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7 获取和理解信息客观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_第1页
考点27 获取和理解信息客观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_第2页
考点27 获取和理解信息客观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_第3页
考点27 获取和理解信息客观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_第4页
考点27 获取和理解信息客观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7获取和理解信息客观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

考点26获取和理解信息客观题

“获取和理解信息"是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基本技能和基础考法,新高考卷信息类文本阅读侧重考查考生理解、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选项是对文中信息的加工、转换表述,侧重于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分析、理解,各选项的相关表述在文中均能找到相应的信息点,且信息点相对集中。因此,一轮复习中,我们要从明确高考选项命制的常见方式入手,扎实训练提升锁定信息区间、精准获取信息的能力。

年份卷别题干设问命题特点

2020~2022新高考Ⅰ卷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3分)1.该题主要考查对原文信息的筛选与整理能力。2.选项是对文本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或隐或显)的概括或转换表述,命题越来越凸显“文意理解”和关键性细节信息的辨析。2022年新高考Ⅱ卷采用图文转换的形式,将材料文字信息转换成结构图,考查了信息获取能力。3.命题者通过整合概念、增删信息、混淆关系等设置选项,主要设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关系不当、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偷换概念等。

2022新高考Ⅱ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21新高考Ⅱ卷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2.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2020新高考Ⅱ卷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知晓命题者的干扰项设置手法

命题人转换手段与设题陷阱一览表

二、洞悉解题思路技巧

(一)内容理解(概括)分析选择题

明确四种转述方式,准析语意信息

1.概括式转述。判断这一转述是否切合原文语意,要注意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概括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这种一般性的结论是否可靠。

2.具体式转述。即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方式。判断其是否恰当,主要从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材料是否切合原文语意的角度去思考。

3.同义变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不作变更的转述方式。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个说法"。同义变式包括因果倒置、条件与结果转换、变换主体重组句子、长句与短句互变等形式。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判断转述的句子与原文是否“同义”。应特别注意的是,对摘抄原文较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其中,大家对逻辑关系或者包含关系更是要特别留神。

4.整合式转述。这类转述实际上融合了以上几种转述方式。即从文本中几段文字、几个句子或一个长句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文字,整合信息,转换表述。整合式转述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且比对难度较大。判断时,既要看选项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也要看原句中词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还要看转述过程中词语的微小变化。

(二)图文转换

1.由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转换为题目中的图示信息“3步骤"

第一步:整体阅读,定位找区间

通读材料,定位选项图示所涉及的文字信息区间。

第二步:对照阅读图示与文字

这是此类题目中最为重要的一步。转化的具体方法是,以选项的第一个文本框中的关键词为陈述对象,用箭头处的动词短语串联后面文本框中的各个关键词,使之成为一个用文字表述的完整的语句。

第三步:比对细节,判断转述正误

按照选项图示顺序,依次比对选项的内容信息点与原文文字信息表述是否一致。

2.由材料中的图表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指材料中的图表信息解读)

(1)掌握各类图表转换方法

表格①一看表格的标题,二看表格的行和列的提示,三看表格中的数据。②要横向、纵向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找出变与不变之处。

柱状图①找出柱状图代表的对象及数据。②从柱形高低找出差距,关注柱形高的数据,找到数据之间的关联,通过恰当的运算,找到解题的关键。

坐标曲线图①理解坐标的内容,看清横、纵坐标各代表什么。②找出曲线走向。曲线无论在区间中如何高低起伏,总有一个总体趋向,这个趋向就是事物的变化趋势。需注意高峰、低谷、曲线变化规律;有多条曲线时,注意曲线的高低比较,交叉点为观察点,要找准。

饼状图①注意饼状图中各部分代表的对象以及所占比例。②重视占百分比大的数据。③思考多幅图表中占百分比大的数据之间有没有关联。④如果有时间先后的饼状图,需关注几个图之间的变化。

流程图①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②把握图中的概念。③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选择等关系。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进行连缀。

(2)注意数字信息的表述

在对象、数据、趋势、结论等方面仔细比对图表与文字对应信息是否吻合。

(三)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两步骤”

第一步:看材料的出处、标题,揣摩或确定材料论证的观点

有的材料,标题就是观点,如《新时代诗歌应提高境界,创造高格》;有的标题点明了材料所论述的话题,有助于我们揣摩材料论证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文中准确筛选观点,如《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第二步:通读全文,锁定材料观点或概括材料观点

通读全文,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

①注意论点经常出现的各种位置,如标题、开头、结尾等,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直接表述论点的关键语句。

