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規劃原理第一章城市與城市發展
一、城市的形成與發展二、城市的物質、社會和產業構成及其演化趨勢三、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化四、城市與區域發展
一、城市的形成與發展(一)城市形成的動因
城市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類勞動大分工的產物。在原始社會的漫長歲月中,人類過著完全依附於自然的狩獵與採集生活。歷史研究表明,伴隨著以農業和牧業為標誌的第一次人類勞動大分工,逐漸產生了固定的居民點。當農牧業生產力的提高產生了剩餘產品,就出現了商業和手工業從農牧業中分離出來,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第二次勞動大分工。商業和手工業的聚集地就成為了城市。剩餘產品使私有制成為可能,原始社會的生產關係也就逐漸解體,出現了階級分化,人類開始進入奴隸社會。所以,最早的城市是人類社會的第二次勞動大分工的產物,出現在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在人類文明的各個發祥地,儘管城市產生的年代有先有後,但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都是相同的。
根據考古發現,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現在西元前3000年左右。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人類社會經歷了漫長的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只有近300年的歷史。在農業社會歷史中,儘管出現過規模相當可觀的城市(如我國的唐長安城和西方的古羅馬城的人口都達到了100萬左右),並在城市和建築方面留下了十分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但農業社會的生產力十分低下,全社會的絕大部分人必須從事農業生產。這種對於農業的依賴性決定了農業社會的城市數量和規模都是極其有限的。對於我國古代城市的歷史研究表明,封建社會的重要城市都是具有政治統治作用的都城和州府城市,只是到了封建社會後期的明清時代,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城市形成了較具規模的商業和手工業。西方研究也同樣證實了農業社會的城市發展是非常緩慢的。在1600年,只有1.6%的歐州人口生活在10萬或以上人口規模的城市,到了1700年和1800年,相應的數字僅上到1.9%和2.2%。因此,儘管城市的出現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但在漫長的農業社會,由於生產力十分低下,城市發展是非常緩慢的,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經濟的。從18世紀開始,人類經歷了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和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演進過程。工業化帶來生產力的空前提高,不僅促進了既有城市的擴展,而且導致新興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漸成為人類社會的主要空間形態。人類社會的城市化進程是與工業化進程緊密相關的。工業化對於城市化的促進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農村的推力”。工業技術使勞業生產力得到空前提高,不僅滿足了日益增長的人類基本需求,而且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業剩餘勞動力。以工業化較早的西方國家為例,英國的男性農業勞動力從1815年的180萬下降到1961年的50萬,美國的農業人口比重從1880年的44%下降到1964年的6.8%。就我國的農業剩餘勞動力而言,國家統計局的《1996年中國發展報告》估計為1億人左右,國家計畫委員會的《1996年中國人口、資源和環境報告》估計為1.5-1.8億人。另一方面是“城市的推力”。工業的興起為龐大的勞業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工業的就業規模逐漸超過了農業。城市所具有的規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之成為工業經濟所必須依賴的物質載體,因而也就成為工業社會的人類聚居地的主要形式。以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為例,工業革命的初始時期並沒有對城市發展造成顯著影響,直到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工業生產所依賴的能源和交通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革。煤替代水成為工業的主要能源,鐵路替代河道成為運輸的主要方式,從而為工業的大規模集中提供了條件,同時也開創了城市的新紀元。以英格蘭和威爾士為例,在1801年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10萬人口或以上的城市,在40年後翻了一番,再過60年又翻了一番。到1990年,英國已是一個城市化社會。在工業化進程相對較遲的其他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更為迅猛。就居住在10萬人口或以上城市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0%上升到30%的速度而言,英格蘭和威爾士用於79年,美國用了66年,德國用了48年,日本只用了36年。在我國,儘管各種原因使城市化進程明顯地滯後於工業化進程,但在1981-1995年期間,城市數量從233個增加到640個,建制鎮數量從2628個增加到16992個。在1995年,我國的城市化水準約為29%,但這個數字並不包括城市中數量可觀的非戶籍常住人口。據估計,全國常年在外的民工人數高達4000萬以上。以上海為例,1999年的非戶籍常住人口約為200萬。
綜上所述,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動因。工業化不僅極大地提高農業生產力,從而產生大量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同時又在城市中不斷地創造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就業崗位,導致從農村向城市的大規模人口遷移,不僅推動了既有城市的擴展,更重要的是導致一大批新興城市的形成。其他因素也許會使城市化進程出現波動狀況,但無法改變工業化導致城市化和城市促進工業化的基本趨勢。在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50%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區,因此可以肯定,21世紀將面對一個城市化的世界。
(二)城市發展的規律1.城市發展與基本經濟部類:城市經濟基礎理論根據城市經濟基礎理論,城市經濟可以分為基本的和從屬(或非基本)的二種部類。基本經濟部類是為了滿足來自城市外部的產品和服務需求,即以“出口”為主的經濟活動;從屬經濟部類則是為了滿足城市內部的產品或服務需求。 通過基本經濟部類輸出產品和服務,城市從外部不斷地獲得收入,才有可能產生城市自身對於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其中的一部分將由城市自身來提供,於是就促進了從屬經濟部類。因此,基本經濟部類是城市發展的動力。基本經濟部類的就業人數增加將會帶動從屬經濟部類的就業人類增加,總就業人數的增加又會帶動城市總人口的增加,而總人口的增加又會產生新的物質和服務需求,由此又促進了從屬經濟部類的發展,形成一個迴圈和累積的反復過程,被稱為基本經濟部類的乘數效應,即基本經濟部類對於整個城市經濟的帶動能力。
經濟基礎理論認為,城市發展過程包括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專門化,城市發展最初依賴某個或某些具有出口能力的企業;第二階段是綜合化,出口專門化的企業具有聯動作用,產生“上游”和“下游”企業,形成出口綜合體;第三階段是成熟化,基本經濟部類帶動非基本經濟部類,形成完整的城市經濟體系;第四階段是區域化,有些城市發展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但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中心城市。在區域性或全球性競爭中,只有少數城市能夠成功地佔據主導地位,大部分城市則會停留在前面幾個發展階段,甚至陷入衰退的困境。根據城市經濟基礎理論:如果一個城市的基本經濟部類屬於正在增長的產業,那麼這個城市的發展潛力就比較樂觀;如果一個城市的基本經濟部類不僅是增長型的而且是多樣化的,那麼這個城市的發展前景就會相當強勁了。
2.城市發展與經濟結構轉型:城市進化理論
城市進化理論認為,從工業化社會到後工業化社會,各個城市發展具有相似的進化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絕對集中”時期:在工業化初期,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遷移,導致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2)“相對集中”時期:隨著工業化進入成熟期,在人口繼續向城市集中的同時,開始向郊區擴展,但城市人口的增長仍然高於郊區。(3)“相對分散”時期:人類社會進入了後工業化的初期,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的比重開始超過第二產業,郊區的人口增長超過了城市的人口增長。(4)“絕對分散”時期:後工業化社會進入成熟期,第三產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顯著,從農村向城市的人口遷移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區域內部從城市到郊區的人口遷移,導致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區人口的上升。根據城市進化理論,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後工業化社會的成熟時期,第三世界國家仍處於工業化社會的初級時期。3.城市發展與區域空間經濟:增長極核理論
