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洁净区环境监控目录第一章————什么是洁净区?第二章————洁净区环境监控第三章————洁净区环境如何控制?第一章——什么是洁净区?什么是洁净室(区)?GB5047-2008对医药洁净室(区)的定义空气悬浮粒子和微生物浓度,以及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受控的房间或限定空间国家新版GMP对洁净区的定义洁净区: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能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洁净区图洁净区图洁净区环境相关术语洁净室状态空态: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但是没有生产设备、原材料或人员的状态。静态:静态a: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生产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状态。静态b:洁净室(区)在生产操作全部结束,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20min自净后。动态: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设备在指定的方式下进行,并且有指定的人员按照规范操作。洁净区环境相关术语气流形式
单向流: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与气流方向垂直的断面上风速均匀的气流。与水平面垂直的叫垂直单向流,与水平面平行的叫水平单向流。
非单向流: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气流。洁净区环境相关术语洁净区环境相关术语洁净区环境相关术语洁净工作台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按气流形式分为垂直单向流工作台、水平单向流工作台等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悬浮粒子的统计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悬浮粒子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悬浮粒子尺寸范围在0.1-1000mm的固体和液体粒子。对于悬浮粒子计数测量仪,一个微粒球的面积或体积产生一个响应值,不同的响应值等价于不同的微粒直径。洁净区环境相关术语菌落微生物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微生物集落,简称CFU。浮游菌
按照标准(GB/T16293-2010)提及的方法收集悬浮在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浮游菌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浮游菌菌落数的多少,以计数浓度表示,单位是CFU/m3或CFU/L洁净区环境相关术语沉降菌用标准(GB/T16294-2010)提及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沉降菌菌落数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CFU/皿表示。洁净区环境的法规依据新版GMP对药品生产环境的要求第四十六条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
无菌药品,附录1
第三十八条无菌药品生产的洁净区空气净化系统应当保持连续运行,维持相应的洁净度级别。因故停机再次开启空气净化系统,应当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认仍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级别要求。洁净区环境的法规依据第十条应当按以下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
(一)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二)在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当对A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监测。A级洁净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第十一条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应当包括环境监测的结果。对表面和操作人员的监测,应当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进行。洁净室(区)级别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数静态动态≥0.5μm≥5μm≥0.5μm≥5μmA(100)级352020352020B(1000)级3520203520002900C(10000)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D(100000)级352000029000不作规定不作规定洁净区环境的法规依据等级浮游菌CFU/m3沉降法(φ90mm)
(CFU/4小时)表面微生物接触(φ55mm)
(CFU/碟)五指手套CFU/手套A<1<1<1<1B10555C1005025/D20010050/注: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计计数。洁净区环境的法规依据洁净区环境其他测试指标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试:洁净室(区)的温度和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为宜)。静压差的测试: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相邻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之间的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区与室外压差应大于10Pa。风量、风速的测试