②如果文中没有直接表述中心论点的语句,可以先勾画出各个段落或各个层次的总领句、总括句(有时称之为“分论点"),并分析各个段落或层次之间的思路结构和逻辑联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中心论点。

③有些论述类文本各段没有自己的关键句,那就需要我们先抓住各段的论据材料,以及作者评价分析论据材料的语句,从中把握作者的态度倾向,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各段的观点,进而将各段的观点组合起来把握整个文本的中心论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在步入信息文明。信息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作为支撑,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趋势的一种新型文明。它内生于工业文明,没有完全摒弃土地和工厂,而是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和工业生产结构。

信息文明的科学基础是以量子力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量子力学强调域境论的思维方式,承认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本性和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信息文明时代的思维方式,既是由信息文明时代占主要地位的当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也是由信息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可以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

一是概率性思维。这是认识不确定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以量子力学为前提。正如物理学家玻恩所认为的那样,不确定性是基本的,确定性反而是概率等于1的特殊结果。这种认识改变了来自牛顿力学的确定性思维方式。二是创新性思维。这是善于破旧立新开创未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原本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信奉的思维方式,但在信息产业的开拓者或创业者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他们凭借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来开拓市场,赢得发展,成为深化信息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三是共享性思维。这是扬弃所有权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共享性思维并不是信息文明时代特有的,早在旧石器时代,食物采集部落中的家庭是相互协作的团体,它们共同为生存而斗争,过着有物共享和人人平等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最朴素的共享性思维。四是相互性思维。这是第三人称视角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思维方式。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存在,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性,这些现存的相互性要求我们必须确定相互性思维方式,从相互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

从这四种思维方式来看,信息文明的内涵是随着信息文明进程的不断深化而不断丰富的,特别是,随着未来智能化革命的全面展开,信息文明的内涵将会更加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会更加突出。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文明首次为人类从习惯于追求物质文明转向重视追求精神文明提供了平台与视域。这一转变不是量变,而是质变。从量子信息科学到神经科学、从无人驾驶技术到可穿戴设备等,这些发展不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内的大变革,而且有助于重塑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关系,确立一种大整体观与大发展观。这说明,信息文明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首先,信息文明有助于打造互动、包容、安全、便捷的全球化社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互动交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在信息文明时代,通过网络平台联系起来的全球社区,虽然也借助了信息与通信技术革命的力量,但却不是强制实现的,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自愿联合。这种超越国界、语言、文化等自愿联合的全球社区,不仅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类集体共有的价值观,而且有助于相互理解,更好地探索人类文明的演进方向。

其次,信息文明有助于人们淡化竞争意识,强化共享意识。一方面,大批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型公司,开创了共享经济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共享与协作替代了对所有权的追求,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最后,信息文明缔造了共享制。信息文明是在工业文明的土壤中诞生出来的,但却不是对工业文明的延伸与拓展,而是对工业文明的颠覆。科学家发明互联网的初衷就是为了信息共享和合作研究,这是由当代知识创造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方面,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不断地消除学术保护主义,因为在知识生产者之间,当人与人的依赖关系越来越普遍、合作共赢越来越成为时代意识时,人人共享数字信息的行为方式和行动准则,就建立了共享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如果所有人拥有资源的成本,等同于一个人独占资源的成本,那么,独占资源就不再合乎道义。这样,联合取代竞争,合作取代独立,其所带来的共享制,就有可能在实践中建构一种新形式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成素梅《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工业文明中渐渐崛起的信息文明,其内涵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变革而不断丰富。

B.量子力学强调域境论,决定了概率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

C.信息与通信技术革命引发了社会多领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促进人们建立大发展观。

D.信息文明为人类从习惯于追求物质文明向重视精神文明这一重大转变,提供了时代机遇。

解析:B“域境论"“决定了概率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错,量子力学强调的是域境论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域境论,创新性思维等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不是由域境论决定的。

2.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信息文明确定了四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打造全球化社区,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信息文明以当代科学作为基础,产生了全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类社会形成新的社会秩序。

C.从工业文明中孕育出的信息文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D.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和人们思维模式变化的共同作用下,信息文明具有了重要的时代价值。

解析:CC项从“思维方式”与“时代价值"两方面概括,准确且全面。A项,概括既不准确也不全面,“信息文明确定了四种思维方式”概括不准确,对信息文明的时代价值概括不全面;B项,信息文明“有助于人类社会形成新的社会秩序"概括不准确;D项,只概括了信息文明的“时代价值”,不全面。