無論是城市經濟基礎理論還是城市進化理論都認為,每個城市的發展過程是相似的。但實踐表明,區域中的各個城市發展並不是均衡的,有些城市逐漸佔據主導地位,而其他城市則始終處於從屬地位。根據增長極核理論,區域經濟發展總是首先集中在一些條件較為優越的城市,由於規模經濟和聚集經濟的效應,這些城市的發展呈現迴圈和累積的不斷過程,逐漸成為區域的中心城市。隨著這些城市發展達到一定規模,將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阻力因素(如地價上漲、交通擁擠、勞工短缺和環境惡化等),城市發展初期的比較優勢逐漸喪失,而其他城市的比較優勢越來越顯著。一旦城市發展的規模不經濟和集聚不經濟超過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這些城市的資本和技術開始向區域內的其他城市擴散,形成所謂的“幅射”作用或“滴漏”作用,帶動區域內的其他城市發展,使區域空間經濟趨於均衡。正是在這種意義上,這些城市被認為是區域的增長極核。4.城市發展與國際勞動分工:經濟全球化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特別是19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表現為新一輪的國際勞動分工。在舊的世界經濟格局中,發展中國家是作為原料產地,發達國家則從事成品製造。隨著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產品的標準化,製造業中勞動力的技術水準逐漸失去了重要性。於是,發展中國家的大量剩餘勞動力以及其他條件(如社會保障和環境保護的管制較少)使製造業生產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成為可能,吸引了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以維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又促進了這一過程。在新一輪的國際勞動分工中,發展中國家不再只是原料產地,而且成為西方跨國公司的生產/裝配基地,相當一部分的製造業產品從發展中國家返銷回發達國家。新一輪的國際勞動分工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出現了一批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如韓國、新加坡和臺灣),同時又導致了發達國家的逆工業化或後工業化進程。
可見,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對於各國城市發展的影響。在發展中國家,工業化促進了城市發展,特別是作為出口加工基地的城市。在發達國家,一些城市成功地經歷了產業結構轉型,第三產業已經佔據城市經濟的主導地位,成為區域性或全球性的經濟中心城市。發達國家的傳統工業城市卻陷入困境,第二產業的衰退遠遠甚於第三產業的增長,導致結構性失業,這被稱為“逆工業化”過程。
198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顯著。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日益突出和世界各國的經濟體系日益開放,使資本的流動性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空間上都日益增強,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更是促進了資本流動性。在新的世界經濟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趨於空間集聚,製造/裝配功能趨於空間擴散。一部分城市在全球或區域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顯著,而大部分城市則越來越成為跨國公司的製造/裝配基地,城市發展越來越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和跨國資本的外部控制。二、城市的物質、社會和產業構成及其演化趨勢
(一)城市的物質構成及其演化趨勢1.城市的物質構成
城市的物質構成可以分為兩種領域。公共領域指社會公眾所共用的那部分物質環境,主要是公共設施(如公共綠地、公立的醫院和學院等)和基礎設施,通常是公共投資和開發的範疇。非公共領域指社會個體所佔用的那部分物質環境(如辦公、商業、工業和居住等各種樓宇),一般是非公共投資和開發的範疇。在城市物質環境中,公共領域的開發起著主導作用,為非公共領域的開發既提供了可能性也規定了約束性。因此,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物質環境的公共領域和非公共領域的開發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應該保持協調關係。在1990年,上海經歷了城市物質環境的發展高潮,基礎設施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始終保持在十分可觀的水準(大體在20%以上),改變了以期以來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後狀況,促進了城市物質環境的整體發展。2.城市物質環境的演化(1)城市物質環境的演化方式城市物質環境的演化與城市發展的週期有關。當城市處於生長期,人口迅速膨脹和產業急劇擴大,新開發是滿足空間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質環境的演化以向外擴展為主。隨著城市的繼續發展,人口增長變緩或者停止,有時甚至有所減少,但收入水準的提高和閒暇時間的增多使城市居民對居住和商業、文化、娛樂設施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歷史上形成的物質環境即使在數量上可能滿足經濟和社會活動的要求,但在品質上往往已經不合時宜。所以,城市進入成熟期後,儘管新開發仍有發生,但城市物質環境的功能失調和物質老化的問題日益突出,再開發成為滿足空間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質環境的演化以內部重組為主。在二次大戰以後,工業化和城市化較早的西方發達國家都經歷了城市更新,以解決城市物質環境越來越不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問題。我國正經曆著城市化的初級階段,大部分城市還處於生長期。但是,有些老城市已經出現大規模的城市更新,進入了新開發和再開發並重的時期。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物質環境演化就表現為內部重組和向外擴展的並行過程(2)城市物質環境與城市經濟發展城市物質環境作為經濟和社會活動的物質載體,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的演進趨勢。以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發展為例,物質環境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性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伴隨著城市經濟的高速度發展,物質環境也經歷了大規模投資,表現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三個方面。上海城市物質環境投資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呈現出大體上升趨勢,表明物質環境對於經濟增長的支持能力是逐年提升的
表第二,配合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以及產業結構重組,城市物質環境的演化也表現出相應的特徵,可以從基礎設施的投資構成和樓宇的面積構成二個方面進行考察。在1990年代,伴隨著城市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上海的產業結構經歷了戰略性重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從1990年的4.3%和63.8%下降到1998年的2.1%和50.1%,第三產業的比重從1990年31.9%上升到1998年47.8%。上海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逐年顯著增加,從1990年的47.22億元上升到1998年的551.38億元。同時,投資構成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公用設施作為傳統基礎設施的投資比重大幅下降,通訊設施和市政設施的投資比重則是大幅上升,交通設施投資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比重表第三,與城市產業結構重組相伴隨的是城市空間結構的重組,因為舊的空間結構往往難以適應新的產業結構。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物質環境的空間結構變化表現出三個特徵:辦公和商業的集聚規模從傳統城市中心擴展到整個核心地域,居住分佈在城市內圈的主導地位更為顯突,工業分佈向城市週邊轉移。(二)城市的社會構成及其演化趨勢
1.
