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从小中国到大中国:草原帝国的荣耀与辉煌【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分析】教材的前半部分按时序描述辽、西夏、金、元政权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后半部分介绍了元代的制度建立和民族关系,主要包括中书省、宣政院、行省制、四等人制以及蒙古民族和回族的形成等内容。与辽、西夏、金政权相比,元代建立了以蒙古族为主导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从元中央到地方的机构设置中,既能看到元代时唐宋时期中央机构的基本沿袭,也能发现对蒙古民族习俗的延续和地方管理制度的创新。元的建立,既是蒙古族军事力量胜利的成果,也是各民族政权并立之下长期民族交融的结果。【教学目标】了解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在政权建立前后的发展过程,结合地图明确各政权的统治区域,从而掌握并简述各政权更选过程中的时间节点、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通过材料分析、表格整理梳理辽夏金的制度建设,明确辽的“南北面官制”、西夏“一官二称”、金“猛安谋克制度”的特点,并归纳其共性。结合地图和文字史料概括元代交通建设、地方管理的行省制度等基本内容,剖析行省制的创新之处及其在政权“统合”方面的贡献。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合理评价少数民族政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作用,并用唯物史观分析元朝民族政策对民族交融的影响。【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有探究欲望。在思维上开始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具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分析能力需要提升。基于学情,本课拟采用创设历史情境,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史料分析,采用实物教具、图片等多种手段,建构历史思维逻辑体系,帮助学生理解辽夏金元的统治对多民族封建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影响,对经济和社会学习提供知识和情感铺垫。【教学重难点】重点: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难点:多角度认识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讲授新课】导入语: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我们现在叙述中国的历史王朝时,常常开口就是“唐宋元明清”一以贯之,这样的表述,实际上并不能代表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唐朝疆域其实比汉朝小很多。宋可以代表中国吗?跟宋并存的还有契丹建立的辽、女真建立的金和党项建立的西夏,他们都是切实的存在,却常常被忽略,……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了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和元、清这样的统一王朝及其拥有的国土。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北方民族的南下和交融,才使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由原来的华夏形成了现在的中华,造就了今天的多元一体,才葆有了不断攀升的原动力。所以要客观地看待这些事实,才能对中国历史有清醒的认识。这些少数民放政权不仅在其统治范围内实了局部的统一,促进了当地的发展,而且在相互交往中被此交融,为蒙古族建文大一统的元帝国莫定了基础。我们辽阁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不仅从外延上拓展了中国,而且从内酒上改变了传统的中国观。本节课我们便一起来学习辽夏金元的统治,领略和感受草原帝国的荣耀与辉煌……一、多民族政权并立·因俗而治:辽、西夏、金1.辽朝(916—1125年)(1)政权建立: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是鲜卑族的一支。契丹正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年代是389年。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唐末五代割据时期,契丹就发展起来;916年,耶律阿保机自立为帝,国号大契丹,后改称辽。公元1111年,辽朝的国土面积达到489万平方公里,疆域东北到达今库页岛,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沟河。(2)制度建设:藩汉分制上节课我们讲到辽在占领燕云十六州之后,使其疆域越过了长城,进入中原北部地区。据《辽史》记载,它的南端边界是白沟,即今天河北保定的白沟一带,这就使今天河北行政区域的中北部地区已处于辽的疆域之内。长城在古代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其两侧在气候、地形、降水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从而使两侧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多有不同。对辽朝的统治者而言,如何治理已纳入版图的,农耕文明区域就成为当时要解决的问题。①南北面官:辽的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评价: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稳定了契丹的统治,促进契丹向封建文明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为后世提供借鉴。幽云十六州自古便是农业耕作地区,有很发达的封建经济和文化。辽太宗起初采取民族高压政策,汉人纷纷起来进行反抗。另一方面,太宗仍然对汉文化采取吸收融合的态度,契丹统治者在面对比自身文化高得多的民族间题上,不得不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制定了“因俗而制”的国策。