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_第1页
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_第2页
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_第3页
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_第4页
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一、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面临的新背景与新要求.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高等教育。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保证,也是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深化,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已经由“能上大学”向“上好大学”转变。经过 1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为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过旺需求和国家及社会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即由过去的数量矛盾转变为当前的质量矛盾。有专家分析,我国到“十二五”时期,高等教育将转变为买方市场,出现需求主导的局面,所以大学之间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质量和水平上。因此,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就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产业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具有决定作用。多年以来,浙江经济实力一直稳居全国前列。2008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 21486.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 42214元。浙江省人均GDP5E从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更高阶段,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根据美国著名学者 H娥纳里等人提出的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状态的理论,这一时期,浙江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其经济结构状态以加工组装业为中心,以能源、重化工和加工装配型产业为主导产业。浙北、浙东、浙南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加快培养适应现代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不仅需要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还要加强学科专业内涵的建设,将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与大学内部组织创新结合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改变目前学术型高端人才偏少的 ?」置妗*?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教育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必须通过优化结构来提高质量。如前所述,以往人民群众关注的是“能上大学”,现在更关注的是“上好大学”。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评价标准很多,但关键还是要看它培养的学生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虽有择业观念的因素,但究其根本主要在知识储备尤其是实践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要。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们高等教育质量还是薄弱的。因此,必须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卜?意。经济发展国际化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浙江作为东部沿海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国际贸易非常发达。近年来,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十一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升,迫切要求提升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培养大批在国际活动空间具有较强交流、交往、对话、沟通和抗衡能力的人才,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的人才,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人才。为此,需要加大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水平,努力建设一批中外合作的国际高水平大学及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适龄人口变化的基本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适龄人口的变化不仅影响到办学规模,还必然引起高等教育结构的深刻变化与调整。2010年,浙江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达到峰值,在未来一个时期内,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逐年下降。面对这一变化,迫切需要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上世纪高等教育“扩招”的情形相似,由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推进并迅速向普及化阶段过渡所引发的新一轮结构调整,必将极大地改变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高等学校的类型结构与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将发生新的变化。二、浙江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地域结构:东北强中西弱首先,从高校数量的分布情况来看,全省80所普通高校中,杭州36所,占 45%;宁波 12所,占 15%;温州 6所,占7.5%上述三地由于经济发达,高等教育也相当发达,共有54所高校,占全省的67.5%,特别是省会杭州,几乎集中了全省一半的高校,而其他8个地级市一共才只有 26所高校。这种集聚效应会影响到其他地市办学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其次,从高水平院校来看,在 12所大学建制的高校中,温州1所、金华1所、宁波2所、杭州8所,其余7个地市至今还没有1所大学。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浙西衢州,高等教育资源非常匮乏,2010年3月份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衢州学院,标志着衢州开始有了本科教育。而在其他6个地市中,其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由“本科 +专科”、“专科 +专科 +中专”升格而来,大多数高职都是由中专升格而来。.层次结构: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层次结构是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组合比例关系,是一种纵向结构,主要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专科教育三个层次。浙江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 33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20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8所。2008年,浙江普通高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在校生比例为4.13%、53.79%、42.08%,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根据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合理的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塔型”结构,即专科是塔基,本科是塔身,研究生是塔顶。