城市社會的異質性和城市社會空間
作為人類聚居的空間形態,城市社會與鄉村社會的本質區別表現在城市社會的異質性遠遠高於鄉村社會。社會學家把城市社會特有的生活方式稱作城市性。現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以複雜的勞動分工為特徵,由此產生的社會關係不是以首屬聯繫而是以次屬聯繫為主導的。在城市社會中,人們彼此之間是作為高度分化的社會角色相遇的。換言之,城市居民在判識他人時,更多地考慮他人的社會角色。因此,城市社會的人際關係是以社會分工為基礎的。在鄉村社會,村落是以地緣關係把不同家族組合起來的生活共同體。地緣關係和鄉土意識是十分重要的社會認同基礎。城市社會的異質性往往表現出空間分佈的特徵,即不同經濟-社會背景的社群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地區。對於城市社會空間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北美城市三種典型空間模式。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北美城市的社會空間分異在主要表徵及其空間分佈模式上具有共同特點。(1)社會空間分異的第一表徵是經濟地位,其空間分佈呈扇形模式,即不同經濟收入水準的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扇形地域;(2)社會空間分異的第二表徵是家庭類型,其空間分佈呈同心圓模式,即不同人口結構的家庭(如主幹或核心家庭)居住在不同的圈層地域;(3)社會空間分異的第三表徵是種族背景,其空間分佈呈多核心模式,即不同種族背景的家庭(如黑人或亞裔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核狀地域。2.城市社會的演化趨勢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國正經曆著一系列社會演化趨勢,特別是人口老齡化、家庭核心化和生活閒暇化的趨勢。儘管城市社會和鄉村社會都表現出這些演化趨勢,但前者比後者更為顯著。近年來,這些社會演化趨勢對於居住服務設施的需求型態成為城市規劃的新議題,一些城市(如上海和深圳)已經對於居住服務設施配置規範作出相應的修改
表
(1)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是全球性的社會趨勢。按照聯合國的有關規定,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達到10%以上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達到7%以上的人口型態就屬於“老年型人口”,呈現“老年型人口”的城市或社區就稱為“老年型城市”或“老年型社區”。根據預測,在以後幾十年中,我國將成為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實際上,我國的經濟發達城市已經率先進入了“老年型社會”。以上海為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已經達到17.4%,預計在2025年將會增加到32%。日益龐大的老年群體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對於城市居住服務設施提出了特殊的需求。儘管我國提倡“家庭養老”,在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速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老年人的居住生活需求必須通過社會方式來解決。
(2)家庭核心化從農業/鄉村社會向工業/都市社會的演變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社會趨勢是家庭核心化,即由父母與未婚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成為家庭結構的主要類型。沒有理由認為,在從工業社會向資訊社會的演變過程中,家庭核心化的進程會發生逆轉。以上海為例,1983年的平均每戶人口為4.0,1990年下降到3.3,1998年進而下降到2.8。核心家庭在居住服務設施需求上具有某些特點,幼托和小學佔有格外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的整體知識水準的提高和麵對未來社會的日益激烈競爭,加上我國實行“一孩化”政策,孩子教育已成為家庭在選擇住區時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針對這一社會現象,開發商們已經意識到,教育設施是居住環境品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提高物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3)生活閒暇化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食品支出占家庭全部消費支出的比例(或者說恩格爾係數)在逐年下降,用於教育、文化、娛樂和旅遊方面的消費比重在逐年遞增。這種消費結構的變化表明了家庭消費模式正在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化。在1990-1996年期間,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爾係數從56.0%下降到50.5%。根據預測,在3-5年內,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爾係數將會進而下降到40%左右。在經濟發達國家,食品開支已經只占家庭全部消費開支的四分之一左右。家務社會化和人口老齡化,再加上實行“雙休日”制度,全社會的閒暇時間將會顯著增加。這種生活閒暇化的趨勢導致居住社區的休閒服務設施的需求會顯著增加。這不僅體現了市場經濟下的供求關係,而且對於促進社區居民之間的交往,從而增強社區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三)城市的產業構成及其演化趨勢
1.經濟活動的三大產業分類
英國經濟學家費希爾和克拉克將經濟活動分為三種部類,產品直接來源於自然界的部類稱為第一產業,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類稱為第二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服務的部類稱為第三產業。這樣的產業分類已為世界各國所採用,儘管各個產業的內部構成有所不同。美國社會學家貝爾將人類社會的演進過程劃分為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三個歷史時期,經濟結構分別以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導。研究表明,經濟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後工業社會,第三產業成為經濟結構的主導部分。2.城市產業的基本部類和非基本部類城市產業可以分為基本部類和非基本部類。城市產業的基本部類主要是為了滿足來自城市外部的商品或服務需求,非基本部類則是為了滿足城市內部的商品或服務需求。根據城市經濟基礎理論,城市產業的基本部類輸出產品或服務,使城市獲得來自外部的收入,從而產生生產或者生活的消費需求,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將由城市內部的非基本部類所提供,於是又會產生新一輪的生產或者生活的消費需求,形成城市經濟發展的迴圈和累積過程。因此,城市產業的基本部類是城市發展的動力,基本部類帶動非基本部類的發展被稱為乘數效應。城市產業的基本部類和非基本部類之間存在一種比例關係,通常用就業人數的比例來表示。根據城市產業的基本部類的就業人數來推算非基本部類的就業人數,然後再根據城市的總就業人口再來推算城市的總人口數。
3.城市產業構成的演化趨勢
1970年代以來,城市經濟經歷了結構重組,表現出一些重要的演化趨勢。首先,第三產業占城市經濟的比重大幅上升,而第二產業的比重顯著下降。以上海為例,第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75年的77.2%下降到1998年的50.1%,第三產業的比重從18.8%上升到47.8%第二,在第二產業中,高科技產業正在取代傳統的製造業。儘管世界各國對於高科技產業的定義不盡相同,高科技產業的基本特徵是研究和開發費用占總產值的比重以及科學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重都要明顯地高於整個工業的平均水準。在經濟發達國家,知識的創造和分配對於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0%左右。以我國上海為例,1999年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8.2%。表
第三,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空間經濟體制從水準結構轉變為垂直結構,各個城市的產業構成也從以經濟活動的部類為特徵轉變為以經濟活動的層面為特徵,導致城市體系的兩極分化現象。在這個城市體系的頂部,是少數全球性或區域性中心城市作為跨國公司的(全球性或區域性)總部的所在地,同時也是金融中心和商務中心,因而對於全球或區域經濟起著控制作用。例如,紐約、倫敦和東京被稱為“全球城市”,彙集了相當數量的跨國公司、銀行和證券公司的總部,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在這個城市體系的末端,是作為製造/裝配基地的一大批城市。在全球化的進程中,隨著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主導地位日益顯突,資本的流動性也就更為增強,城市的經濟命運越來越為來外來資本(往往是跨國公司)所控制,成為跨國公司的製造/裝配基地,因而明顯地處於從屬地位。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可能表現出二種不同的過程。一種過程是“後工業化”,指第三產業的增長足以取代第二產業的衰退,導致總就業崗位保持不變或者增加。另一種過程是“逆工業化”,指第三產業的增長不足以取代第二產業的衰退,導致總就業崗位減少和結構性失業。表
