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通用6篇)_第1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通用6篇)_第2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通用6篇)_第3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通用6篇)_第4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通用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褒禅山记》教案(通用6篇)《游褒禅山记》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设想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1.关于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三、课内预习。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四、讲读第1、2段:(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1.一词多义:(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2.词性活用:(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五、布置作业。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游褒禅山记》教案篇2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3、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三、背景资料《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四、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2、讲解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本名①→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本名⑤→音谬⑥3、作业:书面翻译第一段在笔记本第二课时1、复习第一段翻译2、讲解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平旷游者众,后洞远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悔3、讲解第三段游华山洞的心得A、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B、阐述“尽吾志”的观点。4:作业:书面翻译第三段并背诵。第三课时1、检查三段背诵2、讲解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3、讲解第五段:记游的结尾——补叙4、主旨总结①.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②.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③.“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5、写作特点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6、作业:课后练习第二三题基础知识梳理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①始舍于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见到的景象。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流传的文字。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④此余之所得也。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补充解释①偏义复词:庐冢。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4、疑难句释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6、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8、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6)其孰能讥之乎(7)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教案篇3知识与技能: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词类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识。2.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习并能够使用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够阐释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1.理解并能够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具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2.能够使用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并能够使用文中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教学思路通过理清作者游览经历来分析作者论证的逻辑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后深入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两个道理。教学活动一、启——导入课题师: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文言游记,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大家认为这些游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检查预习成果:看学生是否在课前疏通文意,总结重点文言知识。二、承——记叙游览经历师:通读全文,作者一共游览了几个地方?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能否画出作者的路线图?补充提问:(1)作者是先游览的华山洞还是先游览的仆碑呢?明确:游览了两个地方:从禅院出发,游览华山洞、仆碑禅院→仆碑→华山洞→仆碑先游览的仆碑。(2)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明确:作者在游览华山洞之前路遇仆碑,发现“其文漫灭”,知道是“谬误”,后游历了华山洞,有感而发,原路出洞后又遇仆碑,再见则抒发感慨,说理记文。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集中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点并填空。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上刻什么字?(花山)②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平、旷)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众)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深)愈(难)其见愈(奇)。而随洞深入,题记者(少),乃至(加少)。④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悔随之出)。三、转——说理记文主问题:在这样的游历经历中,作者感悟了什么道理呢?次问题:(1)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从叙事转为议论的呢?明确:通过“于是余有叹焉”。(2)作者“叹”的是什么?作者又为什么叹呢?明确: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2作者有力足火明却游而未尽,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不悔”?明确:1.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到达目标)2.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尽力却没到达目标)(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明确:志、力、物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5)作者出洞又遇仆碑,此时他论说了什么道理?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四、合——叙议结合,结构严整,思想深刻1、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论说华山洞的经历的?明确:游览顺序和说理顺序一一对应,叙议结合,行文严谨,首尾呼应。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说华山洞的经历。2、作者本文中一共论述了两个道理,请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区区一篇游记中论说这些道理呢?补充材料: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同时王安石同欧阳修交好,主张古文革新,反对当时诗歌文章浮华的弊病。明确:1.作者借“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他主张改革的远大理想,并指出,要达到这远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条件齐备却没有达到理想,作者“无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决心。2.又在途中遇仆碑,想起文坛流弊,指出学者治学要“深思而慎取”。《游褒禅山记》教案篇4【教学目标】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教学策略】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二、整体感知1.解题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点名提问)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第5段——同游者谁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4.小结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三、研读探究(一)研读第一、四两段1.研读探讨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②③④⑤①⑥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以”等的用法和意义。(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明确: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二)研读第二、三段1.研读探讨第二段(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明确: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2.研读探讨第三段(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毛泽东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四、课文总结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五、作业1.熟读课文。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游褒禅山记》教案篇5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2.把握作者感情,写作思路。3.归纳、分析作者“尽吾志”的思想4.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2.“其”“之”“以”“夷”“相”等词的用法。3.背诵全文。教学设想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抒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解决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诵读,最后总结全文,即“全局——局部——全局”。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工具书查找的方法积累这些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说过。学生说出游记篇目:《醉翁亭记》、《桃花源记》(注意不要把《核舟记》、《岳阳楼记》列入游记)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二、讲解文章的主旨1.播放配乐课文朗读。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多媒体展示)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正音:褒(bāo)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之庐冢(zhǒng)也无物以相(xiàng)之后也之谬(miù)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句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缘此而生。)讨论后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4.教师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词语。5.教师再追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而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源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泽东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也正是本句的关键词语。三、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四、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教师提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洞后结束,可见了第1、2段是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写游山的心得)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引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1、2段)五、诵读第1段。1.教师讲读[说明]教师讲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口褒禅;”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谬音为“华”)②“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③“距洞百余步……口‘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整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2.学生练习背诵第1段。教师可将本段行文思路利用多媒体展示: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3.学生齐背第1段。先看行文思路顺序背诵,然后独立背诵。4.个别检查背诵。六、布置作业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附:板书设计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主旨句: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而余亦悔其随之不有极夫游之乐也布局: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1、2段)山院洞碑议论部分——写游山的心得(3、4段)尽吾志而不至者,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游褒禅山记》教案篇6【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记,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本文它一篇游记。那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简介作者及背景1.作者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后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2.背景资料《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段落序号、读准字音和停顿2、指名两学生诵读课文,是顺势正音褒bāo禅山华huá山庐冢(zhǒng)有穴(xué)窈(yǎo)然怠(dài)咎(jiù)好游(hào)仆(pū)碑无物以相(xiàng)之深父(fǔ)3、疏通文意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读也读了,现在就请大家依据课文注释,说说看,文章的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好吗?我们分组进行:男生负责一二自然段,女生负责三四五自然段。当然你们可以在翻译之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帮助解答。具体步骤:(1)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译读课文,并圈出疑难字词。(2)分组译读课文,教师及时予以点评和鼓励。4、自读,理清思路(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一、(1—2):记叙——游山经过。1、介绍褒禅山概况。2、记游华山洞的经过。二、(3—4):议论——游山心得。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4、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三、(5):记叙—结尾,补叙同游者5、画出直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四、归纳文言知识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三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品读鉴赏,合作探究1、研读第一段(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2)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有何作用?教学预设:交代了作者游山的踪迹。2、研读第二段(1)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2)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教学预设: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