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1.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2.天气炎热,小明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棒冰以及吃棒冰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表面出现霜,是液化现象B.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附近出现“白汽”,是汽化现象C.吃棒冰时棒冰贴紧舌头,舌头会被“粘”住,是凝固现象D.吃棒冰时人感到凉爽,是升华吸热现象3.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4.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漫反射实际上是一种折射现象D.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一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v1,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是v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关于各段的平均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B.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C.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A.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近视眼的形成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前,采用凸透镜矫正7.以下关于科学探究活动的要素排序正确的是()A.观察-------提出疑问-------形成猜想-------证实猜想B.提出疑问-------观察-------形成猜想-------证实猜想C.形成猜想-------提出疑问-------观察-------证实猜想D.观察-------形成猜想-------提出疑问-------证实猜想8.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二、多选题9.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红学习了凸透镜的知识后提出了以下有关凸透镜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D.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10.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都有熔点,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B.降低温度、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C.只有蒸发时才吸热D.无论外界环境温度如何,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三、填空题1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真空中的光速是_____m/s。1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_____的.13.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测量不同物理量要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在体育比赛中常常用到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它们是用来测量__________的测量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其常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要测量物体的质量,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14.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指的是______(填“烛焰”或“蜡烛”)凸透镜固定不动,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变物距,那么实像与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15.晚上在台灯下写作业时,书桌上垫的玻璃会因发生_______反射而形成刺眼的光,影响学习.此时在桌面上垫张白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白纸表面发生的是______反射。16.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该物质为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3)该物质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加热;(4)在第20min时,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补全光路。(______)18.如图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直射入井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19.(10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1)根据记录在图中水的沸腾的情况,分析水的沸点______,说明当地的气压______标准气压。(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由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______。五、计算题20.(6分)小明平常步行70m需要50s时间,而他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0min,求:(1)小明步行的速度(2)家到学校的路程21.(6分)冬季里,小华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8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ρ冰=0.9×103kg/m3)求:(1)鲜豆腐的密度为多少g/cm3?(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多少cm3?(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多少g/cm3?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由于成像图示显示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故陈大爷的眼睛是远视眼;其矫正的方法是佩戴凸透镜,因为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能够把落在视网膜后方的像提前会聚到视网膜上.2、C【详解】A.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表面出现霜,是水蒸气直接形成了固态冰,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B.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附近出现“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吃棒冰时棒冰贴紧舌头,舌头会被“粘”住,液态水凝固成了固态冰,故C正确;D.吃棒冰时人感到凉爽,是由于固态冰熔化时需要吸热,故D错误。故选C。3、D【详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4、C【详解】A.光的反射规律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光的反射规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漫反射实际上是一种反射现象,不是折射现象,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光的折射规律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AB.设上半段的路程是s1,下半段的路程是s2,那么上半段消耗的时间是,下半段消耗的时间是,那么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B错误;CD.小车在上半段的速度普遍小于下半段的速度,即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下半段的速度普遍较大,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小于上半段的时间,根据可知,在路程相同情况下,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即,C正确,D错误。故选C。6、B【详解】A.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降低冰雪的熔点,故A错误;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粒,故B正确;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当晶状体太厚,或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故D错误。故选B。7、A【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故选A。8、C【详解】物理学中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位置发生变化,研究对象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该同学与汽车的位置发生变化,且同学在汽车的东方距离越来越远,故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由西向东运动,答案选C.二、多选题9、ACD【详解】A.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项正确;B.近视眼使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B项错误;C.在凸透镜成像中,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故C项正确;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故D项正确。故选ACD。10、BD【详解】A.晶体在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便是晶体的熔点,且在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温度,故A错误;B.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使在常温常压为气体的物体液化,故B正确;C.蒸发的汽化的一种形式,液体蒸发时需要吸热,而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都需要吸热,故C错误;D.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保持在0℃不变,直到混合物中的冰完全熔化或水完全凝固,温度才会出现变化,故D正确。故选BD。三、填空题11、直线传播3×108【详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3×108m/s。12、船运动【详解】[1]船与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向船尾跑去了”觉得山是运动的,是以船为参照物;[2]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船是运动的.13、时间刻度尺天平【详解】[1]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它们是用来测量时间的测量仪器。[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其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14、烛焰相同【详解】[1]光屏上承接的是烛焰的像,所以成像物体是烛焰;[2]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和“物近像远像变大”的成像规律,可知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同。15、镜面漫【详解】[1]台灯发出的光照到书桌的玻璃上,光在玻璃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2]此时在桌面垫张白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是因为白纸表面较粗糙,光在白纸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16、晶体80需要固液共存状态【详解】(1)[1]由图象知道,该物质的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且有固定的熔点,故该物质为晶体。(2)[2]由图象知道,由于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且温度保持80℃不变,说明熔点是80℃。(3)[3]由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加热。(4)[4]由于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10min开始到第25min结束,所以,在第20min时,晶体处于熔化过程,即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对于凹透镜,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光路如下图: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所示:18、【解析】因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而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30°+90°=120°,则反射角为60°,因法线可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平分,可确定其位置,然后作法线的垂直线就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了,如图所示,平面镜与入射光线的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