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老年人的巨大压力与政府规划的“城市老年人”有关。在被称为“首善之区”的南京市鼓楼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达到人口老龄化指标,现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3908人,占人口总数比率约为16.07%。早在2003年,鼓楼区就从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着手,开始了构建“中国式城市养老模式”的有益探索。2005年10月12日的《人民日报》称这一举措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新模式”。随之,鼓楼区民政局、老龄办立足居家养老的“鼓楼模式”,立足“城市养老”的长期规划,开始全面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一、“破冰”:探索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福利事业的新作业2003年,鼓楼区在全国率先创建“居家养老服务网”,以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民间组织运作的社会化模式,免费为孤寡、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家庭提供买菜做饭、清洗衣被、打扫居室等生活照料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网”创建之初,鼓楼区民政部门经过走访、调研后认为,传统的机构养老受多种因素制约存在诸多缺憾。探索一种“以公共财政购买服务、民间组织承担具体运作”的新型养老模式成为鼓楼区政府部门的“破冰”之举。区政府曾算过一笔账:建一所100张床位的养老院,政府要花1000多万元;而通过“服务网”模式,区民政局每年只需投入十几万,就可保证100位独居老人几乎每天都有人上门照料。由此,区民政局认为,如果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买单”,将是探索社会组织如何服务社会福利事业的新创举。2003年11月,“居家养老服务网”依托民间组织“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组建服务队伍具体运作。6年来,“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与政府呼应、互动,成功运作“居家养老服务网”。服务队伍从当初的30多人发展到近400人,并创出“心贴心”服务品牌,在本省、市乃至全国都产生积极影响。区民政局局长陈福泉说,“社会组织具有专业化服务,无行政化约束;适应性强,能够把握市场经济机遇;自主经营,融资渠道多样化;用人机制开放灵活,以及专业化、职业化等优势,是宝贵的社会资源,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不可或缺的力量。”由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导向,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的服务方式拉动了老年群体的养老消费,许多家有老人的居民纷纷慕名前来要求提供有偿服务,目前,服务老人共达5500人/户(其中免费服务2500人,低偿服务3000人),基本实现70岁以上孤寡、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免费服务全覆盖。二、“租巢引凤”,抗企资金资金危机鼓楼区地处南京市中心,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可谓“寸土寸金”。2003年前,该区养老床位总数不足200张。2003年,区民政、老龄部门自主创新,把“筑巢引凤”改变为“租巢引凤”,这一字之改,改出一条全新的养老福利事业发展之路。鼓楼区以租赁房屋场地并无偿提供使用的方式,吸引民营养老机构前来发展。2005年,该区寻租到某企业5000平方米的职工学校房屋场地,每年租金150万元,连续租用12年,并无偿提供给民营金康老年护理中心使用,这一举措使该机构的床位从原来的100来张一下子扩大到400多张。2008年,鼓楼区加大社会资源开发力度,在所辖区域内广泛联系企事业单位,探寻可利用房源,共寻租到4处合计9000平方米的房屋场地,一下就为该区净增500张养老服务床位。因为“租巢引凤”,鼓楼区公共财政每年要拨出经费380多万元,用于支付民营养老机构房屋租金。对此,区民政局局长陈福泉算了一笔账:政府新建一个900张床位的养老福利机构,总造价约2.3亿元。而把这2.3亿用于扶持民营养老机构,支付380万元的年租金,至少可用60年,而且是分期付款。鼓楼区是在用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在“租巢引凤”的强力驱动下,2008年底,全区养老床位总数已从2003年的不到200张增至目前的2368张。其6年的发展水平相当于2003年以前的10倍,全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25张养老床位。在养老福利机构数量和床位数统计中,民营养老机构均占该区90%以上,已撑起鼓楼区养老福利事业的大半壁江山。三、“老年餐”,让社区更规范从2005年起,鼓楼区开始扶持民间组织和民营机构兴办社区养老服务站,开设托老、日间照料、就餐、送餐、理发、修脚、照护洗澡、心理关爱、娱乐活动等服务。至2008年底,鼓楼区7个街道6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养老服务站,江东街道清河新寓社区养老服务站长年开设“老年餐桌”,社区里的老年人在此就餐每顿只花费3~5元钱,价廉餐美是这里的特色。“老年餐桌”还根据老年人特点,注重饭菜的酥软、营养平衡搭配等细节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2004年起,鼓楼区每年拨出3~4万元专款,开设照护老人洗澡的服务。并依托“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在观音里、西桥、天津新村等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起小型浴室,让居家老人就近得到洗澡服务。2008年,鼓楼区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着重抓了三大服务:一是开展为老人送餐服务试点工作,在观音里社区等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起“送餐厨房”,解决老年人吃饭、做饭难的问题;二是开展社区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与省老年心理关爱研究中心合作,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载体,开展老年人心理疏导、精神慰藉服务。在天津新村、西桥、颐和等社区养老服务站开设“心理茶吧”,以老年人易于接受的“饮茶聊天”方式开展心理疏导服务;三是与“瑞海博老年康复中心”合作,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四、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特征南京市鼓楼区的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是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合作形式的重要展现,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目标是充分整合资源,将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的资源配置最优化,从而发挥最佳的服务效果,使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获益。在三方合作中,首先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角色定位。(一)强化政府社会责任社区公共服务是在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的、为满足社区成员各种需求的活动。因此,在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实践中,政府必须明确责任,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负责制订规则,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竞争的环境;负责各个服务的宏观决策与规划、指导和监督;提供服务和福利、税收,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政府负责不等于政府包办,政府应当通过创新等方式,广泛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参与社会服务;政府不在社会领域与民争利,相反,应大力支持社会领域的公民事务。(二)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新载体在公共服务社会化中,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其他主体参与。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弥补政府的缺陷,就应该实行共同合作,把政府“提供不了、也提供不好”的社区服务交由社区、社会组织去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社区将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共同体,与民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对民众需求有着准确的把握。以社区为单位,发动和组织社区内成员建立服务网络,开展互助活动,为社区成员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服务,可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从实践上看,社区具有动员整合社会资源的巨大优势,是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载体。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具有志愿公益性的组织,作为社会分化的产物,它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缺陷,在多元互动的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既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具体实施者,又是政府服务社区的合作者,他们提供的社会服务已经覆盖了行业调节、监督管理、资质评估等方面,为公共服务社会化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成熟的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能够积极动员和吸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具有重要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的实践中获得了自我发展的空间,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水平。社区工作者队伍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生的一支专门从事社区公共服务的中间力量,是社区进行自我管理发展的产物,他们拥有和掌握熟练技术,可凭借其特殊身份和专门知识,调节各种社会矛盾,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在社区居民与政府,社区公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因此,政府应当依托社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形成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合力。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方合作是一种互补互利的关系,可以实现最高效率。当然,要确保这种合作的有效性,既需要有合作的组织结构,明确合作者各自的分工职责和角色定位,又需要建立长期合作的制度运作机制。一般认为,强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