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地理试卷(一)(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1页
备战2024年高考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地理试卷(一)(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2页
备战2024年高考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地理试卷(一)(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3页
备战2024年高考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地理试卷(一)(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4页
备战2024年高考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地理试卷(一)(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一)(山东专用)(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4.6°S,58.4°W)某中学足球场及旗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若仅考虑太阳方位的影响,该校足球队员在7月份训练射门时,令负责扑球的守门员明显感觉阳光刺眼的球门位置和时间(当地时间)为(

)A.甲,16点 B.甲,4点 C.乙,16点 D.乙,9点2.7月,校内旗杆正午影长及一日内旗杆影子在地面转动的角度变化情况分别为(

)A.影子变长,角度变小 B.影子变短,角度变大C.影子变长,角度变大 D.影子变短,角度变小【答案】1.C2.B【解析】1.在甲球门守门面朝东南,当地时间16点和4点太阳方位都不是位于东南,不会影响视线,AB错误;在乙球门处守门面向西北,当地时间16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会感觉阳光刺眼,C正确;9点乙地太阳方位不是位于西北,D错误。所以选C。2.7月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日影变短,南半球昼长变长,日影在地面转动的角度变大,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穿极流是北冰洋表面海水环流的组成部分,该海域风力强度主要由俄罗斯、加拿大沿岸高压与冰岛低压主导。2003-2019年间观测发现,北冰洋穿极流强度受风力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穿极流强度在增大。下图示意北冰洋穿极流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仪从风力角度考虑,北冰洋穿极流强度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穿极流强度增强的原因是(

)A.水平气压差减弱 B.上升流强度增大C.海冰覆盖面积缩小 D.海水密度差异增大【答案】3.D4.C【解析】3.通过“该海域风力强度主要由俄罗斯、加拿大沿岸高压与冰岛低压主导”可知,该时间为北半球陆地高压,海洋低压,为冬季,故选D。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覆盖面积缩小,低压区域面积增大,对应气压梯度力以及水平气压差增强,穿极流强度增强,A错C对;上升流是因表层流体的水平辐散,导致表层以下的海水垂直上升以补充的流动,B错;海水密度差异并不会影响气压差,D错;故选C。近些年来,人们在黄河下游河岸滩地上打井开采地下水,取代了直接从河流取水的取水方式。下图示意黄河下游某河段傍河开采地下水的范围。完成下面小题。5.该河段傍河开采地下水的独特优势条件是(

)A.河床地势较高 B.河流径流量大C.河流流速较快 D.河水结冰期长6.与直接从河流取水相比,傍河开采地下水主要是为了(

)①提高取水水质②增大取水规模③降低取水成本④减轻生态干扰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7.傍河开采地下水能增强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蒸发 C.降水 D.下渗【答案】5.A6.B7.D【解析】5.该河段位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地势较高,河流水位高于两岸地面,河水始终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丰富,A正确;由于上中游的引水和下渗,该河段径流量并不大,B错误;黄河下游位于冲积平原,流速较慢,C错误;黄河下游位于华北平原,纬度相对较低,河水结冰期较短,D错误。故选A。6.由于黄河下游河水含沙量大,直接取水会导致泥沙大量淤积,傍河开采地下水,通过沉积层的过滤与净化,水质更好,①正确;直接取水使河道的水量减少,河流水文特征和生态发生变化,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开采地下水可以减轻生态干扰,④正确;傍河开采地下水的取水规模较小,②错误;傍河开采地下水会增加取水成本,③错误。①④组合正确,故选B。7.黄河下游位于冲积平原,形成疏松深厚沉积层,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下游为“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两岸地面,河水大量下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大规模傍河取水使得地下水位降低,河流下渗补给水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D正确;河流下渗补给水量增加,使得河流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少,A错误;地表水减少,裸露的水域面积减少,会使得蒸发减少,B错误;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傍河开采地下水对降水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因河流下切侵蚀,使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依格孜也尔河发源于昆仑山,向东北汇入塔里木盆地,沿途发育多级河流阶地(下图)。完成下面小题。8.各级阶地上的河流沉积物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A.阶地1 B.阶地2 C.阶地3 D.阶地49.依格孜也尔河任一级阶地面的形成过程中,地壳(

)A.持续抬升 B.相对稳定 C.间歇抬升 D.间歇下沉10.目前聚落主要集中的阶地及原因是(

)A.阶地1、阶面平坦开阔 B.阶地2、光照更加充足C.阶地3、便于田间管理 D.阶地4、避开洪水影响【答案】8.D9.B10.A【解析】8.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离现代河床越近,形成越晚;离现代河床越远,形成越早。因此图中四级阶地形成时间从早到晚排序为阶地4、阶地3、阶地2、阶地1,D正确,ABC错误,故选D。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形抬升河流下切侵蚀,稳定后河流泥沙堆积形成阶地的平坦面,然后重复前一过程形成多个阶地,所以此地河流阶地的形成与地壳的间歇性抬升有关,但任一级阶地沉积物(阶地面)堆积过程中,地壳运动以及河流下切相对较弱,任何一级阶地的沉积物水平分布且沉积稳定,没有变化,因此期间地壳相对稳定,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读图可知,四级阶地中,阶地1阶面最为平坦开阔,且地势更低,热量条件更好,靠近河流,用水方便,因此是目前聚落主要集中地,A正确;光照条件主要与阳坡阴坡有关,与处于第几级阶地关系不大,B错误;阶地三比较窄小,且地势较高,不便于田间管理,C错误;阶地四海拔高,且窄小,且根据图中两个高程点的海拔可知,该地落差较大,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洪水,D错误。故选A。康养依托型旅居地是避寒、避暑、避霾的理想疗养地,下图示意乡村旅居养老发展的概念模型,图中左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客源地,右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目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

