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4世界的聚落00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①知道聚落的概念和分类,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②掌握聚落的两种基本形式:乡村和城市,理解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③能通过举例说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④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重点:城市、乡村聚落的差异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意义。教学难点: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002预习导学请先预习通读课本知识点01聚落的形态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2)分类: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2、聚落的形式(1)城市①概念: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②特点: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集中,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多建造高层住宅,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生产生活条件优越,交通、通信、商业发达,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好。③问题: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污染加剧、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2)乡村①概念: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聚居地。②特点: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是很高,但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③分类: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集镇。④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3、聚落的演变过程:一般来说,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距今约6000年。4、聚落与环境(1)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聚落多分布在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区地形同时影响着聚落的规模与形态。如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密集;山地丘陵地区聚落规模较小、稀疏的的地区,多沿河流两岸和湖泊分布响着聚落传统民呈条带状分布,交汇处易形成大型聚落(3)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地带,呈条带状岸和湖泊四周分布,呈条带状或环状绿洲上,呈点状或带状【即时小练1】读聚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是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聚落 B.b聚落 C.c聚落 D.d聚落2.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A.崎岖不平的山地丘陵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C.水路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3.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A.居民点集中 B.交通便利 C.人口密度大 D.环境优美【答案】1.C2.A3.D【解析】1.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②自然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据图可知,c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开阔、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C正确,a聚落和b聚落位于河流上游,d聚落交通不便,地形较平坦,ABD错误,故选C。2.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都利于聚落的形成:崎岖不平的山地丘陵地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A正确,BCD错误,故选A。3.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人们主要从事种植、放牧、养殖、林业及家庭副业生产;经济比较落后;房屋比较低矮、建筑物密度小;交通线路少,路面等级低。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生产;经济比较发达;房屋比较高大,高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线路多成网状,路面等级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知识点0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世界文化遗产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例如,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以及古代的宫殿、神庙、园林和陵墓等。2、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1)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①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②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③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进行宣传教育和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游客的个人修养;限制参观人数;不准在景区乱刻乱画,不准乱扔垃圾等。(2)在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古城得到较好的保护。在我国,云南丽江、山西平遥等古城,以及皖南古村落、福建土楼等民居也得到妥善的保护。【巧学妙记】世界的聚落世界聚落的类型,城市乡村各不同。城市工业服务业,乡村农林牧副渔。城市建筑较密集,乡村村落稀疏布。平原河口沿海地,聚落集中在这里,高山荒漠的地区。聚落分布较稀疏。遗产聚落多珍贵,人人应该来保护。【即时小练2】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其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大多建在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段。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下图示意我国青海省南部碉房景观。读图,完成下面46小题。4.传统碉房开窗甚少的主要目的是(
