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二。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a23s32Ca40Fe56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多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整个地壳中元素
的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OB.SiC.AlD.Fe
【答案】C
t解析】
试题分析: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纹为:氧硅铝所以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元素符
号为A:.所以应选C项.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2.“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
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多少用一次性筷子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皿r知哪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浩洁能源,既可以节线I化石燃料的使用,还能够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项正确.3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起色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此项正确.C多使用一次
性塑料制品加大了化石燃料的应用,不3节约I能源席或啰二氧化碳的排放.此项不正确.D减少私家
车的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起到节的能源、减少二号化碳排放的作用.符合要求.此项正确.
所以应选C项.
考点:化学与环保、低碳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D.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石油分离出汽油、柴油等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没有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3煤焦化
是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加强热,生成固态的焦炭、液芯的煤焦油和气态的焦炉气.生成了新物质,
为化学变化.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贫彳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没有生成新物质,
为物理变化.D膜法利用了淡化膜将水与冷解的盐类物质Q法开;热法利用了蒸溜的原理,将水变成
水蒸气.两种方法均没有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所以应选B项.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水属于氧化物B.干冰属于单质C.硝酸镂属于盐D.乙醇属于有机物
【答案】3
【解析】
试题分析: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此项正确..干冰是指固态的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此
项不正确.C硝酸锭是由钱根离子和哨酸根离力成的盐类物质.此项正确.。乙陌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属于有机物.此项正确。所以应选3项.
考点:物质的分类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藕发结晶B.稀好浓足?C.滴管用后不洗播回原JRD.用力塞索徽皮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因受热不均而向外迸溅.此项正确。3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被璃棒搅抨;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此项正确.C
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冲洗,以免改而原物质的浓度等性质.此项正确.DA连接仪器时应用两只手分
别抓住试管和橡皮塞,通过旋转橡皮塞连好汉器.也不要在比面上进行,以防出现用力过大而损坏试
管,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D项.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加热变黑
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时,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银白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此项不正确.3羊毛中含蛋白质,灼烧时
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是植物纤维,不含蛋白正,如烧时没有此气味.此项不正确.C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红色的铜在加热的,品下又应生成黑色汕氧化铜.此项正确.D一氧化碳还原氧
化铁时,会生成的铁粉呈黑色.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C项.
考点:实瑜现象
7.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尿素中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为氮肥。所以应选A项。
考点:化肥的种类
8.今年5月,南京某公司丢失一枚探伤用放射源钺一192,经多方寻找终于放回安全/二一—一滔
箱。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钺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钺的原子序数为70B.钺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C.钺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钺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3
【解析】
试题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的数值均其原子E成(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右上角的符号为
其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为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最下方生疑值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钵元素
的原子序数为此项不正确.3钺元素学科可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此项正确.C钺元
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此项错误.二脓元素的元素名称含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项不正确.
所以应选3项.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9.溶洞中存在的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该反应由三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其它物质,符合1L合反应的特点.所以应选A项.
考点:基本反应类型
10.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饵、高镖会钿都可以制取氨气,其原因是
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D
t解析】
试题分析:实峻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W珅和高镭%钾来制取气(是因为三种物质中都含氧元素.所以
应选D项.
考点:元素
11.稀土元素铺(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的材料。已知氯化情的化学式为EuCb,则氧化铺的化学式为
A.EuOB.EU2O3C.E113O2D.E11O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氯化铺中氯元素显一1价,根混化合物中至、军正负化合价的代数为零可计算出错元素显T
价.所以氧化铺的化学式为三u:03.所以二选三顼.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书写
12.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分子、原子或离子部可以构或物质.此项不正确.3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如氢
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铜原子的相对原子民堂为6」.即一个铜原子大于一个氢分子的质量.此
项不正确.C化学变化中不变是的原子的数目,分子的空目可能发生变化.此项不正确。D同种原子
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每2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可形成氧分子;每3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则
是臭氧分子.此项正确.所以应选D坊.