)A.推力、拉力、中间障碍、促进带动 B.拉力、推力、中间障碍、促进带动C.推力、拉力、促进带动、中间障碍 D.拉力、推力、促进带动、中间障碍12.影响图中社会支撑力的因素有(

)A.医疗机构数量 B.城镇人口密度 C.老龄化系数 D.温湿指数13.康养依托型旅居地多分布在(

)A.西北、西南地区 B.东北、华北地区 C.西南、华南地区 D.华东、华南地区【答案】11.C12.A13.C【解析】11.图中左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客源地,结合“经济动因”“社会动因”“政策动因”等,可知①表示推力;右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目的地,结合“自然生态功能”“传统文化功能”“健康生活功能”等功能属性具有吸引作用,说明②为拉力;④位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表示中间障碍;通过交通发展所形成的时空压缩效应,来促进带动(③)旅居养老。综上所述,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推力、拉力、促进带动、中间障碍,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社会支撑力属于旅居目的地的拉力影响要素,医疗机构数量越多,对旅居养老的拉力作用越强,A正确;城镇人口密度、老龄化系数都是旅居客源地的推力影响要素,B、C错误;温湿指数属于旅居目的地的环境支撑力影响因素,排除D。故选A。13.康养依托型旅居地是避寒、避暑、避霾的理想疗养地,纬度较低的南部乡村较为适合发展此类模式的旅居养老。因此康养依托型旅居地多分布在西南、华南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都安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都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县域石山面积占总面积89%,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早在2003年,都安县在全广西率先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试点,建立了依托城镇、工业园区的安置模式。十余年来,该县采用分批次、分阶段的模式推行生态移民。近年来,随着移民规模的扩大,当地在县城、中心镇建设移民新村,现已成功脱贫。下图示意都安县城某大型移民新村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14.早期,都安县优先进行生态移民试点的主要对象特征为(

