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区域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真题试卷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抓,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用“雪泥鸿爪”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B.颈联内容紧扣诗歌标题,是对弟弟子由诗中怀旧之情的应和。C.由尾联中的“崎岖”“困”等字眼,可见兄弟二人历经艰辛。D.“往事不堪回首”,往事的回忆让诗人沉溺于感伤的情绪之中。16.本诗充满了理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湖北省六校新高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草书屏风[唐]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15.下列各项中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问句突起,见到屏风那一瞬间的惊喜之态溢于言外。诗人能一眼断定这是怀素的书法作品,充分说明他十分熟悉怀素作品的风格。B.颔联正面描写屏风上的整幅墨迹,采用映衬手法,用“尘色染”来反衬“墨痕浓”,以此突出怀素作品笔酣墨畅、痛快淋漓的特点。C.颈联具体描绘了屏风之上的画面,将“怪石”“秋涧”“寒藤”“古松”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寒山秋涧”图,传递出苍劲古朴的意境之美。D.诗歌起笔点题,进而承“怀素踪”一词,对怀素作品展开由浅转深、由粗转精的描写,最后用独特的方式亮明诗人的情感,收束全诗。整首诗结构谨严,自然流畅,一气呵成。16.《书论选读》这样评价此诗:“(该诗)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极其深刻地描述了怀素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请结合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就此评价作简要分析。湖北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六州歌头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①。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②纵横。看名王③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④,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⑤,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⑥。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⑦。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注】①膻腥:牛羊的腥臊气,此指被金兵所玷污。②区(ōu)脱:汉时匈奴筑土室以守边,叫区脱,此指敌人哨所。③名王:少数民族中的著名将帅。④埃囊:尘封和虫蛀(指箭上的羽毛)。⑤干羽:干盾和翟羽,舞者所执的道具。怀远:用文德以怀柔远人,谓朝廷正在向敌人求和。⑥若为情:何以为情,即今语“怎么好意思”或“不难为情吗”。⑦翠葆霓旌:指皇帝的车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写淮河成为边界,面对隔水国土沦为金兵占领区的形势,作者悲痛难抑。B.“当年事”当指汴京失陷的“靖康之变”,“殆天数”中蕴含着无限沉痛。C.下片承上片渲染的景象而来,表达了空怀报国壮志却苟延岁月,一事无成的无奈。D.“冠盖使”们为国事鞍马劳顿,相形之下,作者为自己不能为国分忧难为情。16.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样,这首词也是一首爱国豪放词。试分析这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有哪些异同。(6分)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雪中寻梅陆游莫遣扁舟兴尽回①,正须冲雪看江梅。楚人原未知真色,施粉何曾太白来②!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③。【注】①《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居山阴访戴安道,“乘兴而行,兴尽而返”。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③渠:代词,他。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莫遣”二句紧扣题面,反用典故,写出了诗人踏雪寻梅的高雅兴致。B.“楚人”二句批评宋玉,江梅洁白的花瓣如同施粉一般,何曾太白呢?C.“幽香”二句化用林逋的咏梅名句,又用拟人手法突出了江梅的精神。D.“正是”二句将江梅比喻为隐士巢父和许由,暗寓着诗人自身的形象。16.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地位很高,这两首诗刻画了“江梅”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自题交游风月楼冯取洽平揖双峰俯霁虹,近窥乔木欲相雄。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疏棂八面风。取用自然无尽藏,高寒如在太虚空。落成恰值三秋半,为我吹开白兔宫。【注】这是一首题赞诗,题于新楼落成之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拢山、水、风、月于笔底,溢豪情逸兴于纸外,缘胜景而生奇思,境界高远,天然有妙趣。B.领联以数字入诗,构成巧对,看似口出常语,细品工巧混成,交代了楼名来由,意境空灵淡远。C.颈联化用苏轼成句,既托出新楼构筑之妙,又以实写虚,照应了楼高风寒,升华了诗人的感情。D.尾联既点明新楼落成之日,又语涉双关,将新成之楼比作月宫仙阙,使得诗歌充满了奇情异彩。16.有人评价此诗首联“平揖双峰俯霁虹,近窥乔木欲相雄”与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6分)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湖上晚归林
