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F/38/wKhkGWWGSv-ADnReAAIc0edgtzg544.jpg)
![2024届河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F/38/wKhkGWWGSv-ADnReAAIc0edgtzg5442.jpg)
![2024届河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F/38/wKhkGWWGSv-ADnReAAIc0edgtzg5443.jpg)
![2024届河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F/38/wKhkGWWGSv-ADnReAAIc0edgtzg5444.jpg)
![2024届河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F/38/wKhkGWWGSv-ADnReAAIc0edgtzg54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关于溶液、溶质、溶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D.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2.“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A.酸雨 B.白色污染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3.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正确的是A.碳、氢气、一氧化碳都能还原氧化铜,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C.煤、天然气、石油都是化石燃料,过多地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D.SO2、CO、NO2都是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都会形成酸雨4.在化学反应前后,粒子总数可能改变的是()A.质子B.原子C.分子D.电子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在所有物质总质量中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C.甲的质量一定等于丁和乙的质量之和D.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86.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铜加入硫酸中: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B.将硝酸铵固体放入足量水中: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放出热量C.向氢氧化铁固体中加水,再滴加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黄色固体7.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火焰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A.1 B.2 C.3 D.48.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 B.汞 C.氮气 D.氯化钠9.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原子结构图中X=8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10.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C.缺碘会引起龋齿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而导致发育不良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铜常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汽油、洗洁精都可去除油污,是因为它们能将油污溶解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电光源,是因为在通电时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D.氢气可用来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12.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很难被压缩,因为水分子间没有间隙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氧气加压后能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D.温度计里的汞柱上升,因为原子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13.将50克镁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3.6克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为()A.226.4克 B.222.8克 C.172.8克 D.无法计算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红磷 B.软水C.洁净的空气 D.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物15.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为不同的物质⑤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但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面是几个实验的装置图,据图回答:(1)A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示意图,松开手后,观察到_____,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2)B为实验室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接着下来的具体操作是____,重新过滤。(3)C为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4)D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研究发现其体内含有角鲨烯(C30H50)有抗癌作用.试计算:(1)角鲨烯(C30H5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2)角鲨烯(C30H50)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3)41g角鲨烯(C30H50)中含的氢元素质量是多少?18.(8分)苹果中含有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的作用,苹果酸的化学式是C4H6O5请计算:(1)苹果酸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3)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1)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1)图1为污水处理过程的示意图。一级处理中,“格栅”可除去水中大块悬浮物,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沉砂池”和“初沉池”可用来分离污水中的杂质,该杂质是_____;活性污泥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3)消毒剂除氯气以外,还可用一氯胺(NH1Cl)、二氧化氯等物质。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4)电解水的实验如图所示,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填“a”或“b”),检验a管中气体的操作:先将_____放在a口附近,再打开活塞。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5)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1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6)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这利用的氧气的性质是_____。(7)(资料)蜡烛充分燃烧生成CO1和H1O,消耗O1和生成CO1的体积比是3:1.如图3所示,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蜡烛熄灭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8)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4中最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9)地质博物馆中有许多矿石,其中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图5:①上述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②根据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推测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你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_____不变。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是溶液,故A错误;B、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剂只有一种,故B错误;C、泥水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所以悬浊液没有溶质和溶剂,故C错误;D、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故D正确。故选D。【点睛】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2、D【解析】
酸雨是化石燃料中含有的硫、氮元素,燃烧生产的SO2和NO2等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塑料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俗称氟利昂)和含溴化合物;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故温室效应与CO2排放有关。故选D。3、C【解析】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都是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能改变,故错误;C、煤、天然气、石油都是化石燃料,过多地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正确;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故错误。故选C。【点睛】置换反应是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4、C【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变,因此质子数和电子数不变,故本题选C。【点睛】明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5、D【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设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g,甲反应后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48-30=18,乙反应后质量增多,乙是生成物,生成乙的质量为16,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丁反应后质量增多,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2,该反应为:甲=乙+丁。【详解】A.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不能知道丙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故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此选项错误;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此选项错误;C.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此选项错误;D.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16=9:8,此选项正确。故选D。6、A【解析】
A、氧化铜加入硫酸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硝酸铵易溶于水,溶于水吸热,将硝酸铵固体放入足量水中,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吸收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铁难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7、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3.故C正确。考点∶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某化学式。8、B【解析】
A.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汞由汞原子构成,此选项符合题意;C.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解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直观的看出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因为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12=2+x+2,x=8,故A正确.B、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得到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B正确.C、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由镁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另外镁是金字旁,氯是气字头,所以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2价的阳离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价的阴离子,所以镁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选项D错误.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只要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灵活运用就可以了,是基础题.10、C【解析】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A正确;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B正确;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氟会引起龋齿,故C错误;D、锌影响人的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D正确。故选C。11、B【解析】
A、因为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所以可作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B、洗洁精可去除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不能将油污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电光源,是因为在通电时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来作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2、B【解析】
A、水很难被压缩,不是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隔,而是说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故A错误;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故B正确;C、氧气加压后能贮存在钢瓶中,是因为氧气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不是分子体积很小,故C错误;D、温度计里的汞柱上升,因为原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原子的体积不变,故D错误。故选B。13、B【解析】设硫酸根的质量为,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则,=172.8g所以无水硫酸盐的质量=172.8g+50g=222.8g。故选B。点睛:已知Mg→MgSO4;Fe→FeSO4,并且可知道,在H2SO4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由氢气的质量可求出硫酸根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无水硫酸盐。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14、A【解析】
A、红磷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正确;B、软水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可溶性的杂质,可能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洁净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D、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物中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A。【点睛】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15、A【解析】氧气是气态,液氧是液态,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它们化学性质相同;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液氧和氧气的不同点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故选A。点睛:根据氧气和液氧的构成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考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或导管内液面上升)清洗玻璃仪器,更换滤纸滴加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解析】
(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以及现象进行解答;(2)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3)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进行解答;(4)根据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进行解答;【详解】(1)A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示意图,松开手后,观察到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或导管内液面上升),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填: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或导管内液面上升);(2)B为实验室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仪器不干净或者是滤纸破损,所以接着下来的具体操作是:清洗玻璃仪器,更换滤纸,重新过滤;故填:清洗玻璃仪器,更换滤纸;(3)C为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根据控制变量法,还要控制滴加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故填:滴加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4)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D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故填: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点睛】本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过滤的注意事项、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较以及分子的运动等,一定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综合应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410;@36:5;@5g.【解析】
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式意义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角鲨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0+1×50=410;(2)角鲨烯中的碳、氢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0):(1×50)=36:5;(3)41g角鲨烯中所含的氢元素的质量为:41g×1×50410×18、31524:3:4035.8%【解析】
(1)苹果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填:3;一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4+6+5=15个原子,故填:15;(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4×12:6×1:16×5=24:3:40。故填:24:3:40;(3)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3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升级及维护合同
- 交通协管员聘用合同协议书
- 家禽购销合同
- 货品抵款结算协议书
- 应对市场变化的解决方案研究
- 兰州房屋租赁合同
- 机械租赁协议合同
- 第19课 治学须有疑无疑不成学-《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 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13课《 扩音系统的控制》说课稿 2023-2024学年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信息科技
-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三个维度与内部控制
- 2025甘肃省事业单位联考招聘(314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JJF 1176-2024(0~2 300) ℃钨铼热电偶校准规范
- 8.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题试卷(2)含答案
- 家政公司服务员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AIGC基础与应用 课件 实训项目九 使用度加创作工具和剪映进行智能化短视频创作
- 《日影的朝向及长短》课件
- 中职普通话教师教案模板
- 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