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余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噬藻体是一种侵染蓝藻(蓝细菌)的病毒。关于噬藻体与蓝藻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噬藻体细胞壁成分与蓝藻不同B.噬藻体的拟核位于细胞中央C.蓝藻的淀粉颗粒位于叶绿体中D.蓝藻没有具膜的细胞器【1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噬藻体是一种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壁,A错误;B、噬藻体是一种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拟核,B错误;C、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C错误;D、蓝藻没有具膜的细胞器,只有唯一的一个细胞器核糖体(无膜结构),D正确。故选D。【点睛】2.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因为有完整、严密的结构,所以也是生命系统的层次之一B.细胞是最基本的层次,当病毒寄生在细胞内时,病毒成为最基本层次C.池塘中的水、阳光等因素不是生命系统的层次,但参与构成生态系统层次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详解】A、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生命系统的层次,A错误;B、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病毒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B错误;C、水、阳光等因素不是生命系统的层次,但可参与构成生态系统层次,如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其中阳光,水等就属于无机环境的一部分,C正确;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D错误。故选C。3.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下面关于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衣藻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衣藻和发菜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D.细菌和真菌也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3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以DNA为遗传物质。【详解】A、真核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壁,比如动物细胞就没有细胞壁,A错误;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C、发菜是蓝细菌的一种,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D、细菌和真菌也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D正确。故选D。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B.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C.蛋白质中的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D.核酸中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4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存在差异,如红细胞中Fe元素较多,故A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0、N,RNA的组成元素是C、H、0、N、P,故B正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由此可见,蛋白质中的S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故C正确;核酸中的N存在于含氮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故D正确。5.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7个肽键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D.变性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5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1、蛋白质变性的特点: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但肽键没有被破坏。2、方法:①化学方法: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②物理方法: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等。【详解】A、鹅膏蕈碱是环状八肽,是由8个氨基酸脱去8分子水形成的,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A错误;B、蛋白质不一定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也可能是由1条肽链构成的,B错误;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的,不是肽键的断裂造成的,C错误;D、变性蛋白质中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易错点蛋白质变性是其空间结构的改变,不要误认为肽键的断裂。6.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核酸、酶、果糖、脂肪均含有元素C、H、O、N②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③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颜色呈红黄色④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⑤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⑥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①②⑤ B.②③④⑤ C.⑤⑥ D.②⑤⑥【6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活动的调节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分子,其中最复杂的就是蛋白质分子,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蛋白质分子和其他物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总结,例如激素的化学本质有蛋白质、也有脂质等。【详解】果糖和脂肪中的组成元素只含有C、H、O,没有N元素,①错误。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②错误。蛋白质检测方法是用双缩脲试剂,颜色呈现紫色,③错误。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可能是蛋白质,也可能是脂质等非蛋白质类物质,如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④错误。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⑤正确。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⑥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化合物含量和功能的相关知识,主要是有关蛋白质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7.图表示对细胞器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单层膜还是双层膜B.有无色素C.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D.有无膜结构【7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器的分类: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③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④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⑤与碱基互补配对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⑥含有DNA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⑦含有RNA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⑧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详解】A、高尔基体和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单层膜还是双层膜可作为它们的分类依据,A不符合题意;B、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不含色素,而叶绿体和液泡含有色素,因此是否有色素可作为它们的分类依据,B不符合题意;C、叶绿体和液泡只存在于植物中,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因此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可作为它们的分类依据,C不符合题意;D、图中四种细胞器均含有膜结构,因此有无膜结构不是它们的分类依据,D符合题意。故选D。8.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方式②吞噬病原体C.