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刑事诉讼法的监视居住制度摘要:从刑事的角度来看,监视居住制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并且具有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当前诉讼程序顺畅规范的进行,同时可以有效的起到补充刑事强制方式的影响,对于其制度体系来说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对于其地位的巩固十分关键。然而,在当前法治社会的日益发展过程中,该制度所引起的群众权益受到侵害的状况也频繁发生着。所以说,针对这种情况,还需不需要对该制度进行改善是当前发展的重点,各方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根据当前全球两大法系中的国家关于该制度所制定的政策体系来看,和我国相比较而言,内容方面存在着共同点,同时对其还有所展开,较为具体。本文从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首先对原刑事诉讼法下监视居住适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接着阐述了新刑事诉讼法中见识居住的立法状况,然后详细分析了改造后的监视居住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刑事诉讼;监视居住;制度
目录28311一、前言 110595二、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问题 129352(一)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可能引发秘密逮捕的问题 122286(二)监视居住适用条件的扩大面临着司法实践中的物质制约 28625(三)监视居住制度中折抵刑期的设置存在局限性 228918(四)缺乏对第三人合法权利的关注与保障 229068三、完善监视居住制度的相关对策 328873(一)进一步细化监视居住的执行程序 319332(二)建立监视居住的司法审查机制 724499结论 827891参考文献 8PAGE2一、前言2013年修改后的刑诉法出台无疑明确了一个清楚的事实,监视居住制度潜在的司法功效应得到进一步的发掘,是我国现行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监视居住制度的角色定位变更之后,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又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如何在妥善解决遗留问题的基础上,以预见性的制度和立法设计来应对新问题的发生,这是修改后刑诉法中监视居住制度能否在司法实践中获得认可的关键。二、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可能引发秘密逮捕的问题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是新修订监视居住制度的特殊情况,为通常意义中监视居住制度的变通与补充。但在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与24小时告知家属的规定中存在了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修改后刑诉法中监视居住制度对24小时告知这一规定没进一步的解释,在随后出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第一百一十四条中做出了如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决定在指定的居所执行监视居住,除无法通知的以外,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24小时以内,把当前的所监视的具体原因告知其家属。如果出现很难告知的情况,需要报告给检察长,同时把该原因作为附注做好记录。当改善了这一状况以后,需要马上告知相关家属。无法通知包括以下情形:(一)被监视居住人无家属的;(二)与其家属无法取得联系的;(三)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阻碍的。通过《高检规定》我们认为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采取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后,其家属在24小时内能够被侦查机关告知的仅是犯罪嫌疑人被采取监视居住的原因,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没有相应的法定途径得知犯罪嫌疑人被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地点以及相应的救济方式。进一步引发思考的是,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是可以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主体,当然不管是哪个类型的案件,仍在侦查范围之内,如果律师要想行使会见权首先应该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考虑到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的司法理念盛行,面对大案要案,侦查机关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很高,律师会见权的行使更是难上加难,此类案件的会见批准在实践中多是被驳回的。如此一来,被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无疑处于可能被秘密逮捕的境地,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处于权利真空状态,无法正常行使辩护权,其他诉讼权益与合法权益也存在着被侵犯的可能性。(二)监视居住适用条件的扩大面临着司法实践中的物质制约修改后的监视居住理所当然的成了羁押的反向后备选择,同时也对取保的适用经行了较大执行层面上的补充,即面对“人财两空”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使用。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刑事案件中,这一规定必将得到充分的司法实践。但如此一来监视居住制度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率可能会较之前扩大。作为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之一,监视居住制度的广泛使用是符合当前减少审前羁押,贯彻无罪推定原则,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制度发展趋势的,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国情与社会控制能力薄弱的现实状况。物质基础与社会控制能力的改变是不可能与司法理念与制度的进步保持同步的,监视居住制度的广泛适用所需要的大量物质技术条件不足与配套制度措施缺位对修改后监视居住制度的有效适用提出了一个难题。