a)非单向流洁净室系统的各项实测风量及换气次数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或换气次数,但不应超过20%;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风口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b)单向流洁净室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15%。洁净区环境的控制参数1
悬浮粒子和微生物:主要影响产品纯度、交叉污染和无菌程度。2
温度和相对湿度:主要影响产品工艺条件和细菌的繁殖条件、由操作舒适度带来的对产品质量的影响。3换气次数:影响洁净度和人员舒适度。4工作面截面风速:影响洁净度和人员舒适度。5静压差:影响洁净度。6
照度:影响产品的工艺条件。7噪声:影响人员舒适度。8新风量:影响人员舒适度。9自净时间:代表系统的“恢复能力”。第二章——洁净区环境监控洁净区环境的监控目的提供工艺环境的质量信息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交叉污染评估清洁和消毒的程序识别和消除风险保证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洁净区环境的监控要素监控对象(人、机、料、法、环)监控要素悬浮粒子微生物(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压差换气次数、风速温湿度什么是人、机、料、法、环?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洁净区环境的监控要素悬浮粒子监测设备常见便携式空气悬浮粒子计数器远程采样系统传感器洁净区环境监控——悬浮粒子悬浮粒子监控方法:在空态或静态测试时,悬浮粒子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应力求均匀,并不得少于最少采样点数目;在动态测试时,悬浮粒子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应根据产品的生产及工艺关键操作区设置。按公式求出最少的采样点数目:式中NL—最少采样点数(四舍五入为整数)
A—洁净室或洁净区的面积,以㎡计注:在水平单向层流时,面积A可以看作是与气流方向呈垂直流动的空气的截面积。对任何小洁净室(区)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数目不得少于2个,总采样点次数不得少于5次。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多于1次,且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洁净区环境监控——悬浮粒子悬浮粒子监控方法:每个采样点的每次采样量VS用下式确定:式中:VS—每个采样点每次最少采样量,用升表示
Cn·m—为相关等级规定最大被考虑粒径之等级限值(pc/m3空气)。
20—粒子浓度处于该等级限值时,可被检测到粒子数洁净区环境监控——悬浮粒子
悬浮粒子采样点位置:
a)采样点一般在离地面0.8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b)采样点多于5点时,也可以在离地面0.8-1.5m高度的区域内分层布置,但每层不少于5点。洁净区环境监控——悬浮粒子洁净区环境监控——悬浮粒子
悬浮粒子测试状态:
a)空态、静态和动态三种状态均可进行测试。
b)空态或静态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悬浮粒子测试时间:
a)在静态测试时,对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宜在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10min自净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宜在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20min自净后开始;
b)在动态测试时,则须记录生产开始的时间以及测试时间。洁净区环境监控——悬浮粒子悬浮粒子采样:按照粒子计数器的操作规程,选择合适的粒径、采样量、采样时间及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进行采样。结果计算
a)计算每个采样点的平均悬浮粒子浓度(粒/m3)
b)计算洁净室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c)计算标准差SE结果评定:判断悬浮粒子的洁净度级别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a)每个采样点的平均悬浮粒子浓度必须不大于规定的级别界限;
b)全部采样点才悬浮粒子浓度平均值均值的95%置信上限必须不大于规定的级别界限。洁净区环境监控——悬浮粒子
悬浮粒子采样注意事项:
a)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区),粒子计数器的采样管口应正对气流方向;
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区),粒子计数器的采样管口宜向上。
b)布置采样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
c)采样时,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下风侧,并尽量少活动。
d)采样完毕后,宜对粒子计数器进行自净。
e)应采取一切措施防止采样过程的污染。微生物监测方法有:1.空气微生物监测沉降菌法--被动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主动法2.环境表面微生物监测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3.人员监测表面取样法(接触碟法)洁净区环境监控——微生物洁净区环境监控——微生物空气微生物的监测方法:–沉降菌法(被动法)沉降碟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4小时监控整个灌装过程只能给出定性和半定量的数据应结合空气浮游菌的数据,对沉降碟的结果进行评价–定量空气浮游菌取样法(主动法)•撞击式,离心式和膜过滤(明胶)取样仪•应取一定体积的空气(取样体积应有代表性)•仪器应经过校验洁净区环境监控——微生物取样位置的选择:•哪些部位的微生物污染最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生产过程中,什么地点最容易长菌?•取样点的选择需要统计学设计或根据网格法来确定?在常规监测中,有一些点需要周转取样吗?•哪些地方是清洁、消毒或灭菌时最难覆盖/接触或最难凑效的部位?•什么活动会导致污染的扩散?洁净区环境监控——微生物取样位置的选择:系统取样点洁净区域空气(灌装线)接近敞开和/或者已灌装的容器洁净区域空气最接近工作区域表面(厂房)
