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感染与
抗生素应用外科感染:SurgicalInfection;一般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感染。特点:多为混合病菌感染有突出的局部症状常影响局部功能多需手术治疗一、临床常用分类(一).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感染):
一种致病菌可引起不同的化脓性感染而不同致病菌又可引起同一种感染。(二).特异性感染:
一种致病菌只能引起特定的感染。如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等。(三).其他分类:
根据感染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原发、继发、混合)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
经长时间化学药物或广谱抗生素治疗,原有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消灭或减少,而在感染灶或其他部位的耐药菌异常增殖,发展成明显的感染。
条件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
又称机会性感染,指平常致病力低的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乘机侵入而引起的感染。二、病因(一).致病菌侵入机体(二).机体抵抗力下降
致病菌变化特点:
革兰氏阴性杆菌成为突出问题厌氧菌感染逐渐增多二重感染、机会感染已引起高度重视耐药菌株增加了抗生素治疗困难介入性检查和治疗增加了医源性因素三、病理生理(一).炎症反应
充血、渗出、坏死(二).调理与吞噬中性粒细胞、大单核细胞+细菌↓吞噬体,杀灭细菌
外科感染转归
致病菌侵入
机体抵抗力
感染扩散
外科感染转归
致病菌侵入机体抵抗力
转为慢性感染
外科感染转归
机体抵抗力
致病菌侵入
局限化吸收或形成脓肿
扩散原因
1.致病菌毒力强
2.局部抵抗力差
3.全身营养、防御机能低下
4.抗感染治疗不当四、临床表现(一).局部症状
炎症反应→充血、渗出和坏死↓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二).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脉搏增快白细胞升高、核左移感染性休克、MOF(感染重)
营养不良、内环境紊乱(病程长)
体温、白细胞不升(病情危重)
体温、脉搏交叉(死亡前预兆)感染体征重,脉搏快,但体温低、血常规示白细胞正常甚至降低,预示病情危重,可能为重症感染致骨髓抑制,应高度警惕!!!体温、脉搏交叉
五、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劳动保护,避免外伤
创伤后及时、正确的处理
合理选用抗生素和相应抗毒血清提高机体抵抗力医护人员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正确处理带菌者和合理处置污染物品六、治疗原则
充分休息营养支持,高热量饮食、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症:降温、镇静、止痛
新鲜血、抗休克、保护脏器功能激素(使用抗生素前提下)白细胞悬液、球蛋白
1.支持治疗(一).全身治疗
2.抗生素的应用
(1).存在问题:
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二重感染机会增多加重患者和社会经济负担
(2).用药原则掌握抗生素的适应征根据致病菌感染特点选药根据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药量足,治疗3-5天无效应更换尽量用窄谱抗生素可联合用药,以增强疗效(3).注意事项
抗生素不能代替外科治疗和无菌术不可滥用广谱抗生素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毒、副作用
(过敏、骨髓抑制、肾功能损害等)
3.中医中药(二).局部治疗
1.患部制动,抬高患肢。
2.外用药(鱼石脂软膏、硫酸镁、金黄散等)3.物理疗法(热敷、红外线、超短波等)4.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
注意:脓肿未形成不切开,以免感染扩散;局部炎症剧烈,情况特殊如脓性指头炎、颈前部感染水肿影响呼吸,可早做切开减压。
切开原则:
无痛;避免跨越关节深部脓肿可先穿刺定位切口应在病灶最低位切口与深部大血管、神经干平行先切小口,按需扩大,不超过脓腔壁;引流可靠、通畅;放置引流物固定并记数。第二节