(三)监视居住制度中折抵刑期的设置存在局限性在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之后,刑事诉讼法的内容更加完善,该法律强调,应该把监视的期限与刑期的期限进行抵扣,也就是说,进行管制的日期需要折抵监视居住的日期,并且是一日换一日的做法,不过如果是判处的有期徒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一天就能够折抵监视居住的两天。尽管这种改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有利影响,对于办案来说效率也有所提升,不过其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运用的范围还是比较小,并且在折抵的过程中还很容易出现问题,造成不良后果。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这种进行修订后的规范制度仅仅针对了一部分,对于超过期限仍在羁押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然而还没有进行较为普遍的运用,尤其是在整个制度中,涉及到的范围较小,存在一定的不足。通常来说,在逮捕之后会选择监视居住来进行处理,这是一种备用的方式,但是这种办法给其人身权益造成了损害,使其活动受到制约,是不够理想的状态,在运用实际中对被监视者来说是自身权益的受损。(四)缺乏对第三人合法权利的关注与保障站在司法的角度来看,通过这一制度可以避免羁押的手段的运用,从而确保当前的嫌疑人可以与相关机构进行良好的配合,这就能够更好地保存相关证据,减少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不过从目前我国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运用状况来看,不少环节都还有所问题,尤其是在被采取措施人的自身权益方面,更是缺乏有效的保障。并且其中还存有的关键性矛盾在于如果通过该制度实行强制性的手段,但是有怎样才能确保其人身权益没有受到损害,双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冲突,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作者看来,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加以解决,那么在实际处理环节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形成不利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不仅仅是由于立法上存在着不足,还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作为执法人员,缺乏相应的保护的认知能力。目前我国在侦查方面的最为主要的作用是惩戒犯罪行为,在这种条件下,执法人员一味的追求案件的破获却没有认识到人权的重要性,众多相关人员的权益遭到损害,失去了人身自由,包括隐私权以及通信自由权也或多或少的被侵害。(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多个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模式给问题的处理造成不利影响。可以说,目前我国是人口大国,也就出现了不少大家庭的生活模式,很多亲人住在同一个地方。在面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串供的案件中,对共同居住人员的关注也就相应的提高,以目前的技术手段与警力配置来看,想要保证规避串供的风险变的十分困难。(3)另外,在涉及到第三人的权益的过程中还是缺乏相关制度的管理,造成其权益受到损害。从监视居住制度的内容来看,过度限制了其相关权益,尽管这是属于宪法的范围之内的,不过从当前实际状况来看,却不是能够被法院所受理的。也就是说,一旦第三人权益遭受损害,也难以寻求诉讼,无法保障自身权利。三、完善监视居住制度的相关对策通过上面的相关内容能够了解到,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监视居住制度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改并加以完善。要想促进该制度的发展,必须凭借愈加规范并且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不管站在立法层面或者是执行的层面来看,该制度的完善都是为了与实际操作相符合,从而真正的运用到实践中去,从根本上推动现代社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形成法治管理。(一)进一步细化监视居住的执行程序在修订以前,该制度由于内容的不具体以及程序操作方面的粗略化造成该制度难以真正的运用到实际中去,就算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不过从目前我国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运用状况来看,不少环节都还有所问题,尤其是在被采取措施人的自身权益方面,更是缺乏有效的保障。并且其中还存有的关键性矛盾在于如果通过该制度实行强制性的手段,但是有怎样才能确保其人身权益没有受到损害,双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冲突,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说,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再次进行相应的规范。(1)明确执行主体在刑法的修正案中指出社区矫正制度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也就是说,涉及到形式诉讼法所具体规定的部分能够通过社区矫正机构来进行,包括假释、缓刑、管制以及监外执行这几个部分。该制度对于立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侦查机构的工作压力,同时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有效地监管部分危害程度不高的案件,以免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通常情况下,该机构由地方的司法局以及相关基层组织所形成的,这种组成对于当前人力方面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提醒,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该手段来解决人力不足的情况。在笔者看来,经过较为综合的思考之后可以明确,事实上监视居住制度的执行主体依然为公安机关,社区矫正机构能够被视为辅助的部分,给其提供帮助。按照目前所进行修订的制度范围来看,很多人群难以造成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程度不高,所以通过矫正机构对其实行管理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综合起来来说,主要依靠公安机关来实现技术层面的监督管理,如果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监管就完全可以交给社区矫正机构来进行负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环节人力方面的不足,减少损失危害。