)A.防风避寒 B.遮挡雨水 C.稳固墙体 D.阻挡沙暴5.影响图示碉房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水源 B.气温 C.降水 D.地形6.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扩容改造,大量仿建 B.精心修缮,日常维护C.保留原貌,任其发展 D.全部拆除,原样重建【答案】4.A5.D6.B【解析】4.由题可知碉房主要分布于青海地区,海拔高,气候严寒,大风日数多,碉房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可以防风避寒;该地无沙暴,无需稳固墙体。A正确。故选A。5.由图可知,该碉房层次分明,依山而建。因为山地碉房多建设在险峻的山石上,地形因素导致其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所以山地碉房占地面积较小,多向空中发展。A、B、C错误。故选D。6.传统民居保护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适当方式,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增强公众传统建筑保护意识;加强对传统建筑的精心修缮,日常维护维护;传统建筑保护与新城市建设并驾齐驱。选项A、C、D错误。故选B。003重点精讲知识点01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即时小练1】读传统聚落分布与地形、河流的关系曲线图,回答以下12题。1.对传统聚落分布与地形、河流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越高聚落越多 B.海拔越低聚落越少C.距离河流越近聚落越多 D.距离河流越近聚落越少2.最不可能出现在①区域的聚落形式是()A.牧村 B.渔村 C.农村 D.城市【答案】1.C2.B【解析】1.从图中看出,海拔越高聚落越少,海拔越低聚落越多,距离河流越近聚落越多,距离河流越远聚落越少,故选C。2.读图可知,①处海拔较高,坡度较陡,属于山地地形,且远离海洋,不适合渔业的发展,因此最不可能出现在①区域的聚落形式是渔村,故选B。知识点02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传统民居气候特点建筑特点功能北极冰屋寒冷、多雪冰雪建造的小屋,墙体较厚,低矮无窗保温西亚、北非碉楼昼夜温差大,终年高温干燥,多风沙墙厚、窗小、平顶隔热,防风沙东南亚竹楼终年炎热多雨双层木楼或竹楼,窗口大,屋顶坡度大通风、散热、排水、防潮黄土高原窑洞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利用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开凿居住冬暖夏凉北京四合院冬冷夏热,风沙大墙厚、窗小,屋顶坡度较小,房屋四周围成“口”字形保温、防风沙【即时小练2】千脚落地房是云南怒江、贡山等地的传统民居。当地地质不稳,森林丰富,通常在斜坡或靠山处竖立几十根木桩,这些木桩像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得名千脚落地。房头板原料为红移木,纹理美观、耐腐,房顶上覆盖茅草,冬暖夏凉,但不立窗户。有的木材本身有凹形槽,雨水可以顺流而下,具有瓦片功能。如今,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保护意识的淡薄,这种独特的房屋愈来愈少,而砖瓦房却增多。下图示意千脚落地房景观。据此完成下列35题。3.与现代砖瓦房相比,当地千脚落地房的优点是(
)①地震损害小②耐腐蚀、防御蛇虫野兽袭击③便于搬迁兴建④向阳采光通风效果好⑤冬暖夏凉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4.千脚落地房成为当地主要民居的理由是该地区(
)A.喀斯特地貌广布 B.气候湿热,岩石裸露C.气候干旱适合修建 D.地势崎岖且林木资源丰富5.目前千脚落地房在当地越来越少,带来的影响是(
)A.利于房屋造型的多样化发展 B.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C.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频发 D.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答案】3.C4.D5.B【解析】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3.根据材料,当地地质不稳,千脚屋多根木桩固定,防震效果好;当地森林丰富,便于就地取材,便于建设,也便于搬迁;材质红衫木耐腐蚀;但材料显示该房屋“冬暖夏凉,但不立窗户”,说明通风效果不好,据此选C。4.该地位于云贵一带,地势崎岖,房屋建于斜坡或靠山处,以木桩木材建设,山区林木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该地位于山区,气候并不湿热且地表有森林;喀斯特地貌区并不是建此类民居的理由。据此选D。5.千脚落地房是当地的传统民居,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保护意识的淡薄,这种独特的房屋愈来愈少,这将影响文化的传承,据此选B。004题型考法考法01聚落的形态命题角度1:直接考查聚落形成发展的条件【题型示例1】下图为聚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13小题。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A.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B.交通线数量、分布不同C.建筑物高度、密度不同 D.人口数量、服饰不同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①优越的位置
②平坦的地形
③高山、峡谷
④气候湿热
⑤靠近河流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答案】1.C2.A3.D【解析】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1.读图可知:甲和丙都是农村景观,甲是牧区景观,丙是农村景观,以种植业为主,本题选C。2.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且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故本题选A。3.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结合选项选D。命题角度2:结合景观图考查聚落的发展变化【题型示例2】地坑院是建造在土源之上,即在地面向下挖一个深达6~10米的巨形四方大坑,再于地坑中四壁开凿窑洞,构成布局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地下窑洞式住宅,堪称因地制宜的建筑典范。河南有三门峡市庙上村是我国地坑院保存最为完好的村落,因此该村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下图为庙上村地坑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4.地坑中四壁可以开凿窑洞的有利条件是(
)A.河流湖泊较多 B.黄土直立性强 C.地势起伏较大 D.气候温暖湿润5.与北京四合院相比,地坑院(
)A.冬暖夏凉 B.出行方便 C.采光充足 D.通风透气6.庙上村地坑院开发与保护的合理措施是(
