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必考公式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22年高考物理必考公式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22年高考物理必考公式知识点总结_第3页
2022年高考物理必考公式知识点总结_第4页
2022年高考物理必考公式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物理必考公式学问点总结

必修一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t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v=v+at即a=v—“②st+17t2

4A—*0-CC

其中,v0初速度;vt---末速度;s-------位移;a-----加

速度;t——时间

三、自由落体运动(即o=0,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

①匕=gt②s=那2

四、胡克定律:F=kx

其中,F一一弹簧的弹力k——弹簧的劲度系数x-

-弹簧的形变量

五、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f="N其中,〃一一动摩擦因数FN一一正

压力

静摩擦力:oW/其中,f——最大静摩擦力

J静J静maxJ静max

六、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等则

七、物体平衡条件:合外力等于零,即F=0

八、牛顿其次定律:F合=ma

九、高中阶段,一般状况下,物体加速度竖直向上,为超重现象;物体加速度

向下,为失重现象。

-1-

必修二

一、抛体运动

全部的抛体运动的F=mg=ma,知加速度为a=g,为匀变速运动。

1、竖直下抛运动

②S=1/t+%2

①v=v+gt

t0o2

2、竖直上抛运动

①v=i/—gt②s=vt—_gt2

t0o2

3、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①1/=i/②X—Vt

x0o

⑵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1

④S=]gt2

③vy=gt

二、匀速圆周运动

1、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根底公式:

线速度V=_1=上二

tT

角速度幻=匕=至

tT

线速度V与角速度G的关系:v^ru)

频率/与周期丁的关系:f

T

2几

2、向心力公式:F_=mru)2—mr(—)2

向rT

向心加速度公式:a=上=侬2=「(竺)2

向rT

3、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合外力供给,

即F=F

合向

4、(1)当F=F,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合向

(2)当F>F,物体做向心运动;

合向

-2-

(3)当FVF,物体做离心运动.

合向

三、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L

引r2

其中,G——引力常量M——中心天体质量m——围绕

天体质量

r一一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或者两天体球心之间的距离

2、天体运动近似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有

Mmv22

G__—ma—m——mra)2—mr1___)2

”向rT

3、在天体运动中,当轨道半径r增大时,线速度V、角速度3和向心加速度

a都变小,周期丁变大,即“轨高速低”或“越高越慢”。

4、黄金代换:GM=gR2

其中,M——地球质量g——地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

R——地球半径

5、三大宇宙速度:

(7)第一宇宙速度:由于G=m":得v—7.9km/s

R2R1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围绕速度,也是

最小放射速度。

(2)其次宇宙速度[脱离速度):i/=11.2km/s,卫星到达此速度后将脱

2

离地球吸引绕太阳运转。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16.7km/s,行星到达此速度后将脱

2

离太阳吸引飞出太阳系。

6、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

(1)近地卫星:轨道半径r为地球半径R,围绕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

(2)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正上空离地面高度为6=3.6X106m的高空,

转动方向与地球转动方向全都,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一样为246,

它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周期还有运行轨道和轨道半径都

-3-

是确定的。

7、卫星变轨:卫星在升空阶段两次加速变轨,降落地面阶段两次减速变轨。

四、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

1、做功的公式:W=Fs-cosa

当a=0。时,W^Fs;当a=180。时,W=~Fs;当a=90。时一,W=0o

2、合外力做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1)合外力恒定时,W=Fs-cosa;

合合

(2)合外力不恒定时,力3........'即合外力做功等于各分

力做功之和。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

3rG=-A£rp

11

4、动能定理:W=△£=-mv2--mv2(此处的合外力包括重力和弹簧

合K2221

弹力)

_11,

5、机械能守恒:_mv2+mgh=_mv2+mgh或一AE=AE

211222PK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或者弹簧弹力做功的状况下。

6、功能关系:除了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合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

变化,即

△E=\N(留意:此处的合外力不包括重力和弹簧弹力)

机合

7、功率:P=艺.=Fv・cosa。当a=0°时,P=Fv。

选修3-1

一、静电场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库仑定律:F=k珥一一真空中的两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

3、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的三个公式的区分:

物理意义引入过程适用范围

-4-

F0cq,三与F、q无

是电场强度大小q适用于一切电荷

q的定义式关,是反映某点电场

的性质

由£=£和库伦定律

E=k&是真空中点电荷在真空中,场源

场强的打算式q电荷是点电荷

r2导出Q

是匀强电场中场由F=qE、W=Fs和

E=4匀强电场

d强的打算式W=qU导出

4、电场力(静电力):F=qE

电场力做功公式:WAB=qU%8=9(0一心

电势能计算公式:Ep=q(p

5、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类比重力做功

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6、电场线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疏密表示场强大小,越密的地方场强

越大。

7、场强、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

由E=2知场强与电势差有关系,但是场强与电势却无关。如场强为零的

d

点电势未必为零(例子:等量同种电荷的连线中点),电势为零的点场强未

必为零(例子: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中点)。

8、电势凹凸推断方法: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势降落最快的方

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9、电容——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定义式:c=Q打算式:c=£S

U4也d

二、电路

1>电阻定律:R=pL

s

2、串并联电路根底公式: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5-

电流/=/=/=•••=//=/,+/,H------F/

12n12n

电压u=u+uH------\-u

12nu=u11=u2尸n…=u

_L=±+±+-+±

电阻R=R+RH------\-R

串串串串RRRR

并12n

分压与

U_RI-R

分流原Lk__L一__2.

