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地质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地质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地质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地质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地质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地质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B.《流浪地球》公映10天就收获了30亿的票房佳绩,依照目前走势,《流浪地球》票房超过40亿指日可待。C.他患有严重的胃病,日常饮食很受限制,不仅不能饮美酒,对面前的佳肴也只能浅尝辄止。D.时间真如白驹过隙,当初迈进初中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初中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新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3.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涔涔(cén)运筹(chóu)梗概(gěng)煞有介事(shà)B.装璜(huáng)慰藉(jiè)摒弃(bǐng)若无奇事C.繁琐(suǒ)骁勇(xiāo)穿凿(záo)相辅相成D.揣摩(chuǎi)狡黠(xiá)尴尬(gān)饥肠辘辘(lù)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是风、雅、颂。B.《变色龙》《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作品。C.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写于抗战时期,表达了深沉的家国情怀。D.《礼记》《孟子》《列子》《淮南子》均为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论著。5.填空。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_____________,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王湾在《次北固山下》阐述了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寒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杜甫的《望岳》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的诗词的连续两句:____,____。6.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A.格列佛在飞岛国看到各种怪诞的现象,如在拉格多大科学院,科学家们忙着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将粪便还原成食物、把冰烧成火药等。B.保尔被神父赶出学校后在车站饭馆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后来在哥哥的介绍下做了司炉助手,并在家中结识了他的革命引路人朱赫来。C.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省吃俭用,用自己的钱买了第三辆车,但是因为老婆虎妞生孩子难产而死,为安葬虎妞只能把车卖掉。(2)文学名著中刻画了不少性格鲜明的人物,有不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相关情节,从林冲、猪八戒、简•爱、鲁滨逊这四个人当中选择一位说说其个性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⑦,为人所笑。(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改)(注释)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意气相投。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ò):福禄,福分。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此处指国运。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⑦不逮:不足之处,比不上。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斯故/君臣合契 B.卒/令不闻其过C.朕与卿等/可得不慎 D.然/周则惟善是务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纳(___________)(2)寻(___________)(3)后(___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2)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8.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后面小题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故五月渡泸/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必以分人(《曹刿论战》)C.至于斟酌损益/曾益其所不能(《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若无兴德之言/洋洋兮若江河(《<列子>一则》)E.深追先帝遗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2.结合上面文段内容,说说诸葛亮为何反复提到“攸之、祎、允”等人。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春和景明______②沙鸥翔集______③悉成明霞______④得踏危石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3.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简述之。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桑葚熟了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2.阅读全文,请用原文回答第②段画线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3.请赏析第④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4.全文主要内容写的是采摘桑葚这些欢快的事情,但结尾两段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析。5.作者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6.积累链接:孝感,景色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正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下面《器成还须久为功》一文,完成下列小题。①人才的成长也是有过程的,一旦超出科学界限,所谓的速成只会营造“海市蜃楼”般的幻影。②近日,故宫博物院的家具馆对外开放,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绝美。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成材实属不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往往类比,因为正像树木成材一样,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③但反观当下,不少现象不免有些违反常识。