着点:分子和原子和联系与区别
13.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氨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
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
③火星上钢铁不易生锈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火星大气是由二氧化碳、氮气、氧气等物质蛆成的,为混合物.此项正确.②地球大气的主
要成分为氮气,而火星大气中最主要的成分为二氧化碳.二者的成分不相似.此项不正确.③火星大
气中不含大量的氧气和水.而铁在氧汽和水共存的情].装铁生锈.所以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此项
正确.④火星上不含人类生存必需的氧=L:;页不正确.⑸:"星上二氧化碳气体含量高,会产生显著
的温室效应.此项正确,所以应选A时,
考点:空气的成分、铁的锈蚀、温室效应
14.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136c
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⑶531和127531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3
【解析】
试题分析:A两个符号都表示质子数为53的碘元素的原子.此项正确.B两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左上角
的数值不同.所以它们的中子数不同.此项不正确.C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两原子的
核外电子数相同.此项正确.D元素的种交是由其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的.两原子的质子数
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此项正确.匹以应选3年.
考点:原子的构成
15.关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溶液中都含有H+,也存在不同的
B稀硫酸和稀盐酸化学性质相似也存在差异
SO?->Cl-离子
化学反应中每个原子都易得1个
C⑼)啕力
电子
KCUM朝加
D化肥硫酸镂不能和熟石灰混放或混用硫酸钱与熟石灰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同的物质混合后,具混曾物质的体积小于原来各自体积的和.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存在
间隔的原因.此项正确.3稀硫酸与市盐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氢离子;不同之处是
因为它们的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此诉正确.C元素竽此字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
相等.此项正确.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硫睽浚属于盐类,熟石灰属于碱类.它们的
反应不符合中和反应的特点.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D项.
考点:微粒的基本性质
16.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1_
①FeCL—氯化亚铁②2Ca2+—2个钙离子③。2—2个氧原子④Na一钠离子
_0
⑤HaO—l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N2一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A.①④⑤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D.②⑤⑥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元素符号前面效字表示这种微粒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物质的分子中含该
原子的个数.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对应元素或原子四的化合价.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这
种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③01应表示氧气,一个纭分子中含两个氧原子,此项不正确.④表示钠元素的
化合价为-1侨,此项不正确.⑥2H表示丁氢原子(元素没有数目),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C项.
考点:元素符号周围的四种数值的含义
1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号为8乳[Cu+2%S“浓)/=CuSO,+S02|+2比0]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①节约能源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③提高硫酸的利用率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两个方案都需要加热,均厂的节约能源,此项不正确.②方案一不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可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此师正赢.③方累:中瓶酸的利用率低(一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硫,没
有转化为产物).而方案一中的硫酸全部浮化为产物硫酸铜此项正确.④二种方案铜的利用率相同.
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A项.
考点:实嗡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8.取一滤纸条,等间距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
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水的pH大于7,盐酸的pH小于7
B.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易挥发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都相等
D.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氨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灌色,呈碱性其?H大于7,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为酸性
其?吁7.此项正确.B根据图示田印,浓盐嵌与浓氨水均挥发出气体.所以它们均易挥发.此项
正确.C中间变蓝的液滴为7个,变红的液滴为3个.说即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比盐酸挥发出的氯化
氢分子运动快.此项不正确.D根捻图示可知•除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蓝色.此项正确.所以应选C项.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
C.①③或②③或①④⑤D.①②或②③或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可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2可比较维和铜的活;u性强弱;③可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
④可比较铁和氢的活动性强弱;⑤可比较铜和氢的活动性强弓XA①②可比较铁、铜、银的活动性强弱;
②③可比较银、铁、铜的活动性强弱;②④⑤结合可比较铁、氢、铜、银的活动性强弱;三组均符合
要求.此项正确.3②④无法比较铁和洞的学科潮活动性强弱;①③只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②④⑤
结合可比较铁、氢、铜、银的活动性弱弱;此项不正*KD③只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②③可比
较银、铁、铜的活动性强弱;①④⑤无法'',较银工另外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项不正确.D①②可
比较铁、铜、银的活动性强弱;②③可叱较银、铁.铜的活动性强弱;③④⑤无法比较银与另外两种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A项.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20.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钢溶液、盐酸中的一种。两两混合后
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请确定a、b、c、d分别是
A.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钢溶液、盐酸
B.氯化钢溶液、盐酸、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
C.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盐酸、氯化钢溶液
D.盐酸、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领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碳酸钾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ac为二者反应。其中cd中反应生成沉淀。因盐酸不能
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沉淀;而碳酸钾可与氯化物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所以a为盐酸:c为碳酸钾;d为氯
化钏。b则为硫酸。又知b与d反应可生成沉淀,即硫酸与氯化同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符合要求。所以应
选D项。
考点:物质的推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26分)
21.(5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厨房中蕴含的丰富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他C,干肉D.花生油
(2)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紫砂锅B.W1K%C不锈例水,D.复料盆
(3)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4)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原因是:
(5)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
【答案】(1)C(2)C(3)甲烷(CH4);(4)与氧气隔绝(5)乳化
【解析】
试题分析:(DA米饭富含糖类;3西纭的富含维生素;C4肉富含蛋白质;D花生油富含油脂.所以应选
C项.