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C.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D.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古代诗歌阅读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抓,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用“雪泥鸿爪”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B.颈联内容紧扣诗歌标题,是对弟弟子由诗中怀旧之情的应和。C.由尾联中的“崎岖”“困”等字眼,可见兄弟二人历经艰辛。D.“往事不堪回首”,往事的回忆让诗人沉溺于感伤的情绪之中。16.本诗充满了理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人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D.“感伤”有误,诗人重在劝勉爱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故选D。
(2)前两联用比喻说理,诗人把人生比作“飞鸿踏雪泥”,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但鸿飞雪化,很快就了无踪迹;人生也是行无定踪,充满了偶然和未知,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坦然对待人生,要执着前行。
第三联借事明理,用路过渑池县所看到的人事变化来说明事物的消亡乃自然规律,曾经留宿的渑池寺舍人物已非,诗人以寺舍的今昔变化说明世事变化乃自然之理,暗含困难终会过去,要珍惜当下之意;尾联追溯往事,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昔日兄弟二人赶考路途的艰辛,与如今二人高中进士、前途光明形成对比,我们也应鞭策自己,奋发向前,珍惜现在勉励未来。
答案:
(1)D
(2)①人生无常,充满了偶然性,我们应坦然面对。(往事终将成为过去,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应坦然面对。)②困难终会过去,只须放眼将来,奋发向前。
译文:
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
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
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
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赏析:
前四句一气贯串,自由舒卷,超逸绝伦,散中有整,行文自然。首联两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感喟,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并挑起下联的议论。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当飞鸿远去之后,除了在雪泥上偶然留下几处爪痕之外,又有谁会管它是要向东还是往西呢。作者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发出对人生的见解。用雪泥、鸿爪作喻,较之一般叙事文字直叙人生飘泊不定、匆匆无常要形象、蕴藉得多。根据清人查慎行《苏诗补注》记载,这个比喻是化用《景德传灯录》中天衣义怀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苏轼的比喻非常生动、深刻,在宋代即被人称道,并被作为诗人“长于譬喻”的例证之一。“雪泥鸿爪”这个成语也就一直流传至今。次联两句又以“泥”“鸿”领起,用顶针格就“飞鸿踏雪泥”发挥。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他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诸如曾在渑池住宿、题壁之类,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感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苏轼的人生观如此,其劝勉爱弟的深意亦如此。此种亦庄亦禅的人生哲学,符合古代士大夫的普遍命运,亦能宽解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烦恼,所以流布广泛而久远。
前四句不但理趣十足,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
后四句照应“怀旧”诗题,以叙事之笔,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
五、六句言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人事无常,是“雪泥”“指爪”感慨的具体化。尾联是针对苏辙原诗“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引发的往事追溯。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有珍惜现在勉励未来之意,因为人生的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而如今兄弟俩都中了进士,前途光明,更要珍重如今的每一时每一事了。在这首早期作品中,诗人内心强大、达观的人生底蕴已经得到了展示。
全诗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之情荡漾心中,犹如冬夜微火。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诗中既有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又有对前尘往事的深情眷念。
