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达标检测_第1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达标检测_第2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达标检测_第3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达标检测_第4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达标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达标检测(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陶寺文化早期,随葬器物的使用已有相当严格的限制,朱绘大口罐在大型墓中用四件,而中型墓只能用两件。至陶寺文化中期,大墓的礼器群更加华丽,非实用性更强,礼器色彩更浓。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时()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礼乐制度渐趋完备C.青铜时代业已来临 D.早期国家初步形成2.西周分封制之下,受封诸侯从周天子那里不仅得到了土地、民众和表示身份与权力的彝器等,还得到了因地制宜的行政权和开疆拓土的军事征伐权。这一现象有助于()A.扩大国家统治范围 B.突出血缘宗法色彩C.调整地方行政体制 D.大一统观念的形成3.战国变法运动绵延100多年,变法中形成了中国之后2000多年的国家机器、经济结构和法律制度的雏形。这表明战国时期()A.各国都进行了变法 B.各国变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C.秦国成为最强的诸侯国 D.变法运动促进了社会深刻转型4.据《尚书》记载,“民”已经成了受“天”庇护的政治主体,“民”意即“天”意,“君”不安民、养民,则会受到“天”的惩罚。这表明《尚书》倡导的是()A.“民本”和“法治” B.“民本”和“德治”C.“仁政”和“民主” D.“法治”和“德治”5.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据此可知,秦朝()A.重视法制建设 B.刑罚极其严苛C.社会矛盾尖锐 D.实行文化专制6.汉武帝时期推行均输平准法,设立均输官在各地统一征购货物并转运至各处贩卖;在长安等主要城市设立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一政策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有利于商贾牟取暴利 B.政府垄断盐铁贸易C.加重农民的劳役负担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7.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关中、中原两大经济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北方士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南迁。此后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三熟之稻。这说明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造成了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C.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D.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8.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陆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顺利完成9.缪凤林在《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文中写道:“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泯贵族平民之阶级,庶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科举制()A.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B.注重才能,机会均等C.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D.重视门第,兼顾才能10.唐高宗时期,武后建立了一个由非官员的文人谋士组成的“北门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制定政策。该机构的设置,实际被架空权力的部门是()A.中书省 B.门下省C.尚书省 D.六部11.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以宫人三十,持香花迎佛骨,供养于宫内,引发狂热的礼佛风潮。对此,以孟子继承者自命的韩愈,上表反对迎佛骨,甚至要求把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韩愈意在()A.崇尚节俭 B.倡导复兴儒学C.限制皇权 D.反对唯心主义12.宋太宗时期,有宰相9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50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这一做法旨在()A.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C.削相权以强化君权 D.践行重文轻武政策13.元朝对行省内部的多位主要官员实行民族交参,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及南人交参任用。其长官又大抵是皇帝常备护卫军怯薛宿卫出身的蒙古人或色目人。这一做法旨在()A.增强行省军权 B.对行省长驭远控C.促进民族交融 D.扩大元朝的疆域14.宋代《醉翁谈录》在描绘东京城的景象时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这一描绘反映出当时东京()A.休闲娱乐成为时尚主流 B.商业贸易比较繁荣C.政府已经放弃市场监管 D.各地交通拥堵严重15.《梦溪笔谈》中有关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烧)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这说明活字印刷术()A.源于长期经验总结 B.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印刷刻版过程复杂 D.完全取代雕版印刷16.明朝万历皇帝以各种借口拖延立皇长子为太子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群臣纷纷上疏抗辩,有的大臣甚至借着社会舆论指责皇帝,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皇帝不得不屈服。这表明当时()A.社会具有较高透明性 B.社会舆论左右皇权C.中央的决策更加完善 D.君主专制受到一定制约17.随郑和出行的马欢等人著有《瀛涯胜览》等书,记载了沿途各国的自然和人文状况。这说明郑和下西洋()A.丰富了国人的海外知识 B.次数多且船队规模浩大C.提高了明朝的地位和威望 D.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18.“它是清代特有的一种文书制度,体现了皇帝恩许给部分官员的特权;它为皇帝形成了一张遍及全国的信息网络的同时,也建起了无数条直通皇帝的决策渠道,堪称清王朝皇权独裁制度的核心部件。”材料中的“它”是指()A.奏折制度 B.内阁制度C.批红制度 D.军机处制度19.清朝中期,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土司制度、派驻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藏等民族事务。这些做法体现出()A.行省制度弊端显露 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C.