地面、门把手、墙、帘子表面(设备)
灌装线、控制面板、供胶塞的料斗灌装线操作人员至少要检手指印单向流(例如,单向流罩)靠近活动最多的区域洁净区环境监控——浮游菌浮游菌检测设备洁净区环境监控——浮游菌浮游菌测试方法:1
最少采样点数目参照悬浮粒子测试方法。2
采样点的位置参照悬浮粒子测试方法。3采样次数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4采样量最小采样量洁净度级别采样量
L/次100100010000500100000100300000100洁净区环境监控——浮游菌5采样注意事项
a)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区)或送风口,采样器采样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区),采样口向上。
b)布置采样点时,应尽量避开尘粒较集中的回风口。
c)采样时,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下风侧,并尽量少活动。
d)应采取一切措施防止采样过程的污染和其他可能对样本的污染。
e)培养皿在用于检测时,为避免培养皿运输或搬运过程造成的影响,宜同时进行阴性对照试验,每次或每个区域取1个对照皿,与采样皿同法操作但不需暴露采样,然后与采样后的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箱内培养,结果应无菌落生长。6测试状态(参照悬浮粒子测试方法)7测试时间(参照悬浮粒子测试方法)洁净区环境监控——浮游菌8采样及培养
按照浮游菌采样器的操作规程进行采样。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置的培养基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d;采用沙氏培养基(SDA)配置的培养基经采样后,在20-2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5d。9结果观察及计算
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CFU/m3或CFU/L)。沉降菌测试方法:1最少采样点数目(参照悬浮粒子测试方法)
2采样点的位置(参照悬浮粒子测试方法)3采样次数(参照悬浮粒子测试方法)4最少培养皿数在满足最少采样点数目的同时,还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最少培养皿数洁净度级别最少培养皿数1001410000210000023000002洁净区环境监控——沉降菌5采样注意事项(参照悬浮粒子测试方法)6测试状态(参照悬浮粒子测试方法)7测试时间(参照悬浮粒子测试方法)8采样及培养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采样点布置图逐个放置,然后从里到外逐个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静态测试时,培养皿暴露时间为30min以上;动态测试时,培养皿暴露时间为不大于4h。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方法同浮游菌测试培养方法。9结果观察及计算
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个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CFU/皿)。洁净区环境监控——沉降菌洁净区环境监控——表面微生物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擦拭法和接触碟法均可使用接触碟—用于平整表面表面擦试法—用于非规则表面表面取样应在无菌操作结束时进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无菌制造过程中关键表面污染的风险)应当对接触产品的表面、地面、墙以及设备定期进行监测洁净区表面微生物取样点:C级区取样点:一般为地面、墙面及操作人员十指手套。对C级下的局部A级区取样宜在生产结束后进行,避免造成污染。地面取样墙面取样灌装机(A级)产品转移(A级)洁净区环境监控——表面微生物洁净区环境监控——表面微生物B级区接触碟取样位置应能及时发现潜在污染风险,在受污染可能性较高的位置布点。无菌分装设备门进出B级区门把手仪器、设备操作键、触摸屏等传递窗门把手洁净区环境监控——人员监测人员是微生物的主要污染源:1.人在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和分泌污染物。2.人体表面、衣服能沾染、携带污染物。3.人在洁净室内的各种动作也会产生微粒和微生物。阻断人体污染源的措施1.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2.净化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3.手的卫生4.平时的卫生习惯每个手套(5只手指)胸口处衣帽结合处帽兜额头处前臂靴子与工作裤接口处
洁净区环境监控——人员监测无菌区人员更衣确认和监测第三章——洁净区环境如何控制?洁净区控制微粒污染的途径A:有效地阻止室外的污染侵入室内(或防止室内污染逸出室外,如青霉素),迅速有效地排除室内已经发生的污染。
最主要途径:空气净化系统、空气压差、清洁B: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发生量
最主要途径:洁净服、洁净区行为规范空气净化系统——空气过滤初效——中效——高效初效主要对象是﹥10μm的尘埃用于新风过滤中效主要对象是﹥1~10μm的尘埃用于高效过滤器之前高效过滤器主要对象是﹤
1μm的尘埃对细菌的穿透率为0.0001%,对病毒的穿透率为0.0036%,所以,通过高效过滤器的空气可视为无菌。空气净化系统——空气过滤过滤器终端过滤器风机去湿器加热盘管