)A.大力修建新地坑院 B.填平地坑修建新楼C.外迁全部原住村民 D.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答案】4.B5.A6.D【解析】4.该窑洞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位于黄土高原区为主,可以开凿窑洞的有利条件是利于黄土的直立性强,B正确。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暖湿润不利于开凿窑洞,AD错误。读题干可知,地坑院是建造在较为平坦的黄土源之上,C错误。故选B。5.地坑院墙体厚,地势较低,冬暖夏凉,A正确;地坑院位于地下,出入靠门洞,从门洞弯道进入地坑院,出行不便,排除B;地坑院位于地下,采光和通风较差,有时白天也需要开灯,不如四合院,排除CD;故选A。6.庙上村地坑院开发与保护的合理措施是对遗存的地坑院进行加固和修缮,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发展民俗文化旅游,D正确,现在当地居民已经很少居住地坑院,不适合继续开挖,A错误。填平地坑修建新楼不利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B错误。外迁全部原住村民不现实,C错误。故选D。考法0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命题角度:结合聚落景观,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及文化遗产的保护【题型示例3】2019年4月15日,世界文化遗产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有着85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严重损毁。巴黎圣母院是历史、建筑和宗教遗产的杰出代表,也是文学遗产的丰碑,是我们集体记忆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她属于法国,属于欧洲,也属于全人类。2019年11月6日,中法双方在北京签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右图为巴黎圣母院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79小题。7.巴黎圣母院属于(
)A.伊斯兰教建筑 B.佛教建筑 C.道教建筑 D.基督教建筑8.关于巴黎圣母院所在国家的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黄种人 B.通用语言是英语C.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 D.生活水平高于大多数非洲国家9.下列关于巴黎圣母院修复建议中合理的是(
)A.改为高等级的商业大厦 B.改为现代风格的宗教礼堂C.拒绝现代科技的参与 D.继承建筑整体的历史风貌【答案】7.D8.D9.D【解析】7.伊斯兰教建筑主要是清真寺,A错误;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塔和佛寺,B错误;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C错误;读图可得,法国巴黎圣母院属于基督教建筑,十字架是基督教最典型的标志,法国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D正确。8.巴黎圣母院所在国家是法国,法国以白种人为主,通用法语,AB错误;饮食习惯以肉奶制品为主,C错误;法国属于发达国家,非洲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法国生活水平高于大多数非洲国家,D正确。故选D。9.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应该保护,不能破坏;巴黎圣母院修复要继承建筑整体的历史风貌,D正确;选项ABC中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故选D。005知识图网006强化特训营逐点击破知识点01聚落的形态读某聚落景观图,完成下面12小题。1.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A.乡村,这里有河流 B.城市,这里人口密集C.乡村,这里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活动 D.城市,这里建筑物高大密集2.该聚落可能位于(
)A.地表崎岖的山区 B.干旱缺水的荒漠 C.雪峰连绵的高原 D.一望无际的平原【答案】1.C2.A【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的聚落房屋矮小目分散,交通不便利,面积宽广,说明这是乡村聚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聚落,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根据所学知识,由图中图片可知,该聚落所示的地区地形不平坦,应该是在山区,房屋依山而建,不能看出是雪峰连绵,该地区植被茂盛,不是平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图为安徽某村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3.图示区域中(
)A.①处地形部位是丘陵 B.②处山脊可俯瞰村庄C.河流的流向自南向北 D.温泉处可以望见陡崖4.与上海相比,此村庄(
)A.公路纵横,交通便利 B.高楼林立,规模宏大C.农田片片,果林满山 D.临近河流,商贸发达【答案】3.B4.C【解析】3.由图可知,图示区域中①处地形部位是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在②处山脊可俯瞰村庄;据图中的指向标可得,图中河流的流向自北向南;在图中的温泉处不可以望见陡崖,之间有山顶阻隔,B正确,A、C、D错误,故选B。4.读图可得,与上海相比,此村庄农田片片,果林满山;上海公路纵横,交通便利;上海高楼林立,规模宏大;上海临近河流,商贸发达,C正确,A、B、D错误。故选C。传统民居是地方文化特色的名片。下图为四合院和吊脚楼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57小题。5.四合院和吊脚楼分别位于我国(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青藏地区6.吊脚楼的建造特点包括(
)①竹木结构,依山而建②易于拆装,便于搬迁③高出地面,防潮防洪④青砖灰瓦,保暖防寒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北京四合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保护四合院,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将居民全部迁出②保护并加以修缮③拆除建为商业区④设立文化体验基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5.A6.B7.C【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四合院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吊脚楼属于一种半干栏式木质建筑,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作为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6.结合所学知识,吊脚楼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建筑,该建筑的建造特点主要有竹木结构,依山而建、高出地面,防潮防洪等,①③正确;吊脚楼不易拆装,搬迁不便,②错误;吊脚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因此吊脚楼保暖防寒的作用较差,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B。7.结合所学知识,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保护四合院的措施主要有保护并加以修缮、设立文化体验基地等,②④正确;不能将居民全部迁出,更不能拆除建为商业区,①③错误。故选C。读我国皖南古村落一西递和宏村景观图及材料,回答下面89小题。