——摘编自尹德蓉《试论辽代的双轨行政制度》大辽由此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改变,最终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兼容草原和中原的二元帝国制度化了,并对后来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为今天中国的庞大疆域,奠定了古代的制度基础。——施展《中国史纲五十讲》【特别提醒】南北面官制,不是以民族来区分,而以地理空间进行区分,这就体现了差异性。虽有地理空间上的差异,但南北面官都是处于辽同一政权之下,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即“因俗而治”。【学思之窗】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余靖《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的设置特点是什么?你能否从第二段材料的描述中体会到这一特点?【答案提示】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因俗而治;第二段材料表明北面官负责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农耕民族事务,所以能够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从辽朝的历史发展来看,因俗而治无疑是成功的,既可以使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民族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又避免了划一制度可能带来的碰撞和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王德忠《论辽朝“因俗而治”统治政策形成的历史条件》②四时捺钵:皇帝和宫廷,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这与中原王朝有固定的政治中心相比,就反映了其在国家管理方面带有浓厚的草原习俗。辽朝建立后,在职官设置方面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则是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辽朝除建有上京外,另有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四京。辽朝皇帝和宫廷会随着季节变化迁徙、巡幸,由此形成了一种名为“四时捺钵”的制度。马牛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酪浆羶肉夸希品,貂锦羊裘擅物华。种类益繁人自足,天数安逸在幽遐。——(宋)苏颂《契丹帐》秋冬违(避也)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辽史·营卫志序》上(指宋神宗)谓辅臣曰:盖北有强敌,西有黠羌,朝廷汲汲枝梧不暇。然二敌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自古外裔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比之汉唐尤强盛也。”——《续资治通鉴长编》注:指辽、西夏两国境内不仅有成片的良田沃土可供耕作,为它们众多城池的设置提供了条件;而且还有大片的草原可资畜牧,培育了大量驰骋沙场的战马。这种兼有农牧两种经济的少数民族政权自然比汉唐时期仅有单一游牧经济的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更难对付。【历史概念】四时捺钵制度: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所谓“捺钵”就是辽朝皇帝在渔猎之地所设的行帐。辽朝借此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其特点是因地制宜、民族特色;有利于进行军事训练,笼络归属民族酋长。【问探究1】契丹辽政权的特点与成因分别是怎样的?它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怎样的贡献?(1)特点:因俗而治。(2)成因:①民族成分复杂。取得幽云十六州和渤海郡后推行的蕃制遭到当地早先已经成熟的汉制的强烈抵制。②经济形态多样。辽疆域涉及经济形态既有畜牧经济、也有农耕经济,强行推行游牧经济不利于经济发展。③历史基础深厚。辽统治区域历史上既有北魏汉化,也有唐朝统一,各民族之间已经形成共生的基础。2.西夏(1038—1227年)(1)政权建立:①部落:西夏的祖先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唐时因吐蕃逼迫内迁,拓跋氏居于陕北,力量渐强。②藩镇: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李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授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成为藩镇之一。③国家: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夏在宋的西北的,史称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党项是羌族一支,居住在黄河河曲一带。8、9世纪之间,党项受吐蕃威逼,逐步迁移。首领李继迁势力壮大后,向辽圣宗称臣请婚,辽圣宗册封他为夏国王。从此夏与辽结成犄角之势,困扰宋朝。1038年,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疆域,东临黄河,西至玉门关,南至殽关,北至大漠,与宋朝的西北边境接壤。——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2)制度建设:汉制藩称——基本模仿北宋一制二称:仿照中原统治制度,官分文武,由蕃、汉人担任;评价:基本用意在于既保持党项贵族在政府里的主导地位,又适应汉族地主建功立业的要求,从而实行有效率的统治。元昊对宋的国书本要直接称皇帝,后通过协商改称“兀卒”。对于西夏国书中这一僭越的称呼及其他西夏官职宁令、领卢等,双方约定只能音译。音译可以假装不知夷狄之语的意思,面子上勉强过得去。——韦兵《完整的中国经验:天下的“夷狄之维”》元昊模仿宋朝制度建立政府机构,行政机关叫中书,军事机关叫枢密,财政机关叫三司,监察机关叫御史台,此外管理首都事务的叫开封府……夏的官制和辽一样,也是藩汉并行,藩汉分治。——樊树志《国史概要》3.金朝(1115—1234年)(1)政权建立:①概况: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主。女真族,今称满族。史学家多数认为女真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②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1115年,称皇帝,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也称上京。