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考古学合作的新局面_第1页
中瑞考古学合作的新局面_第2页
中瑞考古学合作的新局面_第3页
中瑞考古学合作的新局面_第4页
中瑞考古学合作的新局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瑞考古学合作的新局面

为了推动中国和瑞典考古学的发展,中瑞考古交流与合作的一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瑞典考古学研究院”(sinoswedich国家遗产委员会)瑞典考古学研究院(sw)联合举办的“中国瑞典考古学研究院”。2005年9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就双方感兴趣的课题和当前考古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友好,内容广泛而深刻,双方开阔了视野,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中瑞双方对本次论坛都感到非常满意,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愿望。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主持。光临开幕式的有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主席约翰森(Johnson)先生等一行9人,国家文物局代表、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张廷皓、中国文物信息中心副主任吴加安、新华社和中国文物报的记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领导和学者等100余人。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和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主席约翰森分别代表双方致辞。刘庆柱在致辞中说,瑞典是世界考古学史上的重要国家,著名考古学家蒙特柳斯等学者的著作被译成中文,成为中国学者重点研读的考古学文献。中国考古学史上的许多重要发现与瑞典考古学者有密切关系,如安特生与周口店中国猿人和仰韶文化的关系,斯文·赫定与楼兰古城的关系等。他们向欧洲和世界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重大成就,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与中国学者之间的合作成为当时国际科学合作的典范,也给中国学术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半个世纪以来,瑞典学者一直关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学术交流逐步展开,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为中瑞考古学合作打开新的局面。约翰森简要回顾了中瑞文化和商业交流的历史,表示将继承前辈学者的精神,继续关注中国考古学,并对本次论坛的成功和中瑞合作充满期待。开幕式结束后,中瑞双方学者轮流担任主持进行了四场学术交流。论坛主要围绕着史前考古、都城考古、聚落考古、文明起源研究、青铜器和铁器起源研究、合同考古、冶金考古、家畜和农作物起源研究、环境考古、人类学、数字考古以及文物保护等展开,涉及到考古学基本问题以及考古学技术和方法等。关于都城考古和聚落考古,刘庆柱研究员首先作了《当前中国古代早期都城考古的新进展和新思考》的演讲。提出早期都城应该包括都邑和属于政治中心的都城。中国的早期都城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夏中期以后的都城遗址,二是二里头之前的可以称为政治中心或都邑的城。山西陶寺遗址可以称为传说时代的城,在陶寺和二里头文化之间还有一些城址,如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新砦等,但目前还难以确定他们是否与二里头城址之间存在渊源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调整了中国古代早期都城或都邑遗址的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和学术理念,寻找宫城和都城遗址,先后发现或究明了偃师商城宫城、陶寺城址、洹北商城和二里头宫城遗址。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对“城”、“邑”、“聚”与“都城”、“都邑”、“城”的界定标准进行了有益探讨。许宏研究员在《二里头遗址及其周边区域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中首先介绍了二里头遗址的演变过程,遗址面积从第一期的约150万平方米到第二期的约300万平方米,再到二里岗上层文化时的约30万平方米。然后介绍了聚落兴盛时的布局结构,发现了宫城,基本搞清宫城城墙的范围、结构和年代,确认了二里头文化早晚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群的存在。还发现了中心区的路网系统及宫城和中轴线的规划布局,发现了最早的车辙以及绿松石制作作坊和绿松石龙形器。确认了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最早的有明确规划的都城遗址,其布局开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他还简要介绍了他们在洛阳盆地所作的系统区域聚落群的调查情况,新发现遗址174处,获得了大量有关聚落形态、社会结构和人地关系等方面的信息,丰富了系统区域调查的方法。陈星灿研究员在《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中,主要介绍了他们近几年在伊洛河流域的聚落考古调查。他们运用拉网式调查方法及与地质学、古植物学等学科合作,了解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这些调查资料对评估当时人口变化、环境变迁、社会结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力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以检验关于社会进化过程的种种理论模式。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考古研究所拉斯·伊斯葛德(LarsErsgard)副所长在《2000年来城镇和中心地区——瑞典考古学研究的评述》的报告中主要介绍了瑞典考古学中关于铁器时代和历史时期城镇化的进程。瑞典南部中心性地区出现在公元初到公元1000年的铁器时代;公元1000~1500年出现了中世纪的城镇,且城镇分布逐渐密集化,一些城镇一直沿用至今;公元1500~1700年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城市,且北部地区也出现了资源开发性的城镇。同时,城镇考古学也面临很多问题,如铁器时代中心聚落的特征及功能,各中心聚落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心聚落废弃的原因等,这些都需要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综合研究逐步解决。