我国皖南(我国南方安徽省南部)古村落一西递和宏村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落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8.传统民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通过图文资料可推断皖南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全年寒冷干燥 B.全年高温少雨C.植被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D.夏季高温多雨9.下列关于皖南古村落的价值及保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承载着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B.是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见证C.为了保护古村落,可以禁止游客参观 D.为子孙后代留下灿烂文化【答案】8.D9.C【解析】8.传统民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图文资料中:村落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可推断皖南地理环境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D正确。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植被景观以森林为主,ABD错误。故选D。9.皖南古村落它承载着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见证,为子孙后代留下灿烂文化,ABD说法正确。为了保护古村落,可以控制游客数量,加强保护等,不可以禁止,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传统民居是地方文化特色的名片。读“四合院景观图”(图1)和“吊脚楼景观图”(图2)完成1012小题。10.“四合院”和“吊脚楼”分别位于我国(
)A.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11.“吊脚楼”的建造特点包括()①多依山、临河而建②易于拆装,便于搬迁③高出地面,防潮防洪④青砖灰瓦,保暖防寒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对传统民居加强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地方文化 B.节省建筑材料 C.节省土地资源 D.解决住房困难【答案】10.C11.C12.A【解析】10.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位于北方地区,吊脚楼是南方的传统民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据所学知识可知,吊脚楼是南方部分地区建筑,它的特点是依山而建,节省空间,高出地面,防潮防洪,通风散热,蛇蝎南侵,①③正确;②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地方文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知识点0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被誉为“梦幻之都”的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尼日尔河北岸,由于风沙侵蚀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下图为通布图古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13.上图反映出当地(
)A.地势平坦 B.气候干旱 C.河网密布 D.土壤肥沃14.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从传承和保护角度考虑应该(
)①整修古建筑②限制游客人数③城内古建筑改造成为主题酒店④砍伐当地森林获取木材修葺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13.B14.A【解析】13.从图中民居可以看出,这里的民居墙厚、窗小,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日温差大的特点,厚墙、窗小是为了隔热,防止风沙,地势、河网、土壤均与该民居特征关系小。故选B。14.据材料可知,通布图古城由于风沙侵蚀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为了保护古城应整修古建筑,要限制游客人数,①②符合题意。若在古城内修建酒店会破坏古城原貌,加剧古城的破坏程度,③不符合题意。尽量保持原貌,要使用建筑本身的材料泥土和稻草,如果大量使用当地木材修葺,就会破坏古城原貌,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海草房”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外面紧绷着渔网,海草最厚处达4米,建造一座海草房所用的海草约5000公斤以上。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的新式民居出现。下图为“海草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1517小题。15.东南沿海地区的渔民选择用海草搭建房屋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方便搭建 B.原料充足,就地取材C.美观好看,陶冶情操 D.吸引游客,增加收入16.海草房的屋顶上罩着渔网有利于抵御哪种自然灾害(
)A.沙尘暴 B.寒潮 C.地震 D.台风17.为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该村适宜的发展方向是(
)A.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C.打造成为国际贸易港 D.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答案】15.B16.D17.D【解析】15.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湿润,适合海草的生长,具有丰富的海草资源,渔民用海草搭建房屋具有原料充足、就地取材,节约建筑成本的优点,B正确;如果是因为“地势平坦,方便搭建”,或者是为了“美观好看,陶冶情操”以及“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更好的建筑材料,ACD错误。故选B。16.东南沿海地区常常受到台风的侵袭,海草房屋顶罩着渔网,有利于抵御台风,防止台风将屋顶海草吹跑,减轻台风造成的损失,D正确;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湿润,远离寒潮发源地,不易受到沙尘暴和寒潮影响,AB错误;屋顶罩上渔网并不能抵御地震,C错误。故选D。17.保持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属于固步自封,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A错误;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最终造成海洋渔业资源减少甚至匮乏,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B错误;乡村面积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缺乏,科技水平落后,无法完成国际贸易港的打造,且国际贸易港需要优良的港湾,较大的水深,“打造国际贸易港”不是适宜该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C错误;海草房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具有较强的旅游观赏价值,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可以增加人民收入,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正确。故选D。小明十一假期去浙江省旅游,他拍下了两张照片(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1821小题。18.关于绍兴水乡聚落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房屋大多沿河而建