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AcutePyogenicInfectionofSoftTissue)
一、疖(furunculus)(一).病因:
1.金葡菌或白色葡萄球菌;局部不清洁、擦伤
2.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二).病理:
细菌→毛囊、皮脂腺繁殖→毒素→
炎症、组织坏死
→疖的核心(脓头)(三).临床特点
1.好发于颈后部、头面部、背部、臀部、腋部、会阴部和腿部。
2.局部表现为红肿痛的小结节,数日后形成小脓栓,炎症范围可扩大,再数日后,脓栓脱落而痊愈。
3.不同部位多个疖反复发生称疖病。
4.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
注意:面部疖(危险三角区)切忌挤压,因感染可通过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和化脓性脑膜炎。(四).预防及治疗
1.保持皮肤清洁。
2.剃除疖周围毛发,以75%酒精涂布。
3.局部理疗,外用药(石炭酸、碘酒)。
4.脓肿形成切开引流或挑开脓头,未成熟的疖不可随意挤压,以免感染扩散。二、痈(Carbuncle)(一).病因: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所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多为金葡菌。(二).病理:感染从一个毛囊底部→皮下脂肪→皮下组织→深筋膜扩散→邻近脂肪柱→毛囊群→多个脓头形成。(三).临床特点
1.多见成年人,好发于颈背部和背部。
2.肥胖、贫血和糖尿病者易患此病。
3.局部呈紫红色,质硬、界限不清;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中央部坏死,周围红肿;疼痛剧烈,局部淋巴结肿大。
4.可有全身症状(四).预防及治疗
1.保持皮肤清洁,增强机体抵抗力。
2.及时治疗疖和疖病,积极治疗糖尿病。
3.全身治疗(休息、营养、止痛;选用青霉素等抗生素)。
4.局部治疗:理疗、外用药、切开引流。
注意:
切口选择;长度、深度要够;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碘仿纱布填塞止血、引流,3天左右取出,逐日换药。三、急性蜂窝织炎(AcutePhlegmona)(一).病因:
1.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
2.皮肤、软组织损伤。
(二).病理:
溶血性链球菌→链激酶、透明质酸酶→病变扩展,脓液稀薄,有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易局限为脓肿,脓液稠厚。厌氧菌→捻发音性蜂窝织炎。(三).临床特点
1.病变扩散迅速,界线不清,中央坏死。
2.表浅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深部红肿不明显,全身症状明显。
3.口底、颌下及颈部病变--呼吸困难、窒息。
4.厌氧菌引起者--局部捻发音。(四).治疗
1.全身治疗:休息、理疗、外用药;营养、止痛、退热、抗生素。
2.多次切开引流,口底、颌下病变尽早切开减压,如必要行气管切开术;厌氧菌尽早作广泛切开引流,切除坏死组织,3%过氧化氢冲洗、湿敷。四、丹毒(Erysipelas)
(一).病因:
β溶血性链球菌;皮肤、粘膜损伤。(二).病理:细菌→皮肤、粘膜细小伤口→网状淋巴管,毒素→血液→严重全身反应。(三).临床特点
1.蔓延快、少有组织坏死或脓肿
2.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3.鲜红色片状皮疹,中央淡,边界清,压之褪色,去除压力很快恢复红色。中央区脱屑、棕黄色,疼痛不明显(头部丹毒疼痛剧烈)。
4.全身症状明显
5.足癣或血丝虫感染易致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四).治疗
1.休息、抬高患肢。
2.局部50%硫酸镁湿敷。
3.全身抗生素(青霉素),症状消失后继续
3-5天,以免复发;下肢并发有足癣,同时治疗;防止接触性传染。五、脓肿(Abscess)(一).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继发于其他感染。(二).病理:毒素(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凝固酶→组织坏死、溶解→脓腔、纤维蛋白凝固→脓腔壁(三).临床特点
1.表浅脓肿有红肿热痛,局部波动感,
2.深部脓肿红肿及波动不明显。可有全身症状。
3.表浅脓肿波动试验阳性;
4.深部脓肿穿刺抽脓即可确诊。5.结核性脓肿,无红热痛,称之寒性脓肿。
注意:大动脉处脓肿应与动脉瘤相鉴别。(四).治疗
1.脓肿未形成时予理疗、外用药。
