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练13必修一和必修二1-16课(三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2/08/wKhkGWWCW5GAa_YwAAMDl5Kp8kQ119.jpg)
![周练13必修一和必修二1-16课(三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2/08/wKhkGWWCW5GAa_YwAAMDl5Kp8kQ1192.jpg)
![周练13必修一和必修二1-16课(三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2/08/wKhkGWWCW5GAa_YwAAMDl5Kp8kQ1193.jpg)
![周练13必修一和必修二1-16课(三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2/08/wKhkGWWCW5GAa_YwAAMDl5Kp8kQ1194.jpg)
![周练13必修一和必修二1-16课(三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2/08/wKhkGWWCW5GAa_YwAAMDl5Kp8kQ1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Ⅰ和Ⅱ——周练〔十三考查围:必修Ⅰ和必修Ⅱ〔1-16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1.[2014·卷]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2.《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A.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3.[2014·卷]汉武帝时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4.[2014·卷]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①《山阴志》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②《临安志》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③《四明志》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④《志》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5.[2014·新课标全国]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居正等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逐渐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7.[2014·卷]自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8.[20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9.[2014·全国大纲卷]明成祖朱棣设立阁,后来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10.[2014·卷]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A.自然法B.万民法C.公民法D.《十二铜表法》11.[2014·卷]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12.[2014·卷]"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1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14.[2014·卷]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15.A1[2014·卷]"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16.[2014·卷]中国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革命任务C.实现了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17.[2014·卷]下面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18.[2014·卷]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XX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19.[2014·卷]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政治建设法制化20.[2014·卷]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21.[2014·卷]"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A.《条约》B.《条约》C.《条约》D.《马关条约》22.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国家"重商"政策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23.《全球通史》的作者曾写道:"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①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②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③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④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24.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理解不正确的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①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②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③农业增长率下降与三年自然灾害有关④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25.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规书写、自行改分二、非选择题:共54分〔26题26分,27题28分26.[2014·卷]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全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5年的阁首辅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一带。——据《万历十五年》编写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据[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分><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9分><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分>27.[2014·卷]<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认识的拐点》材料三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摘自《南方周末》<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Ⅰ和Ⅱ周练〔十三——参考答案1.ABDBB6.BBABA11.DACDA16.DBBAA21.DCABB1.A[解析]本题以孔子兴办私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并没有瓦解。C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与材料无关。D项和材料中的兴办私学联系不大。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A项正确。2.B[解析]材料"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意思是:丞相、大臣都是按皇帝谋划好的事情去做,所有事情都由皇帝决定。故选B项。A项概括不全面;C项说法错误,朝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比较完备;材料并没有反映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排除D项。3.D[解析]本题以骞出使西域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A、B两项与题干"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信息不符,故排除;确立西汉对西域的管辖权的标志是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故排除C项;D项与题干"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等信息相符。答案为D项。4.B[解析]本题以地方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表格中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据题干表格中第一行"新军""警察"可知是民国时期;据第二行"禁军""坊市"等信息可以推断是南宋时期;据第三行中"府州""蒙古学"等信息可知是元朝;据第四行栏中"科学技术""文物古迹"可以判断时间是当代。依据时间排序,B项符合题意。5.B[解析]本题以古代帝王祭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祭天与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容体现"天"是最高的神,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是"天"的"子民",官员和民众效仿此做法而祭拜自己的祖先,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与祖先崇拜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祭天活动是政治统治的一个方式,排除D项。6.B[解析]本题以明朝的阁首辅权力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朝的阁在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立,一直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者决策机构,阁的权力来自于皇帝,阁首辅的权力来自皇帝的信任。故其权力大增,体现的是君主集权的加强。A项与基本史实相违背;C项错误,明朝的六部一直存在;D项错在这两位阁首辅没有改变明朝政局,失控一词言过其实。7.B[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项与D项是经济方面的容,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的加强。故正确答案为B项。8.A[解析]本题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强调的是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A项加强了中央集权,正确;B、C两项都是为了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D项措施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的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9.B[解析]本题以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为切入点,考查阁与宰相的共同之处,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阁是辅助皇权的秘书班子,不能够独立处理政务,排除A项;阁也没有官吏任免权和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力,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0.A[解析]本题以西塞罗的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正义""理性"等信息可知,"大写的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是一种法律观念,即自然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都是具体的法律。故正确答案为A项。11.D[解析]本题以罗马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契约论》发表于18世纪,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C项错误。故答案为D项。12.A[解析]本题以罗马法律条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和材料中"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说明只要是罗马公民均受公民法的保护,故A项正确;B项万民法是公元前3世纪颁布的;C项成文法在"建国之初"还没有出现,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D项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13.C[解析]本题以古代雅典法律规定的容为切入点,考查古代雅典政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材料只有一项法律规定,不能说明雅典法律的完备性,故排除A项;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与自杀无关,排除D项;雅典公民自杀必须先申请,说明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与法律尊重生命无关,排除B项,选C项。14.D[解析]本题以雅典公职人员行使职权受到督察监视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A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公民法庭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B项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出各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C项错误;公职人员行使职权要经常受到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督察监视,表明其目的是防止专制以维护。故选D项15.A[解析]本题以甲骨文"宗"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逻辑推理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含义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与血缘密切相关,因此""应表示祖宗牌位,B、C两项与宗法无关,故排除;商周时期尚无皇帝,直到朝才有皇帝制度,故D项错误。16.D[解析]本题以"革命的火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同时也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D项正确。17.B[解析]本题以道光帝谕旨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图片中"仍坚持‘赏借’"体现了道光帝仍坚持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故本题选B项;图片中"、、准其贸易"可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条约》中商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故A项错误;谕旨颁发时,该条约还没有签订,不能说中国已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赏借"说明同意割让岛,故D项错误。18.B[解析]本题以问卷调查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表格的信息可知,说明俄国人对十月革命仍在反思,①正确;不同时期俄国人对十月革命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②错误;对十月革命持肯定态度的在四个时期都占多数,说明③正确;④在材料中无法直接体现。故B项正确。19.A[解析]本题以1953年《人民日报》报道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中的时间1953年以及"当选的代表""旧社会……哪有妇女的选举权"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当时中国人民原则得到落实,故本题选A项;B项时间是1954年,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中法制化不符合题意。20.A[解析]本题以美国学者亨廷顿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是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的结合,故选A项。B项不符合"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信息;C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中"美国也孤掌难鸣"的信息;D项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21.D[解析]本题以《马关条约》的影响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项《条约》签订以后,很多中国人仍没有清醒过来;B项和C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此后掀起洋务运动,但是当时顽固派势力仍然很强大,很多人仍然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不用向西方学习。注意题干材料中"举国争言洋务",《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知识界思想观念开始转变,积极向西方学习。故正确答案为D项。26.[解析]本题以明朝的相关历史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依赖阁""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等信息并结合明朝后期统治的史实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皇权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电子母猪喂料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熟食冷藏展示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房屋地基买卖合同
- 2025合同模板出国劳务合同范本
- 2025房屋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北京市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模板
- 剪辑师聘用合同资讯
- 借款有抵押物合同
- 委托代理注册合同年
-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物流营销(第四版) 课件 第六章 物流营销策略制定
- 关于市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 13J103-7《人造板材幕墙》
- 上海高考英语词汇手册列表
- PDCA提高患者自备口服药物正确坚持服用落实率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18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 家谱人物简介(优选12篇)
- 品管部岗位职责20篇
- 2023年中智集团下属中智股份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A 1409-2017警用服饰硬式肩章
- 小儿垂钓 (课件)(14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