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与创伤包扎_第1页
心肺复苏与创伤包扎_第2页
心肺复苏与创伤包扎_第3页
心肺复苏与创伤包扎_第4页
心肺复苏与创伤包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果您在…

碰到突发疾病…

没有……急救医生、急救设备、急救药品谁来拯救患者?!我们该怎么办急救医生能保证在4分钟内到达现场吗快点2023/12/234

当心脏停跳以后,所有组织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脑组织最先受到严重损害,4~6分钟内受到的损害通过抢救往往尚可恢复。请您牢记

>4~6分钟脑组织则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脑死亡2023/12/235

急救医生到来之前

——只有开展及时、正确的现场自救互救,方有可能救人一命!

……所以,

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心肺复苏

CPRCPR的步骤(C、A、B)

评估现场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走近伤病员身边

判断意识(婴儿拍脚跟部)、迅速呼救、复苏体位(去枕、解上衣、垫背板)1、:C——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

判断循环、定位按压(需用17秒时间)(下达紧急医嘱: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2、:A——打开气道(Airway)

清除口脏异物、开放气道(仰头举颏)3、:B——人工呼吸(Breathing)

人工呼吸初步评估:检查有无意识——轻拍重唤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清除异物,仰头举颏法.检查有无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检查循环体征——触摸颈(肱)动脉检查神经系统——瞳孔反应

※CPR的对象(适应症):“三无”的人各种原因导致的循环骤停。即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心脏停搏的判断:意识突然消失、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停止搏动。LOGO喂!先生,你怎么了?轻拍双肩,大声询问;同时观察呼吸。

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是否存在2023/12/2312

向周围的人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警察(急救员)”以便取得他人的理解、信任、支持、帮助与合作。指定一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尽快把信息传达出去、寻求急救中心的专业医疗救助。表明身份争取帮助120报警时需告之……意外发生地点;现场可联络电话;报案人姓名;发生意外原因;患病、受伤者数目;伤员情况:

清醒程度;呼吸状况;

脉搏情况;有无出血?千万不要先挂断电话

(1)如现场只有一名抢救者,立即高声呼救、寻求旁人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尽快取得AED。(2)如发现患者无反应,立即先打电话,启动EMS,目的是尽快得到AED。(3)但对于溺水、创伤、药物中毒及8岁以下儿童,先徒手CPR5个循环后(2分钟),再打急救电话求救。启动EMS、尽快使用AED儿童生命链5个环节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内外救护的机构。AED:

早期除颤需要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操作步骤(三步)一开:按下按钮,AED自动开启。二贴:撕开电极片包装,按图示将电极片贴至患者胸部。AED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

1、患者如为俯卧位或侧卧位,应迅速跪在患者身体一侧,一手固定其颈后部,另一手固定其一侧腋部(用于颈椎损伤)或髋部(用于胸椎或腰椎损伤),将患者整体翻动成为仰卧位,即头、颈、肩、腰、髋必须同在一条轴线上,同时转动,避免身体扭曲、弯曲,以防脊柱脊髓损伤。

2、仰卧在坚实的平面,而不

应是软床或沙发。

3、头部不得高于胸部,以免

脑血流灌注减少而影响复苏效果。

胸外心脏按压是重建循环的重要方法,正确的操作可使心排血量达到正常时的25%~30%,脑血流量可达到正常时的30%。这就可以保证机体最低限度的需要了。C、胸外心脏按压2023/12/2318(2)按压部位

原则上是胸骨下半部(胸骨下1/2)。准确的定位是CPR徒手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C1、按压部位2023/12/2319

1.锁骨7.胸骨角

2.胸骨柄8.肋弓

3.胸骨体9.前正中线

4.剑突10.胸骨线

5.颈静脉切迹11.锁骨旁线

6.胸锁关节12.锁骨中线男性乳头位于第四肋间胸骨下半部相当于第4~6肋2023/12/2320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

通常,抢救者一手手掌根部置于患者两乳头之间即可。

双手十指交叉相扣,确保手掌跟部接触胸骨正中位置。按压过程中掌根部不要离开胸壁。

C2、按压深度

至少2英寸(5cm),使胸廓前后径下陷1/3,以触摸到颈动脉搏动最为理想。

C3、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分钟(建议不>120次/分钟)。《新指南》特别强调2023/12/2323.以髋关节为轴以髋关节为轴.