2.脓肿形成即切开引流。
3.有全身症状者可适当应用抗生素。
注意:
在波动最明显处切开;切口足够长,低位引流;切口与皮纹平行,不跨关节、深部脓肿先穿刺抽脓定位;切口不穿过对侧脓腔壁;脓腔内以手指探查,分离纤维间隔,保证引流确切;记录脓腔内引流纱布数目。六、急性淋巴管炎(AcuteLymphangitis)
急性淋巴结炎(AcuteLymphnoditis)(一).病因:
继发于其他感染病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二).病理:
致病菌→淋巴管→水肿、增厚、内皮细胞脱落
淋巴结→充血、渗出
→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团(三).临床特点
1.浅层淋巴管炎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
2.深层淋巴管炎不出现“红线”,但患肢出现肿胀及压痛。
3.两者均可伴有全身症状。
4.下肢多见,常并发于足癣感染后。
5.淋巴结炎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部。
6.淋巴结肿大、压痛,可形成脓肿。(四).预防与治疗
1.及时处理损伤,治疗原发感染灶。
2.全身应用抗生素。
3.除非形成脓肿,一般禁作切开引流。第三节
败血症、脓毒血症
(SepticemiaandPyaemia)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侵入血循环后持续存在血中并迅速繁殖引起致命性的全身感染。脓毒血症(Pyaemia):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地进入血液,并形成转移性脓肿。脓毒败血症(Pyosepticemia):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同时存在。毒血症(Toxemia):致病菌不进入血液,因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剧烈的全身反应。菌血症(Bacteremia):少量致病菌侵入血液,迅速被机体清除,仅有短暂而轻微的全身反应。(一).败血症与脓毒血症病原学特点:
1.金葡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多见
2.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属、变形杆菌有所增加
3.真菌性败血症已引起广泛重视
4.革兰氏阴性杆菌易导致感染性休克(二).败血症与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
1.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预后差
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3.血象改变,出现中毒颗粒、黄疸
4.内环境紊乱
5.感染性休克
6.肺肾肝功能易损害(MODS、MOF)
败血症和脓毒血症鉴别表
鉴别点败血症脓毒血症
病原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程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体温稽留热弛张热血培养常呈阳性间歇阳性转移性脓肿无有预后极严重严重
(三).诊断:根据临床特征:原发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血液与脓液的细菌学检查影响培养结果因素:已接受抗生素治疗单次结果不能定论,应多次培养抽血时机选寒战、发热开始时多次阴性者,应注意厌氧菌、真菌感染(四).治疗:
1.局部病灶处理
2.抗生素的应用(1).早期大剂量经验性选用抗生素(2).定期病原学培养,依药敏结果调整用药(3).真菌性败血症予以抗真菌治疗(4).原有化脓性感染,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3.全身支持治疗(1).定期给予新鲜血、血浆(2).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3).补充维生素、加强营养支持(4).有条件者给予丙种球蛋白、白细胞悬液(5).绿脓杆菌感染,可予多价绿脓杆菌疫苗
4.对症治疗降温;慎重使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
5.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清热解毒
6.新近展血液净化(血液滤过、血浆置换等)
清除体内毒素、炎性介质(TNF,IL-1,6,8等)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