文中信息理解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②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③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理解重要概念

(1)(新编,3分)下列对“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中“历史契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航海技术的创新推动了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为青花瓷的崛起提供了技术支持。

B.青花瓷在元代只是瓷器诸多品种之一,郑和下西洋给它带来成为瓷器的主流的历史契机。

C.郑和远航带来了审美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改变了青花瓷的发展走向。

D.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外交流的繁盛和文明的交融,青花瓷也由此从本土时尚成为海外时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A项,强加因果、偷换概念。主要信息在原文第一段“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可见推动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的原因是“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而非航海技术的创新,此处强加因果。此外,为青花瓷提供技术支持的是青花瓷的技术创新,并非明代航海技术的创新,选项偷换概念。A项错误。B项,由第一段“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可知,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成为瓷器主流提供了历史契机,B项正确。C项,偷换概念。主要信息在原文第一段,“近三十年的航海经历……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选项将“中国瓷器"偷换为“青花瓷”,C项错误。D项,强加因果。原文第二段指出青花瓷从中国本土时尚成为世界时尚的原因是民窑的崛起,而不是郑和远航,D项错误。故答案为B项。

2.理解重要句子

(2)(新编,3分)下面对“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不审视“青花瓷”现象,我们可能一直认为明初是保守的,“青花瓷"现象让我们对明初对待文化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B.青花瓷的外销反映了明代开始走向开放,也使得明初文化具有了很强的兼容性,这说明青花瓷的发展与明初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C.明代既是中国陶瓷史的转折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期,瓷器发展与中国传统社会变迁在这一时期基本同步。

D.青花瓷的发展是明代文化演变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也成为思考明代文化的一个视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A项与原文“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一句表述的意思一致,A项正确。B项,原文说“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选项将“青花瓷的例子”偷换为“青花瓷的外销",缩小了概念的范围。另外。文中“青花瓷的例子”是明初文化兼容性的例证,而不是原因,选项强加因果。B项错误。C项,由原文“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可以看出,瓷器的发展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变迁是同步的。C项正确。D项,原文说“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选项是对原文的转述和阐释,D项正确。故答案为B项。

3.筛选整合信息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的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外销高峰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包容。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A项,对应原文第一段,由“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选项与原文表述的意思一致。A项正确。B项中“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从原文第二段中“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可知,青花瓷发展到新阶段与外来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B项错误。C项“明代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偷换概念。第三段的表述是“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所以被认为保守的是“明初",而不是“明代”。C项错误。D项,强加因果。原文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并没有说“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与“社会向多元转型"有因果联系。D项错误。故答案为A项。

考点1曲解文意

设误方式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判定技巧要判断“曲解文意”干扰项,一定要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将充分(必要)条件说成必要(充分)条件,或者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等等。

[即时训练]

1.[读原文]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审选项](2021·新高考卷Ⅰ,T1-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分析]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错误。“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可见,“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与“说明诗画并不同质"不是一个意思,曲解文意。

考点2以偏概全

设误方式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学生,主要是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从而使学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判定技巧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

[即时训练]

2.[读原文]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

[审选项](2020·全国卷Ⅲ,T1—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分析]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错误。文中只是说所选的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持论偏颇,并非所选取的宋人作品都持论偏颇,“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以偏概全,此选项错误。

考点3混淆时态

设误方式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把“必然”说成“或然"。

判定技巧要判断“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表推测和表时间的词语。

[即时训练]

3.[读原文](2023·安徽联盟检测)可视化是文学研究创新的重要推手,文学研究可视化不仅使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焕然一新,也会改变文学研究的观念、视野和范式。可视化追求全景性,展示关联性。全景性要求对一个时代的文学进行整体性、全局性观照。而历来的文学研究是选择性的,只重视经典作家和经典名著,大量作家作品被遗落在文学研究的视野之外,由经典形成的文学史无法反映文学史的全貌。所以,正如莫莱蒂所说,文学史是文学的屠宰场,因为经典的选择致使大量书籍永远消失。而文学可视化研究可以全景呈现一个时代文学的发展图景,展现大作家、小作家的同场竞技和互动过程,呈现不同文学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这将大大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广度。

[审选项]A.文学研究可视化不仅革新了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也极大地拓展了其视野广度。

[分析]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也极大地拓展了其视野广度"错误。结尾句说“这将大大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广度”,可见选项把未然说成已然,时态有误。

考点4因果混乱

设误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是有因果关系。

判定技巧要判断“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阅读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句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注意选项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从而”“因此"“之所以”“就只要"等,注意选项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