三、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義城市化是鄉村變成城市的一種複雜過程。對這一過程的理解,不同學科有很大的差別。歸納起來有社會學的、人口學的、經濟學的和地理學的不同概念。社會學家認為,城市化是一個城市生活方式的發展過程,它意味著人們不斷被吸收到城市中,並被納入城市的生活組織中去,而且還意味著隨城市發展而出現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斷強化。人口學家認為城市生活方式的擴大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結果。因此,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這種過程可能有兩種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場所(即城市地區)數量的增加,二是每個城市地區人口規模的不斷增加。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種以非農業生產為基礎的生活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為了滿足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勞動力的需要而出現的。因此,他們把城市化看成是由於經濟專業化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人們離開農業經濟向非農業活動轉移並產生空間集聚的過程。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第二、第三產業向城市的集中就是非農業部門的經濟區位向城市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也是勞動力和消費區位向城市的集中。這一過程包括在農業區甚至未開發區形成新的城市,以及已有城市向週邊的擴展,也包括城市內部已有的經濟區位向更集約的空間配置和更高效率的結構形態發展。上述對城市化的不同理解,不是相互抵觸而是相互補充的關係。城市化過程是一種影響極為深廣的社會經濟變化過程。它既有人口和非農業活動向城市的轉型、集中、強化和分異,以及城市景觀的地域推進等人們看得見的實體變化過程,也包括了城市的經濟、社會、技術變革在城市等級體系中的擴散並進入鄉村地區,甚至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向鄉村地域擴散的較為抽象的精神上的變化過程。前者是直接的城市化過程,後者是間接的城市化過程。
可以說,城市化的實質含義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時代,社會經濟發展中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漸下降和非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步上升的過程。與這種經濟結構的變動相適應,出現了鄉村人口的比重逐漸降低,城市人口的比重穩步上升,居民點的物質面貌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向城市型轉化或強化的過程(二)城市化水準的度量指標
由於城市化是非常複雜的社會現象,對城市化水準的度量難度也很大。通常對城市化水準的度量指標有單一指標和複合指標兩種。一般認為,單一指標在反映內容如此豐富的城市化特點上較困難,但在實際上又始終找不到理想的、在時空上可比較的、能被大家接受的複合指標。單一指標度量法即通過某一最具有本質意義的、且便於統計分析的指標來描述城市化水準。雖然有多個指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水準,但能被普遍接受的是人口統計學指標,其中最簡明、資料最容易得到、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指標是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指標。它的實質是反映了人口在城鄉之間的空間分佈,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計算公式為:PU=U/P
式中:PU-城市化水準;U-城鎮人口;P-總人口。(三)城市化的進程與特點城市化作為世界性現象,其過程有著一般性的規律。美國城市地理學家諾瑟姆(RayM.Northam)1979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所經歷的軌跡後,把一個國家和地區城市化的變化過程概括為一條稍被拉平的S型曲線,並將城市化過程分成三個階段,即城市化水準較低和發展較慢的初期階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階段和進入高速城市化以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又趨緩慢甚至停滯的後期階段。初期階段(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在30%以下)中期階段(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在30~70%之間)後期階段(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在70~90%之間)世界城市化的進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特點:(1)城市化增長勢頭猛烈而持續(2)城市化發展的主流已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現代社會中居於支配地位中國的城市化過程是隨著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大規模有計畫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而迅速展開的。經過50年艱難曲折的中國城市化發展過程,有著如下主要特點。第一,城鎮人口增長較多,但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增加不快,城市化發展速度比較緩慢。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進入了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時期。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的發展,城市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我國城鎮總人口由1949年的4900萬人增加至1989年的2億多人,淨增城鎮人口近1.6億。第二,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增加速度很不穩定,既有激增又有驟減,波動十分明顯,並與我國社會、經濟和政治狀況密切聯繫。1978年以後,城市化終於走出倒退和停滯的低谷。城鎮人口比重連續保持增長,城市化發展走上健康的道路。至1998年底,我國的城市化水準已達到30%
(四)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發展
1.城市化的動力機制
城市化的發生與發展遵循著共同的規律,即受著農業發展、工業化和第三產業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動與吸引。(1)農業發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動力(2)工業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動力(3)第三產業是城市化的後續動力
2.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化水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有國土大小、人口多寡、歷史背景、自然資源、經濟結構和劃分城鄉人口的標準等。但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水準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最為密切。諾瑟姆認為城市化水準與經濟發展水準之間是一種粗略的線性關係,即經濟發展水準越高,城市化水準也越高。有國內專家以城鎮人口比重作為城市化水準的指標,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代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準,對1977年的157個國家和地區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扣除了其中20個受某種特殊因素強烈影響的國家後,發現了其餘137個國家和地區的這兩個指標之間存在著一種十分明顯的對數曲線關係。如果把1989年世界上168個國家和地區按城市化水準從低到高排列分組,則各組人均GNP亦呈現出同樣的由低到高的順序變化,即城市化水準分別為30%以下、30%~50%、50%~70%、70%以上時,人均GNP分別為1000美元以下、1000~3000美元、3000~7000美元、7000美元以上。
3.城市化進程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城市化進程的本身是社會發展的過程。隨著城市化的進展,城市也在現代化,即城市的各項基礎設施和各種建築物日益為最新的技術成果所裝備,城市的環境日益改善,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日益舒適、方便。工業化推動城市化,第三產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進一步推動了城市化,也加快了城市現代化的步伐。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互相作用和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充分證明,現代化社會與人類有史以來所追求的目的是吻合的。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唯一有效的綜合性手段就是城市化。從已實現了現代化的發達國家來看,都是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實現的。有些專家描繪了在高度城市化帶動下的城市現代化將表現出的共有特徵:工程性基礎設施完備,即具有同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工程性基礎設施;科學技術、文化教育、體育衛生、金融貿易、商業服務和旅遊娛樂設施完備,比較適應發展的需要;居住水準不斷提高,居住更加寬敞、舒適、方便、衛生;城市佈局日益合理,景觀宜人,風貌嬌好;城市綠化和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有較高的環境品質;城市管理日益現代化,城市交通安全便捷,資訊通暢,防災應變能力強,適應各項事業發展需要;有禮貌,講衛生,注意社會公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並進。