此诗的重心在前四句,而前四句的感受则具体地表现在后四句之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先前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后来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的底蕴。全篇圆转流走,一气呵成,涌动着散文的气脉,是苏轼的名作之一。【点评】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湖北省六校新高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草书屏风[唐]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15.下列各项中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问句突起,见到屏风那一瞬间的惊喜之态溢于言外。诗人能一眼断定这是怀素的书法作品,充分说明他十分熟悉怀素作品的风格。B.颔联正面描写屏风上的整幅墨迹,采用映衬手法,用“尘色染”来反衬“墨痕浓”,以此突出怀素作品笔酣墨畅、痛快淋漓的特点。C.颈联具体描绘了屏风之上的画面,将“怪石”“秋涧”“寒藤”“古松”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寒山秋涧”图,传递出苍劲古朴的意境之美。D.诗歌起笔点题,进而承“怀素踪”一词,对怀素作品展开由浅转深、由粗转精的描写,最后用独特的方式亮明诗人的情感,收束全诗。整首诗结构谨严,自然流畅,一气呵成。16.《书论选读》这样评价此诗:“(该诗)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极其深刻地描述了怀素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请结合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就此评价作简要分析。【正确答案】15.C16.①颈联使用比喻。用“怪石”“秋涧”“寒藤”“古松”等比喻怀素草书的点、竖和弧钩的笔画,形象表现了其古朴苍劲、灵活飞动、富于变化的特征。②尾联采用虚写的手法。意为如果把屏风放在水边,屏风上的字迹都会化作蛟龙游走。想象奇特,突显草书笔势的迅疾、笔画的盘曲和气韵的生动。③用字精炼,富有表现力。如“怪”字写出草书运笔的狂放不羁、富有个性,“奔”“挂”则写出笔画之间流淌的气韵以及用墨的饱满劲健、酣畅淋漓。【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构成一幅‘寒山秋涧’图”错误。本诗题目中有“草书”,可知本诗描写的对象为怀素的草书。诗歌的颈联上句从点画来赞美怀素书法的刚劲有力,说怀素草书中的点,好像怪石正在向秋涧奔走;下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竖和弧钩笔画,真像枯藤(即“寒藤”)挂在古松上。上下两句通过对怀素书法笔画的描写,展现了狂放、豪纵的书法气度。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以及炼句的能力。本题题干中的评价“(该诗)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极其深刻地描述了怀素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是答题的重要方向,答题前要能够认真分析该句。其中的关键信息有“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和“描述了怀素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是形式,即作者采用了哪些特殊的手法来写,要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入手答题。“描述了怀素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是目的,即作者重点描写了怀素书法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要以此作为答题的落点。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另一个重要提示,“结合诗歌的颈联和尾联”,要注意答题对应的区间,不要选错分析的诗句。诗歌颈联“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是说怀素草书中的点画,好像怪石正在向秋涧奔走;怀素草书中竖和弧钩笔画,真像枯藤挂在古松上。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点画比作正在向秋涧奔走的怪石,把竖和弧钩比作挂在古松上的枯藤,形象生动,体现其狂放、豪纵的气度,无一字不飞动,无一字不活泼,体现了生动活泼的气韵。诗歌颈联“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其中的“奔”“挂”两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奔”字,充分表现了草书中点画那种迅疾有力的动势,十分形象生动。“挂”字,充分展现了怀素草书中笔画之间蕴藏的生动气韵。形容词“怪”,也独具特色,“怪”字突出怀素草书书写运笔的与众不同,极富个性魅力。尾联“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是说如果把屏风搬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龙,游到水里去了。由此可见怀素草书是何等的笔势飞矫,生动活泼。这两句诗歌作者没有再直接对书法作品进行描写,而是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以神奇的想象结尾,突出书法作品笔走龙蛇的草书特点,留下回味不尽的余意。湖北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六州歌头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①。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②纵横。看名王③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④,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⑤,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⑥。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⑦。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注】①膻腥:牛羊的腥臊气,此指被金兵所玷污。②区(ōu)脱:汉时匈奴筑土室以守边,叫区脱,此指敌人哨所。③名王:少数民族中的著名将帅。④埃囊:尘封和虫蛀(指箭上的羽毛)。⑤干羽:干盾和翟羽,舞者所执的道具。怀远:用文德以怀柔远人,谓朝廷正在向敌人求和。⑥若为情:何以为情,即今语“怎么好意思”或“不难为情吗”。⑦翠葆霓旌:指皇帝的车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写淮河成为边界,面对隔水国土沦为金兵占领区的形势,作者悲痛难抑。B.“当年事”当指汴京失陷的“靖康之变”,“殆天数”中蕴含着无限沉痛。