②街巷呈规则的棋盘状③屋顶倾斜利于排水
④门窗设计注重通风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9.绍兴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有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的传统聚落,其重要意义是()A.加快当地旅游业发展 B.使人类璀璨文化永久留存C.衬托现代聚落的美感 D.古建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0.根据照片可以推断,乡村比城市()A.贴近自然 B.建筑物高C.交通便利 D.经济繁荣21.乡村和城市的本质区别是()A.建筑形态不同 B.商业水平不同C.人口多少不同 D.生产方式不同【答案】18.C19.B20.A21.D【解析】18.由图可以看出,绍兴水乡的房屋大多沿河而建;屋顶倾斜利于排水,因为该地区降水丰富;门窗设计注重通风性,因为当地夏季炎热,街巷的分布不规则,故选C。19.绍兴是著名的历史古镇,这里有着文化底蕴很深的传统聚落,保护当地特色聚落的目的是要使人类璀璨文化永久留存,与其他三项的叙述关系小,故选B。20.从照片可以看出,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相比,乡村聚落更贴近自然;而城市聚落的建筑物更高大,交通也比乡村更便利,经济要更繁荣,故选A。21.聚落是人们长期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人们生产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聚落划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故选D。22.下图分别是两幅聚落景观图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聚落甲、乙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该聚落有何特点?(2)右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聚落。试分析三个聚落选址有何共同点。(3)A、B、C三处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处,请简述理由。(4)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一座造纸厂,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答案】22.(1)甲人们从事非农业生产(2)乡村靠近河流(或者水源充足)(3)BB处地势更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下游,水源更充足等(4)不合理@C处位于河流上游,造纸厂会污染水资源【解析】22.本题以两幅聚落景观图和某区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1)读图分析可知,甲聚落是城市,乙聚落是乡村。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生产的场所,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人们从事非农业生产。(2)右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乡村聚落。聚落规模较小,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沿河分布、交通便利等。(3)由图分析可知,A、B、C三处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B处,从地形看,B处地形开阔平坦;从交通上看,B地交通条件好;从水源上看,B地水量丰富。(4)不合理;由图分析可知,C处位于河流上游,造纸厂会污染水资源。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为聚落,图乙所示为聚落。(2)根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4)家住A地的丽丽说:“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到B村,再向北就到C村了”请你根据丽丽的描述,在丙图右上角方框中画出指向标。【答案】23.(1)城市乡村沿河流发布,地形平坦B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合理即可)【解析】23.本题以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为材料,涉及聚落的形态、发展、自然条件、方向等,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和区域认知核心素养。(1)图甲高楼林立,人口稠密,为城市聚落;图乙房屋低矮,分布稀疏,到处树木为乡村聚落。(2)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图中可知,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沿河流分布,地形平坦。(3)三处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B,其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4)“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再向北……”找到北,由此可以画出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如图示:素养提升一、选择题读下面聚落景观图,回答下面12小题。1.下列主要因素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A.干燥少雨 B.交通便利 C.地形平坦 D.水源充足2.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A.城市,这里人口稠密 B.乡村,这里有河流C.城市,这里建筑物高大 D.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答案】1.A2.D【解析】1.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BCD不符合题意;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过度湿热或寒冷地区、干燥少雨的地方,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A符合题意,故选A。2.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人们主要从事种植、放牧、养殖、林业及家庭副业生产;经济比较落后;房屋比较低矮、建筑物密度小;交通线路少,路面等级低。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生产;经济比较发达;房屋比较高大,高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线路多成网状,路面等级高。读图可知,该地区建筑物比较低矮,人口较少,以农业生产为主,属于乡村聚落,D正确,故选D。日本岐阜县白川乡的合掌村被誉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该村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冬季多暴雪,夏季多雨。村中的合掌屋最早建于300年前,屋顶坡度达60度,状如双手合掌,因此得名。合掌屋全部采用当地木材建造,这种传统保留至今。合掌屋与穿插其间的花草植物、小溪流水、水田水车构成了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聚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3.白川乡合掌村冬季多暴雪,合掌屋的造型有利于冬季(