(Tetanus)(一).病因
1.开放性外伤,伤口缺氧
2.破伤风杆菌在缺氧环境繁殖(二).病理痉挛毒素破伤风毒素溶血毒素
(三).临床表现1.全身型(1).潜伏期1-2周,可短于24小时,长达数月(2).前驱症状:持续12-24小时乏力、头晕、头痛、烦躁嚼肌紧张酸胀,打哈欠肌肉有牵拉感,反射亢进(3).典型症状:病程3-4周
a.嘴嚼不便,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
b.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屈膝、弯肘,半握拳
c.膈肌、呼吸肌群痉挛致呼吸困难
d.肌肉持续紧张、阵发性抽搐;神志清楚
e.声、光、触动等刺激均可诱发抽搐肺炎是破伤风死亡的主要原因
角弓反张2.局部型(1).潜伏期长,症状轻,预后良好(2).此型仅局限于受伤部位肌肉的持续性强直(3).可持续数月,以后逐渐消退(4).有时可发展为全身型(四).诊断
根据病史及典型表现,不难诊断。警惕前驱症状。应与狂犬病、化脓性脑膜炎、颞颌关节炎、手足抽搐等鉴别。(五)预防1.正确处理伤口,消除缺氧环境。2.自动免疫(类毒素):有效的方法。
主动免疫(1).成人
1ml破伤风类毒素,皮下注射
6-8周重复,共3次(2).小儿“三联菌苗”:第一次0.5ml皮下注射,以后每次1ml皮下注射,间隔3-6周,共3次。每5年强化注射1ml;受伤后再予1ml。
3.被动免疫(抗毒素)(1).污染明显的伤口(2).细而深的刺伤;严重开放性损伤(3).未及时清创或处理不当的伤口(4).陈旧性创伤施行手术
被动免疫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肌注(成人、儿童等量),伤口污染严重者加倍。注射前作皮试脱敏:取1mlT.A.T,生理盐水稀释至
10ml,分为1、2、3、4ml,每30
分钟依次皮下注射一次。(六).治疗1.安静环境隔离;保持气道通畅;给氧;备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用品;必要的抢救药品。2.伤口处理:清创、引流,3%双氧水冲洗,伤口周围可注射T.A.T5000U。3.中和毒素:尽早使用。
5万UTAT+5%G.S500-1000mlVD;TAT5万UIM1-2万UTATIM维持3-5天。预防血清反应,可予强地松。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U-6000UIM
伤口内予以1000U注入。输用已获得自动免疫者的全血或血浆。4.控制痉挛:安定或鲁米那钠;重者予冬眠疗法无效可用硫喷妥钠、肌松剂5.对症处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有条件者可考虑高压氧。6.中医中药:怯风散毒,内服(五虎追风汤);外敷(玉真散)。二.气性坏疽
(GasGangrene)(一).病因病理
1.梭状芽胞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
2.常为混合感染
3.产生毒素-α毒素分解组织(二).临床表现
1.潜伏期2-3天,短至6小时
2.下肢多见,其次为臀部和上臂(三).局部症状
1.患肢沉重感,“胀裂样”疼痛,压痛剧烈,皮肤苍白→暗红色→紫黑色;肿胀明显,脓液恶臭、稀薄,呈暗红色。
2.伤口周围可摸到捻发音。
3.肌肉坏死呈灰土色,刀割不收缩、不出血。4.全身症状高热,毒血症明显。表情淡漠,可发展为中毒性休克。5.辅助检查
X线摄片见肌间隙有气体征脓液涂片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厌氧菌培养有助于确诊(四).诊断
1.症状:伤口剧痛肿胀迅速全身中毒症状
2.伤口捻发音分泌物涂片X线摄片是重要依据
3.厌氧菌培养病理活检最可靠,需一定时间
4.与厌氧性蜂窝织炎鉴别后者症状相对轻、发展慢、气体局限于皮下和筋膜。(五).预防
1.尽早(伤后6小时内)彻底清创
2.敞开引流,3%双氧水冲洗,改变厌氧环境
3.大剂量抗生素的应用
4.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六).治疗
1.隔离;敷料焚毁;物品单独收集、消毒
2.手术治疗:广泛、多处切开,彻底清创、敞开引流,每日换药,双氧水冲洗
3.必要时将氧气经导管送入创口
4.出现严重中毒症状,为挽救生命应作截肢
5.高压氧疗:抑制气性坏疽杆菌生长改善组织氧供,减轻肿胀
6.大剂量抗生素:青霉素1000万u/日过敏者改红霉素1.5-2.0g/日
7.支持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大量维生素C、少量多次输血退热、镇痛三.淋巴结结核
(LymphnotitisofTB)(一).临床特点
1.儿童、青少年多见
2.颈部、支气管、纵隔和肠系膜淋巴结好发