四、城市與區域發展(一)城市與區域發展的相互影響自從城市出現以來,城市和它所在區域就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城市是區域的核心,區域是城市的基礎。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通訊和交通技術的新發展,城市和區域作為同一開放系統的組成部分,時刻不斷地進行著物質、能量、資訊的交換。而且,城市越走向高級,這種交換就越頻繁,相互作用就越強。深入研究區域首先要抓住作為區域核心的城市。深入研究城市必須同時剖析它賴以存在、發展的區域。城市和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關係。
1.
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城市是一定地域範圍的中心。客觀上存在著不同地域範圍的多級中心。較大地域範圍的中心往往也就是與其鄰近的較小地域範圍的中心。城市有許多職能,從大的方面可分為經濟、政治、文化等職能,在經濟職能中又可分為工業、交通運輸、外貿、商業、金融、旅遊等職能,對工業職能還可進一步按部門和行業細分。每一個城市都可以其中的某一項或若干項職能在不同的地域範圍發揮其中心作用。中心城市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常所說的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經濟中心所依託的城市。經濟中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形成的,它是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較集中的場所。經濟中心的多級性決定了中心城市的多級性。在一定的地區範圍內,凡是對周圍較小城鎮的經濟活動起到中心組織作用的城市,即為該地區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發展水準和各級中心城市分佈的疏密程度,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中心城市與區域內其他城鎮的關係,既有相互促進的一面,也有相互制約的一面,其中相互促進是發展的主導方面。需要在一定區域範圍內,對不同性質和規模等級的城鎮所組成的相互聯繫密切的城鎮體系進行全面規劃和統籌安排。每一個經濟中心都有其相應的經濟區域。根據各中心城市與周圍城鎮及廣大農村的社會經濟聯繫的密切程度,可在基本上屬於同一級的各中心城市之間,劃分出各自的經濟區域範圍,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區域。社會經濟聯繫主要是指物質流、人流、資訊流,在物質流方面又可包括原料資源、能源、水源及各種工農業產品的輸送和供銷聯繫。上述各種聯繫都是通過交通運輸、輸變電、供排水和郵電通信等各種基礎設施來承載的。在經濟區劃的基礎上開展經濟區的區域規劃,對經濟區的建設進行總體部署,有利於協調城市與區域的發展,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促進區域內生產力和人口的合理佈局,保護和改善區域與城市的環境品質,從而可以更好地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2.區域條件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區域條件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較為重要的是對城市發展方向、城市發展規模、城市佈局的區域空間結構等的影響。為此,不僅需分析城市本身的各種發展條件,而且還必須分析影響城市發展的各種區域因素。(1)城市發展方向的區域分析確定一個城市的發展方向,必須明確城市今後應著重發展和限制的,明確其主要職能在全國或區域內勞動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內部合理的經濟結構。為此,應深入分析影響城市發展方向的各種區域因素。首先,應進行區域資源與經濟發展條件評價。其次,應研究區域經濟結構與經濟聯繫。經濟聯繫是生產力佈局和地域經濟結構特點與差異的反映,對區內和區際的經濟聯繫,尤其是對產、運、銷之間的地域聯繫,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有助於揭示在生產力佈局和區域經濟結構中的不合理之處,可為調整生產力佈局和區域經濟結構提供重要依據。第三,應分析區內各主要城鎮之間的職能分工。
(2)城市發展規模的區域論證城市的規模包括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由於用地規模隨人口規模而變化,所以通常所說的城市發展規模主要是指城市人口的發展規模。生產力的發展影響區域城市化的水準,生產力的佈局則直接影響城鎮人口的分佈和城市發展規模。城市形成一定規模以後會對人口的繼續集聚產生引力作用,規模愈大,其引力也愈大。(3)城市佈局的區域空間結構現代城市的空間概念已不再局限於一個城市僅一個聚居中心點,像上海、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除中心市區外,還包括四周廣大郊區許多個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中小城鎮。對這類城市,已很難區分城市和區域這兩個空間概念,可以稱之為城市區域或城市地區。在城市區域範圍內進行城鎮佈局,或在更大的區域範圍內進行各類城鎮的佈局,均有一個合理的空間結構問題。
城市佈局有多種空間結構形態,最基本的形態可分為集中式和分散式兩種。集中式又可分為單中心塊聚式和多中心組團式,分散式又可分為帶狀、星座狀、放射狀、環狀等。採取何種佈局形態,需根據各地區的地理條件,生產力發展水準,各類城鎮的性質與規模等進行具體的論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當城市發展到較大規模以後,如果繼續採取單中心塊聚式的佈局形態,不斷向外“攤大餅”,不斷蠶食近郊的菜地,勢必要出現人口過密、交通擁擠、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為當前世界上許多大城市所共有的嚴重弊病。要改善大城市的佈局和空間結構,必須由單一中心城市變為由多中心的市區片或城鎮群所組成的城市。不管採取何種結構形態,都需要擴大城市佈局的區域空間。我國自解放以來,許多大城市的郊區不斷有所擴大,像上海、北京、天津三個特大城市所轄區域範圍已超過6000甚至10000平方公里以上,但需從根本上改善這些特大城市的空間結構,還不能只就這三個城市目前所轄的行政區域範圍內做文章,需要從更大的區域範圍對生產力和城鎮的佈局作出戰略的決策。
城市學科的產生與發展一、古代城市規劃思想二、現代城市規劃產生、發展及主要理論三、當代城市規劃的主要理論和實踐一、古代城市規劃思想(一)中國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會和政治背景
1.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理念的演變 考古證實,我國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約有3500今的歷史。幾千年來,伴隨著不同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理念幾經演變。 西周是我國奴隸制社會發展的重要時代,形成了完整的社會等級制度和宗教法禮關係,對於城市形制也有相應的嚴格規則(見圖2-1-1),《周禮·考工記》記載為“匠人營國,方九裏,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因此,周代作為我國古代城市規劃思想最早形成的時代是可以肯定的,但還沒有考古結果能夠證實西周的城制是否已經遵循了《周禮·考工記》。
2.唐長安城在周、秦和漢三個朝代的800多年裏,長安城附近一直是國家的政治統治中心所在地。隋朝曾在漢長安的東南另建新城,唐朝取代隋朝後,改名為長安城,經過幾次大規模的修建,總人口達到近百萬,成為當時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唐長安城體現了《周禮·考工記》記載的城市形制規則(見圖2-1-2)。3.元大都和明清時代的北京城 從1267年到1274年,元朝在北京修建新的都城,命名為元大都。元大都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都城的傳統形制,是自唐長安城以後中國古代都城的又一典範,並經明清兩代的繼續發展,成為至今存留的北京城。 元大都城市格局的主要特點是三套方城、宮城居中和軸線對稱佈局(見圖2-1-3)。三套方城分別是內城、皇城和宮城,各有城牆圍合,皇城位於內城的南部中央,宮城位於皇城的東部,並在元大都的中軸線上。在都城東西兩側的齊代門和西側門內分別設有太廟和社稷,商市集中於城北,體現了“左祖右社”和“前朝後市”的典型格局。元大都有明確的中軸線,南北貫穿三套方城,突出皇權至上的思想。也有學者認為,元大都的城市格局還受到道家的回歸自然的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表現為自然山水融入城市和各邊城門數的奇偶關係。
(二)歐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會和政治背景 歐洲的古代文明是一幅絢麗多彩的歷史畫卷。從西元前5世紀到西元17世紀,歐洲經歷了從以古希臘和古羅馬為代表的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的中世紀、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幾個歷史時期。隨著社會和政治背景的變遷,不同的政治勢力佔據主導地位,不僅帶來不同城市的興衰,而且城市格局也表現出相應的特徵。古希臘城邦的城市公共場所、古羅馬城市的炫耀和享樂特徵、中世紀的城堡以及教堂的空間主導地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廣場和君主專制時期的城市放射軸線都是不同社會和政治背景下的產物。1.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城市2.中世紀的歐洲城市羅馬帝國的滅亡標誌著歐洲進入封建社會的中世紀。由於以務農為主的日耳曼人的南下,社會生活中心轉向農村,手工業和商業十分蕭條,城市處於衰落狀態,古羅馬城的人口也減至4萬。