王巍研究员在《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中首先对文明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认为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部分构成。他又对“文明起源”、“文明形成”和“文明的早期发展”等概念作了界定,认为中国文明起源有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差别很大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背景。文明起源的动力和机制包括有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口的增加、剩余产品的出现、劳动分工和发展、战争的出现和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原始宗教信仰的发展、礼器的出现以及各种集团势力的互动等。在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心聚落、按照首领意志行事、贫富差距拉大、权力的出现、规制的出现和等级的日益严格等,各地区文明起源和形成具有不平衡性。拉斯·伊斯葛德(LarsErsgard)先生的报告是《瑞典的合同考古》。他介绍说,瑞典对于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非常重视,全国分为21个县,由县政府负责对地区的文化遗产设立法律。由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文化遗产问题,建筑商向县政府提出发掘申请,由县政府决定是否对遗址进行发掘,并把发掘权交给有发掘能力的公司,由发掘公司提供发掘经费预算和技术,获得发掘许可证并组织发掘。发掘队主要由遗产委员会考古发掘部门、博物馆人员和发掘公司的人员组成。他介绍了瑞典的考古发掘过程和瑞典考古机构的组成以及瑞典考古机构的体制。瑞典考古的目的主要包括获得新的考古知识、检验考古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广泛的合作和竞争、普及和提高公众的考古兴趣以及出版考古报告等。他还简要介绍了瑞典几个考古工地的情况和使用的方法以及科技考古在其中的作用等。安德斯·卡利夫(AndersKaliff)博士作了《瑞典史前史》的报告。他说,考古学研究对全面解释瑞典史前和中世纪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据考古学研究,瑞典的历史文化序列主要包括:瑞典南部在公元前12000年前冰期结束时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称为旧石器时代;公元前10000年前,瑞典中部开始有人类活动的遗迹,称为后旧石器时代;公元前4000年,瑞典进入新石器时代,其南部的农业与德国和波罗的海沿岸等有密切的关系,大口尊文化和石斧文化都显示了瑞典与欧洲大陆的天然联系,这些也在墓葬中有所反映;到公元前1800年前,瑞典进入青铜时代,早期出现了土堆墓,这是进入等级社会的标志,晚期的骨灰葬时期与欧洲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同时还发现了聚落遗址及与祭祀有关的岩画等;从公元前500年开始,瑞典进入铁器时代,此时与欧洲大陆的联系更密切,城堡和防御体系的出现表明社会发生了变化;公元400年,瑞典进入移民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与罗马帝国大量交往,瑞典社会形态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了国家;后来,瑞典历史进入了Vendel时期和维京(Viking)时期,公元1050年,瑞典进入中世纪。麦格努斯·安德森(MagnusAnderson)先生作了瑞典《西部海岸工程——规模宏大的工程代表》的报告。在瑞典赫尔辛基堡和卡维林格城市之间的复线铁路工程中,国家遗产委员会考古研究所实施了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项目。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考古调查,发现32%的面积有遗迹现象,共有不少于82处遗址,年代范围从旧石器时代聚落到中世纪村落。1996~1999年的大规模发掘中收获颇多,对瑞典考古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检验了考古学发掘和分析方法,进行了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出版了部分考古专题报告。关于冶金考古,白云翔研究员作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和铁器的起源》的报告,根据考古发现的早期铜器和早期铁器分别就中国青铜器和铁器的起源进行了阐述。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公元前16世纪以前的早期青铜器主要有装饰品、生产工具、兵器、礼乐仪仗和容器等五类,主要发现在我国西北、北方、中原和海岱地区。从考古学上可以把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归为西北系统,把中原地区和海岱地区归为中原系统。中原系统青铜器的起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元前4500~前2500年的发生阶段、公元前2500~前2000年的发展阶段和公元前2000~前1600年的形成和成熟阶段。中国公元前5世纪中叶之前的早期铁器在全国39个地点发现了140件以上,有生产工具、兵器和日用品等三类,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以新疆及其邻近地区为代表的西北系统和以陕晋豫地区及其临近地区为代表的中原系统,前者出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甚至到公元前13世纪,后者出现在公元前800年前后。冶金史研究显示,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经历了块炼铁、块炼渗碳钢、生铁冶铸技术、全铁制品、全铁制钢剑和铸铁容器等阶段。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和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地球化学博士利娜·葛兰丁(LenaGrandin)女士所做的报告题为《冶金考古:从考古学和数据分析的角度》,介绍了瑞典冶金考古的情况。她概要性地叙述了样品的选取、针对不同样品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以考古学为背景的数据解读。她以瑞典的铁器制作为例,简要回顾了发展史,探讨了考古发现的土炼炉和高炉的形制复原及其与当时社会的关系。以矿渣和铁器为例,讨论了包括样品制备、成分检测、金相观察、数据分析、结果阐释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且概述了其他金属,特别是铜合金的研究方法。最后总结了冶金考古研究的内容及目的。关于环境考古,有三位学者发言。麦格努斯·安德森(MagnusAndersson)先生以《动植物驯化和最初的新石器时代概念》为题进行了演讲。瑞典南部斯卡尼亚地区的考古材料显示,早期新石器时代是在欧洲西北部地区普遍存在的漏斗杯文化,聚落很大,有的超过2万平方米,有三种类型的房屋结构。