3.病程缓慢,全身症状不明显
4.淋巴结肿大、融合→寒性脓肿→破溃可有继发感染(二).诊断
1.病史
2.浅表者易诊断
3.与慢性淋巴结炎、颈部肿块鉴别
4.活组织检查最可靠(三).治疗
1.休息、营养,提高抵抗力
2.抗结核药物
3.手术治疗:切除;抽脓;引流分享
学习:
第八届外科感染与危重病学组年会
会议摘要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感染与危重病学组承办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会议主题
创伤、感染、复苏、营养探讨重点:1.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外科感染的防治3.器官功能障碍与支持4.外科营养5.危重患者液体治疗与复苏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强调原则:外科感染(SI)关键在于外科处理;选择应用抗菌药。我国外科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为金葡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总的说来,革兰阴性杆菌约占60%-65%,革兰阳性球菌约占30%~35%,其余是真菌。不同种类的外科感染,病原菌构成有所不同。细菌耐药
耐药发生的风险因素:年龄,糖尿病,反复感染及多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等。
经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性在细菌耐药现象中最为普遍。强耐药菌用药:
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等。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药物,必须作好监测与疗效跟踪。耐药是永恒的,不耐药是暂时的;耐药菌株监测与药敏试验同样重要。
理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高度重视耐药菌的防控医生责任: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防治
可分为:切口感染和器官/无菌体腔感染(30d)
术前因素:年龄(<15岁或>60岁)、糖尿病、肿瘤、腹水、肥胖、围手术期低体温、术前贫血与营养不良、手术时间过长等。手术因素:急症手术、手术分类(II/III类)与手术区域(腹部手术易发,肠道尤甚);术中污染重、手术时间长、出止血点多;切口缝合相关:缝合过密、打结过紧、残留死腔、切口对合不良等。术后因素:住院时间长、交叉感染、营养障碍、护理/病房环境等切口感染的主要临床病理风险因素: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
防治措施1.SSI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术前病理生理紊乱的纠治。2.皮肤准备:多主张剪毛或脱毛;宜在手术当日进行或在手术室备皮(术前30min内最佳)。
手术部位感染的抗生素预防:①要掌握好适应证;2代或3代头孢为主,必要时联合抗厌氧菌药物。②给药时机:麻醉诱导时或切皮前15-60分钟。③坚持短程用药:一般择期性手术结束后无需继续给药;必要时可延长至术后24小时。3.控制手术创伤与失血,防控菌群易位血液转移。疝补片感染的防控1.无张力疝修补主要并发症:术后感染、浆液肿、慢性疼痛等。
疝补片感染菌谱以金葡菌最常见。2.植入感染相对独特风险因素:术前备皮不规范、消毒剂(碘伏)渗透性差、补片放置欠平整、缝线(丝线易感染)、细菌易定植于补片、滥用等。3.补片感染的防控:备皮勿伤皮肤、建议碘酒/酒精消毒、术前半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尽量电凝止血,减少结扎止血;固定补片的缝线推荐使用PDS(普迪思);复发疝再次无张力修补术前宜行皮下针吸组织活检来检测残留细菌;大的切口疝加用补片修补后需要放置引流。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
防治措施1.SSI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术前病理生理紊乱的纠治。2.皮肤准备:多主张剪毛或脱毛;宜在手术当日进行或在手术室备皮(术前30min内最佳)。
手术部位感染的抗生素预防:①要掌握好适应证;2代或3代头孢为主,必要时联合抗厌氧菌药物。②给药时机:麻醉诱导时或切皮前15-60分钟。③坚持短程用药:一般择期性手术结束后无需继续给药;必要时可延长至术后24小时。3.控制手术创伤与失血,防控菌群易位BT。手术部位感染器官/无菌体腔感染