3.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歐洲城市
14世紀後的文藝復興是歐洲資本主義的萌芽時期,藝術、技術和科學都得到飛速發展。在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下,義大利的城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風格和構圖嚴謹的廣場和街道,如羅馬的聖彼大教堂廣場和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二、現代城市規劃產生、發展及主要理論(一)現代城市規劃產生的歷史背景
18世紀在英國實現的工業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居住點的模式,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由於工業生產方式的改進和交通技術的發展,使得城市不斷集中,城市人口快速擴張,農業生產勞動率的提高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迫使大量破產農民進一步向城市集中,各類城市都面臨著同樣的人口爆發性的增長問題。尤其是19世紀三、四十年代蔓延於英國和歐洲大陸的霍亂被確認為是由這些貧民區和工人住宅區所引發的,則更使社會和有關當局驚恐,同時也引起社會各階層人士的關注。在19世紀中葉,開始出現了一系列有關城市未來發展方向的討論。這些討論在很多方面是過去對城市發展討論的延續,同時又開拓了新的領域和方向,為現代城市規劃的形成和發展在理論上、思想上和制度上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現代城市規劃形成的歷史淵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空想社會主義近代歷史上的空想社會主義源自於莫爾(T.More)的“烏托邦”概念。他期望通過對理想社會組織結構等方面的改革來改變當時他認為是不合理的社會,並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建築、社區和城市。近代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歐文(RobertOwen)和傅裏葉(CharleoFourier)等人不僅通過著書立說來宣傳和闡述他們對理想社會的信念,同時還通過一些實踐來推廣和實踐這些理想。如歐文於1817年提出了“協和村”的方案,並用自己的4/5的財產,在美國的印第安那州購買了12000公頃土地建設他的新協和村。傅裏葉在1829年提出了以“法朗吉”為單位建設由1500-2000人組成的社區,廢除家庭小生產,以社會大生產替代。1859-1870年間,戈定(J.P.Godin)在法國Guise的工廠相鄰處按照傅裏葉的設想進行了實踐,這組建築群包括了三個居住組團,有托兒所、幼稚園、劇場、學校、公共浴室和洗衣房。(2)英國關於城市衛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3)巴黎改建(4)城市美化(5)公司城
(二)現代城市規劃早期思想1.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後的種種改革思想和實踐的影響下,霍華德於1898年出版了以《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Tomorrow:APeacefulPathtoRealReform)為題的論著,提出了田園城市(GardenCity)的理論。霍華德針對當時的城市尤其是象倫敦這樣的大城市所面對的擁擠、衛生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一個兼有城市和鄉村優點的理想城市一田園城市,以作為他對這些問題的解答。根據他後來明確的田園城市的概念是:田園城市是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而設計的城市,它的規模能足以提供豐富的社會生活,但不應超過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農業地帶圍繞,城市的土地歸公眾所有,由委員會受託管理。根據霍華德的設想,田園城市包括城市和鄉村兩個部分。田園城市的居民生活於此,工作於此,在田園城市的邊緣地區設有工廠企業。城市的規模必須加以限制,每個田園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萬人,超過了這一規模,就需要建設另一個新的城市,目的是為了保證城市不過度集中和擁擠,以免產生現有大城市所產生的各類弊病,同時也可使每戶居民都能夠方便地接近鄉村自然空間。田園城市實質上就是城市和鄉村的結合體
田園城市的城區平面呈圓形,中央是一個公園,有六條主幹道路從中心向外輻射,把城市分成六個扇形地區。在其核心部位佈置一些獨立的公共建築(市政廳、音樂廳、圖書館、劇場、醫院和博物館)。在城市直徑線的外三分之一處設一條環形的林蔭大道(GrandAvenue),並以此形成補充性的城市公園,在此兩側均為居住用地。在居住建築地區中,佈置了學校和教堂。在城區的最週邊地區建設各類工廠、倉庫和市場,一面對著最外層的環形道路,一面對著環形的鐵路支線,交通非常方便。霍華德不僅提出了田園城市的設想,以圖解的形式描述了理想城市的原型(見圖2-2-1),而且他還為實現這一設想進行了細緻的考慮,他對資金的來源、土地的分配、城市財政的收支、田園城市的經營管理等都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他認為,工業和商業不能由公營壟斷,要給私營以發展的條件。但是,城市中的所有土地必須歸全體居民集體所有,使用土地必須交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來自租金,在土地上進行建設、聚居而獲得的增值仍歸集體所有。
2.柯布西埃的現代城市設想在關於現代城市發展的基本走向上與霍華德的田園城市設想完全不同的是柯布西埃的現代城市設想。霍華德是希望通過新建城市來解決過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所出現的問題,而柯布西埃則希望通過對過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內部改造,使這些城市能夠適應城市社會發展的需要。柯布西埃是現代建築運動的重要人物。在1922年他發表了“明天城市”的規劃方案,闡述了他從功能和理性角度出發的對現代城市的基本認識,從現代建築運動的思潮中所引發的關於現代城市規劃的基本構思。書中提供了一個300萬人口的規劃圖,中央為中心區,除了必要的各種機關、商業和公共設施、文化和生活服務設施外,有將近40萬人居住在24棟60層高的摩天大樓中,高樓周圍有大片的綠地,建築僅占地5%。再週邊是環形居住帶,有60萬居民住在多層連續的板式住宅內。最週邊的是容納200萬居民的花園住宅。
1931年,柯布西埃發表了他的“光輝城市”的規劃方案,這一方案是他以前城市規劃方案的進一步深化,同時也是他的現代城市規劃和建設思想的集中體現。他認為,城市是必須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於擁擠而帶來的城市問題是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改造而得到解決的。這種技術手段就是採用大量的高層建築來提高密度和建立一個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統。他的理想是在機械化的時代裏,所有的城市應當是“垂直的花園城市”,而不是水準向的每家每戶擁有花園的田園城市。因此,他規劃的城市是“在花園中的城市”,而不是霍華德似的“城市中的花園”式的田園城市。城市的道路系統應當保持行人的極大方便,這種系統由地鐵和人車完全分離的高架道路組成。建築物的地面全部架空,城市的全部地面均可由行人支配,屋頂設花園,地下通地鐵,距地面5米高處設汽車運輸幹道和停車場網。
柯布西埃作為現代城市規劃原則的宣導者和執行這些原則的中堅力量,他的上述設想充分體現了他對現代城市規劃的一些基本問題的探討,通過這些探討,逐步形成了理性功能主義的城市規劃思想,集中體現在由他主持撰寫的《雅典憲章》(1933)之中。他的這些城市規劃思想,深刻地影響了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全世界的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而他本人的實踐活動一直要到五十年代初應邀主持昌迪加爾的規劃時才得以充分施展。該項規劃在五十年代初由於嚴格遵守《雅典憲章》而且佈局規整有序而得到普遍的讚譽。
3.新城與衛星城理論田園城市、衛星城和新城的思想都是建立在通過建設小城市來疏解大城市的基礎之上,但其含義上仍有一些差別,它們應當被看作是同一個概念隨著社會經濟狀況的變化而不斷發展深化的結果。霍華德的田園城市設想在世紀初就得到了初步的實踐,但很顯然仍然是一種理想型的設想。在後來的建設實踐中,被分化為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指農業地區的孤立小城鎮,自給自足;另一種是指城市郊區,那裏有寬闊的花園。前者的吸引力較弱,也形不成如霍華德所設想的城市群,因此難以發揮其設想的作用。到1920年代,恩溫(R.Unwin)提出了衛星城概念來繼續推進霍華德的思想。恩溫曾在霍華德的指導下主持完成了第一個田園城市萊徹沃斯(Letchworth)的規劃方案和建築設計,並積極參加了當時的田園城市運動。他認為,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在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圍的衛星,因此使用了衛星城的說法。