(2)A紫砂锅主要包含的是硅酸盐材料;3陶瓷碗之逢器,星于硅酸盐材料;C不锈钢水疑是由不锈钢
这种合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D塑料盆是由塑料制济,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所以应选C项.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J;
(4)盖上锅盖即可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乩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5)洗涤剂中含表面活性分子,可利用其乳化作用清洗衣油污.
考点:食物中的有机物、化学与材料、化石啜料、燃烧与灭火、咒化作用
22.(3分)2014年4月2日~4日发生了清华学生PX词条“保卫战”,最终在百度百科上锁定“PX”为“低毒化合物”
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揭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PX是“对二甲苯,其组成和结构_____________
如右图所示,相关性质如下:
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②熔点0C、沸点C
③密度cm3(J)可燃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⑥遇火可爆炸,
但爆炸性比汽油低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1)上表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性质代号);
(2)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
PX;
点燃
【答案】(1)①②③⑤。(2)2C8Hio+2102===^-I6CO2+IOH2O
(3)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解析】
试题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声生化学变(就表现.匕米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有:①②③⑤.
(2)根据题意可知,?X的一个分子中含$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所以其化学式为QH:”它在空气
占燃
中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0-21O:===16CO;-10H:O
(3)根据题意可知:?X有挥发性且遇明火可爆炸,所以应保存和运输时应注意: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3.(5分)KNCh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10203040506070
KNO3110138
溶解度/g
NaCl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学/
度,则温度的范围是;上7乙y
(3)某兴趣小组做了一下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将⑤
继续冷却至10℃,过滤,共可回收得到KNCh固体g:
(4)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
纯。
【答案】(1)A(2)20℃至3(TC时
(3)①③④
(4)降温结晶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氮化钠的溶解度;而根据图像可知:在0C
时A的溶解度小于3的溶解度;所以A表示硝酸饵的溶解度曲线.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M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在3Q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
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二者在温度为2QC至30c时溶解度相等.
(3)在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L6K即在2ct温度下,咱酸钿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
质量为31.6g.因此题目中向.IQOg水里"g硝酸打时,所得沼液①为不饱和溶液;向溶液①再加"g明
酸钾时,硝酸钿的总质量为50g;而20c时硝酸钾学科/定多溶解31.6g,此时溶液②为饱和溶液.溶
液②加拉至5UC时,此时硝酸钾的温解度为晓一比时硝酸钿的总质量为50g,所以溶液③为不饱和
溶液.再加入30g硝酸抑,硝酸钾的总质豆为30g,所以溶液④仍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④冷却至20C,
得到的溶液⑤中硝酸卸的总质量为S:g,硝酸钾的8解度为,;Qg.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溶液①③④
为不饱和溶液.将溶液⑤继续冷却至1QC,研股钾的溶解度为20.9g,此时硝酸钾的总质量为80g.
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为:SOg—20.9g=59.1g
(4)当温度变化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较小.所以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
法提纯硝酸钾.
考点:溶解度曲线
24.(4分)“微观一宏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Ca”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
于
【答案】(1)一个铜原子(2)氢离子与碳酸根离了结合形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占燃
(3)4NH3+3O2-^=2用+6比0置换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1)Cu是铜元素的符号,同时还表示法元素的一个原子,即表示一个铜原子.因为铜是由原子
直接构成,所以还有可表示铜的单质.