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矫正机关从实质上来看属于新政机关,这就说去它是无法具有强制权的。换句话来说,该机构仅仅所拥有的是被动的监视以及报告的权利,其并不能主动地对被采取监视居住人的权利做出处分。(2)明确执行方式通过修订之后的制度规范来看,关于执行手段上有所增添,也就是说能够通过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以及通信检查的办法来进行管理。在笔者看来,尽管能这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相关作用,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较为宽泛,涉及到的内容不够具体,需要进行进一步完善。事实上,关于其执行办法如果仅仅作出一个较为笼统的规划或者说是制定同一的准则,是不够具体的,这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也很难达到其目的,所以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必须与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调节结合起来,再进行相应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选择有层级的管理手段来进行,也就是说,在监控力度方面应该按照逐级梯次上升的原则来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成本开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第三人的权益不会造成损害,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在该办法的管理下,针对那些需要被取保候审却由于难以进行保证的嫌疑人,面对这种状况就需要依靠定期抽查的办法来进行处理,一旦发现重大违法行为需要马上逮捕,避免资源的浪费。换句话来说,如果是严重危害到社会的行为,就会对诉讼的顺畅运作造成阻碍,甚至形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需要公安机关进行监管。综合起来来说,主要依靠公安机关来实现技术层面的监督管理,如果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监管就完全可以交给社区矫正机构来进行负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环节人力方面的不足,减少损失危害。(3)明确执行期限通过修订以后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来看,该制度的运用最大的时间限度为半年,也就是说,最长不可以超过六个月。但是在执行期限方面却还是缺乏具体的说明。目前从司法的层面上来看,理论界与实务界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一种观点是,上述规范中对于期限的限制主要意味着各个机构自身的期限长段,尽管机构本身时常需要控制在半年以内,不过合计一共的期限可以多达18个月。而另一种观点完全与之相反,也就是说就算累计时常也必须维持在半年以内。经过笔者的分析,事实上前者站在对于犯罪的控制方面而言的,这种说法使得嫌疑人权益遭到损害,尤其是在当前,只有指定监视居住方才折抵刑期的制度规定出台后,漫长的“准羁押”对最终无法定罪或者仅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可以说,该看法完全与当前刑事诉讼法中确保人权的原则是相背离的。但是从当前的运用情况来看,仍有不少地方将此观点作为基本,导致法治社会难以稳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利的。所以说,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强调需要对此方面做出严格的管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的描述。如果是公安机关所实行的监视制度,最长要保持在一个月的范围以后。期限超过一个月并且没有三个月的应该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在得到批准以后才能实行;一旦大于三个月范围的就应该提交给法院审查。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才是与实际相符合,并足够科学合理的,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不过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关于这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同时也没用建立预审法庭,也就是说在管理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难以促进该方面真正的实施。但是笔者上述所阐述的观点并不排除同一机关再次适用监视居住的可能性,因为就检察机关而言,自侦案件的特殊性就在于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突破困难且时有翻供,有的案子涉及的金额账目数字巨大,需要借助相关行业人员进行大量的专业化证实工作,在此期间,关键证据极易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销毁,所以根据案件的特殊性,同一机关对同一犯罪嫌疑人应当可以重复适用监视居住。但更需要着重注意的是,重复适用的监视居住期限之和不得超过6个月。只有如此,才能既不违反法律规定,也不违背法律限制监视居住最长期限的立法精神。(4)明确被执行人的权利首先,被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人应享有完整的被告知权。笔者在第四章第一节中提到,现行的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制度由于没有侦查机关应当依法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其采取监视居住地点的相关规定,很有可能导致秘密逮捕的状况发生,对于嫌疑人来说,自身权益遭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并且认识到告知权的重要性,遵循相应的原则,观察并落实该权利。同时在律师方面也需要严格的管理。再次,关于嫌疑人家庭成员方面,在实行该制度的过程中也要有所考虑,并且保留其申诉控告的权利,一旦出现损害其权益的做法可以进行控告。从目前的司法运用状况来看,由于该制度的实行导致侦查人员影响到了相关人员的生活的状况的频繁发生,给第三人形成了权益的损害。所以说,针对这种情况,在实行该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形成完善的规则制度,严格履行其职责并不侵害他人权利。一旦出现侵害权益的情形,相关人员就能够提出控告申请,在经过了解以及核查之后进行相应的处理。情节较轻的予以书面通告,较严重的就需要采取刑事措施。最后,保障特殊人群的必要权利。尽管该制度属于刑事范围,不过从其本质上来看仍然属于预防性的非羁押手段,通告该制度能够确保当前的诉讼环节有效进行。