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民间的书籍流通_第1页
汉代民间的书籍流通_第2页
汉代民间的书籍流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民间的书籍流通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扬雄在《法言·吾子》中写道:“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强调应当理解和领会孔子的思想实质,而不仅仅是熟悉和爱好孔子的文字言谈。关于“书肆〞,注家解释说:“卖书市肆,不能释义。〞涉及到“书肆〞的这句话,可能是关于出售书籍的商店的最早的记载。扬雄的意思,是说如果只是喜欢孔子的书,而不懂得其中的真义,则不过只是陈列和出售书籍的店铺而已。《法言》中所说到的“书肆〞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文化信息:在秦始皇推行焚书之令,制定挟书之律的政策成为历史后,民间书籍流通显现出新的形势,专营图书销售的“书肆〞已经出现。记录汉长安城地方风俗制度的《三辅黄图》一书中,说到长安有一处特殊的市场“槐市〞。据《艺文类聚》卷三八引文:“列槐树数百行为隧,无墙屋,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雍容揖让,论说槐下。〞都城中有以槐树为标志的专门设置的空地,国家官学的学生们在月初和月中聚会在这里,以家乡土产以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彼此交换,“相与买卖〞。这样定时交易的图书市场,参与流通者是特定的人群,所谓“雍容揖让,论说槐下〞,形容了这个特殊的市场的特殊的文化气氛。唐代诗人刘禹锡写道:“槐市诸生夜对书,北窗清楚辩鲁鱼。〞〔《刘宾客文集》卷二一〕又如宋代诗人葛胜仲诗:“旧直蓬山无俗梦,今官槐市有清阴。〞〔《丹阳集》卷二○〕周必大也有这样的诗句:“君不见,汉京辟雍载《黄图》,博士直舍三十区,分行数百曰槐市,下有诸生讲唐虞。〞〔《文忠集》卷四三〕似乎“槐市〞的商业色彩较为淡薄,而学术气氛相当浓烈。人们或以“槐市〞与“杏坛〞为对,或以“槐市〞与“兰台〞为对,也表达出这样的认识。通过东汉思想家王充的学习经历,可以看到当时洛阳这样的都市中图书市场的作用。《后汉书·王充传》记载:“〔王充〕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王充完成的文化名著《论衡》,在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学术根底的奠定,竟然是在洛阳书肆中免费阅读“所卖书〞而实现的。东汉时期还有另一位在书店读书实现学术积累的学者。《太平御览》卷六一四引司马彪《续汉书》曰:“荀悦十二能读《春秋》。贫无书,每至市间阅篇牍,一见多能诵记。〞荀悦后来成为著名的历史学者。他所撰写的《汉纪》,成为汉史研究者必读的史学经典之一。汉代图书在市场的流通,有不同的情形。卖书的人有时候是出于特殊的目的。《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写道:“〔刘〕梁,宗室子孙,而少孤贫,卖书于市以自资。〞《太平御览》卷四八五引《文士传》说,“〔刘梁〕少有清才,以文学见贵。梁贫,恒卖书以供衣食。〞学者因为贫困不得不“卖书于市〞,以求取最根本的“衣食〞的资费,是历史上常见的情形。“鬻书易粟〞这种精神生活消费与物质生活消费的强烈比照,透露出了某种文化史的悲哀。这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时“书〞可以交易于“市〞并且大约可以较快销出的历史事实。《北堂书钞》卷七三有“刘祐买书具〞条:“《谢承后汉书》云:‘刘祐事郡为主簿,郡常出钱付令买果实,祐悉买笔墨书具与之,阖郡称美。’〞刘祐在郡行政机关担任高级文官“主簿〞,他用往常“买果实〞的款项“悉买笔墨书具〞,得到人们的赞美。这里所谓“书具〞,是指书写文书使用的文具。推想当时买卖“笔墨书具〞已经有了大体确定的营业商和营业点。这也是文化兴旺程度的表达。汉代曾经普遍以简帛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但是,简编笨重,缣帛昂贵,都不便于文书的普及。《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说,自古以来文书大多用竹简编集而成,也有用缣帛书写的。缣帛价贵而竹简沉重,都有不便于收藏和不便于流传的缺点。蔡伦于是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鱼网加工造成新的“纸〞,呈献汉和帝。于是天下都称这种纸为“蔡侯纸〞。现在人们一般公认,所谓“蔡侯纸〞并不是最早的纸。近数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说明,早在西汉中期,纸已经出现。而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中出土的纸质地图残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可以证实西汉早期已经创造了可以用于绘写的纸。至西汉末年,造纸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晚期墓中,还发现了留有文字墨迹的纸片,可以辨识“青贝〞等字。可知偏远地区已经用纸。新疆民丰东汉墓曾经出土揉成卷的纸,说明当时纸已经传布到西域地方。《艺文类聚》卷三一引马融《与窦伯向书》:“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欢喜何量,次于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七八五十六字,百一十二言耳。〞又引张奂《与阴氏书》:“笃念既密,文章灿烂,名实相副,奉读周旋,纸弊墨渝,不离于手。〞又如《北堂书钞》卷一○四引延笃《答张奂书》:“伯英来,惠书四纸,读之反覆,喜不可言。〞可见纸已经逐渐应用于民间通信活动中。《艺文类聚》卷三一又引崔瑗《与葛元甫书》:“今遣奉书,钱千为贽,并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这4封年代大约为东汉中期的书信,都反映当时纸已经成为较为普遍地应用于民间的书写材料。我们现在还不能确知“刘祐买书具〞是否包括纸,也不能确知王充和荀悦在“市肆〞读到的书籍是否有用纸书写的。《晋书·文苑列传·左思》说,左思作《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这是发生在西晋时期的事,然而为书籍流通创造良好条件的纸,却是汉代的伟大创造。汉代出现纸本书籍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洛阳纸贵〞故事中说到的“传写〞,也是汉代书籍流通的重要方式。荀悦事迹所谓“贫无书,每至市间阅篇牍,一见多能诵记〞,《后汉书·荀悦传》写作“贫无书,每之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