)A.增强太阳辐射 B.减轻积雪压力 C.增强房屋泄水 D.减轻季风影响4.图示地区聚落类型是(
)A.以捕鱼为主的渔村 B.以工业为主的城市C.以旅游为主的城市 D.以农耕为主的山村5.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合掌屋民居的意义(
)A.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B.增加当地外汇收入C.保护人类的生存智慧 D.提升城市化水平【答案】3.B4.D5.C【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合掌屋的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因为白川乡合掌村冬季多暴雪,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积雪滑落,减轻积雪对房屋压力,B正确,ACD错误。故选B。4.根据材料可知,合掌村有水田和水车,因此是以农耕为主的山村,D正确,ABC错误。故选D。5.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合掌屋民居的意义是保护人类的生存智慧,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6.图中民居建筑反映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冬冷夏热 D.炎热干燥7.此民居建筑最有可能出现在(
)A.俄罗斯 B.伊拉克 C.泰国 D.澳大利亚【答案】6.A7.C【解析】6.据图可知,图中民居建筑底层架空,有利于通风防潮,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所以该建筑反映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此民居建筑最有可能出现在泰国,因为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丰沛,建筑底层架空,有利于通风防潮,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C正确;俄罗斯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伊拉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澳大利亚整体气候特征表现为干热,都不适合修建图中民居建筑,ABD错误。故选C。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低碳减排扎实推进……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据此,完成下面810小题。8.关于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城市——①③ B.乡村——②③④ C.城市——①④ D.乡村——②④⑤9.②房屋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干旱 B.湿热 C.寒冷潮湿 D.四季分明10.对城市与乡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乡村是由城市发展演化而来的 B.相较于城市,乡村的汽车流量更大C.城市人口密度普遍小于乡村人口密度 D.低碳减排可以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答案】8.C9.B10.D【解析】8.乡村与城市在外观上有很大差异,例如,范围的大小、建筑物的高矮、道路的疏密,以及人口数量的多少、汽车流量的大小等,①④对应城市,②③⑤对应乡村,C正确,ABD错误,故选C。9.从图中看出②为高脚屋,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区域,民居多竹楼或木楼,高脚屋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它的房顶呈“人”字形,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该种房屋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演化而来的,A错误;相较于乡村,城市的汽车流量更大,B错误;城市人口密度普遍大于乡村人口密度,C错误;低碳减排可以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D正确。故选D。撒马尔罕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绘撒马尔罕:“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下图为“撒马尔罕古城远景照片”。读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11.图片中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反映出当时的建造者信奉(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12.撒马尔罕古城中民居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竹木材质——森林广布 B.平顶房屋——降水较少C.底层架空——炎热潮湿 D.门窗宽大——光照不足13.古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撒马尔罕城(
)①为乡村聚落②以种植水稻为主③为城市聚落④以商贸交易闻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1.C12.B13.D【解析】11.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建筑,C正确;有“十字架”标志的教堂是基督教建筑,A错误;寺庙是佛教建筑,B错误;犹太教堂是犹太教的建筑,D错误。故选C。12.读图可见,撒马尔罕古城中民居建筑以平顶房屋,这里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B正确;这里降水少,森林稀少,A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炎热干燥,C错误;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D错误。故选A。13.由图可知,古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撒马尔罕城房屋、道路密集,属于城市聚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以商贸为主的城市,地处亚洲中部,降水少,不能种植水稻,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D。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写满海洋记忆的港口城市,宋元时期以“东方第一大港”闻名于世,也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2021年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中国福建省泉州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14.有关泉州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城市聚落②旅游业发达③农业人口比重大④基础设施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地形 D.植被16.为珍惜和保护好泉州古城的科学做法是(