IR

理2221

3、串、并联电阻五个常用推论:

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最大的电阻。

②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儿个一样的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即R=]_/?.

并n

④多个电阻并联或串联时,其中任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其余电阻不变1

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⑤并联电路的支路增多,总电阻将减小。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U=U+/R=/(R+r)

夕卜内

5、电功率:P=IU.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P=/U=/2R=±.

R

6、热功率:P=hR

7、输入功率指总功率,输出功率指的是有用功率。比方电源的输入功率指的是

IE,有用功率是供给应外电路的功率〔内电路消耗的功率对电源而言是无

用的〕指的是/U;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指的是/u(u为电动机两端的电压),输

出功率指的是转化为机械功局部的功率〔电动机内电阻的热功率对电动

机而言是无用的),即机械功率P=/U-/2r.

8、并联电路的动态问题的常用处理方金有:(1)程序法:“局部一整体一局部”;

(2)并同串反法.

三、磁场

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感线一一在磁场中假想出的一系列曲线

(1)磁感线上任意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全都(小磁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方向)。

-6-

(2)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3、常见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图:

(1)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图(2)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图

[3)直线电流磁场分布图(4)环形电流的磁感线分布图

(5)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图

4、右手螺旋定则(即“安培定则”)

5、左手定则(推断安培力或洛伦兹力的方向)

6、安培力:F=BIL

7、洛伦兹力:f=qvB

8、速度选择器:qvB=qE得v=吼

B

9、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一一洛伦兹力供给向心力(洛伦兹力不做功)

上且V—271r,得r=丝、7=2nm

rTqBqB

解题程序:一画二找三确定

(1)一画:画轨迹(左手定则)

(2)二找:找圆心(协作数学的圆周学问)

(3)确定半径、偏向角和时间

10、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具体见《高中物理常见临界问题

专筋)

11.质谱仪与盘旋加速器

选修3-2

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楞次定律

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弘起感应电

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①但凡由磁通量的增加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阻碍席来磁通簟

的增加。卜增反减同

-7-

②但凡由磁通量的削减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阻碍原来磁通量

的削减。

2、右手定则(推断感应电动势或者感应电流的方向)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竺或E—BLv

△t

11

4、法拉第电机:E=BLv^=BL-/J=RL23

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法拉第电机、日光灯、变压器.

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能量守恒的问题一一安培力做了多少负功就有多

少能量转化为电路中的电能

二、交变电流

1、中性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线圈平面。特点: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

为零(不切割磁感线)

2、正弦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e—Emsin(x)t或e—Emcoscot

其中,峰值E=NBSs,线圈转动的角速度①=2兀=2可

m

(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f=L

T

E二E1

(3)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U=U/-m

0V2V2

(4)变压器(一原一副)

①电压关系:之=4

Un

22

②功率关系:p—p,即IU=IU

121122

③电流关系:(=乜

/n

21

3、远距离输电

选修3-3

一、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三个根本观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8-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1、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r0的大小与分子的大小差不多)之间的关系:

(1)r>r0时,斥力小于引力,表现为引力

(2)「<%时,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

留意:不管是斥力还是引力,都会随着分子间的距离r的增大(或减小)而

减小(或增加)。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一一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3、分子的内能一一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抱负气体没有分子势能)

二、热力学根底

1、抱负气体状态方程:EL=c(c为常数)

T

2、热力学第肯定律:AU=Q+W(蕴含能量守恒定律)

WQAU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从外界吸热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对外界放热物体内能减小

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与热力学第肯定律有肯定关系)

3、热力学其次定律一一能量传递的方向性

其次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其次定律

选修3-5

一、动量守恒定律

z

1>公式:m1v1+m2v2=+m2v2

2、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系统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时,则系统在这

一方向上遵循动量守恒。

(3)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如爆炸,火箭放射等。

3、动量守恒的临界问题〔具体见《高中物理常见临界问题专题》)

-9-

二、原子物理

1、光电效应与光电效应方程

(1)金属在光(包括可见光和不行见光)的照耀下放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

电效应,放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2)两个打算:

①入射光频率打算能否发出光电效应和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

②入射光强度打算着单位时间内放射的粒子数,即光电流大小。

1

(3)光电效应方程:hv=_mv2W=eU+W

2max000

其中,w----逸出功,u--------遏止电压

00

2、氢原子光谱

(1)某种原子(构成)的气体通电后可以发光并产生固定不变的光谱,这

种光谱被称为原子光谱。

(2)氢原子通电后发出的光谱叫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氢原子光谱有

四条分立的(光)谱线。

3、原子的能级构造

(1)几个概念:

①能级:我们把原子内部不连续的能量称为原子的能级。

②跃迁:原子从一个能级变化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叫做跃迁。

③基态:在正常状况下,氢原子处于最低的能级E]5=1,n为能量量

子数),这个最低能级对应的状态称为基态。氢原城在基态的能量为一

13.6eVo

④激发态:当电子受到外界激发时,可从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E、

E、……上,这些能级对应的状态称为激发态。2

3

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是不稳定的,它会自发地向较低的能级跃迁,跃迁时

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光子形式向外辐射,这就是氢原子发光现象,原子辐射出

的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

(2)玻尔的原子构造模型:n£/eV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