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素养目标】1.运用表格和图片,结合中西方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2.搜集文字资料和历史图片,结合近代以来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从唯物史观角度来辩证地认识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重点难点】1.重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和居住条件的改善2.难点:认识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一、城市化的演进(一)城市化含义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现代的城市社会的漫长演进过程推动力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表现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影响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概念阐释城市化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向城镇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城市设施水平的提高和居民生活状况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二)城市化的进程1.世界城市化进程1851年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1851年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2007年世界城镇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50.14%问题思考阅读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并结合所学,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其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提示①第一阶段:1800—1850年,增长缓慢。工业革命的开展,处于城市化的起步阶段,以英国为主。②第二阶段:1850—1950年,迅速增长。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③第三阶段:1950—2015年,持续增长。二战以后,整体和平的社会环境,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知识拓展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原因。(1)取得了民族和国家独立,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4)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2.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2011年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二、居住条件的改善(一)居住条件改善原因城市的发展;建筑技术的革新表现(1)19世纪中后期,美国人发明了电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2)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3)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二)城市服务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也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生活服务商业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等功能整合到一起休闲文化娱乐公园、广场、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场所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生活更加多样意义提供了更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三、基础设施的发展(一)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二)表现问题探究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从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示道路交通设施的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改变了城市的面貌。通信设备的改进和完善,密切了人们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建筑技术的革新和生活设施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条件。社区功能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知识拓展伦敦“大恶臭”事件1858年的夏天,伦敦热得就像一个大火炉,泰晤士河里的粪便就像被烧开了一样,恶臭翻滚熏天。维多利亚女王曾想到泰晤士河边巡游,然而还未靠近河边就打道回府了,因为实在太臭了。大量市民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灼伤眼睛和喉咙,还有很多人因此失眠,这就是伦敦最著名的黑历史“大恶臭”事件。史料阅读在该城的某些部分……信息解读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居住条件恶劣。史料正是描述了曼彻斯特城工人住宅区的这一生活状况。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城市化进行评价。提示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要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它。一方面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生活服务,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带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交通拥堵等问题,这些问题将随着城市化发展逐步得到解决。探究点一近代以来的城市化史料探究史料一英国城市化率变化图读史①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②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问题1根据史料一,分析英国城市化有何特点。各阶段有何变化?[答案]特点:阶段特征明显;起步早,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变化:18世纪中期以前,发展缓慢且水平较低;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平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史料二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化率(%)1820373776.51843417246.61893336718.219204471510.619364692611.219495416710.6中国近代主要城市分布图洋务运动示意图问题2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答案]特点:起步晚;空间布局不均衡;具有半殖民地色彩;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史料三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①,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②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读史①体现的是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开展的洋务运动。②体现的是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通商口岸,导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分离,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问题3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原因。[答案]原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通商口岸的开放。探究点二城市化的影响史料探究史料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豪富。——[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问题1史料中的“纱厂”“商店”,说明城市化带来什么影响?[答案]产业结构变化,由第一产业发展为第二、第三产业。问题2史料中的“街道”“砖砌的房屋”“花园”“别墅”,说明城市化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口,城市化对建筑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有何意义?[答案]影响:建筑与景观的变化。要求:电梯的普及、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推广集中供暖和制冷、快速普及私人卫生间等。意义:居住条件的改善。问题3城市居住条件在逐步改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从史料中找出早期城市化过程中的新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怎样看待城市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答案]新问题:“烟囱”的大量出现会导致环境污染;“棚屋”与“漂亮别墅”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贫富分化的加剧。看法:城市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近代以来的城市化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伴随着工业经济发展,人口从乡村大量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得到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口的结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城市化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人们治理理念和手段不断进步,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知识拓展】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1.两者的含义(1)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2)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2.两者的关系(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企业趋于集中。随之引起区域工业化的提高,带动了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应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引起了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工业化进程逐步诱导城市化进程并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2)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就业人口持续增加、城市规模逐步扩大,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化开始加速并吸引工业企业进一步向城市集中,聚集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由工业化驱动后又借助需求拉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二、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原因、表现及特点1.原因(1)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汇聚。(2)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近代工商业取得一定发展。(3)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较早接触西方,人们的观念比较开放。2.表现及特点(1)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中的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重大变化;城市经济日益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贫富分化严重。(2)特点: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具有近代化的特点;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是思想革新和政治革命的前沿阵地;发展很不均衡。三、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起推动作用的具体表现1.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兴起,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工业城市的兴起。2.工厂制盛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成为工业劳动力,城市人口与城市数量迅速增长。3.水路和陆路运输的便利,加强了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交通枢纽地位的城市和城镇的发展。四、世界第一座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1.条件:(1)14世纪,法兰德斯的羊毛和亚麻纺织工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创了最早的纺织传统,并为这个小镇在18世纪加工从美洲殖民地运来的棉花奠定良好的基础。(2)曼彻斯特有方便运输的运河、充足的水和煤炭供应。(3)进取和创新的文化传统(阿克莱特发明的水力纺纱机就是代表)。2.意义:曼彻斯特孕育了全新的纺织工业,开创了工业革命的先河。曼彻斯特是棉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本课小结】】】知识联网【本课小结】价检测·课堂达标1.据统计,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48%,城市人口占52%。同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国、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的城市化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一些“巨大的村庄”。材料说明(A)A.英国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 B.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C.法美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 D.德俄意尚未开展工业革命[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2%,而同期的法国、美国、德国、俄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或占绝大多数,这说明英国的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故A项正确。2.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村地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袜子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使得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A)A.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B.工业化水平的提高C.国际市场的扩大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析]由材料“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村地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袜子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后半期,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民族工业兴起,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材料中的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工业化水平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际市场的扩大,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D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3.历史研究中常以城市人口的增加作为衡量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