由此可见,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研究生教育所占的比重较低,与浙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也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逐步提高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本科教育所占比重较大,本科规模扩张的“冲动”非常强烈,规模增长过快,不仅向下挤占专科教育资源(主要是生源),短期内向上又多数不具备升格的能力,而且还带来了质量、就业、稳定、管理等方面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三是专科教育所占比重偏低,社会的关注点都在本科以上,专科教育备受冷落,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空间受到影响。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浙江应该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民营企业提供应用型、技能型与操作型的技术工人。水平结构:高水平大学稀缺浙江高等教育的水平结构极不平衡。这主要是体现在高水大学的数量上,到目前为止,浙江省“985工程”高校只有浙江大学1所,“211工程”高校也只有浙江大学1所,浙江大学可谓是浙江省高等教育“国字号”的“独生子女”。因此,学界就用“一只老虎与一群绵羊”的比喻来形容浙江高等教育水平的现状。客观地讲,以浙江大学为标志的浙江高等教育高峰在全国都“遥遥领先”,可其他省属重点高校却集体“沦陷”,构筑浙江高等教育的高原显得“遥遥无期”。这一点,可以从浙江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中可窥一斑。从招生的角度来看,2009年,浙江研究生共招生 16184人,其中浙江大学6781人,占41.9%;其他省属高校 9403人,占 58.1%。从在校研究生规模的视角来看,浙江全省在校研究生共 43381人,浙江大学20079人,占46.3%;其他省属高校 23302人,占 53.7%。从在校博士生规模来看,浙江在校博士生 7817人,其中浙江大学7043人,占90.1%;其他省属高校 774人,仅占 9.9%。由此可见,浙江大学基本垄断了浙江博士生教育,浙江大学的博士生教育就几乎成为“浙江省博士生教育”的代名词了。这一校独大的现象不利于浙江高等教育的发展。关于浙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的比较(见表1)?n?知。体制结构:民办高等教育不发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秉承“敢为人先”的浙江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机遇,在高等教育领域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创办第一所民办大学,建设全国第一个高教园区,兴办全国第一个独立学院,创建全国第一个中外合作型大学。客观地讲,浙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但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首先,民办高校数量少。目前,浙江民办本科院校 4所,占全省本科院校的 13%,占全省高校的 5%;高职院校9所,占全省高职院校的 19%,占全省高校的 11%。其次,民办高校规模小。截止 2009年底,民办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在校生人数 41323人,占全省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总数的 8.3%;民办专科(不含独立学院)在校生人数 3216人,占全省专科院校在校生总数的 7.5%。浙江民办高等教育与浙江民营经济的地位极不相称。投资结构:投资主体单一一是高等教育经费筹款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人们所设想的高等教育经费多渠道的来源――财、税、费、产、社、基、贷、息(财政、教税、学费、产业、社会捐赠、基金、科研、信贷、利息)并没有真正实现,整个高等教育财政结构呈现出了成本负担向学生及其家长父母的转移,两种主要来源渠道此消彼长的二元化趋势。二是校办企业和社会服务收入、捐资收入少且具有随机性。三是民办高等教育力量还小。三、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对策与思考.坚持“抓大放小”策略,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群所谓“抓大”,就是抓住机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重点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校群。“放小”,就是放活资源,努力建设一批适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高水平大学一直是浙江高等教育的“短板”,因此按照《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2005)》所提出的:“重点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挺进”,同时按照《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2007)》提出的:“支持浙江工业大学等若干所省属高校按照国家‘211工程’目标建设,跻身全国高校先进行列”,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努力建成 3〜5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杭、甬、温三大经济中心,以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为重点建设对象,加大投入,提高质量,提升大学影响力。.完善高等院校分类体系,建立合理的高等院校类型结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要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各类特色鲜明的专门学院,以改变目前实际存在的高职院校――教学型学院――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单一体系。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并根据浙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逐步将浙江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大学建制的高校为主体,以发展本科教育为主,适度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培养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填补浙江研究生教育“凹地”态势;另一类以各类学院(包括地市的本科学院与高职高专)为主体,重点培养地市经济社会所需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创新高校办学体制,建立一批中外合作的高水平新制大学一方面,充分利用浙江的民营资本大力兴办民办高等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在“办学体制改革”中指出,“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浙江是民营经济强省,民间资本雄厚,政府可以通过兴建国有民营、民有民营、混有民营高校等多种形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身浙江高等教育发展事业。另一方面,在总结宁波诺丁汉大学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发展民办和外资科研机构,鼓励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来浙江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建立一批中外合作的高水平新制大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浙江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支援工作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浙江中西部地区的金华、丽水、衢州三地的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高等教育资源比较匮乏,三地本科院校只有 3所,大学建制的高校只有浙江师范大学1所,尤其是衢州这个被称为是浙江的“西部地区”,本科教育还处于“元年”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比较落后。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政策倾斜、对口支援的方式,支持浙江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大力支持浙江师范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促进浙江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实现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首先,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