低温会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 D.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④进入靶细胞【8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形,①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是自由扩散;②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所以为协助扩散;③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④为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详解】A、ATP影响方式③和④的运输速率,A错误;B、吞噬细胞通过④胞吞方式吞噬病原体,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C、低温会影响分子的运动,从而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C正确;D、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D错误。故选C。【点睛】9.某种ATP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ATP的合成,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种ATP酶复合体只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B.H+通过这种ATP酶复合体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中都含有较多的这种ATP酶复合体D.抑制该ATP酶复合体活性的药物也会对无氧呼吸产生抑制作用【9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是酶的作用机理,ATP酶复合体不仅有酶的功能,也能运输H+,有载体的功能,A错误。

B、H+通过ATP酶复合体的跨膜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是协助扩散,B正确。

C、ATP酶复合体是催化ATP合成的,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有ATP的合成,其上有较多ATP酶复合体,而叶绿体内膜不是ATP的合成场所,其上没有ATP酶复合体,C错误。

D、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ATP酶复合体位于生物膜上,故抑制该酶的药物不会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B。10.下列有关骨骼肌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B.在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释放的CO2量大于吸收的O2量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在不同条件下,催化丙酮酸的酶不同,说明不同的酶可作用于同一底物【10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详解】A、骨骼肌细胞中,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葡萄糖分子里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其余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朱,A错误;B、在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因此,在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释放的CO2量等于吸收的O2量,B错误;C、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无ATP的产生,C错误;D、在不同条件下,催化丙酮酸分解或转化的酶不同,说明不同的酶可作用于同一底物,D正确。故选D。11.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物质运输过程受氧气浓度的影响,但可能不需要载体B.组成膜结构的蛋白质、磷脂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不能确定洋葱细胞液的准确浓度D.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时,细胞中ATP/ADP的值都会变大【11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吐和胞吐等,其中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协助;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但是需要载体的协助;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的协助;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依靠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氧气浓度影响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产生,会影响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过程,其中胞吞、胞吐过程耗能,但不需要载体,A正确;B、组成膜结构的蛋白质、磷脂与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有关,B正确;C、质璧分离和复原实验能验证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但不能确定洋葱细胞液的准确浓度,C正确;D、葡萄糖进入人的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细胞中ATP/ADP的值不变,而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ATP,ATP/ADP的值会一定程度地变小,D错误。故选D。1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B.磷脂、蛋白质和核酸是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必不可少的有机物C.细胞骨架能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它与细胞的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D.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合成加工都与内质网密切相关【12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2.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详解】A、人体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T2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其组成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不含磷脂,B错误;C、细胞骨架能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它与细胞的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C正确;D、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内质网,也能合成蛋白质,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及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3.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一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B.装置一是无氧呼吸装置,装置二是有氧呼吸装置C.检测酒精是否生成,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进行检测D.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CO2【13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B、装置一的左边有空气泵入,是有氧呼吸装置。装置二没有通入氧气,是无氧呼吸装置,装置一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以防止干扰实验结果,A正确,B错误;C、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所以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酒精是否生成,C正确;D、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CO2,D正确。故选B。1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14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细胞中基质):C6H12O62丙酮酸(C3H4O3)+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无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第二个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详解】①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①错误;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不同酶的催化,②正确;③无氧呼吸不需要消耗氧气,③错误;④有氧呼吸生存大量ATP,无氧呼吸生存少量ATP,④正确;⑤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生存丙酮酸,⑤正确。