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入湖河流水质调查与分析_第1页
昆明入湖河流水质调查与分析_第2页
昆明入湖河流水质调查与分析_第3页
昆明入湖河流水质调查与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入湖河流水质调查与分析

云南省不仅是中国的第六个淡水湖,也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滇池周边镇城及村落密布,由于昆明市位于滇池水系上游,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地面径流都集中通过河道流入滇池,大量有机物及氮、磷的注入,使滇池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无论草海还是外海水质都已从70年代的Ⅲ类下降到劣Ⅴ类。通过大量走访、调研,笔者认为,入滇河流污染是造成滇池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治理滇池污染必须从入滇河流污染这一根源抓起。1入合作河河流水质标准为了全面掌握主要入滇河流流域的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情况,笔者所在课题小组用了近4年的时间,对27条主要入滇河流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分别对每条河流入湖口的水体进行了水质分析监测。主要入滇河流的分布情况是:滇池南部为滇池的主体,称外海,主要入滇河流有盘龙江、大清河、采莲河、洛龙河与护城河;北部支体称草海,主要有新河、运粮河、乌龙河、西坝河与船房河等入滇河流。此外,主要入滇河流还有宝象河、枧槽河、明通河、马料河、东大河、柴河、小清河、五甲河、捞鱼河、官渡河、东大河、古城河与大观河等。根据笔者所在课题小组2005年8月的水质监测数据,用表1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国家标准规定,水质的主要指标中只要有一项超标达到某一类别标准,水样即为该类别水质),在27条主要入湖河流中,达到劣Ⅴ类水质标准的有20条,占74.1%;Ⅴ类水质标准的有4条,占14.8%,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的有2条,占7.4%;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的有1条,占3.7%。以总磷、氨氮、生化需氧量三项指标来衡量水质。2马库河研究、评价及水质监测现以对昆明新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的马料河的走访、调研及水质分析监测数据为例进行说明。2.1马库河总结马料河起源于呈贡,从上游的果林水库穿过矣六乡回龙村及农田,流入滇池,流程约两公里,是主要入滇河流之一。2.2河道狭窄,水面混乱据回龙村的村民讲,马料河在80年代以前是一条宽约3m的河流,10年前水清见底,鱼虾成群。笔者看到,现在流经回龙村的马料河也变成了一条不到1m宽的臭水沟。除自身处于滇池口下游的不利地理因素外,流域内村民的生活污水、垃圾及农田粪肥的注入是造成该河污染的重要原因。从入湖口看,马料河的水体大部分是滇池水的回流,水呈淡棕色,没有漂浮物,整个河道有六七米宽,给人感觉很清爽;往上游走,来到回龙村的闸门处,河道变得不到两米宽,水量很小,在闸门上的小桥旁到处堆满了生活垃圾,河道里也有很多漂浮的塑料袋,碎纸堵住了水流,水的颜色有些发黑,能闻到水体发出的气味,能见度极低;再往上游走,河道变得更窄了,水量也更小,只是在河底的淤泥之上有一层薄薄的水,凭肉眼估计,最深的也只有十多厘米而已,最浅的地方已经露出了水底的淤泥和水藻,因为河道里的水量极小,在有水藻的地方污水经过自然过滤,流过这里的水能见度有所增加。回龙村闸门以上的水量都很小,基本上都能看见水底的水草或底泥。据回龙村的村民讲,平时的马料河都是黑色的,一旦遇到大雨,第二天河水就会变成黄色,而且河岸上的垃圾会随雨水冲入河道。由于河道狭窄,河水的流动不通畅,加之有垃圾的阻碍,水位就会升高,有些地势低的村民家就会淹水。河岸上,村民的房子离马料河最近的还不到10m。为了施农家肥,很多村民都把厕所建在了河堤上。沿河还有一些花棚,有些花农建了自己的小型的水泵,直接抽取马料河的水来灌溉花圃。笔者在走访中得知,马料河原来的水源—果林水库现已停止供水,马料河沿岸没有厂矿,据说原有的唯一的一座冷冻厂现已经关闭,因此该河流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垃圾和农田废弃物等。2.3马库河沿岸居民的环境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沿途村民的环保意识,弄清马料河污染的根源,笔者对该河流域内的居民进行了环保问卷调查。2.3.1调查主体的构成笔者随机选择了马料河两岸的17家住户,每家住户选择了一到两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总人数为37人。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村民对环境保护、马料河治污、滇池治理的关注,对昆明环保工作和滇池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2.3.2被调查者对“池”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当村民被问及诸如“环境保护是否重要?”,“自己对环境保护是否有责任?”