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绿色财富研究综述_第1页
近年来绿色财富研究综述_第2页
近年来绿色财富研究综述_第3页
近年来绿色财富研究综述_第4页
近年来绿色财富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年来绿色财富研究综述

近年来,“绿色财富”一词经常出现。一些专家先后发表相关文章,一些媒体和研究机构还举办了相关论坛和研讨会。这表明,“绿色财富”的研究已经逐步引起社会关注。但是,究竟什么是绿色财富?绿色财富的创造途径有哪些?记者就此专访了本刊名誉社长、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黎祖交教授。绿色财富的定义记者:黎教授,您一直以来对绿色经济、绿色财富给予很多关注,最近您刚从海南参加“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归来,我听说您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关于绿色财富及其创造途径的几点看法”的精彩演讲,由于观点新颖独到,富有创新精神,获得论坛组委会颁发的“生态文化理论创新奖”。但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绿色财富,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公认的科学的定义。您能否告诉我,绿色财富是个什么概念?其涵义是什么?黎祖交:“绿色财富”是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确实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的定义。但这并不等于说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没有取得进展。如有的学者提出:“绿色财富是对环境友好的财富。”有的学者提出:“绿色财富就是以保护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基础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它包含着绿色物质财富和绿色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还有的学者提出:“绿色财富是以保护人类健康繁衍为宗旨,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财富、自然财富、精神财富的总称。”如此等等,应该说都包含着真理的成分。当然,从已有的一些表述我们也不难看出,尽管其基本观点并不矛盾,但是其研究的角度、广度和深度还有所不同,还难以形成一个公认的科学的定义。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绿色财富的研究在近年才刚刚开始,许多问题的研究未及全面深入展开。要对绿色财富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尚待学术界进一步做出艰苦的努力。记者:在您看来,什么是绿色财富呢?您可以为绿色财富下个定义吗?黎祖交:在我看来,所谓绿色财富,就是以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为前提的,有利于人类健康繁衍,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财富。当然,我下的这个定义也还是初步的、探索性的,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记者:您能否告诉我,您下的这个定义与目前已有的一些定义区别在哪里?黎祖交:主要是研究的角度不同,也可以说是涉及的学科范围、研究领域不同。目前已有的一些定义,有的只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只涉及经济领域;有的是从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结合的角度,涉及经济和环境领域。我下的这个定义则更为宽泛。我是力图从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来探寻绿色财富的特有属性和质的规定性。因此,不仅涉及经济、环境领域,还涉及资源、生态和社会领域;不仅涉及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涉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涉及人的全面发展。我认为,从多学科的角度开展对绿色财富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揭示绿色财富的科学内涵,也有助于社会各界人士树立绿色财富观,积极投身共创绿色财富的行列。记者:我注意到,在您下的这个定义中,包括您2004年发表在《绿色中国》杂志的一篇题为《绿色财富:时代的呼唤》的文章中,都特别提到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这“四个安全”。在有的文章中您还把“四个安全”作为界定绿色财富的标准。您为什么特别强调这“四个安全”呢?黎祖交:绿色财富既然是绿色的,本身就含有安全的意思。也可以说,安全是绿色财富的必备条件之一。如果一种财富不安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之为绿色财富的。而如果一种财富真正是安全的,就必然要包括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这“四个安全”。需要指出的,是这“四个安全”既是对财富的创造者和消费者而言,也是对其所在的整个社会而言。也就是说,财富的创造者和消费者在创造和消费财富时要努力维护这“四个安全”,社会也要努力为财富的创造者和消费者提供这“四个安全”。事实上,这两个方面是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的。但要真正使这两个方面都做到“四个安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者:您能具体给我们讲讲这“四个安全”的含义吗?黎祖交:我所说的“资源安全”指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财富生产过程对资源的低耗和财富消费过程对资源的节约;我所说的“生态安全”指的是生态系统的平衡不被破坏,是财富生产过程恪守生态优先原则和财富消费过程注重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我所说的“环境安全”指的是不破坏和污染环境,是财富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和财富消费过程的无害化;我所说的“社会安全”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是财富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诚信守法,是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应有的责任、道德和良知的体现。绿色精神财富与绿色物质财富记者:按照您下的这个定义,绿色财富包括哪些种类呢?黎祖交: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绿色财富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绿色财富也因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因时间关系,这里不全面展开,只讲一种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划分,这就是:按照绿色财富的存在形态我们可以首先将绿色财富划分为绿色物质财富、绿色精神财富和绿色人力财富。所谓绿色物质财富,指的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绿色财富,例如森林、草地、雪山、环保节能汽车、绿色生态建筑等。所谓绿色精神财富,指的是以精神形态存在的绿色财富,例如优秀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生态文明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制度、法律、政策等。所谓绿色人力财富,指的是以人力资源形态存在的绿色财富,就是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具有一定智力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例如绿色的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文学家、艺术家、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公务员、工人、农民、媒体记者等。包含这三大种类的绿色财富被称为广义的绿色财富,其中的绿色物质财富则被称为狭义的绿色财富。记者:从目前情况看,人们或许更关注绿色物质财富,即狭义的绿色财富。您能否对这种绿色财富再进行一次细分?黎祖交:划分本来就是有层次的。上述这种划分还只是对绿色财富第一个层次的划分。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还有必要对其中不同种类的绿色财富进行逐层细分。比如对您提到的“绿色物质财富”或者狭义的绿色财富,我们还可以按照是否经过人为加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天然型绿色物质财富、人造型绿色物质财富和组合型绿色物质财富。所谓天然型绿色物质财富,指的是未经人类加工天然形成的绿色物质财富,例如天然林、天然湿地、天然草原、冰川、生物多样性、自然风光等。所谓人造型绿色物质财富,指的是经过人类加工生产出来的绿色物质财富,例如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绿色服饰、绿色汽车等。