[即时训练]

4.[读原文]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道路。正是借助于多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从乡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各族群众在全国范围流动更加频繁,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交往交流更加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精神文化生活融合更加深入。通过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交往、加深交流、拓展交融,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福祉,已经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需求,有利于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审选项]D.正是因为多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交往交流更加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精神文化生活融合更加深入。

[分析]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正是因为多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错误。结合“正是借助于多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从乡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各族群众在全国范围流动更加频繁,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交往交流更加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精神文化生活融合更加深入”分析,选项内容强加因果。

考点5混淆是非

设误方式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判定技巧要判断“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格外关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即时训练]

5.[读原文]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姚名达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否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事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审选项](2021·全国甲卷T1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分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缺点是强立名义”混淆是非。由原文可知,《中国目录学史》作者之所以“采多样之体例",正是为了规避“强立名义”造成的“辞费"。

考点6偷换概念

设误方式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解释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学生,使学生误入歧途;或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判定技巧要判断“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对象,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句中的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或宾语)与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即时训练]

6.[读原文]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

[审选项](2021·新高考卷Ⅱ,T1-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分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错误。“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偷换概念。原文是“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是对线上线下的“道德规范要求"一致,并非线上线下的“行为一致”。

考点7无中生有

设误方式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学生的。

判定技巧要判断“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即时训练]

7.[读原文]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

[审选项](2021·新高考卷Ⅱ,T1-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分析]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错误。“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无中生有。原文是“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可见没有对线上线下的工作效率进行比较。

考点8武断绝对

设误方式命题者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用同样的说法表述两种或多种事物,一概而论。

判定技巧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等词语。

[即时训练]

8.[读原文]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审选项](2020·新高考卷Ⅰ,T1—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分析]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错误。根据原文“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和“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可知,“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说法武断绝对了。

考点9指代有误

设误方式命题者在概括内容、设置选项时,往往在一些指代词上做文章,选项通常会在文中一些指代词的“指代内容”的范围、类别、程度轻重上设误。

判定技巧关注选项或原文中表指代意义的关键词。如“这、这些、此、与之相反"等。注意选项对原文中“指代内容”的表述是否正确,是否在类别、程度、范围等方面有误。

[即时训练]

9.[读原文]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审选项](2017·全国卷Ⅲ,T1—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分析]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错误。原文“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中的“之”是指“活化乡村记忆",是让“相应的公共设施”与“活化乡村记忆"的做法配套,而选项中的“之”也是指“活化乡村记忆",却是让“活化乡村记忆”的做法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同时,由原文可知,活化乡村记忆应对原来的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并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而不是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选项错误。

【技法小结】

“三角度”比对准解内容理解与分析选择题

考场选择题的选择技巧

练前提示——考场上,做论述类文本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从内容、结构、语法、逻辑、论证等角度的精准比对。如果再懂点下面的小技巧,会让你选得既快又准。1.逆向选择法论述类文本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或是“一对三错",或是“一错三对”。如果题干明确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错误,考生若无把握确认哪一个错误时,可以把有把握认定的正确选项一一挑出来,剩下最后一个没有把握的选项,即为错误选项。同理,如果题干明确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正确,考生又无把握确认哪一个正确时,不妨把自己认定的错误选项一一排除,剩下的最后一项即为正确选项。因此,学会逆向思维,运用逆向选择法解答此类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简言之,选不出错误选项,你就先选正确选项;选不出正确选项,你就先选错误选项。2.切片比对法论述类文本选择题的不少选项信息跨度大,综合性强,表述语句比较长,有的含有好几个分号、句号,至少是三个逗号,并且选项信息分散在多个段落或一个段落的不同位置。信息点多而且面广,使考生一眼不能穷尽,大有“乱花迷人眼"之感,对于这样的选项,可以运用“切片比对法”来解答。即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逐一与分散在原文各个段落的对应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看相关片段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3.逻辑推理法论述类文本具有论证灵活、行文自由、主观性强的特点,命题人也就常常会设立一些似是而非或者违背常理的选项,为此,我们可以尝试运用“逻辑推理法"初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特别是在遇到判断句、条件关系句、因果关系句、递进关系句、假设关系句、绝对化表述句时,运用“逻辑推理法”判断正误,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大大提高答题效率。对有些选项往往可以通过一般的逻辑推理即可确定其正误,而不需要对照原文作细致的比对。4.论证分析法(见后面)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沉郁,指深沉蕴藉、凝重悲抑的艺术风格。它既指表现在作品中的深刻、透辟的思致,也指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内向、深沉的个性气质易出沉郁之作,广博的学识能成沉郁之作,穷困波折的人生经历易生沉郁的情怀,发为沉郁的文字。

