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滁州凤阳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滁州凤阳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滁州凤阳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滁州凤阳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滁州凤阳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滁州凤阳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作用。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B.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D.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2.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数在4及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时,烃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A. B. C. D.3.实验室中石灰石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仪器中()A. B. C. D.4.依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密度比空气大 B.不能燃烧 C.不支持燃烧 D.密度比空气小5.在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并使其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7m611A.m=1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是6:11D.若该反应充分进行,反应后W仍有剩余6.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时,a、b饱和溶液降温到0℃时所得溶液质量分数b>a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7.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A.酒精溶液 B.蔗糖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碘酒8.碳﹣14常用于测量古生物的生活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6 B.质子数为1C.核外电子数为1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C.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蜡烛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11.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A. B. C. D.12.下列现象中,主要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C.食物腐烂D.铁生锈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某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可借助图中其他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从水槽中撤出导管;②收集气体;③固定装置;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加热;⑥撤酒精灯;⑦装药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A.④⑦③⑤②①⑥B.⑦④③⑤②①⑥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④⑦③⑤②⑥①在完成“②收集气体”步骤时,应当_______________时收集气体。③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派一团疏松的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比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从安全、节能、环保、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最好用_______________(填“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14.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下图所示的四种:请回答问题:(1)工业上常采用方法丁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①写出b仪器的名称:b_____。②实验室采用方法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试管口要放棉花,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③采用方法乙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填序号),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④F装置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填“c”或“d”)端通入。15.某同学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如下图3个对比实验。

(1)实验1观察到木条可以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有_____。(2)实验2在玻璃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3)实验3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A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B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小木条的周围有充足的氧气C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才能燃烧16.进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和探究的主要途径,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探究。(1)用控制变量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一实验二①实验一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②实验二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________。(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添加酸碱指示剂。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于是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科学探究。A.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三: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B.设计并进行实验: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_______7(填“>”、“=”或“<”)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成立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与实验方案一不同),验证猜想三成立,并填写下表: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成立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醋不仅是调味品,而且有较强的灭菌、抑毒的作用。小明为判断家中的米醋(主要成分是)含酸量是否合格,分别取100ml米醋(见标签)于五个相同的锥形瓶中,然后再分别向锥形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过程中,当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至以下数值时,对充分反应后锥形瓶中剩余物质的质量进行了记录,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1)100ml米醋与主梁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克,表中m的数值为_________。(2)请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含酸量是否合格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18.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若人体对该药品中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0%。(1)碳酸钙(CaCO3)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其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3)按照说明书服用,每天服用药品中含碳酸钙质量为_______;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质量为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下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像。(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滴入另一溶液中。(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此时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你认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式C3H6S,A.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6+32=74,选项正确;B.硫化丙烯中碳氢硫元素的相对质量分别为36、6、32,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C.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元素原子个数比为3:6:1,选项错误;D.一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化学式计算2、B【解析】

A、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7%<87%。CH4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5%<87%,故A不可能;B、C2H2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100%≈92.3%>87%,且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小于4个,故B可能;C、C3H6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100%=85.7%<87%,故C不可能;D、C3H8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100%=86%<87%,故D不可能。故选B。3、A【解析】

A、该瓶为广口瓶,可用于盛固体药品,石灰石是一种块状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广口瓶中,故A正确;B、该瓶为细口瓶,是盛放液体药品的,石灰石是一种块状固体药品,故B错误;C、该瓶为滴瓶,是贮存少量液体试剂,石灰石是一种块状固体药品,故C错误;D、该瓶为集气瓶,是收集气体或暂时贮存少量气体的,石灰石是一种块状固体药品,故D错误。故选A。4、D【解析】

将二氧化碳倒入高低不同的蜡烛的烧杯中,看到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故D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5、C【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m=(2+1+16+16)-(17+6+11)=1,故A说法正确;B、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物质质量的变化可知Z、W是反应物,X是生成物,Y可能是催化剂,其反应可表示为Z+W→X,因此此反应是化合反应,故B说法正确;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是(16-6)g:(16-11)g=2:1,故C说法错误;D、反应中的Z与W的质量比为(16-6)g:(16-11)g=2:1,因此若该反应充分进行,反应后W仍有剩余,故D说法正确。故选C。6、A【解析】

A、t℃时,a、b饱和溶液降温到0℃时,有溶质析出,仍为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0℃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质量分数b>a,故A正确;B、t℃时,a、b物质的溶解度不相等,t℃时,a、b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溶质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分数乘以溶液质量,所以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不相等,故B错误;C、当温度大于t℃时,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a溶液不一定比b溶液浓,故C错误;D、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陡,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所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故D错误。故选A。7、A【解析】

A、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液体,故选项正确;B、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D、碘酒,碘是溶质,酒精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判断即可。8、D【解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利用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来解答。解:A、因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为6,则电子数为6,根据电子的排布,最外层电子数为4,说法错误,故A不正确;B、由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为6,说法错误;故B不正确;C、由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根据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电子数为6,说法错误;故B不正确;D、因核电荷数为6,根据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则质子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睛:解题关键是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9、B【解析】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故A正确;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常用作灭火剂,故B错误;C、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故C正确;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B。10、B【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的结论,不是现象,故错误;B、蜡烛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剧烈燃烧,故错误。故选B。11、D【解析】试题分析: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所以错误;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节约用水,所以错误。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图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故错误;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所以正确;故选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12、A【解析】试题分析: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发生了物质的状态的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考点:物质的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铁架台集气瓶A或CD或E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连接CD向C中注水,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合理即给分)BD或BEKMnO4→加热K2MnO4+MnO2+O2A【答题空10】有均匀气泡冒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或随气流进入集气瓶【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仪器的名称:a是铁架台;b是集气瓶;(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A或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因此收集装置选D或E;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3)C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CD向C中注水,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4)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因此收集装置选D或E;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KMnO4△K2MnO4+MnO2+O2↑;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固体、加热、收集气体、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停止加热;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③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5)14、物理锥形瓶A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d【解析】

(1)工业上常采用方法丁来制取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①仪器b为锥形瓶;②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③采用方法乙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B装置可通过注射器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氧气验满的方式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④气体的密度比水小,用F装置做氧气的收集装置,F装置中充满水时,则氧气应从d端通入。15、可燃物点燃的蜡烛很快熄灭AC【解析】

(1)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故填:可燃物。(2)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燃烧需要氧气,蜡烛会很快熄灭,故填:点燃的蜡烛很快熄灭。(3)实验3的现象是小木条轻易被点燃,煤块不容易被点燃说明了;A、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A正确;B、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燃烧,不是因为小木条的周围有充足的氧气,他们周围氧气含量相同的,B错误;C、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才能燃烧,C正确。故选:AC。

16、温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解析】

(1)①实验一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②实验二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溶质、溶剂的质量相等;故答案为:温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A.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B.设计并进行实验:①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即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成立;故填:<。②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所示: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成立立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6.6268.4克合格【解析】

解:(1)由图示可知,米错的密度是1g/mL,故100mL米醋即为100g。由表中数据分析知道,每加入25g碳酸氢钠溶液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0g+25g-123.9g=1.1g,则加入150g碳酸氢钠溶液最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