所谓组合型绿色物质财富,指的是天然绿色物质财富与人造绿色物质财富组合而形成的绿色物质财富,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自然风景区等。绿色物质财富的社会构建记者:从您对绿色财富所下的定义和所作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绿色财富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宽泛的概念,要对绿色财富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是一个十分浩大的系统工程。那么,在您看来,当前应注重开展对哪类绿色财富的研究?黎祖交:我认为,从我国和世界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应注重对绿色物质财富的研究。当然,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愿意在何时研究何种绿色财富,是研究者个人的自由,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强求。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因为当前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譬如,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长期过量的碳排放已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就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日前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也因此引起了各国政治家和普通百姓的深切关注。人们有理由认为,那种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和无节制浪费资源为代价获取财富的方式如果再不改弦更张,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在对绿色财富的研究中,着力开展对绿色物质财富的研究,引导人们切实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实际上已经成为社会对绿色财富研究的主导需求。另外,我所说的这种绿色物质财富因其包含的“财富”与通常意义的“财富”含义比较接近,先开展对绿色物质财富的研究,也比较容易被社会接受和认可。记者:您说绿色物质财富(即狭义的绿色财富)中包含的“财富”与通常意义的“财富”含义比较接近,这是否意味着广义的绿色财富中的“财富”与通常意义的“财富”有所不同?那是为什么?黎祖交:所谓通常意义的“财富”即传统经济学意义的“财富”,指的是“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其中的“东西”往往被理解为具有物质性,都由自然物质构成。换句话说,通常意义的“财富”指的就是物质形态的财富,即物质财富。譬如,最早在经济学上给财富下定义的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就在《经济论》一书中指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就认为,只有诸如马、羊、土地等有实际用处的东西才是财富。我之所以说绿色物质财富中包含的“财富”与通常意义的“财富”含义比较接近,就是指都包含在物质形态的财富范围内。这同广义的绿色财富中的“财富”的含义当然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广义的绿色财富中的“财富”不仅有物质形态的,还有精神形态的和人力形态的。我的问题是什么?记者:据我所知,您是国内较早关注绿色财富研究的学者之一。那么,在您看来,我们应该怎样创造绿色物质财富呢?黎祖交:如您所说,我只是较早关注绿色财富研究,而不是专门研究绿色财富,目前做了一点工作也只是刚刚开始,因此对您的问题还很难给出满意的答案,只能以我目前的认识讲点不成熟的意见。我认为,在人类正在迈向生态文明社会的今天,创造和拥有绿色物质财富,既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要创造绿色物质财富,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记者:您所说的全社会,都包括哪些社会主体?其中最主要的社会主体是什么?黎祖交:我所说的全社会包括所有的社会主体,即所有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包括国家政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城乡居民自治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其中最主要的是居于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企业和居于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国家政权机关。是坚持政府引导的,引导记者:那么,对于全体社会主体来说,目前最要紧的是什么?黎祖交:最要紧的是要转变传统财富观念,树立绿色财富观。记者:这是为什么?黎祖交:这是因为,人们的财富观念决定和影响着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财富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财富。在传统财富观念下,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在创造和拥有财富过程中只顾及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其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不顾及其对人类健康繁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这正是多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诸多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问题的思想根源。讲到这里,我想起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即所谓“离开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是没有意义的”。我不否认这句话包含的正确成分,但我始终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生态保护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因此两者必须兼顾,这位经济学家只讲上述这句话至少是片面的。实际上,在当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说的一句话是: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和人的健康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发展是没有意义的。历史经验也表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流财富观。正是主流财富观引导和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的财富观是以土地资产为主流的财富观,工业文明时代的财富观是以有形和无形资产为主流的财富观,那么正在迈入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我们有理由认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财富观理应是以绿色资产为主流的财富观,即绿色财富观。但愿我们社会各界有越来越多的人士,特别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国家政权机关公职人员切实树立起这种绿色财富观,并用于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果如此,人们创造绿色财富的良好愿望才会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树立绿色财富观的统一性记者:现在党和国家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而您说要树立绿色财富观,两者是什么关系?黎祖交:绿色财富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可以说,绿色财富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在财富领域的具体运用。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树立绿色财富观是完全一致的。事实上,正是党和国家及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树立绿色财富观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和理论指南。正是通过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们懂得,只有不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和人类健康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健康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只有在保证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前提下获取的财富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阳光、安全、可持续的财富。