(2)根据图示可知:钠离子和氯离子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而天应前的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再存在.
所以从微粒的角度来看,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根密子结合形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3)根据图不可知:反应前的两种物巧的分子分别为:分子和o:分子;反应后的两种物质的分子分
占燃
别为、分子和H:0分子.所以反应的化手万程式为4、a-3O:=^=2N「6H:O.该反应是由一种单
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合物.所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考点:元素符号的意义、复分解的实质、评征模型图基本反应类型
25.(5分)右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
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I)写出F的化学式,E物质的一种用途,C物
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H:0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2)3CO-Fe:O:=^=2Fe-3CO:(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
(3)CaCO5-;HCl=CaC:2-H:O-CO:T
t解析】
试题分析:(D根据题意可知:A是人体需液中含苜的酸,为盐酸.A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B,且BC可相
互转化.所以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读.G是最后的气冰为氢气,且可与F相互转化,所以F为水.
F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三.所以E为氢簟化钙.络合上述分析可知:F为水,化学式H:0;E为氢氧化
钙,可用于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和取烧碱等用途;C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2)D可与C(一氧化碳)、A(盐酸)均发生反应,所以D为金属氧化物.所以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3CO-Fe:O:=^=2Fe-3CO:(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具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
(3)A转化为B的反应是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0;*;HCl=CaC?-H:0-C0;T
考点:物质的推断
26.(4分)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碱”体现了化学科学在改造物质中的智慧。下图是某厂生产纯
碱的工艺流程图:
献I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厂最终产品有(填物质名称);
(2)流程I中为了除去杂质,加入过量BaCL溶液、NaOH溶液和Na2cC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加入三种物质的顺序不能调整
B.加入三种溶液将粗盐水中的SO42-、Mg2+、Ca2+转化为沉淀
C.按流程I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4种沉淀
(3)在流程I[中,如果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氯化钱,氨气在制碱过程中的作用
是:
(4)写出n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⑴碳酸钠和氯化镂.(2)BC
(3)可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
(4)2NaHC0:=△=Xa;C0:-H;0-C0;T
【解析】
试题分析:(1)流程n可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锭,氯化锭可作领吧.碳酸氢钠在流程m中会生成碳酸钠.
所以该厂最终的产品有碳酸钠和氯代锭.
(2)加入氯化钢可与硫酸根离子结合也成硫酸钻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除去镁离子;加入碳酸钠是
为了除去钙离子.所以3项正确.为了飞全除去学利用硫酸根离子,所以需要加入过量的氯化钢.而钢
离子有毒,需要让过量的钢离子形成沉淀*而加入的碳酸钠即1可与钢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钢沉淀.所以按
图示加入的顺序共产生四种沉淀.C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加入碳酸钠一定要在加入氯化钢之后,
其它顺序可以调整.所以A项不正确.所以应选BC项.
(3)将氯化钠转化为碳酸钠需要形成谀酸根,用以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可
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
(4)流程H中,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情况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0:=^=Na-C0:-H-0-C0-T
考点:工艺流程题、粗盐的提纯
27.(7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C.配制50g质果分数为15%的氯化纳溶液
(1)A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于收集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镐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为,制取氧气、二氧
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选择收集
装置的依据是;
(2)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填“①”或“②”),另一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是;_
(3)C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范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
为(填“50mL”或“100mL"),称量时祛码与药品放反了(1g以下为游码),所得
溶液的质量分数15%(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答案】(1)2H:0:42三2H:O-O:T反金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是相同.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2)①实嗡②装置不密封,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散到空气中,无法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
质量,装置不合理.
(3)50ml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1)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钛制中氯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9=42=2H:O-O:T实
嗡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采用固件和液体在旁福下制取专;+'的方法,其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是
相同。所以可采用同样的发生装置.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时,静依据气体的密度(排空气法)和溶解性
(排水法).
(2)实验①用密封装置,可正确地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设计合理.实验②装置不
密封,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扩牧到空气中,无法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装置不合理.