地方财政面临困境 D.专制集权高度强化20.明清时期,丝织业有车工、纱工、缎工、织工。冶炼用人更多,除采矿、烧炭者以外,还有“煽者、看者、上矿者、取钩砂者、炼生者”等几十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区域分工出现 B.市镇经济繁荣C.行业分工扩大 D.工艺流程完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李晓杰《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材料二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郡县制的作用。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行省制“优”在何处。(8分)(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6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由于“学在官府”的传统已被打破,文化知识不再为贵族阶层所垄断而流向民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阶层。战国的士以掌握学术文化知识为主要身份标志,他们在社会上的活跃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璀璨的时代。——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史》材料二秦汉“大一统”帝国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大一统”的思想权威,而“尊崇儒术”是汉代统治思想确立的根本标志。董仲舒借鉴道家、阴阳家的理论,将儒学哲理化,完成了儒家道德学说的宇宙论证明,在儒学史上首次建立了儒学形而上学的基础。此后,儒学不仅由民间升入庙堂,而且更具有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董仲舒经学思想的传播,导致儒学的“子学时代”终,“经学时代”始。——摘编自陈寒鸣《“天人三策”:武帝对儒学的选择》(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儒学获得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新儒学对儒学发展的影响。(10分)(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陶寺遗址中的墓葬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且大墓的礼器明显体现出墓主人具有较高的政治身份和地位,这表明当时的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故A项正确;礼乐制度在西周时期才形成,排除B项;陶寺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早期国家特征,排除D项。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地方诸侯拥有诸侯国内统治权和军事征伐权,这有利于地方诸侯开拓疆土,扩大国家统治范围,故选A项。3.【答案】D【解析】材料“变法中形成了中国之后2000多年的国家机器、经济结构和法律制度的雏形”体现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促进了社会深刻转型,故选D项。4.【答案】B【解析】材料“‘民’已经成了受‘天’庇护的政治主体,‘民’意即‘天’意”体现了“民本”思想,材料“‘君’不安民、养民,则会受到‘天’的惩罚”告诫统治者不要实行暴政,体现了“德治”思想,故选B项。5.【答案】A【解析】材料“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说明秦朝重视法制建设,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均输平准法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贱买贵卖的方式来稳定地方物价,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D项。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三熟之稻”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C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大运河的修建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巩固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排除D项。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矫之以科举,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泯贵族平民之阶级,庶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可知,科举制重视才能,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参加考试的机会均等,故选B项。10.【答案】A【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唐高宗时期,武后建立“北门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实际上架空了当时中书省的权力,故选A项。11.【答案】B【解析】面对唐宪宗引发的礼佛风潮,韩愈以孟子继承者自居,反对迎佛骨,甚至要求把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说明韩愈反对礼佛,主张复兴儒学,故选B项。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以达到强化君权的目的,故选C项。1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代在地方行省中任用不同民族的官员,而长官则多是皇帝的护卫军出身,这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串通抱团,从而加强对行省的控制,故选B项。14.【答案】B【解析】材料描绘了北宋东京城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反映出东京商业贸易的繁荣,故选B项。15.【答案】A【解析】材料详细介绍了毕昇在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选用黏土做活字模而不用木头做活字模的原因,说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毕昇长期经验的总结,故选A项。1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社会舆论和大臣们的抗辩下,皇帝最终作出让步,这说明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社会舆论对皇权的制约作用,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社会舆论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不能左右皇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皇权受到制约,未涉及中央的决策,排除C项。1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记载了沿途各国的自然和人文状况”可知,郑和下西洋丰富了国人的海外知识,故选A项。1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它是清代特有的一种文书制度……也建起了无数条直通皇帝的决策渠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故选A项。1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