企业和国家政权机关都要有合力记者:您这里讲的是思想观念问题,正如您所说,这是对全社会而言的。那么从实际行动上讲,对于您所说的最主要的社会主体——企业和国家政权机关,又该怎样做呢?黎祖交:从实际行动上讲,当前最重要的是企业和国家政权机关要齐心协力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大发展,特别是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环保节能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产业的大发展。记者:您特别强调“企业和国家政权机关要齐心协力”,是否意味着此前他们还没有完全做到“齐心协力”?黎祖交:是这样的。其实,不仅企业和国家政权机关之间没有完全做到齐心协力,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也没有完全做到齐心协力。您只要看看前几年在对待节能减排几个约束性指标执行力度上国家政权机关与企业之间、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同程度的反差,就不难得出这一结论。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绿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素质记者:那么应该怎样做到齐心协力发展绿色经济呢?黎祖交:国家政权机关与企业要做到齐心协力发展绿色经济,就要使国家政权机关和企业都切实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记者:能否请您适当展开谈一谈?黎祖交:从国家政权机关的角度讲,我认为除了前面讲到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传统的财富观念,树立绿色财富观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已被实践证明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其中特别是要把握“四个不动摇”和“一个突出问题”。所谓把握“四个不动摇”,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动摇;二是坚持科教兴国,精心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类绿色人才,大力发展绿色科技,不断提高国家绿色科技软实力不动摇;三是坚持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消费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绿色经济不动摇;四是坚持发展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教育的、道德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等多种手段实施综合治理不动摇。所谓把握“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为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顺应联合国倡导的“绿色新政”,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加速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同时推动企业特别是至今节能减排尚未达标的企业切实做好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当然,国家政权机关要与企业做到齐心协力,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必须先做到齐心协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建立完善绿色国民经济,即绿色GDP核算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将各地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将地方政权机关决策者的“指挥棒”从过度重视GDP切实扭转到重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此外,国家政权机关还要通过有效沟通,使得自己的责任和意图全面、准确、及时地为企业知晓,并促使其付诸实施。这中间自然也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绿色经济是创造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记者:那么,企业又该怎样呢?黎祖交:从企业角度讲,主要是要使企业家真正懂得以下两点:一是发展绿色经济和节能减排同样可以为企业赢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这种效益是可持续的;二是发展绿色经济、创造绿色财富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简言之,对企业来说,发展绿色经济既可获利又是尽责,是获利与尽责兼顾的最佳选择。记者:您可否讲得具体一点?黎祖交:关于发展绿色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我想至少应该有这样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个基本判断是:发展绿色经济是企业创造更大物质财富的新机遇、新领域。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仅跟环保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市值已经达到1.3万亿美元,在未来12年内还有望翻番。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也称,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包括风能基础设施、太阳能电池板和生物乙醇生产等)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1.6万亿欧元(1欧元约合10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汽车业和电子业的世界第三大产业,而且其2007年收益已经高达6300亿欧元,超过了全球制药产业。还有资料显示,发展绿色经济已被欧盟、美国、日本三大经济体视作瞄准未来的经济主引擎。美国犹他州的生物技术谷、日本的筑波生物产业区、德国的慕尼黑生物产业区、英国的剑桥生物产业区已经成为绿色经济群落发展的典型。包括“股神”沃伦·巴菲特和软件巨头比尔·盖茨在内,全球一些超级富豪在金融危机的惨淡背景下,都将众人眼中的“逐利”资本大举进入绿色产业。美国通用电器公司2005年推出名为“绿色创想”的商业战略以来,其产品如海水淡化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发动机等,已经实现了3倍于公司平均增长速度的增长。记者:您以上讲的都是国外的情况,我们国内的情况又如何呢?黎祖交:我们国内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前景同样看好。仅以环保产业为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就在2009年11月8日召开的第四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上表示,节能环保产业是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到201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2.8万亿元。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成功典型也很多。譬如江西赛维LDK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彭小峰就因投资太阳能产业获得巨大成功,并以400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新能源首富。在英国媒体最近公布的“全球绿色财富排行榜”上彭小峰又位列其中,并名列中国绿色财富首富。和彭小峰一起登上“全球绿色财富排行榜”的还有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传福、杭州锦江集团董事长钭正刚等,也都是靠投资绿色产业发展起来的。事实表明,面对不断减少的不可再生能源、不断恶化的生态与环境和为应对这些不良局面不断创新的绿色科技,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高循环、无污染、低耗能”的绿色产业是人类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必然大势,日益壮大的绿色经济是企业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记者:这是您的第一个基本判断。请您再谈谈您所说的第二个基本判断。黎祖交:第二个基本判断是:节能减排是增加绿色财富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是基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实情况来说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前面说到的绿色产业,还是尚未实现绿色转型的传统产业,首先都要立足现实做好节能减排,而且这本身也能创造可观的绿色财富。对此,中国工程院魏复盛院士曾亲自算过几笔账,其中包括硫资源回收、淘汰小火电并提高能效、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固碳和发展低碳经济等,都是很有说服力的。譬如,一个年产800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