故选B。15.用下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B.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C.若装置1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D.若装置1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15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装置1小烧杯中有NaOH能吸收CO2,故装置1中不存在CO2,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代表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萌发的种子若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1的红色液滴会左移,装置2中有氧呼吸吸收的O2与释放的CO2相等,红色液滴不移动。若装置1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不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说明产生了CO2,CO2是无氧呼吸产生的。综上分析,A选项符合题意。1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用H2O2作实验底物B.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可用根尖分生区作为实验材料C.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分离,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两个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16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温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影响,所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适宜选择过氧化氢作实验底物,A错误;B、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即复原,而根尖分生区是不成熟的植物细胞,B错误;C、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层析液进行分离,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C错误;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两个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都是将细胞杀死,使得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D。17.下列过程中,能使ATP含量增加的是()A.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 B.小肠中Na+进入血液的过程C.线粒体中CO2生成过程 D.叶绿体基质中C3被还原的过程【17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合成ATP使得ATP含量增加,水解ATP使得其含量减少;ATP合成时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时消耗ATP,ATP含量减少,A错误;B、小肠中Na+进入血液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则ATP含量减少,B错误;C、线粒体中CO2生成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部分用于形成ATP,能使ATP含量增加,C正确;D、叶绿体基质中C3化合物被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则ATP的含量减少,D错误。故选C。18.下列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5/C3的比值下降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C.线粒体内膜产生的ATP可直接用于暗反应 D.CO2的固定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移到C3中【18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H+和氧气,NADP+接受H+和电子合成NADPH,吸收的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2、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因素:(1)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就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是光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CO2供应则是暗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详解】A、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提供的[H]、ATP减少,CO2供应不变,所以C3消耗量减少,C5量产生量变少,但短时间内CO2的固定速率不变,所以C5含量减少,C3含量增多,C5/C3的比值下降,A正确;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为了减少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部分气孔会关闭,导致细胞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下降,B错误;C、线粒体内膜产生的ATP可用于除暗反应以外的其它耗能生命活动,而暗反应需要的ATP只能来自于叶绿体光反应产生,C错误;D、暗反应中,C3的还原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移到有机物中,CO2的固定不会消耗ATP中的能量,D错误。故选A。19.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植株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叶绿体向外界释放3个单位的O2C.图乙中f点时水稻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图乙中,限制e、f、g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19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光照条件下,细胞释放二氧化碳,不产生氧气,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照条件下释放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产生总量相等,说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d过程细胞不再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乙是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e点无光照强度,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f点是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g点是最大光合速率,g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详解】A、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据此可知,呼吸强度为6;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则光合作用总吸收二氧化碳为8,由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为6,所以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8-6=2个单位的CO2,叶绿体向外界释放2个单位的O2,B错误;C、图乙表示水稻植株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由于植物体内存在不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所以f点时水稻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C正确;D、据图可知,eg之间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故限制e、f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而限制g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温度、CO2浓度等,D错误。故选C。20.将某种大小相同的绿色植物叶片等分成四组(每组质量为M),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宜且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与M相比较),得到下表中的数据。假设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不受光照影响,分析表中数据可判定()组别1234温度(。C)25272931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处理后重量变化/mg+3+3+3+2A.该植物呼吸酶的最适温度是29℃ B.第1、2、3组的净光合速率相等C.光照1h第1组释放的氧气量最大 D.