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选择题1.下面是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它主要说明了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B.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C.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D.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此话说明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实质上是A.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B.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斗争C.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商品市场而互相勾结D.为解决当时国家中的主要矛盾—法德矛盾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两个对立集团”是指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B.同盟国、轴心国C.北约组织、华约组织 D.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4.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的上空密布着战争的乌云。这两大集团的核心国家是()A意大利和法国B.日本和美国C.奥匈帝国和俄国D.德国和英国5.下面所示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后半期“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它生动地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A.根源 B.进程C.结果 D.导火线6.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演说时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允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扩军备战、组建军事集团的目的是()A.帮助欧洲弱小国家对抗英国霸权B.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C.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D.同英国争夺世界霸主宝座7.在萨拉热窝有块奇特的石板。用黑色的塞语和英语刻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从这个地方刺杀了奥匈帝国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索菲亚王妃。”南政府将此桥改名为“普林西普桥”。1995年美国总统就巴尔干问题特别代表霍尔布鲁克再见到此桥时,首次称普林西普为恐怖分子。材料中体现的观点是()A.普林西普为挽救民族危机牺牲,受到后人怀念B.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C.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有所差异D.暗杀不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行为和正确方式8.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A.促使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B.导致英德矛盾不断激化C.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D.取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9.一战爆发后,意大利秘密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原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一战的()A.原因B.特点C.性质D.影响10.历史是一面镜子。“萨拉热窝事件”这面镜子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A.只要出于爱国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B.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C.只有暴力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D.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11.德国将军冯·法金汉认为,如果对法国加强打击,迫使法军投入所有兵力,会使法国因消耗而亡。他选择了位于默兹高地上的要塞作为主要进攻点,这是德国通往巴黎的主要交通要道,可以使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但最终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失败。这个进攻点是()A.凡尔登 B.索姆河 C.巴尔干 D.意大利12.下表反映出,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战交战国军需品生产量(单位:百万吨)时间1914年9月1917年交战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16255015钢16255816煤346355851340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B.美国加入战争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国战败1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书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材料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的原因是()①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②交战双方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③战争规模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4.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一战()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15.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C.交战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D.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16.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A.欧洲政治格局崩溃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C.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D.欧洲优势地位动摇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1)材料一中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所提要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德国选择与哪两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材料二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17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费迪南夫妇毙命。(2)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个历史事件;给人类造成沉重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材料三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3)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4)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5)引起一战爆发的导火线事件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个事件?答案:1-10:DBADA;CCCCD;11-16:ABADB;D17.(1)含义:德国渴望重新瓜分殖民地;国家:奥匈帝国和意大利(2)不同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而萨拉热窝事件仅是同盟国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3)一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说明战争并没有迅速结束;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战争是残酷的和灾难性的。(4)不正确。因为第一次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塑料薄膜的耐蒸煮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与减排考核试卷
- 海洋气象学发展与研究技术探讨进展考核试卷
- 物流配送模式与创新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营销策略创新考核试卷
- 火花点火发动机的原理及应用考核试卷
- 特色户外健身路径规划与设备实施考核试卷
- 冀中职业学院《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实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跨文化交流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湘潭、成都工厂VDA63-2023审核员培训考核附有答案
- 风电场道路及风机基础工程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 油烟机清洗安全合同协议书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
- 国开2024春《人文英语3》第1-4单元作文练习参考答案
- 2024年3月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一模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 在线网课知慧《乱世长歌:建安文人与文学(河南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电石乙炔法制备氯乙烯的生产工艺设计9600字(论文)】
-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版)
-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评估
- 无人机法律法规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