)A.开发与保护并举 B.整体搬迁重建 C.打造现代化风格 D.原址拆迁重建【答案】14.B15.A16.A【解析】14.泉州为福建省地级市,为城市聚落,①正确;城市人口比重大,农业人口比重小,③错误;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④正确;泉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②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B。15.泉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海相伴,向海而生,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0世纪至14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泉州港以“剌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因此,泉州成为当时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A符合题意;与纬度、地形、植被关系不大,排除BCD。故选A。16.为珍惜和保护好泉州古城的科学做法是开发与保护并举,A正确;整体搬迁重建,浪费人力物力,B错误;打造现代化风格和原址拆迁重建,都不利于文化遗产的留存,CD错误。故选A。【点睛】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读“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据此完成下面1719小题。17.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B.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种类型C.城市聚落先于乡村聚落出现 D.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18.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包括(
)A.工业发达 B.交通便利 C.地形平坦 D.社会治安好19.传统聚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待传统聚落,科学的做法是(
)A.整体拆迁,重新建设 B.原址拆除,重新建设C.打造现代化高楼大厦 D.按照原貌修复保护【答案】17.C18.C19.D【解析】17.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比如说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故A正确;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故B正确;城市聚落晚于乡村聚落出现,故C错误;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故D正确。故选:C。18.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有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社会治安好属于人文条件。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9.传统聚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待传统聚落,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原貌修复保护,加强保护,有效推动其传承发展等,故D正确;整体拆迁,重新建设、原址拆除,重新建设、建设现代化高楼大厦是错误的做法,故ABC错误。故选:D。贵州西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多雨。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完整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的地方,当地层层落落的吊脚木楼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读西江千户苗寨的景观照片,完成下面2021小题。20.吊脚楼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体现在(
)A.木质结构,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B.土石材料建房,就地取材C.墙体较厚,利于御寒 D.窗户较少,防止蚊虫进入21.文化遗产承载着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A.超负荷接待游客,增加经济效益 B.拆旧建新C.修葺、保护与传承相结合 D.刻画攀爬【答案】20.A21.C【解析】20.吊脚楼的修建是就地取材,用木料建房,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A正确,B错误。吊脚楼是南方地区的建筑,不需要御寒,C错误。吊脚楼窗子较少,是为了减少阳光的辐射,D错误。故选A。21.超负荷接待游客,增加经济效益,拆旧建新,刻画攀爬会对文化遗产造成毁坏,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传承,排除ABD;修葺、保护与传承相结合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C符合题意。故选C。下图为金沙江河谷某聚落示意图,聚落所在地区四季分明,聚落周围主要为水田,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据此完成下面2224小题。22.下列对图中聚落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房屋较低矮 B.聚落总体规模不大C.居住拥挤,用地紧张 D.道路窄且密度较小23.该聚落所在地区(
)A.生产技术水平低,主要发展种植业 B.森林茂盛,水源充足,属热带雨林气候C.景观美,生活放松,主要发展工业 D.高山峻岭,地多人少,属高原山地气候24.传统聚落是先辈遗留给我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下列关于传统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有许多传统聚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C.传统聚落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当拆除D.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传统聚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学习、游览的场所【答案】22.C23.A24.C【解析】22.结合图示以及题干描述,该地聚落房屋较低矮,聚落总体规模不大,道路窄且密度较小。该地居住宽松,用地不紧张,ABD正确,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23.结合题干来看,“聚落所在地区四季分明,聚落周围主要为水田,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依赖人力和畜力”这说明,该地生产技术水平低,属发展中国家;四季分明应该指的是温带地区;该区域地多人少,属于平原区域。