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油层对比新_第1页
第三章油层对比新_第2页
第三章油层对比新_第3页
第三章油层对比新_第4页
第三章油层对比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层对比(3)--结构油气田地下构造(4)--几何形态油气储层(5)---储存流体空间油气藏流体与油气层(6)--流体地层压力与油气藏驱动类型(7)-状态储量计算(8)--数量油气藏开发的地质主控因素(9)—开发注水开发动态地质分析(10)—开发钻井地质(1)测井地层测试(2)地震课程内容:二部分,十章资料录取油藏地质研究(针对勘探与开发)第三章油层对比油气藏内部结构—层结构: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几何形态--层形态—构造地质学材料组成--岩性、岩相、储层物性、流体特征: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油藏地质学油矿地质油层划分和对比:地层单元构成地层单元形成顺序地层单元关系。What?---地质体结构格架教材P1271432Why?开发地质研究的最基础工作构造---几何形态

储层---静态物质

流体---动态

储量---有效体积

勘探油层对比:在油田内含油层段的对比按研究范围分How?---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相关课介绍全球地层对比:板块间范围的地层对比--地层学的研究范畴大区域地层对比:盆地间的地层对比--地层学的研究范畴区域地层对比:盆地内内的地层对比--地层学的研究范畴教材P127

古生物-地层单元

岩石-地层单元

时间-地层单元

层序地层单元

一、常用地层单元

根据古生物组合划分地层单元。1、古生物-地层单元(生物带、亚带、……)

以岩性作为主要分层依据。

主要用于化石少、岩性变化大的地区。2、岩石-地层单元(群、组、段、层)回顾回顾第一节油层单元教材P127-128

地层界面与地质时代界面相一致。

地层界面反映了岩性和(或)古生物的变化。

3.年代地层单元教材P108一、常用地层单元宇、界、系、统、阶、带宙、代、纪、世、期、时回顾4、层序地层单元

层序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应的整合面为界的一套地层(Mitchum,1977)。教材P110一、常用地层单元层序准层序组纹层准层序岩层组岩层纹层组一级层序—盆地间可对比二级层序—盆地内可对比三级层序---坳陷内可对比开发阶段都存在不整合界面勘探阶段

生物地层单元

岩石地层单元

年代地层单元

层序地层单元

二、油层对比单元

从理论上讲,一套含油层系从时间上是无限可分的。

是在油田范围内进一步按着油层分布的特点及其岩性和物性的变化将含油层段细分为更小的等时地层单元。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单油层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层四级划分五级划分(简单情况)(复杂情况)砂组小层上油组下油组馆陶组含油层系油组教材P113(等时性)

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

单油层间可有夹层分隔,其分隔面积应大于其连通面积。1、单油层

单油层由复合砂体组成时,定义为小层;

小层内,根据砂体分布进一步划分单层;(单砂体)(复合砂体)单油层砂层组油层组含油层系Ng351Ng352教材P113(小层和单层)

二、油层对比单元小层

单层

单油层

同一砂层组内的油层岩性特征较为一致。2.砂层组(或称复油层)常简称砂组单油层砂层组油层组含油层系馆3砂组

由若干相互邻近的单油层组合而成。

砂层组间上下均有较为稳定的隔层分隔。教材P113-114

二、油层对比单元

以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作为盖、底层。3、油层组(简称油组)上油组砂组小层油组

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层组组合而成。教材P114

二、油层对比单元单油层砂层组油层组含油层系

含油层系的顶、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具一致性。4、含油层系砂组小层上油组下油组馆陶组含油层系油组

为若干油层组的组合。

同一含油层系内油层的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基本一致。教材P114

二、油层对比单元教材P115单油层砂层组油层组含油层系大庆油田地层划分实例

二、油层对比单元油层划分单元与地层划分单元的关系含油层系单层小层砂层组油层组韵律层

二、油层对比单元古生物--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岩层的接触关系--岩层中特殊矿物及其组合--岩性(岩石记录)--1、地层单元的等时性界、系、统、阶(组)区域地层学研究

在更细地层单元对比时,由于古生物等记录的垂向分异性不够,完全等时对比难度大,常常采用非古生物的方法。一、油层对比的理论基础砂组小层第二节油层对比的依据

2、等时性地层的特点①沉积的成层性—老新

不同时期沉积环境及物源供应的差异。记录了岩石的垂向差异性。不同层反映不同时,通常下老上新。④①②③①①②②③③④④老新一、油层对比的理论基础

同期(层)同相(沉积环境内)--岩性相似性(2)等时性地层的特点岩石记录的横向相似性—等时性对比

同期(层)不同相(沉积环境内)--岩性的差异性岩石记录的横向差异性—穿时性:岩性对比??等时对比??④①②③①①②②③③④④老新①①①②②②③③③④④④⑤⑤⑤一、油层对比的理论基础平面相变(岩性变化)?等时?(3)等时性与岩性对比差异一、油层对比的理论基础ABCDE二、标志层(标准层)1、定义

特征明显、分布广泛、具有等时性的岩性层或岩性界面。标志层沉积旋回岩性组合教材P115Rt?