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開的國際城市會議上,提出建設衛星城是防止大城市規模過大和不斷蔓延的一個重要方法,從此,衛星城市便成為一個國際上通用的概念。在這次會議上,明確提出了衛星城市的定義,認為衛星城市是一個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具有現代城市性質的獨立城市單位,但同時又是從屬於某個大城市的派生產物。1944年,阿伯克隆比(P.Abercrombie)完成的大倫敦規劃中,規劃在倫敦周圍建立8個衛星城,以達到疏解倫敦的目的,從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二次大戰以後至1970年代之前的西方經濟和城市快速發展時期,西方大多數國家都有不同規模的衛星城建設,其中以英國、法國、美國以及中歐地區最為典型。衛星城的概念強化了與中心城市(又稱母城)的依賴關係,在其功能上強調中心城的疏解,因此往往被視作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由此出現了工業衛星城、科技衛星城甚至臥城等類型,成為中心城市的一部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人們發現這些衛星城帶來了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來源就在於對中心城市的依賴,因此開始強調衛星城市的獨立性。在這種衛星城中,居住與就業崗位之間相互協調,具有與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設施配套,可以滿足衛星城居民的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從而形成一個職能健全的獨立城市。至1940年代中葉以後,人們對於這類按規劃設計建設的新建城市統稱為新城(newtowm),一般已不稱為衛星城。倫敦周圍的衛星城根據其建設時期前後而稱為第一代新城、第二代新城和第三代新城。新城的概念更強調了城市的相對獨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區域範圍內的中心城市,為其本身周圍的地區服務,並且與中心城市發生相互作用,成為城鎮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湧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5、鄰里單位、社區規劃與社區規劃
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美國,不久又在歐洲,出現一種“鄰里單位”(NeighborhoodUnit)的居住區規劃思想。它與過去將住宅區的結構從屬於道路劃分方格的那種形式不同。舊的方式,路格很小,方格內居住人口不多,難於設置足夠的公共設施。兒童上學及居民購買日常的必需品,必須穿越城市道路。在以往機動交通不太發達的情況下,尚未感到過大的不方便。到20世紀20年代後,城市道路上的機動交通日益增長,交通量和速度都增大,車禍經常發生,對老弱及兒童穿越道路的威脅更加嚴重,而且過小的路格,過多的交叉口,也降低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舊的住宅佈置方式,大都是圍繞道路形成周邊和內天井的形式,結果住宅的朝向不好,建築密集。機動交通發達後,沿街居住非常不安寧。
“鄰里單位”思想要求在較大的範圍內統一規劃居住區,使每一個“鄰里單位”成為組成居住區的“細胞”。開始時,首先考慮的是幼兒上學不要穿越交通道路,“鄰里單位”內要設置小學,以此決定並控制“鄰里單位”的規模。後來也考慮在“鄰里單位”內部設置一些為居民服務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築及設施,使“鄰里單位”內部和外部的道路有一定的分工,防止外部交通在“鄰里單位”內部穿越。“鄰里單位”思想還提出在同一鄰里單位內安排不同階層的居民居住,設置一定的公共建築,這些也與當時資產階級搞階級調和和社會改良主義的意圖相呼應。“鄰里單位”理論在英國及歐美一些國家盛行,而且也按這種方式建造了一些居住區。
這種思想因為適應了現代城市由於機動交通發展帶來的規劃結構上的變化,把居住的安靜、朝向、衛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對以後居住區規劃影響很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歐洲一些城市的重建和衛星城市的規劃建設中,“鄰里單位”思想更進一步得到應用、推廣,並且在它的基礎上發展成為“社區規劃”的理論。試圖把社區作為一個居住區構成的“細胞”,將其規模擴大,不限於以一個小學的規模來控制,也不僅是由一般的城市道路來劃分,而趨向於由交通幹道或其他天然或人工的界線(如鐵路、河流等)為界。在這個範圍內,把居住建築、公共建築、綠地等予以綜合解決,使社區內部的道路系統與四周的城市幹道有明顯的劃分。公共建築的專案及規模也可以擴大,不僅是日常必需品的供應,一般的生活服務都可以在社區內解決。
20世紀60年代後,城市規劃領域中對城市的社會問題的認識逐步提高,居住區規劃設計不再局限於住宅和設施等物質環境,而是將解決居住區內的社會問題提高到重要位置,社區規劃的概念逐步取代了社區規劃的提法,規劃師的責任重心更趨多元化,給予了社會問題,尤其是社區中的弱者以更多關懷。6、有機疏散思想針對大城市過分膨脹所帶來的各種“弊病”,伊利爾·沙裏寧(ElielSaarinen)在1934年發表了《城市——它的成長、衰敗與未來(TheCity-itsGrowth,ItsDecay,itsFuture)》一書,書中提出了有機疏散的思想。有機疏散的思想,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或技術性的指導方案,而是對城市的發展帶有哲理性的思考,是在吸取了前些時期和同時代城市規劃學者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在對歐洲、美國一些城市發展中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與思考後得出的結果。在上文“衛星鎮規劃的理論與實踐”中提到的1918年沙裏寧與榮格受一私人開發商的委託,在赫爾辛基新區明克尼米一哈格提出一個17萬人口的擴展方案是其城市疏散的思想的延續。沙裏寧認為,一些大城市一邊向周圍迅速擴展,同時內部又出現他稱之為“瘤”的貧民窟,而且貧民窟也不斷蔓延,這說明城市是一個不斷成長和變化的機體。城市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過程,城市規劃是動態的。他認為對待城市的各種“病”就像對人體的各種病一樣。根治城市有些病靠吃藥、動點小手術是不行的,要動大手術,就是要從改變城市的結構和形態做起。
他用對生物和人體的認識來研究城市,認為城市由許多“細胞”組成,細胞間有一定的空隙,有機體通過不斷地細胞繁殖而逐步生長,它的每一個細胞都向鄰近的空間擴展,這種空間是預先留出來供細胞繁殖之用,這種空間使有機體的生長具有靈活性,同時又能保護有機體。他從生物的這種成長現象中受到啟示,認為有機疏散就是把擴大的城市範圍劃分為不同的集中點所使用的區域,這種區域內又可分成不同活動所需要的地段。他認為,由於城市的功能產生某種力量,而使城市具有一種膨脹的趨勢,當分散的離心力大於集中的向心力時就會出現分散的現象。他認為,有機分散的過程如同緩慢、持續地進行的化學過程一樣,存在正反應與逆反應,通過這兩種作用,能逐漸把城市的紊亂狀態轉變為有序狀態。這兩種作用將在城市內部的潛在力量中產生出對日常活動進行功能性的集中,對這些集中點又產生有機的分散。他認為,街道交通擁擠對城市的影響與血液不暢對人體的影響一樣,主動脈、大靜脈等組成輸送大量物質的主要線路,毛細血管則起著局部的輸送作用。輸送的原則是簡單明瞭的,輸送物直接送達目的地,並不通過與它無關的其他器管,而且流通管道的大小是根據運量的多少而定。按照這種原則,他認為應該把聯繫城市主要部分的快車道設在帶狀綠地系統中,也就是說把高速交通集中在單獨的幹線上。使其避免穿越和干擾住宅區等需要安靜的場所。他認為,以往的城市是把有秩序的疏散變成無秩序的集中,而他的思想可以把無秩序的集中變為有秩序的分散。
7、理性主義規劃理論及其批判
1960到1970年的西方城市規劃操作的指導理論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系統、理性和控制論。又如在規劃實施過程中,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受到社會經濟諸因素的共同作用。然而我們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確定城市規模問題上往往缺乏必要的彈性,按照城市人口和用地規模的統計資料和指標體系得到的規劃規模,往往與實際發展的結果相差甚遠,所以出現了有些城市在申報規劃時,城市的實際規模已超過規劃規模的笑話。這就是一種封閉型的思想方法造成的結果,只考慮規劃在系統內的發展規律和因素,忽視了該系統之外的作用。所謂複合與單向是在思維途徑上相對而言的,在複合性思維的過程中要求有多條思維途徑,這裏包括回饋思維、平行思維等。平行思維否定過去工作中一些被理解為前後關係的環節,而將它們視為共同作用的環節。在編制規劃時應同時考慮該方案的實施方案、管理方案、集資方案以及實現方案後維持方案。
(1)發散與封閉也相對存在,就是要求在考慮某一問題時,不但要有該分析系統中複合性思維,還要求思維有一定廣度,要考慮系統外因素的作用,利用與分析對象的特徵聯繫與相關的其他因素。這樣,規劃編制工作過程就會將廣泛地聽取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建議視為必然。
(2)由最終理想狀態的靜態思想方法轉向動態過程的思想方法所謂最終理想狀態的靜態思想方法特徵就是指否定動態發展的思想方法,追求最終的理想狀態,忽視發展過程中的協調,缺乏運行概念。這種思想方法曾經造就了空想社會主義大師,產生了烏托邦的理想。但在規劃界中過去還是經常受到這種最終理想狀態的迷惑,靜態的思想方法干擾著規劃的發展,使規劃脫離城市建設發展的實際。比如在編制總體規劃時,我們往往重視規劃最終方案實現時城市的各系統之間的比例是否協調,空間佈局結構是否合理,但是卻忽視了在實現這種狀態過程中若干年內城市各系統內及各系統之間的關係是否運行得協調、合理,運行的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是否高。然而,城市是一個不斷發展中的大系統,運行過程的效益是否高,城市各系統間的是否協調發展遠遠比最終狀態的合理性來得重要,更何況所謂最終的合理性還要受到更長遠發展的檢驗。動態過程的思想方法要求把城市規劃工作的對象確定為動態過程,城市規劃工作的成果是一種動態的過程的控制和引導方法,城市規劃管理的控制手段也是一種動態過程。城市規劃的目的就是要使城市在發展的各個階段上其整個系統運行保持良性運轉,因此絕對不應該只是強調最終的理想狀態,依靠一張總體規劃就能完成工作,而是需要說明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每階段內如何使城市良性運行,如何使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良好地銜接起來。
(3)由剛性規劃的思想方法轉向彈性規劃的思想方法所謂剛性規劃思想方法特徵即缺乏多種選擇性。在城市規劃工作中表現為欲求唯一的最佳方案,但這種最佳方案往往只是編制者自身價值觀的集中表現,這種缺乏選擇性的唯一的規劃成果是極難適應城市這個綜合複雜的社會團體發展需要的,這種剛性思想是不嚴肅的,不科學的。以這種思想方法編制規劃本身已經孕育了城市實際發展對規劃的否定。造成剛性規劃思想方法的原因之一是機械的社會觀,以機械性代替社會的綜合性。原因之二是把規劃與設計混為一談,以設計工作的思想方法代替規劃工作的思想方法。規劃工作不是為城市設計最美好的一幅藍圖,而是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優化的、可行的選擇。彈性規劃思想方法要求拋棄剛性規劃思想方迭。首先需要明確城市的發展是一個社會規劃前提的分析工作將受到更大的重視。複合發散性思維,使得我們考慮更多的對規劃工作產生作用的因素。這些因素首先是規劃系統內部的因素,如規劃工作方法必須與管理工作方法結合起來,必須與組織開發實施的工作方法結合起來。其次是規劃系統外部的經濟規律的作用因素,政策影響因素等等。