③政权变化:1125年,金联宋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史料阅读】宋人徐梦莘所撰史书《三朝北盟会编》卷3这样记载辽朝后期女真人的生活方式:其地则自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不事蚕桑……其人则耐寒忍饥,不惮辛苦,食生物,勇悍不畏死……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不用舟楫,浮马而渡,精射猎……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提示】这段材料,告诉我们女真人的生活方式:除了传统的狩猎,他们的主要生产方式还有从事农业生产。从事农业上产,擅长骑射,富有忍耐力和尚武精神;过定居生活,用火炕取暖。而且并不是生活“在马背上”,而是住在高数尺的屋内,过着定居生活,进行畜牧而非游牧。尽管如此,定居农耕并没有弱化他们的民族战斗力,相反,女真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横扫整个中原,这样的进攻速度,就连后世的蒙古军队也难以匹敌,这样的战斗能量来源于哪里呢?(2)制度建设:猛安谋克——基本沿袭唐宋制度①特点: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每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平时耕作,战时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猛安、谋克征兵。——《金史·兵志》猛安职能:管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御制盗贼,集军事、政事、生产、治安等功能于一身;谋克职能:抚缉军户、训练武艺、征收赋税、宣导风化、劝课农桑、捕除盗贼、平理狱讼等。女真人正是靠猛安谋克制,成功地消灭了雄踞东北亚的辽帝国,并将南方的宋朝打得只剩下半壁江山。女真满万,天下无敌。②作用:不仅节约了财政开支,且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加速了女真族封建化进程。猛安谋克与地域性的村寨结合,形成了地方政权的雏形,由地缘政治代替了血缘的氏族组织。(3)金朝盛衰:①鼎盛: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②衰落:金世宗死后,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腐化,金朝统治逐渐衰落。金初,猛安谋克骁勇善战,为金朝征辽灭宋和维护统治具有重大作用,同时促进了女真的封建化。由于猛安谋克本身世代承袭和阶级特权的特点,在金朝中后期,逐渐发展成为不事生产,寄生蚕食周边民族的大地主、大封建主,彻底腐化堕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病国害民,加速了金朝的灭亡。【特别提醒】尧舜是华夏民族明主的代表,把其比作尧舜说明百姓尤其是中原的百姓把他当做是中国的皇帝,而不是异族的统治者;作为少数民族,治理中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值得注意的。【课堂探究】金朝统治者(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的原因和影响:随着金的铁骑横扫中原,在相继灭辽和宋之后,便将都城从上京南迁到燕京,而燕京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从辽时期的五京中地处最南的南京,一跃成为了中都,从边缘成为了中心,也从此成为历代王朝首都的开端,包括后来的元朝也定都于此,改名为大都。①原因:统治中原,南下扩张的战略需要;崇尚中原文化,力主汉化改革;上京自然环境恶劣,燕京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②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加快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其他朝代定都北京奠定基础。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亡辽虽小,止以得燕,故能控制南北,坐致宋币。……京都之选首也。——《金史·梁襄传》少中古时代晚期,中国古代都城完成了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转移。辽上京是这一都城转移历史的里程碑。这是“北狄”文化全面与华夏文化融合的开始,也是华夏文化完整、成熟的历史性标志。从辽上京到元大都、再到明清北京,这里作为这一阶段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刘庆柱《古代都城研究重要性与辽上京在中国古都的地位》【问题探究】分析辽夏金政权分布有何特点?(地理空间坐标)特点:横跨农耕区和游牧区;少数民族政权逐步深入汉族居住区,长期与两宋对峙;从分裂走向统一,和平局面为主导。辽夏金的这种特别的版图结构,推动它们去创制不同于纯中原式的国家建构模式。不仅能在汉地社会和统治者的“祖宗根本之地”之间保持平衡,而且提供比中原汉制更有弹性、更能容纳多样化、可能性因而更能持久一种制度框架。——姚大力《一段与“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10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纷乱复杂、民族大交融的时代,汉民族又一次进入蜕变期,而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十分活跃,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尤以辽、西夏、金为代表。面对境内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被统治对象,游牧民族旧有的统治方式无法适应新的需要。因此,不同程度地汉化和借鉴、采用中原政治文明巩固自己的政权成为各民族政权不二的选择。──摘编自魏淑霞:《辽、西夏、金民族政权的汉化探讨》【合作探究】联系辽夏金的制度建设,如何认识其管理制度?①特点:因俗而治,学习汉族政治制度同时保留本民族特色;②原因: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根本);民族习俗,社会生活差异;经济发展方式:游牧经济、农耕为主、农牧兼营;发展阶段不同:部落制、奴隶制、封建制③认识: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交融。这些北方民族的政权某种程度上是仿照汉族王朝模式建立的,同时又都带有他们自身的王朝政治统治特色,比如“二元政治”。他们统治的范围也不再限于本民族原来活动的地带,而是越来越深地拓展进入到汉族地区。