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_第4页
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一、创新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自身资源的比较优势,选择了基于资源驱动的发展模式,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然而,这种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却是以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过度透支为代价。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继续扩大,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这种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必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我国就有可能重蹈一些拉美国家的覆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而,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是我国现实和必然的选择。创新集群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推出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system)概念后,推出的又一重要概念。创新集群概念是对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具体化。从创新系统的观点来看,创新集群被看作是简化的国家创新体系(Rduced-NIS)。对此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减小规模的国家创新体系(reduced-scaleNIS),它意味着国家创新体系可以被完全地复制在创新集群的层次上;另一种是简化形式的国家创新体系(reduced-formNIS),它意味着创新集群保持着国家创新体系内在性的本质特征和关键角色。OECD在《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中,将创新集群看作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具有竞争优势的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与普通产业集群不同,创新集群是“以创新为目标”的集群。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国家竞争力报告,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接近20个,这些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例如,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这些创新型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发育了规模较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集群。这些创新集群多分布在高技术领域,其高增长率、高就业率、高研发投入和大量知识外溢的内在属性集中到宏观层次,就显现为创新型国家的外部特征。这些创新型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创新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要想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培育创新集群。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着多种路径选择,目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大力发展和培育创新集群,无疑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模式进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OECD提出的创新集群是经济发达国家中以创新为目标的产业集群网络。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创新主体间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创新集群,我国所谓的创新集群更多是具有一定经济联系的创新产业集群。这种创新产业集群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既定时期展示高水平创新产出的那些产业集群(比如创新的数量、授权专利的数量等),另一种更为普遍的是在创新投入基础上界定的“高技术产业”专业化的产业集群(比如技术导向型就业在总就业中的比例或R&D支出在总销售中的份额)。考虑到术语“创新”和“高技术”可以交替使用,借鉴Maggioni和Riggi(2008)的做法,本文将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高技术产业集群。从我国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看,这种界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创新(产业)集群概念界定进行了研究,例如,Liyanage(1995)ielkamp和Vopel(1998)、Bortagaray(2000)、Meng(2003)、肖广岭(2003)、钟书华(2008)、王孝斌和王学军(2011)等,但是这些概念的主要缺陷在于无法应用于实证研究中。为此,本文的贡献在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产业集群的概念,并进行创新集群的类型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二、创新行业集团的概念、数据描述和识别方法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Maggioni和Riggi(2008)基于OECD(1997)的“创新集群”的定义,根据其R&D强度界定创新产业集群。对于本文中创新产业集群的定义,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但又与他们不完全相同,其特性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于高技术产业的界定。Maggioni和Riggi(2008)利用OECD(2005)的定义研究高技术产业,OECD的定义是部门R&D支出占总销售的百分比应当超过4%的阀值。根据这一标准,他们确定三位数水平上六个高技术产业:制药(283)、飞机及零件(372),导弹、空间飞行器、零件(376),计算机、办公用机械(357)、电子元器件(367)、医疗器械及用品(384)。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国统字033号),我国的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分为: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①。在本文中,高技术产业主要涉及除了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之外的其他高技术产业。江苏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企业数量极少,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因此,本文的创新产业集群是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这四个高技术产业集群。第二,关于集群的地理规模。在实证研究中,为了识别产业集群,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理规模。在大多数情况下,地理规模的选择由数据的可得到性和总的易处理性决定。此外,所选择的地理规模原则上应对应于地理学者所谓的“同质性或均质区域”(即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人口统计模式和劳动力市场动态特征的区域)。然而,找到这样理想区域是非常困难的。基于这个原因,本文的地理规模选择在在县(市)、区水平上。第三,关于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大多数研究利用就业数量作为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一些研究利用企业数量作为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实际上很少有任何研究使用销售额或增加值数据作为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因为获得高度细分区域和行业水平上的这些数据是非常困难的。区域企业数量的数据可以获得该区域部门产业结构和创业情况的相关信息,但是该变量没有考虑现有企业规模的任何差异。因此,基于企业数量的区位图可能高估新兴的小企业(常常相对年轻的)地方集群,低估企业平均单位规模较高地区的产业集群。此外,产生集聚经济(比如生产者—用户关系,知识溢出和本地竞争激励)的一些相关现象都与企业数量有关,而不是与行业规模(有关就业或销售)有关。就业数量是广泛应用于区位研究的、与规模有关的变量。通过就业数据,人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地区水平上特定行业的绝对和相对规模。然而,当利用这个变量时,有可能高估大企业高度集中地区的产业集群。此外,由于劳动力是生产过程的一种投入,建立在劳动力基础上的就业数据没有考虑地区生产率差异,因而利用这一变量有可能夸大劳动密集型技术所在地区产业集群的重要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就业变量的这种局限性对于高技术产业不太严重,因为不同企业的生产函数的地区变化相当小。基于上述方面的考虑,本文采用就业数量和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度量创新产业集群。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使用数据本文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和2006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库,即2011年和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由国家统计局建立,它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样本企业提交给当地统计局的季报和年报汇总。该数据库的全称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库”,其样本范围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其统计单位为企业法人。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是江苏省2011年和2006年高技术产业的工业企业数据(表1)。