光照1h第4组合成的葡萄糖为2mg【20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代表细胞呼吸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表示1h光合速率与2h呼吸速率的差值。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29℃;25℃光合速率为3+1×2=5,净光合速率为5-1=4;27℃光合速率为3+2×2=7,净光合速率为7-2=5,29℃光合速率为3+3×2=9,净光合速率为9-3=6,31℃光合速率为2+1×2=4,净光合速率为4-1=3。【详解】A、29℃下呼吸速率最高,该植物呼吸酶的最适温度是29℃,A正确;B、由分析可知,第1、2、3组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B错误;C、由分析可知,第3组净光合速率最大,光照1h第3组释放的氧气量最大,C错误;D、在第4组实验测定结果中,每小时的呼吸消耗为1mg,而2小时后重量增加1mg,因此lh时间内合成葡萄糖总量=1+1×2=3mg,D错误。故选A。21.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适宜时段剪取洋葱根尖,可得到较多的处于分裂期的细胞B.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可使根尖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C.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D.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21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详解】一般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期的较多,A正确;用盐酸与酒精(1:1)混合形成的解离液处理根尖,可使根尖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正确;本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C正确;根尖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和固定,因此观察不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连续变化,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的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杀死了,不可能观察到动态的变化过程。22.人和动物体的细胞中都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这些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B.原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D.与癌变有关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即会导致细胞癌变【22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在环境中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DNA损伤,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的分类和生长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癌细胞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详解】A、癌细胞具有不受机体控制、无限增殖的特点,A正确;B、抑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B错误;C、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因此其在正常细胞中是表达的,C错误;D、细胞发生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且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癌细胞的概念、特点以及发生的原因,区别清楚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23.下列可以作为区分进行有丝分裂的某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的是()A.是否会出现染色体 B.是否有DNA复制C.是否会出现细胞板 D.是否出现纺锤体【23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1、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间期相同点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2、前期相同点: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不同点: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3、中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连在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4、后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5、末期不同点:植物细胞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动物细胞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相同点: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详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会出现染色体,A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间期都会进行DNA的复制,B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会出现细胞板,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出现细胞板,C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会出现纺锤体,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明确两者的区别在于前期和末期,再选出正确的答案。24.管家基因是维持细胞基本代谢所必需的,是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将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称为奢侈基因。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其基因表达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基因是奢侈基因,ATP合成酶基因是管家基因B.若图中的基因a-f中有一种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等物质的每的基因,则该基因最可能是基因bC.同一个体多种体细胞之间具有相同的管家基因和不同的奢侈基因D.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奢侈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4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管家基因”表达的产物用以维持细胞自身正常的新陈代谢,即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奢侈基因”表达形成细胞功能的多样性,即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才表达。由此可见,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详解】A、叶绿体基因只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内表达,是奢侈基因,所有活细胞均可进行细胞呼吸合成ATP,ATP合成酶基因是管家基因,A正确;

B、所有活细胞均可进行细胞呼吸,把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等,所以与此酶对应的基因属于管家基因,管家基因是维持细胞基本代谢所必需的,是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B正确;

C、同一个体多种体细胞之间的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都相同,只是奢侈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C错误;