带档水板表冷器生产厂房初效过滤器排风罩中效过滤器回风新风三级空气过滤系统图空气净化系统——空气过滤空气净化系统——空气过滤空气净化系统——空气过滤洁净区高效检漏空气净化系统——换气次数和风速空气净化系统——换气次数和风速换气次数如果只讲风速的话,将无法对洁净厂房进行评价。设想如果在厂房内只安装了一个面积很小的过滤器,然而只需要很少的风量通过,就会在风口产生一定的风速,然而无论多大的厂房只要有这一点风速就可以算洁净区的话很不合理。因为风速体现的是风量和面积(过滤器的面积)的流速关系,而换气次数体现的是风量和体积(厂房体积)的倍数关系,也就是说体现了整个洁净室内每小时洁净空气轮换的次数。空气净化系统——自净时间自净时间:自净时间表明了洁净室的“恢复能力”。有的厂房自净能力很差,污染后会长时间的静不下来。一般原因是风量不够、压差相反、气流形式差等原因。其实自净能力是衡量净化系统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自净能力强的厂房,动态状况就比较好,并且最具有实用性。一般单向流洁净室的自净时间为10min以内比较好,而非单向流洁净室的自净时间则应不大于30min。本项测定必须在洁净室停止运行相当时间,室内含尘浓度已接近大气尘浓度时进行。先测出洁净室室内悬浮粒子浓度,立即开机运行,定时读数直到室内悬浮粒子浓度达到最低限度为止,这段时间即为自净时间。自净时间代表了净化系统对污染源的稀释或消除能力。空气净化系统——温度与相对湿度主要影响产品工艺条件和细菌的繁殖条件、由操作舒适度带来的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可能存在的问题:因为温湿度对风速风量、洁净度、微生物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洁净度和微生物的影响,所以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温度升高尘埃粒子运动速度加快,如果湿度增加尘粒自重就增加,比较容易消除尘粒,但有利细菌生长、繁衍,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显著增大,还会产生静电问题,可能使灰尘吸附在金属表面,湿度降低尘粒还会更容易扬起)空气压差从理论上讲,压差有二个作用:A:在门窗关闭的情况下,防止洁净室外的污染由缝隙掺入洁净室内;B:在门开启时,保证有足够的气流向外流动,尽量削减由开门动作和人的进入瞬时带进来的气流量,并在以后门开启状态下,保证气流方向是向外的,以便把带入的污染减小到最低程度。压差的测试:
应在所有的门都关闭的条件下,由高压向低压、由平面布置上与外界最远的里间房间开始,依次向外测试;有孔洞相通的不同等级相邻的洁净室(区),其洞口处宜有合理的气流流向等。空气压差空气压差压差显示装置空气压差洁净区的清洁——原则洁净区清洁三原则原则一:使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和过滤后的清洁剂:原则二:使用洁净的清洁工具以避免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室造成二次污染原则三:清洁过程中不得增加洁净室的污染物洁净区的清洁——清洁对象洁净区:
100级房间;
10000级房间;
100000级房间;
300000级房间;气锁、传递窗;人流、物流通道;洗手池。洁净区的清洁——清洁对象内环境系统:洁净区内各种设备及管道;灭菌器、反应罐;接入洁净室的各类管道;洁净区的清洁——清洁程序ABCDE
洁净室气锁走廊气锁无级别区压力++压力++压力+压力+压力0
清洁消毒顺序:A→B→C→D→E洁净区的清洁——清洁程序洁净室内清洁消毒顺序:天花板、墙壁、与墙壁连接的物体、管道、台面、设备、地面;从上往下,由里到外清洁;不要在已清洁过的地面上走动。洁净区的清洁——清洁方法真空吸尘清洁:真空吸尘器仅对大粒子有效干擦:干擦可能脱落粒子,通常仅用于擦干潮湿表面潮湿擦拭:大多数清洁和除污必须通过湿或潮湿擦拭来完成以重叠的长直线方向擦拭,而不要做转圈的刮擦动作;从最干净的区域向最脏的区域清洁;从按气流方向由高气流向低气流方向清洁;每擦一次都应将抹布折叠,露出干净的一面;清洁液应倒在抹布上,而不应到或喷在待清洁的表面;洁净区的清洁——清洁注意事项清洁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损伤HEPA滤器或其他敏感的设备;只有在已清洁过的表面上才能进行消毒;清洁控制板及元件时,所有电源均应关闭;除非特许,清洁液决不允许流入设备内;所有的清洁液在用后须倒掉;清洁人员的正确行为在洁净室中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清洁活动必须有记录。洁净服进入无菌室工作的工作人员、设备维修、QA/QC取样人员必须接收更衣程序的确认,并发放许可证,以确保进入无菌室所有人员是会穿“无菌衣”。无菌服可以保护药品不被人员污染无菌服应维护良好并正确穿戴:无破缝,无污迹系好衣扣,无头发或衣服外漏,要求帽子要包盖全部头发,口罩要遮住口鼻、胡须
更换下来的工作服应分区域集中,装入专用容器中,标记明显不同区域工作服应不同颜色、款式不能同时在同一洗衣机内洗涤洁净服——欧洲GMP对无菌生产着装的要求洁净度级别着装要求A、B级1、面罩应能完全罩住头发、胡须,面罩下沿应藏到领口中2、灭菌口罩、无尘手套、灭菌或消毒的鞋套3、裤脚塞入鞋套,袖口塞入手套中4、无菌衣不同脱落纤维和颗粒物质,并能阻挡人体散发的尘埃洁净服——欧洲GMP对无菌生产着装的要求洁净度级别着装要求
C级1、头发、胡须应全部罩住2、单层或双层裤装,腰部扎紧3、合适的鞋子或鞋套4、工作服不能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
D级1、头发、胡须应全部遮住2、一般的防护工作服3、合适的鞋子或鞋套4、有适当的措施防止来自洁净室外的污染洁净服——穿戴方式洁净服——无菌室更衣流程(参考)1.脱外衣2.洗手、洗手臂、洗脸3.手消毒4.穿无菌袜套5.戴无菌帽穿无菌内衣6.穿无菌内衣完毕7.手消毒8.镜前检查洁净服——无菌室更衣流程(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下劳动与技术实践教学计划
- 教师课堂纪律管理整改措施
-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师培训计划
- 广联达GCCP6招标报价操作流程
- 新生班班主任素质提升计划
- 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培训计划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 瓜类蔬菜环保政策研究与应对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谷物酒文化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畜禽养殖合作社模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招标投标法课件
-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设备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 《TPM设备管理》课件
- 讲师培训破冰热场
- 特教班主任培训
- 2024年10月自考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中医推拿手法培训课件
- 库房二级库管理及流程
- 检验科糖尿病
- 患者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 2024年广西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