主要由异旋回作用过程形成。构造沉降;海(湖)平面升降;气候旋回等。教材P116(1)标志层:稳定、分布范围广(2)辅助标志层:相对稳定、分布范围局限等时性范围的差异二、标志层(标准层)标志层沉积旋回岩性组合2、标志层的级别(1)与洪泛作用相关的标志层

洪泛(Flooding),可理解为大规模的快速海(湖)或大规模的洪水泛滥。莫里青凹陷西南缘三口井上最大湖泛面测井地质特征

洪泛面因水深突变可致使铀的富集,自然伽马曲线表现为明显的高尖峰的特点。

教材P116-117洪泛作用沉积物源供应沉积间断

3、标志层的主要类型①洪(海、湖)泛面(1)与洪泛作用相关的标志层

洪泛作用沉积物源供应沉积间断

3、标志层的主要类型

初始洪(海、湖)泛面:初始湖(海)泛面:是指沉积物不能填补新增可容空间而引起的海(湖)侵,其沉积底界面即为初始湖泛面。地震上第一个超覆起点控制的界面,岩性多为灰绿浅色泥岩,分布稳定。一般洪(海、湖)泛面:介于最大和初始之间。最大洪(海、湖)泛面:海(湖)侵过程中,海(湖)面积扩大到最大范围时期的海(湖)平面沉积物底界。地震上为密集反射带的底部,岩性多为灰-黑色泥岩,分布稳定。教材P116-117①洪(海、湖)泛面(1)与洪泛作用相关的标志层

洪泛作用沉积物源供应沉积间断

3、标志层的主要类型教材P116-117①洪(海、湖)泛面

在水下沉积环境中,最普遍的标志层是洪泛面之上稳定分布的泥岩,称为洪泛泥岩。二连盆地某开发区块湖相沉积洪泛泥岩对比标志层②水下沉积中洪(海、湖)泛泥岩层教材P117某油田开发区块油页岩标志层测井响应特征

最大湖泛期的沉积速率极低的产物,在测井上往往表现出与一般湖泛不同的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密度低、自然伽马高、声波高、电阻率高等特征。

③油页岩

教材P118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双峰灰岩标志层测井响应特征④碎屑岩中的薄层灰岩或白云岩

陆源碎屑物质供应不足所致,是大规模湖侵期的沉积产物,表现为高电阻率、高密度、低伽马。教材P118--孤岛油田馆3砂组顶部分布稳定的含螺化石层,“指状”高感应特征。⑤碎屑岩中的化石层

教材P118⑥泛滥平原泥岩层

⑦泛滥沼泽煤层教材P119(2)与沉积物源供应有关的特殊沉积层某气田凝灰岩标志层①火山灰(凝灰岩)

突发式火山爆发后的产物,具有沉积范围分布广泛,等时性强的特点。表现为放射性强(伽马比一般泥岩要高),声波时差高异常,电阻率高。洪泛作用沉积物源供应沉积间断教材P120②碳酸盐岩中的薄层泥岩教材P121滨里海盆地某区块石炭系生屑灰岩中的泥岩和泥灰岩标志层表现为高伽马和低电阻特征(2)与沉积物源供应有关的特殊沉积层③富含特殊矿物的沉积层

教材P121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双三段底部低伽马泥岩标志层湖侵“抑制”了高伽马物源供应(2)与沉积物源供应有关的特殊沉积层洪泛作用沉积物源供应沉积间断

(3)与沉积间断相关的标志层①古风化壳

轮古9和轮古15-2井古风化壳的对比

与区域不整合面相伴生;主要反映为特殊岩性(如铝土矿)、自然伽马、声波时差曲线表现为一个明显“台阶”。教材P121②古土壤层

教材P122

相对于古风化壳而言,其反映沉积间断时间可能较短暂;

高成熟古土壤的是沉积速率相对缓慢的条件下形成的,可以作为一定规模沉积旋回界面的划分标志,是在露头上和黄土的对比中经常使用的指标。古土壤的测井响应特征

声波时差为明显的高值,幅度越高,表明成壤作用越强。(3)与沉积间断相关的标志层油层对比(3)--结构油气田地下构造(4)--几何形态油气储层(5)---储存流体空间油气藏流体与油气层(6)--流体地层压力与油气藏驱动类型(7)-状态储量计算(8)--数量油气藏开发的地质主控因素(9)—开发注水开发动态地质分析(10)—开发钻井地质(1)测井地层测试(2)地震课程内容:二部分,十章资料录取油藏地质研究(针对勘探与开发)第三章油层对比第三章油层对比一、油层对比单元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单油层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层四级划分五级划分(简单情况)(复杂情况)二、油层对比的依据