“沉郁"见于文学理论著作,始于钟嵘的《诗品·序》。他赞誉倡导诗歌的梁武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赏究天人”。钟嵘倡导内容充实、富于深意的诗作,在品第具体作品时,诗意系于现实风云的深沉凝重是钟嵘的重要尺度。在汉末文人五言诗中,深沉悲切的思想情绪就已成为创作的重要依据。在建安诗中,这种思想情绪成为主要内容,并注入慷慨之气,艺术上也更为成熟。可以说,“汉魏风骨"的时代是“沉郁”成为一种重要诗歌风格的时代。也正是从这个时代始,这种“沉郁"——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深重情思在诗中的含蓄表露,成为中国文人诗的一个显要特点和传统,也成为诗歌评估的一个标准。

“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以沉著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博大深厚的内心情志。杜诗“转益多师",富于变化,但“沉郁”始终是主导风格。《杜诗镜铨》(卷三)指出杜诗的“沉郁顿挫"与充满时代、生命之慨的“汉魏风骨”有精神上的联系,又有艺术上的超越。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始标“沉郁"为杜诗的基本艺术特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摘自王南《“沉郁顿挫"论》)

材料二对于“沉郁”的内涵所指,人们一般认为是杜诗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结,这种理解不无道理。杜甫是先秦儒学的虔诚信奉者,他在诗中所执著表现的先秦儒家的思想精神,诸如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等等,必定会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厚沉雄的性质,加上身经战乱,残破的山河、凋敝的民生与大唐盛世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诗人又拒绝认可这种现实,坚信盛世的复兴,于是,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又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这些,也必定会使他的诗歌具有忧郁郁勃的特征;同时,由杜甫家世的血族悲剧以及幼年丧母的不幸经历、青年时期的坎坷仕途等投在心灵上的阴影而形成的持重忧郁的性格,又不能不使他的诗歌具有沉著郁结的作风。

然而,从艺术形式的层面考察,我们看到,杜甫在描写壮大的景物和感叹个人身世时喜欢采用“时空并取"的手法,即在一个联语(一个押韵单元的两句诗)中,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使诗境具有超常的广度、厚度与深度,这也是形成“沉都”风格的因素。譬如《上兜率寺》中的“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一联,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杜诗的雄厚之处,正在于既写了景物的空间状态,又写了景物的时间状态,以“时空并取”的笔墨展示出景物的雄伟现状和悠久历史。所以,这景物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有雄伟的身姿,又有丰厚的阔历。它们的身上既缠绕着天地的烟云,又披戴着历史的风尘。它们从远古走来,气势磅礴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足以让人们肃然起敬。

不仅如此,杜甫还常用“时空并驭"的手法表达漂泊岁月中的时局感受或身世感受,每每在一个联语中,兼出时、空两种意念。他经常使用“百年”“万里"“日月”“乾坤"等词汇,极力扩展时空的程度,造成悲壮深沉的诗境,塑造出白发老人面对天下烽烟的艺术形象。例如,“天下干戈满,江边岁月长”(《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干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两句塑造出诗人关注天下烽烟、叹息漂泊于事无补的形象。

杜甫善于在一个联语中,把自身形象放在广大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之坐标点上,通过时空的交构,精确地概括自己终生漂泊的生涯以及对国家时局的感受。这使得他的诗作既具有广博的视野,又具有深邃的思维,既具有现实的高度,又具有历史的厚度,因而蕴涵着深沉的宇宙意识。他诗中频频出现的“百年"之叹,虽然也含有对个体生命自怜自惜的因素,但是由于他关注的是国家的危亡、普天之下民生的苦难,就大大削弱了一己之私的内涵,而具有了“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的忧国忧民的高层涵义。比较羊祜、王羲之、李白等人的叹息,这显然是一种悲壮的浩叹。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这样的“时空并驭"出色地塑造出诗人的目接乾坤、心怅百年的巨大形象,这个抒情形象强烈地感动着炎黄子孙的心灵。

(摘自韩成武《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沉郁"一词最早见于钟嵘的文学理论著作《诗品》,被用来评价艺术风格。

B.“沉郁”文风起源于汉末文人五言诗,成熟于建安诗作,并成为诗歌评估的标准。

C.杜甫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刻画壮大之景,意在其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D.杜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大的抒情形象,与诗人善用的艺术手法是分不开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认为,要形成“沉郁"文风,诗人个性、学识与阅历等因素缺一不可。