对“超速”的渴望正涌动成一股潮流。“我报名了翻译速成班,一个月就能拿下口译资格证”“我加了个减肥群,10天极速变苗条”“我刚买了明星快速养成手册,正在琢磨如何一夜成名”……急于工作,急于恋爱,急着看成效,似乎成为唯恐落后于时代节拍的“紧箍咒”。④其实,“神速”未必变成“神话”,拼搏进取的姿态固然可取,但如果心浮气躁占了上风,就难免落入急于求成的窠臼。⑤对“速度”的追求应鼓励,但对“速成”应怀有警惕之心。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人才成长也一样。创业风口光景无限,但若缺乏优质产品,竞争过后只会留下一片狼藉;高薪职业令人羡慕,假如核心能力缺位,终非长久之策。有人向往钢琴演奏的古典优雅,可练习枯燥,每个指法要经过千百次重复方能形成记忆;有人向往芭蕾舞者的风度翩翩,可完美舞姿的背后隐藏着练功中数不胜数的伤痛。由此看来,所谓的“短期速成钢琴特长生”无非是商业招数,轻信这些并不会等来奇迹发生。⑥速成背后,是偷懒投机心态在作祟。从自身角度出发,心不能沉、气不能静,浮于表面不下苦功夫,想钻空子不坐“冷板凳”,都会导致自我管理缺失缺位,信心发生动摇。现代社会选择自然是更多样了,实现选择的资源也更为丰富,从这个角度讲,所谓“速成”有一定市场。但看树知人,但凡能速成的恐怕很难让你优势独具。与其目光游移、辗转腾挪,倒不如一门深入、攀登高峰。⑦“十年法则”认为,每个领域的大师都需要10年左右的勤学苦练;“一万小时定律”指出,从平凡到超凡的跨越,需要经历一万个小时的稳扎稳打。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少年时被称为“天才琴童”,但“左手要长在琴上,右手的血脉要流入弓里”又需要怎样的艰苦付出?⑧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季羡林先生曾描述他在北大种莲的经历,几颗莲子经过两年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终于在第三年“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并在第四年“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绽放出“红艳耀目的荷花”。⑨愿年轻人都能做一池“季荷”,生生不息,静待花开。1.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2.文章第②段中写故宫博物院的宫廷紫檀家具有什么作用?3.简述第⑤段的论述思路。4.说说第⑨段的深刻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5.通读选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A.选文开头的“海市蜃楼”一词足以表明作者对人才的“速成”是完全否定的。B.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窠臼”本来的意思是指现成的格式,这里指急于求成的潮流。C.选文第⑥段画线句中的“与其……不如……”表示作者对后者的选择与肯定。D.选文第⑦段连续运用了三个事实论据,深入论证了大师的“功”都不是速成的。三、应用1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表1某市农村学校不同性别中学生食用早餐情况性别每天都吃(%)经常吃(%)偶尔会吃(%)基本不吃(%)男生1193(72.48)312(18.96)106(6.44)35(2.13)女生1214(67.86)348(19.45)175(9.78)52(2.91)合计2407(70.07)660(19.21)281(8.18)87(2.54)表2某市农村学校3个年级中学生早餐食用各类食物比例年级谷类(%)蔬菜、水果(%)奶类(%)肉类(%)豆类(%)初中一年级1015(80.30)749(59.26)573(45.33)430(34.02)248(19.62)初中二年级1024(80.06)71(59.66)495(38.70)494(38.62)210(16.42)初中三年级797(79.70)591(59.10)406(40.60)327(32.70)188(18.80)合计2836(80.05)2103(59.36)1474(41.60)1251(35.31)26(18.23)(材料三)以下是关于学生早餐食用情况的采访:生一:每天做作业都做到很迟,早上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早餐就没那么重要了。生二:家里给了我早餐钱,可是我经常把钱省下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家长一:我们的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给孩子做早餐,随便外面吃点儿就可以了。家长二:早餐吃个馒头,再加个鸡蛋就行了,哪儿来那么多讲究?营养师: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早餐的食物种类越多,营养就越全面。1.阅读(材料二),分析某市农村学校中学生食用早餐存在的主要问题。2.阅读(材料三),概括学生早餐食用状况不理想的原因。3.下列表述与以上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A.经常不吃早餐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和体力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学习效率。B.某市农村学校经常不吃早餐的学生中,女生占比高于男生。C.某市农村学校的学生最需要补充的早餐食物是豆类制品,比如豆浆。D.为了加强早餐的营养,最需要的是对学生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作文题目:那轮明月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1、C【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成语意思的理解。C项中的成语用错对象。浅尝辄止的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故选C。2、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语意重复。去掉“停下脚步”或“驻足”。B搭配不当。“开启”“开辟”对调。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改为“即使……也”。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3、B【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B.摒弃(bǐng)-(bìng)、若无奇事-若无其事。故答案为B。4、C【解题分析】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作的传记文章,节选自《三作家》。C.正确。D.《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5、(1)无案牍之劳形(2)田家少闲月(3)晴空一鹤排云上(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案牍”、“生”的书写。理解型默写(4)抓关键词“人生哲理”,(5)的关键词是“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6)的关键词“清明、七夕、重阳节”。6、(1)D(2)比如:简•爱:虽出生贫苦,相貌平凡,倍受歧视,但她并不以此自卑,敢于抗争。从与罗切斯特的争论中,可见她顽强的个性和美好的追求,是一个从不向命运低头的人。【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D.错误,祥子第三次买车用的是虎妞的钱。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但过了不久,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2)本题考查的是人物的形象和相关情节。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选择林冲、猪八戒、鲁滨逊、简•爱等熟悉的一个,做简要介绍。能说出人物精神,概述情节即可。选择简•爱可从她不幸的身世谈起;选择林冲可从他逆来顺受,最终被逼上梁山写起等等。二、阅读7、1.B2.接受、采纳不久后人3.(1)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独自保全自己的家族。(2)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天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不同的。4.君主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能直言进谏。君主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解题分析】