C4按压姿势

两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肩、肘、腕关节成一垂直轴面;以髋关节为轴,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及肩、臂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下压用力要垂直向下,身体不要前后晃动。正确的身体姿势既是保证按压效果的条件之一,又可节省体力。两臂上下垂直运动

当人的意识丧失后,尤其心搏停止后,全身肌张力下降,包括咽部与舌后肌张力下降,导致舌后坠,造成气道梗阻。如将下颌向前推移,可使舌体离开咽部;同时头部后伸可使气道开放。A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前或开放气道后,如发现口腔、咽部有异物存在,应立即清理异物,并防止异物进入深部。26

开放气道的方法——压额提颏法

无颈椎损伤,可首选此法。站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撤掉枕头,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食、中指并拢,放在颏部的骨性部分向上提起,使得颏部及下颌向上抬起、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气道开放的角度——鼻孔朝天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和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28B、口对口吹气

是一种徒手人工呼吸的方法,如口腔损伤严重,不能口对口吹气时,可口对鼻吹气,托起下颌,使嘴闭合。

2-PhasePattern

B1、确定患者无呼吸后,立即深呼吸后用自己的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同时用食中指紧捏患者双侧鼻翼,向患者肺内连续吹气两次。

B2、每次吹气时见到患者胸部明显起伏即可,吹气时间持续1~2秒钟。切勿过度吹气,以免胃部膨胀、胃内压增高,而压迫肺脏,使得肺通气量进一步减小;并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造成气道阻塞。

B3、如果只进行人工呼吸,吹气频率应为

10~12次/分钟。

B4、口对口吹气的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气道处于开放状态,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运动。吹气时如无胸部起伏或感觉阻力增加,应考虑到气道未开放或气道内存在异物阻塞。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吹气的比例为30:2,即

每做30次胸外按压

后,立即做2次口对口吹气,无论单人或双人操作均为30:2。

30:2被称为《2005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重大改进。如只做胸外按压、不做吹气,则不间断地连续按压即可,至少100次/分钟。

检查颈动脉搏动

CPR操作开始第5个循环(约相当于2分钟)后检查一次脉搏,以后每5

分钟检查一次。如只按压、不吹气,则连续按压大约200~240次(约相当于2分钟)后检查一次脉搏,以后每

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时间不得>10秒钟。2023/12/23342-PhasePattern

将一手的食、中指横放在甲状软骨上,并向一侧滑动,置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即是颈动脉的位置,向颈椎方向按压即可触到颈动脉是否搏动,每侧触摸5秒钟确定有无搏动。颈动脉的位置心肺复苏有效表现:

1、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2、恢复可以探知的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3、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4、伤病员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创伤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WHO认为44岁以下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是创伤。

动脉出血:血液鲜红,量多,呈喷射状,短时间内大出血,可危及生命

静脉出血:血液暗红,量中等,呈涌出状或徐徐外流,速度稍缓慢。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鲜红,量少,呈水珠样流出或渗出,多能自行凝固出血的特点

失血量<5%(200-400ml)时能自行代偿,无异常表现。失血20%(约800ml)以上时面色苍白、肢凉,脉搏增快达100次/分,出现轻度休克。失血20-40%(800-1600ml)时脉搏达100-120次/以上,出现中度休克。失血40%(1600ml)以上时心慌、呼吸快,脉搏血压测不到,造成重度休克,可导致死亡。出血量判断及危险性

