃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置房买卖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 仓储承租合同(2024年版)
- 2024年工程咨询与中介服务合同
- 2024年国有股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餐饮服务与经营管理承包协议
- 2024年国际农产品贸易合同
- 2024年地热能开发机井施工合同
- 2024年土建工程合同范本下载
- 2024年居民离婚登记服务协议
- 2024年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合同
- 2022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DL∕T 5782-2018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后评价导则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综合测试题必修一二含答案及详细解答
-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骆驼祥子》读书分享
- 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系列(统编版)
-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范例
- 人教版数学小升初衔接练习+解析(统计与概率)
- 泵房施工合同范例
- 授权书-手机终端销售
- 古代汉语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内江师范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