1.B.卒令/不闻其过。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注意古今异义词,寻:不久。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亦:也。闻:听说。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从文中“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可以看出治国君主必须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能能直言进谏。从文中“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可以看出治国要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题目点拨】参考译文贞观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君臣本应共同安定天下,安危与共,如果君主能接受(臣民)忠诚的谏言,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会非常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如果君主自身贤明,而臣子却不匡正辅佐,想要国家不危难灭亡,是不可能的。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独自保全自己的家族。像隋炀帝(为人非常)暴虐,臣子不敢进言,终于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后隋朝灭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久远,我和各位大臣哪能不谨慎,(我们)不能被后人所耻笑啊!”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夭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不同的。但是周朝推行仁政,积累功徳,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而秦朝肆意骄奢淫逸,喜欢施行刑罚,所以只经历了两代就灭亡了。这难道不是施行仁政可以延长国运,施行暴政则使国运衰败吗?我又听说桀、纣虽为帝王,(但是)即便与平民作比,平民也认为自己受到了羞辱;颜回和闵损虽是平民,但与帝王作比,帝王也以此为荣耀。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惭的。我时常用这些事对照自己的行为,并经常告诫自己,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足,被人嗤笑。”8、1.BC2.诸葛亮即将出师伐魏,但他担心后主刘禅亲佞远贤而不能修明政治,巩固后方。所以反复提及攸之、祎、允等人,进一步明确他们“进尽忠言”的职责,实则是强调攸之、祎、允等都是贤臣,是国之栋梁,堪当重任。希望刘禅知人善任,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选项中“故”分别为“因此”和“故意”;B.选项中的“以”的意思分别为“介词,把”和“介词,把”;C.选项中的“益”分别是“增加”和“增加”;D.选项中的“若”分别是“如果”和“好像”的意思;E.选项中的“遗”分别是“物指死人留下来的”和“给予”的意思。故选BC。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和具体内容分析作答。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诸葛亮在将出师伐魏,但他担心后主刘禅亲佞远贤而不能修明政治,失去稳固的后方。因而反复提及攸之、祎、允等人这些贤臣,明确他们“进尽忠言”的职责,希望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参考译文: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查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9、1.日光;停歇;都;能够;2.①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②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3.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景”:日光。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重点词语:跃,跃动。影,月影。②重点词语:始,开始。数,几。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具体分析即可。甲文写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构上的作用是为下文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纯为写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题目点拨】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甲文译文: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乙文翻译:来焦山游览有四件感到畅快的事:在吸江亭看返照,青山落日,映照在烟水苍茫之中,居然像米家父子画的笔意;晚上在孝然祠外望月,天空一碧,长江万里,再也没有微云点缀;听寺院的晚钟声从松梢传出,悠悠然产生超然世外的想法;清晨起床看海门日出,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照射着江水,江水都成一片明亮的红霞,荡漾不定。《瘗鹤铭》在雷轰石下,那儿惊涛骇浪,朝夕喷涌激荡。我在冬月来游览,那时江水刚落,才能够在潮汐起落之中踏上高高的崖石,仔细而详尽地阅览,实在是很幸运啊。10、1.桑葚。2.①写了今年五月在农家乐山庄采摘桑葚的绝美享受。②回忆童年时和伙伴们采摘桑葚的欢乐场面。3.儿时的梦:盼望老桑树结满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解馋的机会。4.示例1:从词语的角度赏析:“紫紫的”写桑葚的颜色,“丰满着”写桑葚饱满的形状,两个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桑葚美丽诱人的外貌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桑葚的喜爱之情。(语意相近即可)示例2: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熟透了的桑葚”晶莹剔透的外形特点,从而由衷地表达了对桑葚的喜爱之情。(语意相近即可)5.表达了作者对桑葚的挚爱,同时也呼吁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持自然与纯真的本色。起到了升华文章主旨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解题分析】1.