等问题时,90%以上的被调查者都给予了肯定的答案。接近70%的被调查者在选择洗涤用品时会注意选择不含磷的洗涤剂。但对于回答“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否对滇池造成了污染”这一问题时,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对“您周边的环境近三年有怎样的变化”,80%以上的人回答“变坏了”,只有少数人回答“变好了”或是“没变”。绝大多数被调查的村民觉得“滇池污染治理效果一般”或“不好”,六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滇池的污染治理有信心”。在对滇池污染治理的关注与支持程度上,85%的调查对象表示对滇池的治理非常了解。同时,村民也表示,自己会为滇池的治理和环保尽自己的责任。从中不难看出,马料河流域的村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着清楚的认识,被调查者都希望滇池早日恢复往日的生机和美景,希望自己身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在一些有关环保的细节问题上做得还不够。2.4马源河水质分析为了进一步弄清马料河的水质情况,笔者对该河的水体进行了为期3年的采样分析和水质监测。2.4.1水样的采集2006年5月,笔者分别在入湖口、回龙村闸门处、矣六乡分别取了水样,进行水质的化验。将3个采样点采取的水样放在一起,用肉眼几乎分辨不出3瓶水有什么差别。表面上看瓶中的水微黄,有少量的泥沙,水中只有少量的悬浮物,有一定的透明度。2.4.2水质指标的测定通过水质分析,主要测定COD(化学需氧量)、NH3-N(氨氮)、TP(总磷)三项指标。COD的测定采用“重铬酸盐法”,NH3-N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TP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3个采样点的水质分析结果见表2,COD的10个样平均含量为48.21mg/L,NH3-N的10个样平均含量为1.33mg/L,TP的10个样的平均值是0.32mg/L。现将2006年所测3项指标的平均值与2004年和2005年的水质情况作对比,见表3。处理表3数据,得到马料河2004至2006年的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图,见图1。2.4.3马料河cod含量的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COD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呈现递增趋势,这与大量农田有机废物排入有关。TP的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呈现递减趋势,主要是由于大量雨水的稀释而致,而入湖口与滇池水相接,有更多的水量补给,所以降到了最低。从表3看出,2003至2006年,马料河的水质均是劣Ⅴ类。由图1得知,马料河3年间的COD含量变化比较大。2005年和2006年的含量比2004年有大幅度的增高。这是由于2004年采集水样的时间正好赶在持续高温、雨量小的夏季,以后的两年的采集水样时间都刚好碰到雨季,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将大量的地表有机物和土壤中的有机质带入河道,造成COD含量增高。NH3-N的含量有增高的趋势,但无规律可循。TP则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3完善源头治污体系,减少入合作污水通过笔者的走访、调研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知其它主要入滇河流的污染及环境保护情况与马料河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笔者认为,主要入滇河流污染是造成滇池污染的根源。在治理入滇河流污染的过程中应注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治理滇池的关键在于治理源头污水。希望在新昆明“一湖四环”或“一湖四片”建设的规划中,建立相对完善的源头治污体系。实践证明,以滇池水体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最终还是会造成滇池的污染,只有离开水的发展才算是真正从源头治理污水;二是要针对主要入滇河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污染防治规划;三是要积极引导沿岸居民及时清理地表的有机污染物和生活垃圾,合理施用化肥及农药,进一步改造厕所及畜圈,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从根本上杜绝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垃圾及农田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