(3)配制沏gl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为?=;需要水的体积为42.5m:.根据一次操作的原
则上,应选择50ml的量筒来量取水.称量及盐时,如底码2的质放反了,则物质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
量等於码的质量.所以称得食盐的质量会呵小,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考点:气体的制取和收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8.(15分)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兴趣小
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样品中含有那些物质?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I: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Ch;
猜想H: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则NaOH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Na2cCh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b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实验探究1】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白色沉淀产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式: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猜想II正确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21小红同学设计如右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略去),实验在
27℃,lOlkPa下进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中倒
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至瓶颈处;
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
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2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2)B中集气瓶盛放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
(3)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明显影响?(填“有”或“没有”)
(4)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o(在27℃,lOlkPa时二氧化碳的
密度为L)(计算结果精确至1%)
【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小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的名称分别为,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
操作①中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_____________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实验反思】
(1)通过本题,你学会了定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定量测定变质样品中某成分的含量,以及除杂提纯物
质。为了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探究过程中你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填数字序号);
①选择试剂种类②确定试剂用量③试剂产地④实验装置与步骤的设计⑤实验安全环保
⑥测量中减少误差
(2)实验探究I中的检验和实验探究3中的除杂都将碳酸钠进行了转化,但二者目的不同,分别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NaOH+CO2==Na2CO3+H2O
【实验探究1】过量的氯化污溶液Na:CO-CaC:2==CaC:2-CaCO:l
酚酿试液溶液液变为红色
【实猿探究2](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避免二氧化碳溶解亍水,造成结果偏低.
(3)没有
(4)将。
【实嗡探究3](1)溶解,运播、蒸发玻璃桥
(2)Ca(OH:l:-Na:CO:==CaCO:l-2NaOH
(3)大于
【实验反思】(1)①②④⑤⑥
(2)实验探究1中将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的目的是排除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干扰:而实验探究3除杂时是
为了除去产品中的杂质而将碳酸钠转化为产品氢氧化钠。
【解析】
试题分析:(1)氢氧化钠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q
【实验探究1】因为猜想H为固体成分为碳酸钠和冠氧化钠。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可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
酸钙沉淀。所以可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会观察到有白色的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a+CaC12==CaC12+CaCO.U
然后可向涯液中再加入酚酿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当观察到酚酿试液变为红色(或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色)可说明溶液中有减性物质存在,即固体中含氢氧化钠.结合上步操作中的现冢即可判断猜想
n正确.
【实验探究二】(D该装置的目的是通过汽量生成一氧化碳气率的体积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要求装置
气密性要良好.所以加药品反应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但几乎不溶解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茂.所以可起到避免二氧化碳溶解于水,造
成结果偏低.
(3)装置内原有的空气中的物质不参与实照」的反应,也没闫排出实喊装置,所以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4)量筒内收集到22。血饱和碳酸氢M;目液,即生泳二氧化秽:气■体的体积为2,血.所以生成二氧化碳
的质量为220mlxl.8gL»0.396g
设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贝IJ;
Na:CO:-2HCi==2NaCl-H;O-CO;T
10644
10644=x:
x=
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错误!x100%=48%
【实嗡探究3](1)操作①的作用是将样品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所以操作①为溶解;操作②将原混合物
分离为固体和液体两部分,所以操作②为过滤;操作③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析出为氢氧化钠固体,去除
了水,所以操作③为蒸发.为使固本充分溶锌,操作①中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其作用是
搅拌加快固体溶解.
(2)该实验中加入的试剂的作用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一种沉淳和氢氧化钠,所以所用的试剂为氢氧化钙;
T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1;-Na;CO:=CaCO:l-2NaOI
(3)因为上面的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最终再力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大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实验反思】(D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在实尢然究过程中我们要考虑的因素有:选择试剂的种类;
确定试剂用量;实嗡装置与步骤的设计;实验安全环保;测量不够少误差.上述因素均能影响实嗡结果.
试剂产地不需要考虑.
(2)实验探究1中将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的目的是排除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干扰;而实验探究3除杂时是
为了除去产品中的杂质而将碳酸钠转化为产品氢氧化钠.
考点:科学探究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9.(5分)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满足人体需求。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
明书的一部分。
|L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