考查线索和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中考中经常考查的叙事线索有以下几种类型:人物线索即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2、物品线索即某一件有特殊意义的物品。3、感情线索即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感情变化。4、事件线索即中心事件。还有时间线索。寻找线索,要看标题及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文中的议论抒情的句子等。文章以桑葚开头,围绕桑葚来写,因此线索是桑葚。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阅读文章,运用方法二概括出:主要写了两件事:第③段写了“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在农家乐山采摘桑葚,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第⑥段“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两件事。2.此题考查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盼望老桑树结满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解馋的机会”即可。3.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注意比喻拟人一定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表达效果。(3)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从词语的角度赏析“紫紫的”写桑葚的颜色,“丰满着”写桑葚饱满的形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熟透了的桑葚”晶莹剔透的外形特点,从而由衷地表达了对桑葚的喜爱之情。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从结尾作者对桑葚的挚爱,同时也呼吁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持自然与纯真的本色。围绕“亲近自然,回归纯真,保持童真、童趣,保持内心的纯净,追求淳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5.此题考查了概括作品主题。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结合实际阐述自己对食品问题的看法,并能一分为二陈述理由即可。6.考查学生的积累运用能力。根据“野花芬芳,树木茂盛”,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筛选,意思一致的句子,不难找到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野花开放,散发出淡淡幽香,(好的)树木也都秀美而茂盛。【题目点拨】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学生应注意语言赏析的常见题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11、1.器成还须久为功(或“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或“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2.写故宫博物院的绝美紫檀家具,是为了引出中心论点“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同时可以增添议论文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作为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3.首先,提出“应对速成怀警惕之心”的观点并从反面简要阐述;接着列举创业、追求高薪职业两例从反面论证观点;然后以钢琴和芭蕾舞练习为例,从正面论述观点;最后自然而然得出结论,强调轻信“速成”无法等来奇迹,回应了论点。4.含义:勉励年轻人要学季先生的莲花,只有经过长期的力量积蓄,才会绽放出“红艳耀目的荷花”;含蓄地重申了论点: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作用:呼应开头,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对年轻人提出希望。5.D【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对议论文观点的理解。本题难度不大,议论文观点是比较容易找的,一般位于文章第一段或者结尾段,有些文章的文题就是观点。本题中的观点就是文章的题目----《器成还须久为功》2.本题考查议论文中相关材料的作用。首先,要在文中找到材料所在位置,再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遇到作用题,一般都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做答。从内容上看,写故宫博物院的绝美紫檀家具表明了紫檀家具的精美绝伦,增加文章趣味性;从结构上看,引出中心论点——“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3.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的理解。分析论证思路时,要按照行文顺序分析,即哪里是观点,哪里是论证,最后在加上“首先”、“接着”、然后等连接词。第五段首先是提出论点——对“速度”的追求应鼓励,但对“速成”应怀有警惕之心;接着通过“创业风口光景无限,但若缺乏优质产品,竞争过后只会留下一片狼藉;高薪职业令人羡慕,假如核心能力缺位,终非长久之策。”这两个例子来进行反面论证;然后通过钢琴演奏、芭蕾舞两个例子从正面论证,最后通过所谓的“短期速成钢琴特长生”无非是商业招数,轻信这些并不会等来奇迹发生。这句话来回应论点。4.本题考查段落含义及作用。段落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解答,段落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去解答。第九段是本文的最后一段,从结构上来说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从内容上来说,“季荷”指的是上文季羡林先生的荷花,这种荷花几颗莲子经过两年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终于在第三年“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并在第四年“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绽放出“红艳耀目的荷花”。,所以是在勉励年轻人要学习季荷,厚积薄发,不能够急于求成,也是对中心论点的强调。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项错误。选文第七段用了一个事实论据——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少年时被称为“天才琴童”,但“左手要长在琴上,右手的血脉要流入弓里”又需要怎样的艰苦付出?,并不是三个。三、应用12、1.约10%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餐;早餐食用的食物种类较单一;营养不均衡。2.作业较多,补眠占用了吃早餐的时间;学生把早餐钱挪作他用;家长没时间给孩子准备早餐;家长缺乏营养学知识,不懂得如何给孩子准备营养早餐。3.D【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图表分析。某市农村学校中学生食用早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表1某市农村学校不同性别中学生食用早餐情况”中最后一列“基本不吃早餐”的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