“二元政治”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形成的。——邓小南《忧患与繁荣:北族政权的兴衰》【概念阐释】少数民族的封建化:(1)概念:少数民族封建化是指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现为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改进。(2)主要表现:少数民族各族逐渐改变以往的游牧生活,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成为农业居民;采用汉族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从部落或者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二、元朝大一统重建·因地制宜:元朝的统一介绍了蒙古政权的发展历史,重点讲述了元朝的行省制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元朝的行省制是少数民族制度建设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应该重点突破。1.崛起与建国:(1)汗国建立:1206年,漠北蒙古部前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称为“成吉思汗”。“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或“永不熄灭的火”,别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蒙古”等1247年,萨班(藏传佛教高僧)作为西藏代表与阔端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和谈”。至此,西藏归顺于元,使西藏结束了四百多年的分裂局面,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后来萨班在凉州去世。(2)版图扩大: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西亚、东欧地区。蒙古汗国经过三次西征,占领了自中亚至黑海东岸的广大地区,成吉思汗把新占领区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作为世袭领地。长子术赤封于钦察,称钦察汗国。术赤早死,该国归其子拔都;二子察合台封于西辽和畏兀儿故地,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封于乃蛮故地,称窝阔台汗国。第三次西征后,蒙哥又将新占地区封给旭烈兀,称伊利汗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汗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它存在的一百多年仅仅是弹指一挥间,但它掀起的草原风暴,席卷欧亚大陆,它对世界的影响,对东西文明交流的贡献却无人能出其右。它的帝国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达到33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2%。(3)元朝统一: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此阶段:蒙古完成从部落到汗国再到统一帝国的蜕变。2.巩固统一的措施:(1)中央官制:一省两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在中央上,元朝实行的主要是一省二院制。一省指的是中书省,其长官享宰相职权,二院指的是枢密院和宣政院,枢密院为军事机构,宣政院管辖吐蕃地区。此外元朝还设置了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这样一套中枢之制在初期起到了加强皇权的作用,但到后期宰相权力过大出现反弹,严重威胁了皇权。作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一员,忽必烈有着宽广的情怀和世界的视野。金国的强盛与衰落,金世宗号称小尧舜的业绩,宋朝的经济繁荣与发达,都令他熟捻于胸,志向满满。必须学习中原的管理经验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使自己在政治上高人一筹。“祖述变通”和“以汉法治汉地”成为施政的纲领。——殷继红《元上都文化》元代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它不是隋唐三省制、宋代二府制的自然发展,而是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行政组织和程序简化这一特征的反映。——阎步克、邓小南《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课件)》由于元朝君臣关系中长期保持着来自草原游牧社会的私人隶属色彩和身分差异,大臣不过是君主的家臣或奴婢,其权力在大多数时候部被看作皇权的外化和延伸,不被视为威胁。皇帝委任责成,大胆放权,大臣勇于任事不加避忌。——张帆《论蒙元王朝的“家天下”政治特征》(2)交通:驿站制度驿道: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急递铺:官方邮递系统,负责传递文书;保障物资运输和政令传达。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于此者焉。凡站,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而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史·卷一〇一·兵志四》为巩固统一,元朝廷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首先设立驿站,输送物资和长途贩运,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又设急递铺,传递公文和缩短时限,达到政令直达百姓和快速打击地方分裂势力。通过驿站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加强对地方的监管和掌控。作用:①既能够统合南北,又能够汇通全国,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有助于巩固统一;②交通建设构建起了多元文明融汇一体的流动性网络,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及发展。