术后腹腔感染/脓肿的处理SSI治疗的难点是发生腹腔感染和脓肿形成。当前重度腹腔感染的治疗主要为3个方面:第一,清除感染灶,安置有效引流;第二,合理的抗菌药治疗;第三,重要脏器的支持治疗。术后腹腔感染常表现为肠袢间或手术区脏器周围脓肿;病原学方面,多为肠道菌群易位相关。对外科重度腹腔感染尤其是高度怀疑为耐药菌感染的治疗主张采用降阶梯治疗策略(开始先广谱;后渐降谱/目标性治疗)腹腔脓肿的处理小创伤(经皮穿刺引流,PAD):适应症---单房、无分叶;有安全穿刺入路。大创伤(开腹手术):适应症---
PAD失败、PAD风险大;位置特殊、性质复杂等。引流管理:拔除指证---临床症状及感染指标消退(WBC正常);日引出量渐少(<10ml/d或由浊转清);影像学证实脓肿消退或引流通道封闭。“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腹腔感染中的应用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DC)是严重创伤病人救治理念的一大的进步。其核心思想是将外科处置看作是复苏过程整体的一个部分,认为严重创伤病人的预后是由病人的生理极限决定,而并不是由外科医师进行解剖关系的恢复决定的
。关于“损伤控制”理念DC是外科临床的一个基本理念,如同无菌观念一样亦应是对外科医师的基本要求。严重腹腔感染的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清除腹腔内化脓坏死组织应适可而止;将残留坏死组织的处理用引流来完成,尽量使用主动冲洗和负压引流。严重腹腔感染并发ACS时可行剖腹减压术即腹腔开放疗法;切口敞开或部分关闭、二期关腹或创面植皮。严重腹腔感染并发腹腔大出血的损伤控制DC理念下认为,腹腔填塞是控制腹腔出血的一种有效段。严重腹腔感染并发腹腔大出血病人进行腹腔填塞的指征是:
酸中毒(pH<7.3)、低体温(<35℃)、复苏和手术时间>90min、凝血机制障碍(PT>16s)、有非机械性出血证据、大量输血>10U浓缩红细胞者。推荐应用黎介寿院士设计的“三明治”法腹腔填塞方式,即在填塞纱布中放置黎氏双套管,边滴水(<4滴/min)边进行负压吸引。在填塞止血病人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行DSA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作进一步的栓塞止血。脓毒症免疫紊乱机制严重脓毒症涉及炎症、免疫、凝血、组织损害等,可影响多系统、多器官功能障碍。失控性炎症反应及异常凝血反应意义较透彻
因此临床上联合抗炎(乌司他丁)和免疫刺激治疗(胸腺肽)有望成为脓毒症免疫调理新思路。脓毒症时机体免疫抑制倾向明显,甚至呈现免疫麻痹(immunoparalysis):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下降;HMGB1表达增加并与机体免疫负相关。免疫抑制常与SIRS亢进合并存在;关于“损伤控制性复苏DCR”
——损伤控制外科的延伸1.危重感染易现“致死三联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拆迁安置房产权分割及交易协议4篇
- 专业平面视觉创作协议版
- 2025年度文化展览场地租赁保证金三方执行协议4篇
- 专业树木销售协议2024年版细化范本版A版
- 2025年度高端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拆迁项目资金监管与居间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合伙人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厂区公共区域清洁与物业管理合作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商业综合体室内外装修一体化合同4篇
- 专业羽毛球场租借合同(2024年)版B版
- 2023社会责任报告培训讲稿
- 2023核电厂常规岛及辅助配套设施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8部分 保温及油漆
- 2025年蛇年春联带横批-蛇年对联大全新春对联集锦
- 表B. 0 .11工程款支付报审表
- 警务航空无人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空气自动站仪器运营维护项目操作说明以及简单故障处理
- 新生儿窒息复苏正压通气课件
- 法律顾问投标书
- 班主任培训简报4篇(一)
- 成都市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T-CHSA 020-2023 上颌骨缺损手术功能修复重建的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