B.在王南看来,杜甫“沉郁”诗风既有对前人艺术精神的继承,又有所发展与创新。

C.材料二从艺术形式层面阐释“沉郁顿挫"的内涵,主要采用举例与对比的方法。

D.杜甫前代文人作品中的“百年”之叹,更多指向对他们个体生命的自怜自惜。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两则材料共用论据的一项是()

A.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江汉》)

B.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泊岳阳城下》)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杜甫的“沉郁"诗风内涵,请概述其异同点。

_________

_________

5.如欲从“沉郁”的角度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写一篇评论,请结合材料,列出评论要点。

_________

_________

二、(2023·潍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基础是考古学,中国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缘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揭示了创造中华文明起源的先民们与这片土地真实的互动。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这片土地的地理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大型河流为农业的稳定提供基础,二是生活环境周边有天然屏障为文明的存续提供保障。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依托两河流域,在伊朗高原、安那托利亚高原和波斯湾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埃及依托尼罗河三角洲,在沙漠、地中海和红海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印度依托印度河流域,在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印度洋的包围下发展起来。而古代中国的文明尺度,却不是一两条河流的流域和一块拥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空间可以概括的。

中华文明诞生的舞台空间广阔,地形多元,以高原以及大海为天然屏障,内部拥有高原、盆地、平原等丰富多样的地形,划分出各具特色的地理单元。中华文明起源依托的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又因为流域地形的多元而拥有丰富的支流水系,塑造出自成一体而又融汇连通的地理空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现表明,正是在这若干大河及其支流流经的无数个地理空间内,诞生了“灿若星斗"的早期中华文明:湟水、洮河流域孕育了马家窑文化,渭河、泾河流域孕育了仰韶文化,钱塘江和太湖流域孕育了良渚文化等等。在这片广阔而又独立的空间里,多元的文化沿着相通而汇聚的水系在冲突与交流之中不断融合,逐渐塑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不只是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水平和分布格局,更是中华文明这一优秀基因的源头所在。

中华文明诞生的这片土地空间广阔而多元,水系丰富而汇通,又因主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导的太平洋西岸地区而多水旱之患,所以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水利、救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开展广泛的协调合作,才能实现群体的存续和文明的发展,达到“天下太平”之境。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对“统一"和“大同”的追求由此发端。

无论是良渚古城气势恢宏的水坝,还是秦始皇辐射天下的驰道,抑或是隋炀帝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都是中国人数千年不变的文明初心在这片土地上刻下的痕迹。当我们通过考古工作重新认识它们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感叹于祖先为文明发展所做的努力,更可以坚定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的是文明的过往,其成果却昭示了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进入新时代,中国考古学对此依然重任在肩。

(摘自高逸凡《中华文明探源的历史意义与中国

考古学的未来之路》)

材料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文明既是在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原生文明,在形成过程中,也与域外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

大约5000年前,发源于西亚地区的小麦和家畜黄牛、绵羊等经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区,并继续向中原地区传播,丰富了中原地区农作物和家畜的种类,在黄河流域形成了五谷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体系。与此同时,来自西亚地区的冶金术经我国西北地区传入黄河中游地区后,与此前仰韶和龙山时代已经掌握的高温烧制陶器的技术相结合,诞生了青铜容器铸造技术,为夏商周王朝时期辉煌的青铜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放眼世界其他原生文明,无论是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还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皆是如此。至于世界各地非原生文明地区,更是由于接受了周围地区业已成熟的文明影响,从而加快了本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甚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例如,日本列岛的史前文化在自身基础上发展缓慢,进入公元前五六世纪,中国周代的稻作与粟作农业技术和青铜器经由朝鲜半岛传至日本列岛西部。进入公元一世纪后,日本列岛西部九州地区的一些小国向东汉王朝朝贡,与汉王朝建立了直接联系。由此,中国汉文化传入日本,稻作技术、铜器和铁器的制作技术陆续被其接受,大大促进了日本古代历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大力吸收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的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和理念,特别是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令中国考古学焕发生机活力,极大提升了中国考古学分析研究古代遗存并从中提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加之中国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历史文化精彩纷呈,地下遗迹遗物极为丰富,我们采用这些技术手段研究出的成果,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它们所得到的信息量。这是我们作为文明古国拥有考古沃土的得天独厚之处。比如,关于良渚水坝的建筑年代,学术界曾有争论,通过对水坝建筑材料“草裹泥"中的草茎进行测年,确定了水坝是在约5000年前修建的。