由表1看到,2011年江苏省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就业人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分别为169.51万个、2526.7万人、11.59万个和416.9万人。2006年江苏省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就业人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分别为37.38万个、774.5万人、2.59万个和148.3万人。就全省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占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的比例来看,2006—2011年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06年的6.93%下降到2010年6.84%;就全省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占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来看,2006—2011年间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5.33%上升到2010年16.50%。就各地区来看,2006—2011年间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占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的比例下降的地区有南京、徐州、扬州、连云港、南通和宿迁等六个地区,其他地区该比例上升;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占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下降的地区只有南京、南通和徐州等三个地区,其他地区该比例上升。3.产业集群的识别江苏省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可以借鉴Maggioni和Riggi(2008)所提出的方法:任何产业部门要成为某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必须在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均必须达到一定阀值。只有该地区该产业部门的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均大于等于该阀值后,我们才认为该地区该产业部门形成产业集群。如果某个地区仅仅在就业方面满足阀值要求,这表明该地区具有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但创业水平较低,因而该地区因缺乏足够的多样性而无法形成产业集群。相反,如果某个地区仅仅在企业数量方面满足阀值要求,这表明该地区具有高水平创业的特点,但生产却是小规模的,因而该地区因缺乏足够多的合格和多样化的劳动力资源不能产生信息溢出,从而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与区域规模相关的、企业和就业数量都超过规定阀值,是界定产业集群的必要(最小)条件。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一般都与区域人口或规模高度相关。然而,一些区域正向或负向偏离这种一般模式。通过说明这种正向偏离应当高于就业和企业数量的某个百分比,我们能够识别包含产业群集的那些地区。当应用这种方法时,我们估计以下两个回归方程:其中Empri是地区r产业i的就业人数,Estir是地区r产业i的企业数量,Manr是地区r的工业企业的就业人数,ln是自然对数,ε和η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误差项。对于每个年份,我们估计产业i的(1)和(2)方程,并保存残差εir和ηir。与Maggioni和Riggi(2008)的假定相同,我们假定,如果地区r产业i的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的残差是正的、且超过0.1的那些情况,那么地区r就形成i产业集群。三、江苏省创新产业集团的区域分布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群模式为了识别出有实际意义的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类型,我们将识别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地理规模定位在县(市)、区。因此,利用(1)和(2)式,我们对江苏省2011年份105个县(市)、区四个高技术产业进行回归。其中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回归残差均大于0.1的地区形成创新产业集群,其分布在图1中的第一象限。江苏省2011年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如表2所示。就2011年江苏省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浦口区、栖霞区和高淳县;苏州市分布在金阊区、平江区、吴中区和虎丘区;无锡市只分布在滨湖区;常州市分布在金坛市和新北区;泰州市分布在高港区、姜堰市、泰兴市和海陵区;南通市只分布在启东市;连云港市分布在赣榆县和新浦区;徐州市分布在鼓楼区和铜山县;淮安市分布在清河区和楚州区;盐城市分布在滨海县、大丰市、阜宁县和响水县;宿迁市只分布在泗阳县。就2011年江苏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江宁区、栖霞区、鼓楼区和浦口区;苏州市分布常熟市、昆山市、平江区、虎丘区、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和沧浪区。无锡市分布在滨湖区和锡山区;常州市分布在武进区和新北区;镇江市分布在润州区和京口区;扬州市分布在邗江区和广陵区;泰州市只分布在高港区;南通市分布在崇川区和楚州区。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市11个县级市和市辖区中,9个县级市和市辖区分布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就2011年江苏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高淳县、鼓楼区、下关区、浦口区和江宁区;苏州市分布在虎丘区、平江区和沧浪区;无锡市分布在滨湖区和锡山区;常州市分布在新北区和武进区;镇江市只分布在扬中市;扬州市分布在邗江区和广陵区;泰州市分布在泰兴市和高港区;南通市分布在海安县、启东市和通州市;连云港市分布在连云区和灌南县;徐州市分布在鼓楼区、泉山区和铜山县;淮安市分布在清浦区、清河区和金湖县。就2011年江苏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玄武区、下关区和栖霞区;苏州市分布在平江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市和昆山市;无锡市只分布在滨湖区。相对于其他创新产业集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从总体上看,江苏省创新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苏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南京和苏州,苏中地区也有较多的分布,苏北地区分布较少。江苏省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类似的地区分布特征。2.关于是否发展成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由图1看出,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在第二、三象限。其中,第二象限是企业数量残差大于0.1,而就业人数残差小于-0.1的地区;第三象限是就业人数残差大于0.1,而企业数量残差小于-0.1的地区。2011年江苏潜在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如表3所示。对于江苏潜在创新产业集群1区而言,南京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很少,只有江宁区。这出乎我们的预料,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江苏已有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较广泛;二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就业水平,进而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形成的可能性很少。苏州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只有常熟市和昆山市,这两个地区分别可能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无锡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宜兴市、江阴市和惠山区,有可能发展的创新产业集群是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常州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钟楼区、金坛市和天宁区,且这三个地区都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镇江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扬中市和丹阳市,且它们都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扬州市只有江都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泰州市的泰兴市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兴化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南通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最多且最集中,其中海门市、崇川区、如东县和如皋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海门市、通州市、如皋市、港闸区和启东市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连云港市只有灌云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淮安市只有盱眙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盐城市的东台市和建湖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亭湖区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宿迁市的沭阳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总之,2011年江苏省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33个,其中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14个,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14个,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5个。