故选A。24.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传统聚落是先辈遗留给我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给现代人创造了一个学习、游览的场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保存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历史记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迹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当合理保护。选项ABD中的做法都是正确的。故选C。二、解答题25.下面图甲示意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图乙示意某地景观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该聚落的发展过程为②→(填序号)→(填序号)。(2)图甲中①聚落形态呈(填“团块状”或“条带状”)。(3)根据图甲,可判断该聚落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多选)A.地形平坦 B.人口稀少 C.水源充足D.气候适宜 E.交通便利 F.地形崎岖(4)图乙中的福建土楼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为福建土楼的保护,制定了专门的措施。我国保护福建土楼的意义是(
)(单选)A.能够收费赚钱 B.便于我们以后进行仿建C.传承民族文化和文明 D.提供就业机会【答案】25.(1)③①(2)团块状(3)ACE(4)C【解析】25.本大题以图文形式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聚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图甲中该聚落的发展过程为②→③→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看图可知,图甲中①聚落形态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呈现团状块。(3)看图可知,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该地有河流穿过,故水源充足;有公路和铁路穿过,交通便利;ACE正确,BDF不是优势条件,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CE。(4)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我国保护福建土楼,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C正确,ABD不属于我国保护福建土楼的意义,排除;故选C。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对完善新农村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都是有益借鉴。材料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皖南古村落,以西递、宏村为代表,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传统的古村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材料三: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地形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1)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主要形式有两大类,分别是和。读图一,从景观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属于聚落。(2)乡村和城市聚落有较大的差异,下列属于乡村景观的是(
)①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②道路纵横、车辆很多③有农田、果树、池塘④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例如种地、捕鱼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3)阅读材料三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哪些地区不容易形成聚落(说出一点即可)。(4)分析图二可知,ABC三地发展为聚落的共同条件是。三地中最先发展为城市的应该是地。(5)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传统聚落正在逐渐减少,面对这种状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保持原有的特色聚落,拒绝现代文明进入B.为了游客,在传统聚落附近大兴土木,建设宾馆和饭店C.为了经济开发区,拆掉古建筑群,大力建设商品楼、写字楼等D.在保原有特色的前提下修缮传统聚落,禁止在原有的建筑上乱刻乱画。【答案】26.(1)乡村城市乡村(2)C(3)山区、高原(4)靠近河流B(5)D【解析】26.本大题以中国传统村落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聚落的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区别,聚落的形成原因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1)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主要形式有乡村和城市,从景观特色看,图一古村落属于乡村。(2)乡村和城市聚落有较大的差异。城市的景观有: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乡村有农田、果树、池塘。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的生产活动是耕作(或放牧、捕鱼)。故选C。(3)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品制桶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芭蕾舞鞋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产品代理合同标的及代理服务具体规定
- 试电笔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裱纸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企业财务审计与税务筹划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危险品仓储安全监管合同
- 2024年度港口旅游景点开发承包合同
- 运载工具电子防盗装置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体育赛事组织与推广合同标的为国际足球比赛
- 一例胃管滑脱不良事件课件
- 《NBA球队介绍》课件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题库
- 安全运维组织机构
- 《维修安全知识》课件
- 地理学科与科技教育的融合
- 病案室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 铁道概论(第八版)佟立本主编
- 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疏导
- 2024病历书写规范理论考试题
- 长安CS35汽车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