)A.原先收入较高 B.就业技能较低 C.居住条件艰苦 D.搬迁意愿较低15.与都安县其他地区相比,图中移民新村的选址明显有利于(

)A.降低土地成本 B.集中安置移民 C.共享基础设施 D.方便居民外出【答案】14.C15.D【解析】14.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根据材料"早在2003年,都安县在全广西率先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试点,建立了依托城镇、工业园区的安置模式”可知,早期,都安县优先进行生态移民试点的主要对象的特征为居住条件艰苦,ABD错误;C正确;故选C。15.读图可知,图中移民新村靠近高速路出入口,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出行较为方便,其他选项不是明显优势,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秦岭北麓,是秦岭地区构造运动最剧烈,断层分布密集地区。区内山峰林立,沟谷深切。甘湫池崩塌体位于水湫池崩塌体东南2km处,堆积体主要分布在太乙河支流炭谷左岸的“V”谷斜坡地段,部分堆积在炭谷内。甘湫池夏季多积水,冬季多干涸。下图示意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山崩地貌及水系分布。(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翠华山山崩发生的条件。(4分)(2)说明甘湫池形成的过程。(4分)(3)说明甘湫池水位季节变化大的原因。(6分)【答案】(1)地处断裂带,构造运动强烈,山体断层发育,岩石多裂隙;地震多发且多强震,易引发不稳定岩体晃动并诱发崩塌。(2)受山崩作用的影响,部分崩积物进入河道,形成拦河坝,导致太乙河被截流;坝体上游贮水形成堰塞湖。(3)堰塞坝是由崩塌形成的块石组成,块石间缝隙大,渗漏严重;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甘湫池补给量大于渗漏量,水位上升;冬季降水较少,甘湫池补给量小于渗漏量,水位下降甚至干涸。【解析】(1)翠华山位于秦岭北麓,图中断层分布较多,可知该区域构造运动剧烈、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显著。山体内部的断层发育情况较多,岩石存在许多裂隙。这使得山体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内力的影响,引发山崩。此外,该地区地震频繁且多为强震,地震能够产生剧烈的震动,加剧了岩体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山体晃动和崩塌的发生。(2)当山体发生崩塌或滑坡时,部分崩积物会堆积在河道中形成拦河坝,阻断水流,导致水湫池上游一段河道被截流,水流无法通过,积水越来越多,形成了堰塞湖。因此,甘湫池的形成过程是受山崩作用影响,部分崩积物进入河道形成拦河坝,导致太乙河被截流,并在拦河坝上游形成堰塞湖。(3)甘湫池形成的堰塞坝主要由崩塌形成的块石组成,块石之间的缝隙较大,渗漏较为严重。这意味着水在坝体之间的缝隙渗透并且逸出,导致了水位的下降。翠华山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在夏季,翠华山地区的降水量较大,甘湫池的补给水量超过了渗漏水量,导致水位上升。冬季翠华山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少。甘湫池的补给水量小于渗漏水量,导致水位下降甚至干涸。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张家口市崇礼区承担2022年北京冬奥会部分比赛,为满足冬奥会气象观测需求,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北京市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冬季小风日)对赛场风向和风速变化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发现,赛场风向和风速受山谷风影向大。左图示意赛场及周边等高线分布(单位:米)。活动小组通过观测,绘制了某天观测站每小时风向与温度变化曲线图(右图)。(1)说出气象观测站所在位置的谷风方向。(1分)(2)判断山风和谷风的风速差异,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3)根据右图推测山谷风的转变时间及其对气象站观测站气温的影响。(4分)【答案】(1)偏西风(或西北风)。(2)谷风风速大于山风风速。原因:山谷开口朝西,谷风为偏西风,在山谷处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加大;冬季该地盛行偏西风,对谷风起加强作用,对偏东的山风起削弱作用。(3)山风转谷风时间在9:00(8:00—10:00之间即可),受此影响气温升高;谷风转山风时间在18:00(17:00—18:00之间即可),受此影响气温降低。【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以偏西风为主,晚上以东风为主。在日间阶段,山地受太阳辐射加热后升温更快且气温更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大气的气压与气温反相关,高气温对应低气压。因此气温更高的山地出现低压,气温低的平原产生高压,气压梯度力推动气块由平原沿谷底向山地运动,形成谷风,所以谷风为偏西风。(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山谷开口向西,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谷风为偏西风,在山谷地区受到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较大;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冬季盛行西风季风,与谷风的风向大致相同,对谷风的加速作用较强,该地山风为偏东风,冬季风对山风的削弱作用较强,导致山风减弱。(3)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白天主要为谷风,为偏西风;晚上主要为山风,为偏东风。受山风影响时气温较低,受谷风影响时气温较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风转谷风时间在9:00,该气象站观测站气温升高;谷风转山风时间在18:00,该气象站观测站气温降低。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都市锦田”地处广州市黄埔区,距离广州市中心约20km,曾经人退田荒。2018年,当地投资2亿元启动田园综合体项目,集土地整治、生态保护、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与景观提升于一体。“都市锦田”建设后新增耕地约0.18km2,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油菜、蔬菜与莲藕等作物轮作,并对防护堤岸进行整治。目前,当地村民通过集体农地租赁和发展乡村旅游等举措,实现了10倍以上的收入增长。有专家指出,以“都市锦田”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模式,适合布局在大都市一定半径的范围内,距离市中心太近或太远均不合适。下图示意“都市锦田”的内部功能分区。(1)简述“都市锦田”开发之前,该地农田利用效率低的原因。(6分)(2)分析“都市锦田”推行粮食作物轮作的目的。(4分)(3)专家指出,以“都市锦田”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模式,适合布局在大都市一定半径的范围内,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答案】(1)地处江心洲,耕作和管理不便;珠江水位变化大,季节性淹没风险高;农田利用方式单一,生产效益低;距离广州城区近,农户多进城务工经商,缺乏农业劳动力。(2)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生产力;减轻土壤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降低除虫除草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丰富绿色农产品供应种类,满足市场需求。(3)大都市能够为田园综合体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支持;距离市中心太近会增加土地成本;距离市中心太远交通条件变差,客源市场减少。【解析】(1)读图可知,该地地处珠江的江心洲,珠江丰水期河流水位较高,径流量较大,该地易受洪水侵袭,自然条件较差,且没有桥梁通过,交通可达性差,耕地利用价值低;以水稻种植为主,农田利用方式单一,生产效益低;该地距离广州市中心仅约20km,邻近广州市区,本地居民去城市务工就业,人口流失,农户多外出务工经商,缺少农业劳动力。(2)粮食作物轮作的目的可以围绕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都市锦田”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油菜、蔬菜与莲藕等作物轮作,不同的蔬菜所需要的肥料是不同的,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生产力;通过不同种类的蔬菜轮作能够改变病虫的生活条件,达到减轻病虫害的目的,抑制杂草生长,降低除虫除草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丰富绿色农产品供应种类,满足市场需求。(3)大都市能够为田园综合体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支持;距离市中心太近土地成本高,距离市中心太远则难以得到城市的经济支持和客源市场,因此田园综合体模式适合布局在大都市一定半径的范围内。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部的高原内陆国,经济较为落后,但铁矿资源极为丰富,最大的铁矿位于苏亚雷斯港市的穆通镇,平均品位超过50%。但受制于运输条件,铁矿石仅仅输往邻近国家,开发程度较低。图示意苏亚雷斯港和穆通镇铁矿产地位置示意图。材料二中国企业承建的穆通综合钢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座现代高效、绿色低碳的钢厂建成后,将填补玻利维亚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