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就算还是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对无罪推定原则进行解释,然而事实上没有经过人民法院的公开性的合法审批,是无法定罪的。在这次的刑法诉讼中,所增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也就是说必须加大对这方面的管理力度。该内容的增添代表着我国刑事程序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着突破性的发展。具体来看,针对那些就算具有嫌疑但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暂时不能进行逮捕的,在立法处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判断。例如,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问题、重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人需要必要的外出医疗问题等。所以说针对这种特殊性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查,并结合具体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从真正意义上保障其人权。(二)建立监视居住的司法审查机制站在司法的角度来看,通过这一制度可以避免羁押的手段的运用,从而确保当前的嫌疑人可以与相关机构进行良好的配合,这就能够更好地保存相关证据,减少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不过从目前我国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运用状况来看,不少环节都还有所问题,尤其是在被采取措施人的自身权益方面,更是缺乏有效的保障。并且其中还存有的关键性矛盾在于如果通过该制度实行强制性的手段,但是有怎样才能确保其人身权益没有受到损害,双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冲突,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作者看来,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加以解决,那么在实际处理环节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形成不利影响。所以在,必须加强对该制度的合法性审查,以确保之后的实践环节中可以促进其发挥良好作用,推动其法制化、合理化。第一,实施监视居住以令状的形式来规范以及限制决定权的行使。从当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着,这种权利还是与目前状况有效结合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当前不良状况,并且是以合法性审查为基础所进行的。站在宪法的角度来说,我国检察机关也拥有司法监督的权利,所以作为法律意义上的监督者,必须做好相关合法性的审查工作,严格对待。同时,作为检察机关,涉及到范围内的措施不仅需要实行实体意义上的审查,还要就其程序上的正义作出独立审查,进一步确保整体活动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另外,根据其内部构成的状况能够发现,在主体方面需要通过效仿的手段,给以其相应的权利来进行监管。第二,健全司法救济。在一个法治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救济机制对于公民来说是确保自身权益受到保护的关键政策,通过该政策能够保障其人身自由。可以说,司法救济是所以救济机制中的最为核心的一个部分。由于监视居住制度所历经的期限时间很长,并且很容易就被采用,另外对嫌疑人来说权益受到损害,所以在进行司法救济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这些特点,实行动态的、综合的处理办法,从根本上确保人权得到保障,推动法治社会的进程。结论在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之后,刑事诉讼法的内容更加完善,该法律强调,应该把监视的期限与刑期的期限进行抵扣,也就是说,进行管制的日期需要折抵监视居住的日期,并且是一日换一日的做法,不过如果是判处的有期徒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一天就能够折抵监视居住的两天。尽管这种改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有利影响,对于办案来说效率也有所提升,不过其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运用的范围还是比较小,并且在折抵的过程中还很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S 12720:2024 EN Sustainability in buildings and civil engineering works - Guidelin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in ISO 15392
-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下册(二) 单篇梳理4 归去来兮辞并序
- 烟台2024年05版小学4年级上册英语第4单元期末试卷
- 费用报销流程-记账实操
-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2024年汽、柴油深度加氢催化剂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考化学复习讲义:化学反应与电能
- 文化自信心得体会800字
- 房屋转租第三方合同范本(30篇)
- 运动会安全应急预案
-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3.1 坚持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 部编版必修2
- 2024年全国高考Ⅰ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 期刊编辑的学术期刊编辑规范考核试卷
- 电梯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的任命文件
- 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试卷
- 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方案
- JBT 14615-2024 内燃机 活塞运动组件 清洁度限值及测定方法(正式版)
- DL5009.2-20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
- GA/T 2097-2023执法办案管理场所信息应用技术要求
- 手术切口感染PDCA案例
- 小学大思政课实施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