D、细胞分化的本质是不同细胞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25.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细胞的生命历程大都短暂却对个体的生命有一份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无纺锤丝和染色体,进行无丝分裂B.细胞生长过程中物质运输的效率不断提高C.凋亡时,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都会显著降低D.分化提高了细胞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效率【25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比下降,物质交换速率降低。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硝化细菌进行二分裂,A错误;B、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下降,B错误;C、凋亡时,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酶活性增强,C错误;D、细胞分化使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了细胞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故选D。2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目的是防止豌豆自交B.“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C.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过程,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D.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26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错误;B、“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实验现象,B错误;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C错误;D、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即等位基因的分裂)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正确。故选D。27.某种名贵植株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F1全是紫花植株,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F2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该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4/9C.子代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D.子代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白花植株比例为1/9【27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假设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已知子一代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若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则白花的基因型为aa__(本题只以这一种情况进行分析),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该花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为AABB,占1/9,所以杂合子占8/9,B错误;C、子代红花植株(AAbb、Aabb)自交后代,不会出现含有基因B的基因型个体,因此不会出现紫花植株,C正确;D、子代红花植株(1/3AAbb、2/3Aab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白花植株(aa--)的比例为2/3×2/3×1/4=1/9,D正确。故选B。28.“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螺壳表现为左旋个体和表现为右旋个体的基因型均各有3种C.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其后代螺壳右旋∶左旋=3∶1D.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为父本进行交配【28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左螺旋dd作为母本,与右螺旋DD作为父本杂交,后代基因型为Dd,表现型为左螺旋(与母本相同),子一代为Dd,Dd自交,子二代全部为右螺旋,且后代DD:DD:dd=1:2:1,说明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母性效应”现象是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螺壳表现为左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故表现为螺壳左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或Dd2种;螺壳表现为右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或Dd,则表现为螺壳右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Dd或dd3种,B错误;C、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DD和Dd自交的后代都是右螺旋,dd自交的后代是左螺旋,因此后代螺壳右旋∶左旋=3∶1,C正确;D、左螺旋的基因型为dd或Dd,鉴定期基因型可以让其与任意表现型作为父本进行交配,若后代都是左螺旋,则基因型为dd,若后代都是右螺旋,则基因型为Dd,D正确。故选B。29.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A和a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且A对a为完全显性),假定每株玉米结的子粒数目相同,收获的玉米种下去,具有A表现型和a表现型的玉米比例应接近()A.1∶4 B.5∶11 C.1∶2 D.7∶9【29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即为随机交配。【详解】根据题意在玉米群体中有1/2Aa、1/2aa,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4、3/4,故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4)2=9/16,A_=1-9/16=7/16,7/16:9/16=7:9,所以A表现型和a表现型的玉米比例应接近7:9。故选D。【点睛】注意题中关键字眼,确定自交还是随机交配,再进一步做题。如果实验材料是豌豆,则在自然状态,一定为自交。30.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关于此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模拟了等位基因分离产生配子的过程B.图示装置所代表的个体的基因型有DD、Dd、ddC.甲和乙中的D和d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抓取2次所得子代基因型的比值应为DD:Dd:dd=1:2:1【30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装置分别模拟的是雌性和雄性的生殖器官,图示装置所代表的个体的基因型为Dd,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模拟了等位基因分离产生配子的过程,A正确,B错误;甲和乙中的D和d随机组合模拟的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体现了受精作用,C错误;每1次抓取,所得子代的基因型只能是DD、Dd与dd这三种组合情况中的1种,所以抓取2次并不能出现“所得子代基因型的比值为DD∶Dd∶dd=1∶2∶1”的结果,D错误。二、填空题31.下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是____________。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是____________。(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即图中字母____________所示的结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__(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3)丙图表示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图中三十九肽被水解后肽键数量减少__________个,这些肽链和三十九肽相比,氨基增加____________个,C原子减少__________个,O原子(填“增加”、“不变”或“减少”)__个。【31题答案】【答案】①.淀粉②.纤维素③.核苷酸④.b⑤.②⑥.7⑦.3⑧.12⑨.减少1个【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甲图为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它们都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聚合形成的;2、乙图是核酸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连接核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间的化学键,②是连接相邻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③是连接核苷酸五碳糖和磷酸间的化学键,a是一个核苷酸中的含氮碱基和五碳糖形成的部分,b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的核苷酸;3、丙图是一个三十九肽水解为4条肽链。在某三十九肽中,第8、18、27、39位是丙氨酸,在除去第8、18、27和39位丙氨酸后得到的四条肽链,其中在除去第8、18、27号氨基酸的丙氨酸时每去掉1个丙氨酸要水解2个肽键,去掉第39号丙氨酸只水解一个肽键即可;【详解】(1)由题图知,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其中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是淀粉。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是纤维素。(2)乙图所示化合物为核酸的一部分,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1分子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五碳糖组成,即图中的b;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即图中的②。