城市規劃的工作內容和編制程式一、城市規劃的任務城市規劃是人類為了在城市的發展中維持公共生活的空間秩序而作的未來空間安排的意志。這種對未來空間發展的安排意圖,在更大的範圍內,可以擴大到區域規劃和國土規劃,而在更小的空間範圍內,可以延伸到建築群體之間的空間設計。因此,從更本質的意義上,城市規劃是人居環境各層面上的、以城市層次為主導工作對象的空間規劃。在實際工作中,城市規劃的工作對象不僅僅是在行政級別意義上的城市,也包括在行政管理設置、在市級以上的地區、區域,也包括夠不上城市行政設置的鎮、鄉和村等人居空間環境,因此,有些國家採用城鄉規劃的名稱。所有這些對未來空間發展不同層面上的規劃統稱為“空間規劃體系”。城市規劃的根本社會作用是作為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是保證城市合理地進行建設和城市土地合理開發利用及正常經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是實現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綜合性手段。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城市規劃的任務是根據已有的國民經濟計畫和城市既定的社舍經濟發展戰略,確定城市的性質和規模,落實國民經濟計畫專案,進行各項建設投資的綜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城市規劃的本質任務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創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間環境。這項任務包括實現社會政治經濟的決策意志及實現這種意志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制,同時也包括實現這種意志的工程技術、生態保護、文化傳統保護和空間美學設計,以指導城市空間的和諧發展,滿足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需要。中國現階段城市規劃的基本任務是保護和修復人居環境,尤其是城鄉空間環境的生態系統,為城鄉經濟、社會和文化協調、穩定地持續發展服務,保障和創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適的空間環境和公正的社會環境。
二、城市規劃工作的特點及原則(一)特點
由於生產力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城市問題十分複雜,城市規劃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技術與藝術,以及人民生活的廣泛領域。為了對城市規劃工作的性質有比較確切的瞭解,必須進一步認識其特點。
1、城市規劃是綜合性的工作城市的社會、經濟、環境和技術發展等各項要素,既互為依據,又相互制約,城市規劃需要對城市的各項要素進行統籌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協調發展。綜合性是城市規劃工作的重要特點,它涉及許多方面的問題
2、城市規劃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城市規劃既是城市各種建設的戰略部署,又是組織合理的生產、生活環境的手段,涉及到國家的經濟、社會、環境、文化等眾多部門。
3、城市規劃工作具有地方性
4、城市規劃是長期性和經常性的工作
5、城市規劃具有實踐性(二)編制城市規劃應遵循的原則
1、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原則人類城市人工環境的建設,必然要對自然環境進行改造,這種改造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造成破壞,已經到了不能再繼續下去的程度。在強調經濟發展的時候,不應忘記經濟發展目標就是要為人類服務,而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保證。城市規劃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面臨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壓力,明確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是所有城市規劃師崇高的職責。
2、歷史環境與未來環境相和諧的原則保持城市發展過程的歷史延續性,保護文化遺產和傳統生活方式,促進新技術在城市發展中的應用,城市規劃應當注意保護優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具有重要歷史意義、革命紀念意義、科學和藝術價值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和傳統街區,保持民族傳統和地方風貌,充分體現城市各自的特色。
3、城市環境中各社會集團之間社會生活和諧的原則城市是時代文明的集中體現。城市規劃要滿足日益增長的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要為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創造條件。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城市規劃更應為城市中所有的居民,不分種族、性別、年齡、職業以及收入狀況,不分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創造健康的城市社會生活。堅持為全體城市居民服務,並且為弱勢集團提供優先權,這是城市規劃師的根本立場。
4、綜合效益原則城市規劃應當滿足發展生產、繁榮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市容景觀,促進科技文教事業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要求,統籌兼顧,綜合部署,力求取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
5、城鄉整體協調原則城市規劃應當貫徹城鄉結合、促進流通、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居住品質,優化城市佈局結構,適應改革開放需要,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6、安全原則城市規劃應當滿足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以及治安、交通管理和人民防空建設等要求,特別是在可能發生強烈地震和洪水災害的地區,必須在規劃中採取相應的抗震和防洪措施,保障城市安全和社會安定。
7、合理用地、節約用地的原則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技術標準、規範以及實際使用要求,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土地開發經營的綜合效益;在合理用地的前提下,重視節約用地,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用地儘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耕地、菜地、園地和林地。三、城市規劃編制的任務和要求(一)城市規劃編制的層次編制城市規劃一般分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在正式編制總體規劃前,可以由城市人民政府組織制定城市規劃綱要,對總體規劃需要確定的主要目標、方向和內容提出原則性意見,作為總體規劃的依據。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和各自需要,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可以在總體規劃基礎上編制分區規劃,進一步控制和確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範圍和容量,協調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詳細規劃根據不同的需要、任務、目標和深度要求,可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兩種類型。
(二)城市規劃綱要的任務和主要內容1.主要內容城市規劃綱要的任務是研究總體規劃的重大原則問題,結合國民經濟長遠規劃、國土規劃、區域規劃,根據當地自然、歷史、現狀情況,確定城市地域發展的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厂房出租安全风险评估与报告协议4篇
- 个人信用贷款协议范本(2024年版)版B版
- 论文写作全攻略
- 2025年度国际贸易代理风险控制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高端装备制造厂区租赁合同协议4篇
- 2025年度医疗设施场地租赁合同范本6篇
- 2025年度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企业劳动争议解决报价4篇
- 专项经济分析与信息咨询服务协议版B版
- 2024经济中介服务合同格式
- 2025年度环保设备销售与环保技术服务合同4篇
- 增强现实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 TD/T 1060-2021 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正式版)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 仓库智能化建设方案
- 海外市场开拓计划
-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
- 供应链组织架构与职能设置
- 幼儿数学益智图形连线题100题(含完整答案)
- 七上-动点、动角问题12道好题-解析
- 2024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红色历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