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3.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丑恶,珍惜拥有的至纯至善的亲情,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2.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教学过程】环节一:利用名言,导入新课: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有段精彩的论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种纯粹的金钱关系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法国优秀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对此作出了犀利的阐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小说,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环节二:走进作者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莫泊桑,然后教师出示PPT。1.莫泊桑简介莫泊桑(Maupassant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2.写作背景《我的叔叔于勒》写于一八八三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巳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环节三:字词认知拮据jiéjū阔绰:chuò栈桥zhàn煞白shà撬开qiào诧异chà牡蛎mǔlì褴褛lánlǚ嘟囔dūnang别墅shù3.解释下列词语: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苍白,没有血色。诧异:惊讶,觉得十分奇怪。褴褛:衣服破烂不堪。张皇:惊慌,慌张。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环节四:速读课文,理清情节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回答以下问题:请以()于勒的格式,在括号内添加不同的动词,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示例:(盼)于勒全班交流分享后教师明确: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赞”、“见”、“躲”,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1.第一部分开端:(1——4),盼于勒(在海边栈桥上等待)第二部分发展:(5——19),赞于勒。第三部分高潮:(20——47),见于勒。(买牡蛎)(在海船上相遇)第四部分结局:(48——49),躲于勒。(乘另一艘船)环节五:于勒其人菲利普一家盼望想见,见到之后又躲避的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独立回答以下问题: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在“我”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在你(读者)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1.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注意对比的手法):①当初于勒糟蹋钱:坏蛋、流氓、无赖(恐怖)②第一封信,希望赔偿损失: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③第二封信,发了财,一起过快活的日子:(福音书)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④船上巧遇,于勒成穷水手:这个小子,这个家伙,这个贼,那个讨饭的,那人,这个人,这个流氓。无论是流氓还是正直的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不断变化,这是因为于勒的穷富而不断变化;但是他们对什么的态度始终不变呢?对,不变的是对金钱的渴望。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①一切从金钱出发;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跟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是息息相关的,于勒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里,金钱决定一切,即使是骨肉亲情也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2.在“我”心目中于勒是:与菲利普夫妇认出于勒后的“恐怖”、“愤怒”相比,“我”的对于勒是同情的,体现出孩子的善良、纯真。3.在你(读者)心目中于勒是个: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作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跟讨饭差不多,他又重新成为哥哥、嫂子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于勒成为穷水手,不外乎挥霍无度或竞争失败,既出乎人们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从小“行为不正,糟蹋钱”,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很容易挥霍浪费、入不敷出;而竞争失败,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于勒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意,老年时沦落。这样的于勒,我们全家为什么要热切盼望的于勒回来呢?明确: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我”的家境。“并不是”、“刚刚够”、“有两个姐姐”,概括写家境“拮据”。第二段用几件虽显琐细却很具代表性的小事,把家境的“拮据”具体化了。① 样样——都要节省(无一例外)总②请吃——不敢答应(以免回请)拮③买货——减价底货(拮据至极)分——穷④长袍——自己做的(无可奈何)据⑤花边——计较半天(爱慕虚荣)三、四自然段,通过父亲“只要一看见……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行动和语言两方面简练、生动的描绘,竭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永不变更”意味着父亲那句话已说过无数次了,极写盼望之情的强烈。盼望之情如此热烈,相见之后会怎样呢?环节六: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20——47段。角色:叙述者(我);父亲;母亲;船长;于勒。其他同学圈出描写菲利普夫妇、“我”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的语句,仔细揣摩体会。菲利普夫妇、“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分角色朗读完后,学生圈画分析点评人物性格,班内交流分享。明确:(一)菲利普:1.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写菲利普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女儿、女婿吃牡蛎的情节。这看来好象与情节主线无关,但不知不觉中却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因为正是父亲请吃牡蛎,才有可能进一步认清、认出水手。表现了菲利普的虚伪。2.我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这段运用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突然……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写了心理骤然紧张,想躲开穷水手的眼睛,怕于勒认出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怕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多年的美梦破灭了,心中充满了恐惧,怕穷弟弟又成为他的负担,而这一切给他的打击确是太突然、太沉重了。3.最后我父亲终于说:“你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这段写菲利普为了不被船长发现他的用意,更害怕船长知道他和于勒的关系,只得东拉两扯,但又急于想转入正题,“终于”含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急迫,从中表现出他的虚伪与无情。4.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运用神态语言描写,体现了父亲知道于勒的身份内心的恐慌,害怕。总结: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我们看到菲利普是个虚伪、势利、自私、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势利者。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惟利是图、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二)菲利普之妻克拉丽丝:1.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23段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母亲的这段话说得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有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实际是既顾全面子,又节省开支。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2.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虽然母亲听到了那个穷水手就是于勒的消息,但发财梦使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二是“吞吞吐吐”地责怪丈夫“胡说八道”。3.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担心害怕仍存一线希望,所以叫丈夫再去向船长打听。4.母亲突然暴露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旧怨新恨一齐发作,以致“突然暴露”破口大骂。她那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随着她的语言和心理变化一层层发展,至此毕露无遗了。5.“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表现在慌乱中还很有有心计。和菲利普一样,美梦刚破灭时,她内心惊恐,神态异常,语无伦次。当她亲眼看到那个卖牡蛎的正是于勒后,哆嗦着说:“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这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她人生哲学的秘密。对于远游归来的于勒,她多么厌恶啊!可正是她昨天还在不停的赞赏:“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由此看来,她对丈夫的亲弟弟于勒的态度前后是截然不同的!透过她两次不同的语言,我们析其内心世界,不难看出:在她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钱!正是人物自己的语言,使读者看出了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而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泼辣。(三)若瑟夫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不受父母影响,仔细观察叔叔,心中默念叔叔,给了他10个铜子小费,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表现了我的涉世不深,天真单纯,与父母形成鲜明对比。小结:莎士比亚说:“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得,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在金钱面前,文中的人们有了不同的表现,作者通过对不同人物的逼真的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环节七:研读,把握主旨1.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主题的?2.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从行文看,对于于勒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着墨,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却用了很多篇幅,那么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分小组研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提示、明确:读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勾勒出了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小说的主题可以理解为:1.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与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于勒被弃的遭遇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概括。2.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小说中的菲利普夫妇是一个既可鄙又可怜的形象。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也正是因为于勒的恶行,将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不能自拔。生活的艰辛,乃至女儿出嫁都成问题。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为摆脱生活窘迫的唯一救命稻草,可现实是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面对无奈的现实,他们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势利,作为人类普遍的恶习和商品社会必然会衍生的生活现象,是超越时代,地域的。与于勒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和谐,充满了关爱,让我们共同沐浴爱的阳光,呼吁爱的春风吹遍全世界,温暖全人类。(设题目的:学生进一步理解主题,明确19世纪法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金钱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2.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未来。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