对于江苏潜在创新产业集群2区而言,南京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六合区、鼓楼区和玄武区;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下关区和六合区;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只有秦淮区。苏州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沧浪区和相城区。无锡市的北塘区、江阴市和崇安区分别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常州市只有天宁区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镇江市只有京口区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扬州市的广陵区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泰州市的靖江市、海陵区和高港区分别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创新产业集群。南通市只有港闸区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连云港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徐州市的睢宁县和云龙区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鼓楼区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淮安市的清浦区和涟城镇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洪泽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总之,2011年江苏省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27个,其中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有16个,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有6个,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4个,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1个。3.不可能发展成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Karlssonetal.(2003)将不可能利用政策措施将其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但是却有可能发展其他产业及其集群的称为“黑洞”区,其分布在第四象限(图1)。2011年江苏不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如表4所示。由表4看出,在不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中,镇江市有六个地区,扬州市、徐州市、淮安市和盐城市各有三个地区,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各有两个地区,南通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各有一个地区。在不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中,淮安市和盐城市各有六个地区,泰州市、徐州市和宿迁市各有四个地区,扬州市有三个地区,南京市、常州市和南通市各有两个地区,连云港市有一个地区。在不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中,无锡市和南通市各有四个地区,盐城市有三个地区,南京市、苏州市、镇江市、扬州市、连云港市、徐州市和宿迁市各有两个地区,常州市和淮安市各有一个地区。在不可能发展成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中,苏州市有两个地区,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徐州市和淮安市各有一个地区。四、江苏省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变化1.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识别对于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我们主要从创新产业集群的类型变化进行分析。就类型变化而言,我们将2006年和2011年都存在的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稳定型创新产业集群,将2006年存在、但2011年不存在的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将2006年不存在、但2011年存在的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据此,我们利用前述的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识别出江苏省2006的创新产业集群,然后与江苏省2011年创新产业集群(表2)进行比较,分析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由表5看出,江苏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稳定型集群上,其次是衰退型集群,新生型集群较少。江苏稳定型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发生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其中盐城市和泰州市各有四个,苏州市有三个,南京市、常州市、徐州市和淮安市各有两个,无锡市、南通市和连云港市各有一个。江苏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发生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其中苏州市、扬州市、南通市和淮安市各有两个,常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徐州市和盐城市各有一个。江苏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发生在只发生在苏南和苏北地区,其中南京市、苏州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各有一个。2.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由表6看出,与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相类似,江苏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稳定型集群上,其次是衰退型集群,新生型集群较少。江苏稳定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苏南地区,其中苏南地区的苏州市稳定型集群高达八个,南京有五个,无锡市、常州市和镇江市各有两个。江苏衰退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只发生在苏中和苏南地区,其中苏中地区的南通市衰退型集群高达五个,苏南地区有三个。江苏新生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只发生在苏南地区的南京市、苏州市和南通市,且总共只有四个新生型集群。3.不同类型集群的比较由表7看出,与江苏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以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明显不同,江苏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衰退型集群上,其次是新生型集群,稳定型集群最少。江苏衰退型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发生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其中苏南地区的南京市有四个衰退型集群,苏中地区的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徐州市和淮安市各有三个衰退型集群,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和无锡市各有两个衰退型集群,常州市、镇江市和盐城市各有一个衰退型集群。江苏新生型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苏北和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连云港市、徐州市和淮安市共有七个新生型集群,苏中地区扬州市、泰州市和南通市共有六个新生型集群,苏南地区只有常州市和镇江市的两个新生型集群。4.种类型发展变化的均衡由表8看出,与前述的三个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不同,江苏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三种类型的发展变化相对均衡,且都集中在苏南地区。江苏稳定型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苏州市,新生型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南京市和苏州市,而衰退型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均衡地发生在南京市、苏州市和无锡市。五、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利用前述的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不仅能够识别出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及其地区分布,而且也能够确定有可能培育成为创新产业集群以及不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除此以外,本文还研究了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的稳定型、衰退型和新生型及其地区分布。发展和培育江苏创新产业集群,不仅关系到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顺利实施,而且关系到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两个率先”进程,必须在政策支持上有更大举措,在营造环境上有更大作为。1.创新产业集群内生发展动力从全国范围来看,创新产业集群领域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的探索阶段,还谈不上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应用。对于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首位的江苏省来说,有必要在激发创新产业集群内生发展动力上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