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时间:7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礼》记载,如果因为偷盗犯罪,要被惩罚当奴隶。但其又规定:“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所谓“未龀者”是指未换牙的儿童。由此推知,西周时期()A.援礼入法原则已经确立 B.奴隶制度遭到破坏C.法律思想蕴含人性光辉 D.司法体制较为完善2.孟子有言:“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据此推知()A.先秦时期民众尚未开化 B.儒家强调道德礼义教化民众C.孟子首创私学教化民众 D.性恶论是孟子仁政理论基点3.从汉朝开始,国家规定将死刑的执行以及重要的诉讼活动限制在万物凋零的冬天举行。至唐朝,又补充了一条:对于叛逆罪及奴婢杀死主人的犯罪不适用于这一规定。这反映了()A.法律的儒家化 B.“天人合一”观念消亡C.中华法系确立 D.德治与法治相冲突4.《唐律疏议》之“十恶”规定了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种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并对每一种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解释,有的甚至还对犯罪行为的对象、方式、具体情形等进行了列举。这()A.体现法律的教化功能 B.说明儒法思想的融合C.反映社会秩序的规范 D.导致轻罪重罚的结果5.《大明律》中对官吏徇私犯罪行为的惩处比前代更为周备严厉,(官吏)“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焕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这说明()A.重典治吏规范统治秩序 B.社会基层管理强化C.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淡化 D.明初经济迅速恢复6.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制定了《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A.确立民主法治的政治统治 B.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C.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 D.强化民族不平等政策7.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法律而不是停滞不前的公社法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各条款适用于罗马各个历史时期 B.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内容完善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 D.获得了罗马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8.《拿破仑法典》第5条规定:审判员对于其审理的案件,不得用确立一般规则的方法进行判决。法官所应该做的,仅是把有关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案件中去的机械性工作,不能有任何创造。这说明大陆法系的特点是()A.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B.强调法律至上C.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D.法官地位突出9.14世纪,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与教会法、日耳曼习惯法和中世纪城市法的结合。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A.法学已经摆脱神学束缚 B.构建新时代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与教会法相融合 D.人文主义淡化宗教信仰10.西方司法制度在形成过程中确立的一些原则,对人类法治的建设和完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即法律制定后不会追究之前的违法犯罪行为)、无罪推定原则、未经法院批准不得随意拘捕人的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表明西方法律制度()A.注重保护个人的权利 B.强调司法程序的公正C.坚持权力的制约平衡 D.维护法律的至上地位11.中古时期,西欧的教会学校教授神学、数学、天文、音乐、文学等,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这表明教会学校()A.重视宗教伦理教化 B.大力弘扬古典文化C.提倡积极入世态度 D.促进理性思维形成12.据统计,1949年9月至1954年8月,中央颁布的法律、法令、法规文件达530件,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行政组织法、刑法、婚姻家庭法、经济法、劳动和社会福利法、科教文化法、军事法、民族法等众多法律在内的法律体系。这反映了()A.新生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B.政治协商制度日益完善C.人大代表充分行使权力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3.下图为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数目图。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A.我国恢复人大、政协制度 B.我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C.我国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D.我国走上依法治国道路14.有学者指出,根据礼仪与礼义一体化的原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这表明()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较大 B.传统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C.传统文化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15.1954年,全国人大首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后因各种原因数次中断。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通过,成为民法典出台的重要基础。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通过。这反映出中国()A.民法典立法工作不断推进 B.新时期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C.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 D.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6.2019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说明我国()A.发展经济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移C.改善民生以国家制度改革为前提 D.国家治理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如下表。明代浦江《郑氏规范》(部分)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王阳明在南赣平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协和尔民……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氏规范》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在古人心目中,“礼”是“准则法”,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法律应该符合道德。法律与道德在运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是指当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的取舍问题:是严守法律而违逆道德,还是严依道德而修正法律?中国古代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这个问题,屈法律而全道德,使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法律规范要执行道德的职能,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材料二《大宪章》部分条文:(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41)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法制理论。(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宪章》确立的法律原则,并分析其在保障各方利益上的表现。(10分)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是中国人民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如下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部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立法、司法和法学研究完全中断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开始中国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工作。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台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1993年开始起草合同法,1998年开始起草物权法21世纪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如果犯偷盗罪的对象是70岁以上的老人或未换牙的儿童,可以在刑罚方面宽大处理,不用被罚当奴隶,这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优待,蕴含人性光辉,故C项正确;西周时尚未确立援礼入法原则,排除A项;偷盗犯罪的人要被惩罚当奴隶,反映了西周仍是奴隶制国家,排除B项;仅凭材料中一条法律规定不能说明西周时期司法体制较为完善,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孟子认为人如果只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差不多,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即儒家强调道德礼义教化民众,故选B项。3【答案】A【解析】汉朝时,经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确立正统地位,“国家规定将死刑的执行以及重要的诉讼活动限制在万物凋零的冬天举行”正是顺应了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冬天行刑的原则也一直影响后世封建王朝,而叛逆罪及奴婢杀死主人的犯罪严重破坏了儒家思想所维护的封建统治秩序,属于重罪,不适用于冬天行刑这一原则,因此,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法律的儒家化,故选A项。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的法律中融入了传统的礼仪教化的内容,反映出法律的教化功能,故选A项。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以重典治理官吏,规范官吏的从政行为,有效维护了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吏治,而不是强化社会基层管理,排除B项;材料中“洁己爱民”等说法恰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明朝经济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以及《大清会典》等使清政府各机关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故C项正确;清朝没有确立民主法治,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治安情况,排除B项;材料和强化民族不平等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成文法的开端,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各条款适用于罗马各个历史时期”说法过于绝对,罗马在之后制定了万民法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十二铜表法》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8【答案】C【解析】材料“法官所应该做的,仅是把有关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案件中去的机械性工作,不能有任何创造”说明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故C项正确;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排除A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强调法律至上,且材料并未体现法律至上,排除B项;英美法系中法官地位突出,排除D项。9【答案】B【解析】材料“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与教会法、日耳曼习惯法和中世纪城市法的结合”说明在14世纪,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欧洲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极不适应,所以当时意大利的法学家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力图构建新时代的法律体系,故B项正确。1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方司法制度在形成过程中确立的一些原则推动了人类法治的建设和完善,其中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未经法院批准不得随意拘捕人的原则都注重保护个人的权利,故选A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可知,教会学校重视宗教伦理教化,故选A项。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故A项正确;材料与政治协商制度无关,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才确立的,排除C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79—2005年,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数目相比1949—1978年制定的法律法规数目大幅增加,体现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故C项正确;人大、政协制度在1949—1978年没有被废除,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律法规数目的增多,与基层民主无关,排除B项;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写进宪法并确定下来是在1999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可知,传统资源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间接的理论诠释,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提供借鉴,故B项正确。15【答案】B【解析】材料“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通过,成为民法典出台的重要基础。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通过”反映出2017年以后民法典立法工作迅速推进并最终完成,与之前的立法工作形成鲜明对比,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民法典立法工作数次中断,故A项错误;材料与基层民主建设无关,故C项错误;民法典的通过并不代表“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D项错误。1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可知,我国国家政权以人民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D项正确;发展经济的成果需要共享于民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排除A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依然是经济建设,并未改变,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变革国家制度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排除C项。17【答案】(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6分)积极影响:弘扬传统美德,使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增强家族凝聚力。(4分)(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惩恶,稳定秩序。(6分)18【答案】(1)特点:礼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法律应该符合道德,法制活动中强调以礼入法,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