(3)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①含义: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②性质: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双重性)③特点: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省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行省之间犬牙交错,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割据。犬牙交错的行省制降低了地方政权凭借自然条件割据的可能,加强了对各地的管理,形成以北制南之势,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从而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元代的行省划分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省规模和行政区域的划分,在名称上也保留了许多行省的名称。行省制度影响深远。例如:元代的河南行省管辖着今河南全省,而且江苏,安徽北部、湖北北部、山东西南部也都属于它的辖区,从东到西跨度将近2000里,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意义: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交融和边疆开发;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影响深远;【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两大原则:山川形便VS犬牙交错1.山川形便:根据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地理区域,进而划分行政区域。利:使行政区划与经济、文化区划一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弊:容易成为地方割据的有利条件。2.犬牙相入:指打破山川地形特征,跨地理区域划分行政区域。行政区域往往地跨多个自然区域,内部自然条件、经济特点、文化风俗差别较大。利:抑制地方势力,有利于防止分裂割据;弊:不利于地方内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行政管理难度。【历史解释】元朝的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①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②行省是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更强了(4)边疆管理①吐蕃: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②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③台湾:设澎湖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雍正帝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本朝。”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治理也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由边疆民族创造的、到清代成熟的多元宗教和双重治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并存共生问题,并最终将农耕民族视野之外的广袤边疆,从草原、戈壁到高原森林,统统列入中国的版图。——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历史纵横】元朝对边疆的成功统治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的辽阔疆域,维持时间都不是很长,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能力提升】关于边疆治理的历史认识:边疆与中央关系发生巨变:以前是政权并立与相互承认,现在直接隶属关系;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管理更有针对性、更富有效性。由边疆民族创造的、到清代成熟的多元宗教和双重治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并存共生问题,并最终将农耕民族视野之外的广袤边疆,从草原、戈壁到高原森林,统统列入中国的版图。——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4)民族政策:四等人制——汉文化接受程度越高的民族,地位越低。①目的: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元朝政府的歧视和分化政策主要针对各民族下层民众,对于各民族的上层,仍然采取笼络政策。四等人依据归附时间、功劳大小、地域经济差异划分。②特点:浓厚民族差别对待、民族压迫色彩与急速民族融合并存;③评价:民族矛盾更加尖锐,但民族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元朝中期吏部统计,朝官共有2089员,其中蒙古、色目有938员,汉人南人有1151员。汉人、南人占59.6%;外任官共有19895员,其中蒙古、色目有5689员,汉人、南人14236员,汉人、南人占71.5%。——朱绍侯、张海鹏等忽必烈时代蒙古人主要还是以畜牧经济为主,文献记载:“鞑国地丰水草,宜羊马。”江南“地窄人稠,多为山水所占,大与中原不同。”色目人多从事商业活动,少数从事于畜牧和农耕。正是元代各族群在地域、经济上呈现出的多元差别,才客观上造成了四等人的划分。——李翀《多角度解读元代四等人制形成的原因》把色目人定为第二等是因为除了他们归附较早之外,还帮着蒙古人进行了很多战争,而且作战勇猛。窝阔台、蒙哥与忽必烈伐金、伐宋时,用的兵多数是汉人。因此金统治区的汉人作为元朝武装力量的重要部分,为他们灭掉南宋也有汗马功劳,被排在第三属天经地义。——全春花《元朝“四等人制”概论》【知识延伸】元朝少数民族属于游牧民族,生产力落后于农耕文化、先进文明,设置等级制度强调自身政治权利的优越感。正确认识元朝的“四等人制”“四等人”的划分既满足了维持大一统的需要,也是对五代以来民族融合成果的一种承认,以蒙古人为国之根本、色目人和汉人互相牵制的政策又导致了民族分布格局的巨大变化,进而为更大范围内的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但不公平的民族等级制度给元朝统治带来不利的影响。3.元朝灭亡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以宫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