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变化都充分说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保持活力的法宝。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摘自王巍《从中华文明探源

看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诞生的地理空间自成一体又融汇连通,并不符合人类文明起源的基本条件。

B.两河流域为古巴比伦农业稳定提供基础,高原与海湾的包围为其文明存续提供保障。

C.中华文明对统一的追求,发端于空间广阔多元、水系丰富汇通又多干旱之患的状况。

D.日本列岛的史前文明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因为其陆续接受汉朝文化成熟的技术。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考古学取得的成就启示人们,中华文明探源应关注人和周围环境的真实互动。

B.如果不是多元文化在冲突交流中不断融合,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就难以形成。

C.从良渚水坝在两则材料中都被提及可推知,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对象。

D.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获得远超欧美的信息量,可以看出先进技术对考古起着决定性作用。

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契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勾勒和描绘着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壮阔图景,让人民群众切实了解到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如何走到今天。

B.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突破了西方学术界的标准,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C.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D.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示我们,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9.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古埃及文明,请简要分析其论证目的有何不同。

_________

_________

10.“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存在的价值。”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

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古代司法的疑罪从无、从轻

李竟恒

传统中国司法制度的主流,尤其重视审慎,以避免冤案的出现。先秦时期司法精神的主流,主张司法的审慎与宽和,《论语·子路》中孔子主张“赦小过",上博楚简《仲弓》作“赦过与辜”,《周礼·秋官司寇·司刺》也主张赦免幼弱、老耄与蠢愚这三种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疑罪从无或疑罪从轻。《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夏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即从夏代的司法精神中,便强调与其造成冤案,宁可达不到执法效果,即宁纵毋枉。周人的《尚书·吕刑》中,尤其强调司法的审慎“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司法中的疑罪,采取赦免从无原则。汉代孔安国的注解认为,刑狱有疑点的,应该改为较轻的处罚,小惩罚有疑点的,应该完全赦免。按照孔安国的解释,这一周代的司法精神同时兼有疑罪从轻和疑罪从无两种。

秦朝的司法思想以有罪推定为基本底色,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两件事。一次是有人在东郡的陨石上刻诅咒秦始皇的文字,秦始皇便“尽取石旁居人诛之",陨石旁边所有的居民都被进行了有罪推定,所以杀无赦。类似的例子,秦始皇在梁山宫怀疑身边的人将信息泄露给了丞相李斯,于是便将“时在旁者”全部杀掉。云梦秦简《封诊式》记载,秦法对于犯罪嫌疑人,“无解词,笞讯某",即一边刑讯逼供,一边要嫌疑人自证清白。这种有罪推定的司法,很容易产生冤假错案,如张家山出土竹简《奏谳书》中,就记载了一个秦代冤案,一个叫“讲”的人,被怀疑偷牛,在严刑鞭打下最终屈打成招,惨遭冤狱,全家遭殃。正是秦朝的这种严酷司法,最终导致“赭衣半道,群盗满山",路上遇到一半的人都被判定犯罪,漫山遍野都是逃跑的亡命者。

汉儒继承了先秦主流的司法思想,反对秦朝法律文化。《礼记·王制》“疑狱,汜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即有疑点的案子要拿出来众人讨论,如果大家都认为存疑,便作赦免处理。汉代儒书《孔子家语·刑政》也有“疑狱,则泛与众共之,疑者赦之",主张疑罪从无。汉儒贾谊在《新书·大政上》主张“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即疑罪从无是仁政的司法要求。汉儒刘向在《新序·杂事第四》中曾经记载一个寓言,据说魏国有疑罪,一半的司法人员主张应该做有罪推定,魏王便请教大商人陶朱公。经陶朱公启发,魏王意识到应该“狱疑则从去",于是“梁(魏)国大悦”,确定了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因而获得民众的拥护。

这些汉儒疑罪从无、从轻的司法思想,对汉代的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影响。《汉书·于定国传》记载,汉宣帝时廷尉于定国,学习儒家《春秋》,接受了儒的价值观,所以“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这位司法官员虽然没有实践疑罪从无,却践行疑罪从轻,比起秦法的有罪推定传统来说,是一种明显的改善。

相比于秦朝的有罪推定,儒学的疑罪从轻、疑罪从无思想都是更合理的。当然,从轻和从无二者之间又有高下之分。明代人梅鹫在《尚书考异》中就指出,“罪疑惟轻,贤人以下。忠厚之事,圣人似不止此”,意思是罪疑从轻原则,只是一般儒者就能主张的水平,而疑罪从无,才是真正圣人的司法思想。(节选自《南方周末》2019年2月28日)