中石器时代的Erteblle文化向早新石器时代不是强烈的突变,突变到早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早新石器时代的耕作主要集中在南部,但规模很小,主要作物是大麦和小麦,但早期动物驯化和狩猎之间的关系不清楚。袁靖研究员在《中国家畜起源研究的新进展》中主要介绍了家猪和_家马的起源。他首先介绍了鉴定家畜的方法,即测量、形态观察、年龄结构统计、数量统计、考古学现象分析和新物种的突然出现等。在中国,关于家猪起源的证据主要有三个遗址:磁山遗址、兴隆洼和兴隆沟遗址、跨湖桥遗址,年代大约在8000年前,南方地区甚至可能更早。这些遗址中饲养家猪的行为都是独立发生的。据研究,东亚至少有一个家猪的驯化中心。中国考古遗址中出土家马从商代晚期开始,推测黄河中下游地区商代晚期的马骨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他认为中国家畜起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居民在与一些野生动物长期相处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逐步控制他们,把他们变为家畜,以猪为代表;另一种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从其他地区直接把已经成为家畜的动物带进来,以马为代表。赵志军研究员的报告为《小米的起源——植物考古学的新进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原始农业有三个起源区,即以种植粟和黍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区、以种植稻谷为特点的南方稻作农业区和以种植块茎作物为代表的华南热带农业区。通过对西辽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和兴隆沟遗址微环境的分析,以及兴隆沟遗址浮选出的粟和黍的遗存显示,内蒙古东部西辽河上游地区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或起源地之一。培尔·拉格雷斯(PerLagers)先生作了《考古学和古生态学的结合》的报告。他指出,在瑞典,这两个发展完善的学科的结合已经成为一个良好的传统。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的多数考古项目从初期规划到学术成果的发表都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都包含古生态学的研究。他同时列举了一些实例,表明对考古遗存进行古生态学的分析很好地解决了很多考古学上的难题。中瑞学者还对古人类学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卡罗琳·阿契尼(CarolineArcini)女士以《重建古代居民的日常生活》为题介绍了瑞典体质人类学的研究状况。她用实例向大家说明通过骨骼可以了解古代居民的营养状况、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生活习惯、社会身份以及社会关系等。也可以通过对骨骼上病理现象的分析,了解某些疾病史,通过疾病与创伤治疗的效果了解当时的医疗水平和人民间的相互照顾等。骨骼上直观的暴力痕迹则可以显示当时的社会关系,从对肢骨的研究可以直观了解古代居民身高的变化趋势等。张君副研究员作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人骨》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兴隆洼遗址的特殊葬俗——居室葬的情况,并对居室葬的意义作了初步分析。兴隆洼遗址出土头骨的特征主要是中短颅型、高颅型和中狭颅型配以高宽且扁平的面部特征等,这种特征在以后的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中都有所体现,说明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基因对其后人群的种族特征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与其他地区古代居民对比中发现,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已经出现明显的分化,不同地区人群已经具有比较稳定的遗传特征。在对兴隆洼遗址骨骼上的病理现象分析后,发现他们的健康状况较差,这可能与他们恶劣的生存条件和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有关。莫尼卡·福杰斯塔(MonikaFjaestad)女士作了《瑞典的文物保护:理论和实践性的思考》的报告。她指出,瑞典在17世纪的教堂开始注意收集古物和档案材料,19世纪瑞典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博物馆。同时,瑞典十分注重对文物的保护,在德国学者的参与下,形成文物的保护性准则,即尽量保持器物的原貌和当时的审美风格,尽量少地改变文物的原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国际性的文物保护组织,文物保护得到更多重视,方法也得到改进,单纯的文物保护开始向遗址保护转变。卡琳·伦德(KarinLund)女士介绍了瑞典的数字考古——《数字考古:瑞典之路》。为了更有效、科学和全面地收集和处理考古和遗址信息,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开发了“Intrasis”系统,可以使全部信息在一个简单、有效、灵活的系统中进行处理,并在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他们还利用高灵敏度的探地雷达(GPR)和快速度的地球磁法勘探等方法,在考古遗址地球物理勘探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在考古勘探方面,两位中国学者也介绍了中国在考古勘探方面的研究成果。刘建国副研究员在《基于GIS的区域考古研究》中介绍了在洹河流域、七星河流域和汾河中游等地区建立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各区域的聚落分布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各区域中的仰韶到龙山时代,聚落迅速发展,到了夏商时期,则只有洹河流域没有衰落。各区域聚落的分布显示人们对水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并已经开始初步建设水坝这样的水利设施。钟建先生在《磁法勘探在田野考古中的应用》中介绍了近几年田野考古工作中利用磁法勘探技术取得的一些成果。他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把磁法勘探技术用于田野考古工作中,近年来,高精度磁法勘探技术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陶寺和教场铺遗址中成功地发现了城墙的走向,在喇家遗址中确定了遗址西面和北面的堆积范围,在西安成功地完成了木塔塔基的探寻工作,并对赤峰红山遗址的祭坛、房址等进行了探测工作等。利用磁法勘探,在对古代遗址中埋藏的建筑基址、灰坑、灶、陶窑、窖藏、城墙、道路等遗存的探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的磁法勘探技术已经与世界发展基本同步,并正致力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