止血止血1、指压止血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2、包扎止血:适用表浅伤口出血,出血量少。3、加压包扎止血:是急救时最常用的。适用于小动脉、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3、填塞止血法:用于四肢较大较深的伤口或盲管伤、穿通伤、出血多、组织损伤严重的紧急现场救治。缺点:止血不彻底和增加感染机会。4、加垫屈肢止血法:多用于肘或膝关节以下的出血。5、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用于包扎或其他方法不能有效止血而有生命危险时,可用之)。止血方法的选择压住、包住、塞住、捆住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加垫屈肢止血法注意远段的血液循环,每隔40-50分钟缓慢松开2-3分钟,防止肢体坏死。

填塞止血救护员只能填塞肢体表带式止血带止血布料绞紧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1.止血带不能直接缠在皮肤上2.上肢出血扎在上臂上1/3处、下肢出血扎在大腿中上部3.松紧适度4.做好明显标记5.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3分钟。放松时,应采取指压止血6.不能用铁丝、电线、绳索等代替止血带包扎目的: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固定夹板和敷料要求:轻、快、准、牢;先盖后包材料: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多头带、就地取材基本包扎法环形蛇形螺旋形螺旋反折形“8”字形回反形多用于开始和终了包扎时用于上臂、大腿、躯干、手指等径围相近的部位用于临时简单位固定敷料或夹板用于包扎头顶和残肢端用于肘、膝关节、腹股沟、肩、足跟、手掌手指等处用于径围不一致的小腿和前臂

三点一行起点:由远心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周再向远心端包扎;指(趾)端尽可能外露。移行与着力点:每包扎一周应压住前周的1/3或1/2,用力均匀,松紧适宜;反折部分不可压在伤口或骨隆突处;包到出血伤口处,宜稍加用力,起压迫止血作用;倘是脓腔引流伤口则不可太用力,以免防碍引流;皮肤皱襞处、皮肤之间应用棉垫或纱布隔开;骨隆突处应用棉垫保护。止点:包扎完毕时再环绕两周后固定(打结应打在肢体的外侧,不可打在伤口、骨隆起及坐卧受压处)。操作要点基本包扎法环形蛇形螺旋形螺旋反折形“8”字形回反形绷

础,上

旋,小

折,头

反,肩

8

包。绷带包扎口诀

适用于

肢体粗细较均匀处伤口包扎。环形包扎适用于肢体粗细一致的部位。如上肢、大腿螺旋包扎适用于

肢体周径不均

匀部位,如前臂、小腿注意:

折转出不可在伤口或骨骼突起处螺旋反折包扎适用于

肩、肘、膝、踝关节8字包扎回返包扎

三角巾包扎头面部包扎:头顶帽式、风帽式、单眼、双眼肩部:单肩、双肩胸背部:单胸(左、右)、全胸、后背腹部:全腹、右侧、左侧臀部:右侧、左侧肢体:上肢悬吊包扎、上肢三角巾包扎法、手(残端)的包扎,下肢:膝部、足三角巾

包扎口诀:

边要固定

角要拉紧

中心伸展

敷料紧贴

包扎贴实

平结要牢

三角巾包扎眉上枕下耳不扎底角两手分开拿枕后正确来交叉回头固定额前结头顶帽式包扎燕尾不等大压小尾角向上对肩颈系带绕臂与底结尾角对侧腋后系单肩包扎折成相等燕尾巾夹角向上对头颈尾角过肩包腋后再与同侧底边结双肩包扎顶角停放伤侧胸底边平折对剑突两端绕胸背后系拉过顶角与底结单胸包扎折成等大燕尾巾置于胸前对胸骨顶角系带底边结燕尾过带背后系胸部包扎折成燕尾大压小夹角朝下对裤缝顶角系带过腰系底角包绕大腿结侧腹部包扎掌放中央指对角指缝之间插敷料顶角折回盖手背底角交叉绕手结手足包扎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