(3)由题丙图可知,丙氨基酸的位置是第8、18、27、39位,其中在除去第8、18、27号氨基酸的丙氨酸时每去掉1个丙氨酸要水解2个肽键,去掉第39号丙氨酸只水解一个肽键即可,共需要水解7个肽键,肽键数减少了7个;四条短肽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这些肽链和三十九肽相比氨基和羧基数各增加3个;脱掉的四个丙氨酸(R基为-CH3)中共含有C原子数为3×4=12个,所以这些肽链和三十九肽相比碳原子数减少12个,O原子减少2×4-7=1个。【点睛】本题结合多糖结构模式图、核酸分子片段结构图和肽链结构图,考查糖类的种类及功能、核酸分子结构特点、蛋白质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明确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理解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32.蔗糖是一种不具有还原性的二糖,在蔗糖酶催化下能水解产生单糖。在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向蔗糖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混合并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酶浓度对渗透装置渗透压的影响):(1)若向保温后的混合液中滴加一定量的双缩脲试剂,会呈现_______反应;若滴加一定量的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会出现_______。影响蔗糖酶活性的环境因素,除温度外还有_______等,酶改变反应速率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利用U型管和半透膜制成渗透装置,在U型管的一侧装入蔗糖溶液,另一侧装入等体积的清水,一段时间后两侧液面高度差为△H并保持不变,如图所示。随后,在清水侧滴加2〜3滴蔗糖酶溶液,△H几乎没有变化,而在蔗糖溶液侧滴加2〜3滴蔗糖酶溶液,△H先变大,后逐渐变小,最终两侧液面保持水平。①实验中清水液面下降,U型管两侧液面维持一定的高度差的条件是__________。整个实验中,能透过半透膜的分子有__________。②在蔗糖溶液一侧加入蔗糖酶溶液时,实验发现2滴蔗糖酶和3滴蔗糖酶的效果基本相同,其原因是酶具有__________的特性。若利用淀粉酶替代蔗糖酶,△H几乎没有变化,这是由酶具有的__________决定的。【32题答案】【答案】①.紫色②.砖红色沉淀③.pH④.降低反应的活化能⑤.有半透膜且膜两侧存在浓度差⑥.水、葡萄糖和果糖(水、蔗糖的水解产物)⑦.高效性⑧.专一性【解析】【分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根据题意分析,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可以催化蔗糖水解产生果糖和葡萄糖。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活性易受温度、pH影响;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详解】(1)混合液中的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蔗糖在蔗糖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都属于还原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等;酶的作用机理是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①发生渗透作用要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蔗糖、蔗糖酶不能透过半透膜,而葡萄糖、果糖、水能移透过半透膜。②根据题意分析,在催化蔗糖水解的实验中,2滴蔗糖酶和3滴蔗糖酶的效果基本相同,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若利用淀粉酶替代蔗糖酶,△H几乎没有变化,说明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即说明了酶具有专一性。【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酶的本质、作用机理、特性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33.如图为两种不同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一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该时期细胞中着丝点数目是_________,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一中结构3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_;(2)图二中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_(填字母),D图中与细胞质分裂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形成纺锤体与_________有关;(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三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三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于细胞分裂期的_________期。【33题答案】【答案】①.中②.4③.DNA④.A、C⑤.细胞板⑥.中心体⑦.洋葱表皮细胞无分裂能力,染色体在细胞中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⑧.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⑨.着丝点分裂⑩.后【解析】【分析】分析图一,细胞呈卵圆形,有中心体,说明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分析图二,细胞成方形,说明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其中A细胞内染色体散乱分布,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B细胞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说明处于后期;C细胞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细胞处于中期;D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处于末期。分析图三,曲线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其中形成AB段的原因是间期染色体上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个变为2个;出现CD段的原因是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由2个变为1个。【详解】(1)图一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该时期细胞中着丝点数目是4个,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一中结构3染色体后,染色体中蛋白质被水解,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2)图二中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A、C,D图中与细胞质分裂有关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板。(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形成纺锤体与中心体有关。(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洋葱表皮细胞无分裂能力,染色体在细胞中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5)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图三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于细胞分裂期的后期。【点睛】解答此题关键点:一是有丝分裂各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特征;二是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变化原因(加倍原因是染色体复制、减半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34.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1中一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mg/(m2·h)]。请回答:(1)图1的B点时,甲种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在B点时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填“<”“=”或“>”)呼吸作用强度。(2)将图2中的植物放在a点所对应的温度条件下(其他条件与图2的相同),一段时间后,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__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或“无法判断”)。(3)已知甲植物最适光合作用温度是25℃,当光照强度达到C点时,限制甲种植物CO2吸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4)若甲植物是玉米,在洪涝时甲植物的根系会变黑变腐烂的原因是___________【34题答案】【答案】①.细胞质基质②.线粒体(或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③.=④.增加⑤.CO2浓度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C6H12O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反应方程式:2C3H4O3+6H2O6CO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