1、理论依据:等时地层2、标准(志)层—3类11种

1、基本概念:在沉积剖面上岩性有规律的变化(颜色、岩性、结构、构造等)。

标志层沉积旋回岩性组合教材P123三、沉积旋回

异旋回:构造控制旋回、沉积环境变化控制的旋回自旋回:水动力变化形成沉积结构和岩性的差异成因类型2、沉积旋回的类型标志层沉积旋回岩性组合教材P124岩性差异分类:三类三、沉积旋回

可容空间变化速率沉积物供应速度周期性变化沉积旋回区域性等时性教材P125(海进,水体加深)(海退,水体变浅)地层变化的因素2、沉积旋回的类型3、沉积旋回的级别教材P126

规模有大有小,且在总体上升或下降的背景上还有小规模的升降运动。

地壳升降运动振幅曲线

旋回级次性:在较大的旋回内套有小的旋回。三、沉积旋回

一级旋回:大体相当于含油层系二级旋回:大体相当于油层组三级旋回:大体相当于砂层组四级旋回:大体相当于单油层四级划分NmⅣNgINgII在油田范围内,沉积旋回一般按四级划分教材P127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异选回岩性组合:剖面上的岩石类型及其纵向上的排列关系标志层沉积旋回岩性组合四、岩性组合依据:

岩性组合比单一岩性具有更大的横向稳定性教材P128(用于小范围内的地层对比)等时性?1、区域等时地层格架背景资料—勘探成果一、油层划分和对比的资料准备存在问题:太粗,满足不了油田勘探开发要求地质普查(野外露头)、早期勘探(钻探)确定的已知的:储量报告、井位论证报告第三节油层对比的方法

教材P129砂组/小层/单层?问题:分辨率低?2、反映地层等时性的地震资料---地震地层学优势:相面直观、横向连续性好—地震反射层是地层界面响应一、油层划分和对比的资料准备砂组小层GR、SP—岩性Rt、AC—物性测井资料岩石记录3、反映地层的钻井、测井、录井资料砂组/小层/单层?问题:横向连续性差优势:相面直观、垂向分辨率高一、油层划分和对比的资料准备岩性物性动态资料储层和流体4、反映地层的生产动态资料问题:间接推测,难度大优势:与生产密切结合,更接近实际间接一、油层划分和对比的资料准备含油层系油组砂组

小层馆陶组上油组馆1+2馆3馆31,馆32,馆33,馆34,馆35

馆4馆41,馆42,馆43,馆44

下油组馆5馆51,馆52,馆53,馆54,馆55,馆56馆6馆61,馆62,馆63,馆64,馆65胜利孤岛油田馆陶组划分方案二、对比步骤(流程)和方法1、研究区地质背景分析—确定地层划分方案构造特征背景认知—构造位置、圈闭类型—构造图沉积相类型及宏观分布认知—沉积相模式—沉积相图及模式勘探阶段地层划分方案认知--划分级别、分布—单井柱状图教材P1302.建立典型井剖面(油田综合柱状图)

典型井:地层对比时的控制井条件:位置居中、地层齐全、资料丰富、标志清楚

钻遇油层最全的井

可在几口井挑选有代表性的油层组、砂层组进行汇编教材P130二、对比步骤(流程)和方法

骨架剖面:通过典型井向外延伸3、建立骨架剖面

从骨架剖面向两侧建立辅助剖面以控制全区剖面网络十字(基干)剖面教材P131

水平对比基线:标准层的顶(或)底面或已对比地层界面(顶拉平对比)?消除构造作用导致的深度差异已对比地层界面教材P1354.选择水平对比基线顶面底面面B面A5、分层对比已对比地层界面教材P131灰黑色介形虫泥岩深灰色介形虫泥岩灰黑色泥岩辅助标志层标志层区域标志层1、应用标志层2、应用沉积旋回3、应用岩性组合121-11-22-12-22-32-42-52-2-12-2-32-2-22-3-12-3-22-3-3砂组小层单层划分和对比过程井震结合,分级控制模式指导,构造分析动态验证,全区闭合对比大的地层界面①井-震结合5、分层对比方法教材P132油组→砂层组→小层→单层②分级控制—大小逐级对比井震结合,分级控制模式指导,构造分析动态验证,全区闭合教材P1335、分层对比方法③模式指导顶面底面面D面C面B面A组合井间的岩性变化顶面底面面B面A教材P1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