1.下列有关“先秦司法精神"的论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的“赦小过”、上博楚简《仲弓》中的“赦过与辜"以及《周礼》中对“幼弱、老耄与蠢愚”的赦免主张,充分证明了传统司法制度重视审慎的特点。

B.从《左传》所引的《夏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内容可以断定,夏代的宁纵勿枉的司法体系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疑罪从无或疑罪从轻”精神的萌芽形态。

C.周人的《尚书·吕刑》中有“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的说法,这表明当时非常重视司法的审慎,对司法中的疑罪采取从轻从无的审理原则。

D.《尚书·吕刑》提到了“五刑”“五罚",审案体系较为完备,因此汉代的孔安国在为其作注时,明确指出周代的司法精神同时兼有疑罪从轻和疑罪从无两种特点。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我国汉代以前疑罪从无、从轻的司法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

B.文章主要采用引用论证的方式,以大量的儒家典籍和史书材料来佐证观点,论述语言平实而周密。

C.文章在论述汉代司法思想特点的时候,强调了汉儒的主张对司法实践的影响,深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结尾对疑罪从轻和疑罪从无的高下进行判定,可以彰显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所蕴含的仁爱气质。

3.下列选项中,不能对画线句观点起支撑作用的一项是()

A.如果避免以有罪推定为司法思想底色的做法,就会减少冤假错案的产生,增强政权的稳定性和持久性。B.如果对有疑点的案子加强讨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人好恶对断案过程的影响,使结果趋于公正。C.如果能坚持遵循“疑罪从去”的断案原则,就可以更好地践行儒家仁政思想,更可能获得民众的拥护。

D.如果能够辨清“从轻"与“从无”的高下之分,就能丰富司法思想的内涵,为实现圣人之政打好基础。

一、(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

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TheStoryoftheStone

——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B.中国翻译界应该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

二、(2021年新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读到的散文多数充满回忆的味道。一次旅行、一场际遇、一位亲人、一只宠物……写作者回到书桌在回想之中开始写作。当然有着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片段,但写作者的视角,往往是从终点望向来路;读者清楚或隐约地知道,一切,属于过去完成时态。

我想特别强调这个词:时态。

我们假设,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是从1排列到10。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小说的情节不断走动,我们仿佛听到金属指针每分每秒制造的尾音,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酝酿其中。

散文通常如何处理时序呢?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无论1和10之间相距多远,我们总是忙于在事件结束之后,开始“事后诸葛亮”地讲道理。当小说的时态进行自如变换的时候,作家需要跃起,跳离原地,这时出现了平面之上的点,使叙述多维和立体。许多散文写作者相对懒惰,缺乏弹跳的运动能力,作品平铺直叙,相当于扁平的二维世界。一切,只是为一锤定音的“道理"做铺垫,所以对从1到10的整个过程,往往进行潦草而剧烈的概括,就像压缩饼干一样,只剩干燥、单调和基础的维生热量,却丧失了新鲜的水分和味道。这样的散文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境中。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的还原体验。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做出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也许散文更多跟个人经验相关,经验都是过去的,而我们又急于把经验中的“道”提炼出来。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当读者迷惑: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不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揭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公式和标准答案,而是具有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依然能有多种、多重、多变的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散文上手不难,写好并不容易。散文的耗材严重。人生的经历密如丛林,开始做家具,很快只能做筷子,后来就只够做牙签的,最后干脆没柴烧了。假设我们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就能够更“环保"地使用材料。进行时态式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部分缓解散文的资源性匮乏。

就像散文长度的变化不仅是字数叠加,而且带来了重要的结构之变一样。我认为时态之变,也会为散文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散文要表现“此时此刻”,这使我们不会忽略沿途的风景;“现在",连接过去的屐痕,也指向未来的光亮。

(周晓枫《散文的时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进行时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他们可以带领读者在仿真的叙述情境中体验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逼真效果。

B.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C.以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写作者的叙述不再四平八稳,作品也不再平铺直叙;读者的角色也有改变,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D.表现“此时此刻",叙写“现在”,强调细节描写和内容虚构,这些是散文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将故事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文字之中,使情节曲折有致。

B.散文时态改变之前,写作者通常会按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作品反映的是扁平的二维世界,整个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C.文学不同于数学,没有公式和标准答案,有的是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D.散文时态的变化,可以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可以为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部分缓解散文资源性匮乏状况。

3.上文所说的“叙达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有哪些表现?

三、【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