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观的当代价值_第1页
儒家和谐观的当代价值_第2页
儒家和谐观的当代价值_第3页
儒家和谐观的当代价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和谐观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创新和文化创新学术领域。以儒学为主干,以佛教和道教为其两个分支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不但有其各自的和谐观,而且也有其在各自和谐观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总结并吸收三家和谐观的精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均具有积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一、儒家的和谐思想儒家的和谐观:根植于小农经济和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儒家思想文化,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文化。儒家从追求天、地、人和谐;家、国、天下和谐角度出发,不仅特别重视和谐问题,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和谐思想体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提出和谐的哲学命题。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千差万别的自然现象,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统一体。儒家务实面世,以人为本,倡导和谐,对此多有论述。在儒家看来:“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若至中和,则是达天理”“苟不能以中和养其志,气能浩然乎!”、“但能致中和于一身,则天下虽乱,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安泰。而不能者,天下虽治,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乖错。其间一家一国,莫不然”“天理亦有个中和处”“中和,道义由之出”,儒家认为由中庸、中和而致和谐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现宇宙、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之大道理。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正如《尚书·尧典》指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只有中和才能化解怨、恨、仇,求同存异,以邻为伴,以邻为友,邻望邻好,友望友好,和谐相处,天下太平。孔子从社会不同人等对和谐理解的程度及其不同的精神境界角度出发,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第二,提出和谐的价值——和为贵。儒家认为和谐是人事间最美好的状态。“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提出;“和无寡”;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怎样才能达到和谐呢?儒家主张:施政使民贵乎,“执中”,天地万物贵乎“中和”,君子言行,贵乎“中庸”。《周易·乾·缘辞》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第三,提出和谐的目标,即实现人和、家和、国和、天地人和。人和是实现和以处众的前提和基础。人生活在群体社会之中,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免要进行交往,而只有交往才能加深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增强信任,只有信任才能与之合作,由此产生和谐。做到孔子所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家和万事兴,家和天下定。只有协和万邦,才能世界安宁。只有天地人和,才能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第四,提出实现和谐的方法和途径。在儒家看来,实现和谐的方法和途径,在于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采取“中庸”的思想方法,实行“厚德载物”的行为路线,通过执中、中和之道路而致和谐。第五,提出未来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追求美好与改变现状是人类的天性。实践活动是思想观念的外化过程。儒家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全面和谐,并以此思想为指导而展开实践活动。儒家和谐实践观突出表现为,提出对未来美好社会建设的蓝图。例如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是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有不如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可见,儒家经典所描绘的小康社会,是指夏、商、周三代从禹到周公时代的一种社会生活状况。用现在的话说即是财产私有,生活富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安定祥和的社会生活状态。例如关于大同社会的描绘,大同社会是比小康社会高一级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修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例如孟子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描述,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蓝图。例如墨子对美好未来社会的描述,主张建立一个“兼相爱”、“爱无等差”的理想社会。例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提出令人心驰神往的和谐社会画卷,“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佛教的和谐观:佛教是在我国两汉之际传入的,在佛教传入我国的同时,古代印度的思想文化也一并传入了我国。在经历了两大民族、两种文化的漫长冲突和融合之后,佛教不仅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而且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佛教的特点。概括起来佛教的和谐观,主要有如下观点:第一,提出和谐的概念及内涵——因缘和合。在佛教看来,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合和的产物,都有其自身的内在和谐发展规律。第二,提倡和为贵。释迦牟尼就曾提出“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是合和的本质;“意和同悦”、“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是合和的表现。通过“六和敬”,人人自贵其心,提升精神道德境界水准,怀着“慈心善目看人间”的平常心、清静心、慈悲心和怜悯心,远离以侵犯为特点的地狱、以索取为特点的饿鬼,以愚痴为特点的畜生三类境界,在佛教看来,“六和敬”之法就是解决人间冲突的解决之法,一种圆满之道。从而致使人和家和天下和。第三,提出报恩求和主张。提出:“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谓“四重恩”就是“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土恩、报三宝恩”。第四,提出了多维度时空理想社会的蓝图。比如药师佛净土——东方琉璃世界;阿弥陀佛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弥勒佛净土——兜率天净土。净土的境界是:有美好的环境,有安全的居所,有善良的亲友,有自由的生活,有净化的感情。道教的和谐观: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大体与儒学相一致,其思想来源“杂而多端”。道教直接参与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构建,并与佛教一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分支之一。道教的和谐观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提出自然和谐观点,主张顺其自然。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皆源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谐是万物生成必不可缺少的状态条件和重要契机。第二,提出人与社会和谐观点,主张“和光同尘”。认为只要人人各安其业,男女平等,经济平等,社会就会呈现和谐状态。第三,提出适宜、适度,不偏激、不过分观点,主张“去甚,去奢,去泰”。重视事物转化,提醒人们注意物极必反。指出“物壮则老”,“兵强则不胜”。第四,提出理想的社会蓝图。老子提出建立一个“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庄子提出建立一个“同心”、“同德”的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二、道教的和谐观和理想社会尽管儒、释、道三家均有其各自的和谐观,并对未来理想社会蓝图做了描绘,但是三家的和谐观提出的侧重点及其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别,儒家的和谐观是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解决小农经济社会和谐问题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安居乐业、人人平等、丰衣足食的农业和谐社会,因此也最具有代表性,现实性和影响力。佛教的和谐观则是侧重于和谐问题提出来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社会和谐的大环境,以利于整个社会与宇宙不同时空生命形态的生存与发展。道教尽管根植于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社会,并深知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所以道教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大体与儒家相同,但由于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而道教则主张逃避现实,因此道教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远离现实社会,顺从自然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和谐观。以追求生命个体的健康长寿,延年益寿,最好成为世上的活神仙为旨趣。由于道教主张出家,所以其社会作用和影响大体与佛教相同。尽管儒、释、道三家均提出了各自追求的未来理想社会,但从三家对未来理想社会描述上看,儒家也最符合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社会的实际,因此也最具有诱惑力和吸引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广大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佛教的理想社会,说是精神领域的见解在宗教层面的一种构想。道教描绘的理想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严重脱离现实,脱离社会,脱离群众。但对于人们的理想追求,还是有积极启示。三、道教的爱国精神和谐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认真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做到古为今用,既是繁荣祖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学术、思想理论界应给予高度重视的研究问题之一。借鉴意义之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儒家倡导的以“仁者爱人”、“老吾老乃至人之老,幼吾幼乃至人之幼”、“不独亲其亲”的泛爱社会伦理思想,道教倡导的社会男女平等思想,佛教倡导的“自爱”与“爱他”思想。是构建平等和睦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思想资源。《佛说自爱经》提出“慈爱人物”,《摩可僧袛律》提出“泛爱人物”。《长者奥恼三处经》提出“敬一切人”。《贤劫经》提出:“卑己敬人”。《别译杂阿含经》提出的自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若人自爱己,应修诸善业”《增一阿含经》提出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以及佛教提倡三种境界:即《法镜经》主张爱他等同于爱自己,“以爱加众身,若其爱自身”;《大乘庄严经论》主张爱他超过自爱,“爱他过自爱,忘己利众生,不为自憎他,岂作不善业”;《大丈夫论》提倡自爱与爱他辩证统一,“乐爱悲者能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众生即是爱己”。均具有借鉴意义。借鉴意义之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天人合一”,道教强调“顺其自然”,佛教重视生态伦理,主张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三家思想在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借鉴意义之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积极人生、作为人生。道教主张远离社会,回归自然。佛教主张与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