C.下片承上片渲染的景象而来,表达了空怀报国壮志却苟延岁月,一事无成的无奈。D.“冠盖使”们为国事鞍马劳顿,相形之下,作者为自己不能为国分忧难为情。16.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样,这首词也是一首爱国豪放词。试分析这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有哪些异同。(6分)15.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分析鉴赏的能力。D项表述曲解了“若为情”的意思,下片表达了对朝廷无心抗金、热衷议和的讽刺,对“冠盖使”们忙于议和的举动作者也是充满不屑的,这里的“若为情”是说给统治者听的,并非自己难为情。16.同:①都有对国土沦丧的沉痛,对时局的担忧。②都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伤感。异:①辛词在表达北伐主张的同时还借史事提醒统治者切勿草率北伐。 ②张词表达了朝廷当局议和苟安、中原父老空望光复的悲愤心情。【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和艺术技巧的能力。这两首爱国词在爱国情怀、个人遭际的感受等方面有共通之处,但侧重点显然不同。作为镇江知府,辛弃疾更忧心准备不足、匆匆北伐的倾向,而张孝祥对朝廷热衷和议、无心抗金的讽刺更为辛辣。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雪中寻梅陆游莫遣扁舟兴尽回①,正须冲雪看江梅。楚人原未知真色,施粉何曾太白来②!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③。【注】①《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居山阴访戴安道,“乘兴而行,兴尽而返”。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③渠:代词,他。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莫遣”二句紧扣题面,反用典故,写出了诗人踏雪寻梅的高雅兴致。B.“楚人”二句批评宋玉,江梅洁白的花瓣如同施粉一般,何曾太白呢?C.“幽香”二句化用林逋的咏梅名句,又用拟人手法突出了江梅的精神。D.“正是”二句将江梅比喻为隐士巢父和许由,暗寓着诗人自身的形象。16.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地位很高,这两首诗刻画了“江梅”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15.D“比喻”错误。将江梅比作隐士巢父和许由,是拟人,不是比喻。16.①刻画了江梅冰清玉洁、芬芳淡雅、傲雪凌寒、蔑视名利的花中高士形象。②江梅花瓣洁白,散发幽香,疏影横斜,在漫天风雪的侵袭之下,镇定自若。她正像花中隐者,对于世俗富贵毫不在意。(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自题交游风月楼冯取洽平揖双峰俯霁虹,近窥乔木欲相雄。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疏棂八面风。取用自然无尽藏,高寒如在太虚空。落成恰值三秋半,为我吹开白兔宫。【注】这是一首题赞诗,题于新楼落成之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拢山、水、风、月于笔底,溢豪情逸兴于纸外,缘胜景而生奇思,境界高远,天然有妙趣。B.领联以数字入诗,构成巧对,看似口出常语,细品工巧混成,交代了楼名来由,意境空灵淡远。C.颈联化用苏轼成句,既托出新楼构筑之妙,又以实写虚,照应了楼高风寒,升华了诗人的感情。D.尾联既点明新楼落成之日,又语涉双关,将新成之楼比作月宫仙阙,使得诗歌充满了奇情异彩。16.有人评价此诗首联“平揖双峰俯霁虹,近窥乔木欲相雄”与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6分)15.C解析:应为“以虚写实”。16.二者都采用了衬托的手法。(2分)冯诗首联上句以双峰和彩虹映衬楼的居高,下句以枝干耸云的乔木大有与楼比高称雄之势,映衬新楼的巍峨挺拔,远近俯仰结合,写出了风月楼的雄伟气势。(2分)李白诗句则先以夸张笔法写天台山的高峻,然后以抑扬笔法衬托天姥山,衬托出天姥山的高峻雄奇。(2分)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湖上晚归林
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C.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D.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宅绿化养护合同
- 《榜样9》观后感: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
- 电影评论中背景设定的艺术分析
- 2024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2弹力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语文第6单元墨子蚜第3课尚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4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4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练22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含解析
- 校长在新学期第一次年级组长会议上讲话
- 小学一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学计划
- 荣誉证书打印模板word格式
- 营养学与健康
- 单位工会组织活动方案(9篇)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 GB/T 29165.4-2015石油天然气工业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第4部分:装配、安装与运行
- 血液净化十大安全目标课件
- 鼻窦负压置换疗课件
- 国际森林日森林防火教育宣传主题班会PPT模板
- 药厂质量管理部QA人员岗位设置表
-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第三级”单词默写表
- (精心整理)高中生物必修二非选择题专题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