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_第1页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_第2页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_第3页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_第4页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英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编

新华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英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编.

北京:新华出版社,2022.12

ISBN978-7-5166-6649-4

Ⅰ.①英…Ⅱ.①英…Ⅲ.①革命纪念地-介绍-英山县

Ⅳ.①K878.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2)第240101号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编者:英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责任编辑:董朝合封面设计:汪 志

出版发行:新华出版社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邮编:100040

网址:

经销:新华书店、新华出版社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及各大网店

购书热线:010-63077122中国新闻书店购书热线:010-63072012

照排:六合方圆

印刷:武汉市籍缘印刷厂

成品尺寸:170mm×240mm1/16

印张:18.25字数:280千字

版次:2023年5月第一版印次:2023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ISBN978-7-5166-6649-4

定价:98.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如有质量问题,请与出版社联系调换/p>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编纂领导小组

顾 问:郑光文 王海霞

组 长:张春梅

副组长:黄军文 邬曙东 王 俊 汪校铃

成 员:杜如德 郑登峰 张浩波 喻 欢 余 智 方 立

    徐同心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编纂委员会

主 编:汪校铃

副主编:徐同心

编 委:程铁强 马 诚 萧本初 黄显明 杨 霞 余 洋

    胡义斌 李晓乐 邓柏林 王应槐 裴 玲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红二十五军长征集结地历史步道功能布局图

-1-

红二十五军军部驻地旧址——郁氏祠

鄂豫皖省委驻地旧址——安家老屋

红二十五军驻地旧址——安家新屋

-2-

红四军鸡鸣河会议旧址纪念园

红四军鸡鸣河会议旧址

红四军鸡鸣河会议旧址纪念广场红四军革命烈士纪念碑

-3-

红二十七军纪念园

红二十七军组建地纪念碑

红二十七军红军亭红二十七军组建地旧址纪念牌

-4-

红二十八军纪念设施

红二十八军纪念馆

红二十八军红军医院旧址

红二十八军根据地纪念碑

-5-

刘邓大军在英山

刘邓大军在英山宿营地旧址——段氏宅

刘邓大军天堂寨剿匪指挥部旧址刘邓大军伍家冲战斗遗址纪念碑

-6-

英山县烈士陵园

英山县烈士陵园门楼

英山县烈士陵园纪念碑

-7-

英山县烈士陵园纪念塔

英山县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

-8-

英山长征精神体验园

英山长征精神体验园培训接待中心

英山长征精神体验园英山长征精神体验园长征微缩路

-9-

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关心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

2022年8月15日,中共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右三)深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

园区调研指导建设情况

2022年8月4日,英山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海霞(右二)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

园区调研指导

-10-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付梓出版,

填补了英山县红色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这是英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开展

红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共分正编和副编两个部分,以史实为据,

用史料为证,图文并茂,汇集了英山红色资源,形成一座厚重而宝贵的红

色资源宝库。正编部分,介绍了英山从1921年到1949年这28年间的革命

大事记和重要组织机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红色遗址遗迹以

及重要纪念设施。副编部分,记述了英山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重要

历史人物的革命事迹,重现革命史实,激活革命故事,在翔实地回答了英

山为什么这样“红”的同时,将一个充满热血豪情、英勇豪迈的英山展现

在世人面前。

英山是一座红色“富矿”。在这片“血染红土三尺深”的土地上,英勇

不屈的英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进行了艰苦卓

绝的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土地革命时期,红十一军、红一

军、红八军、红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先后以大别山为游击根据地,转战

英山,建立地方组织,发展地方武装。红四军“鸡鸣河会议”被载入红军

史册。红二十七军在金家铺成立,为巩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作出了不朽的

-1-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贡献。红四方面军从这里西征。红二十五军集结陶家河,开辟革命根据地,

从这里北上长征,历时10个月转战万余里,创造了最先到达陕北、人员年

龄最轻、人数不减反增、开辟新根据地、武器装备最好、几乎没打败仗的

奇迹,有力配合主力红军,成为主力红军北上的向导。英山陶家河因此成

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唯一的红色地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要园区。抗日

战争时期,英山既是抗战前线又是后方根据地,中共英山党组织贯彻执行

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抵御外侵,发

动和组织全县23万民众同一时间、统一军令举行“坚壁清野”大演习,声

势浩大、壮举空前,被授予大别山区唯一“抗日模范县”。解放战争时期,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进驻英山,以此为后方通道,迂回鏖战在大别山。

邓小平两次总结英山“边剿匪、边土改”的经验,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汇报,

得到毛泽东主席批示,向全军推广。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徐向前等

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英山是一片红色“沃土”。英山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在这片“一抔黄

土一抔魂”的红色大地上,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革命组织相继建立,革命

斗争残酷激烈,革命事件影响深远。1927年夏,英山第一个党支部在蔡家

畈成立,推动全县党的力量不断壮大。英山“三二暴动”向国民党反动武

装打响“第一枪”,建立了第一支红军游击队。1929年6月,中共英山县

委正式成立,姜镜堂担任第一任书记;彭干臣在八一南昌起义时出任中国共

产党第一任公安局长兼卫戍司令;傅维钰曾担任过中央军委书记;熊受暄

先后担任过红一军政治部主任、红四军十二师政治部主任;姚家芳担任红

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七十五师师长等。他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战功赫赫,

后来大部分在战斗中牺牲或被“肃反”迫害致死。在革命战争年代,10万

英山儿女参军参战,为革命输送5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7400多名英雄儿

女英勇献身,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为孕育彪炳史册的大

别山精神作出了英山贡献。

英山是一方发展热土。英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四季分明,

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2%以上,茶、药、菜产业特色明显,被誉为中

国茶叶之乡、中国药材之乡、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

进入新时代,英山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实施“五抓五建”

战略,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着力打造华中地区文旅康养核心区,推动美好

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奋力建设“七个新英山”,全县各项事业呈现

出蓬勃向上、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历史脚步永不停歇,革命精神历久弥新。一处处红色遗址,就是一座座

不朽的丰碑;一个个革命故事,传递着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英山县红

色遗址遗迹概览》让70多年前那段光辉的红色历史与当下及未来连接,让

沉睡的红色资源活起来,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功能,让红色基因

代代相传,激发奋进力量。希望全县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紧密团结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

和时代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

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为壮大文化产业强筋壮骨,为建设文化强县

培根铸魂,为促进老区振兴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念好生态经,唱好绿色戏,

多元开发,赋能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走实红绿文旅融合发展共富路,

建设红色更红、绿色更绿的新英山!

2022年10月

作者系中共英山县委书记

-3-

英山县革命历史大事记

(1921.7—1949.10)

大革命时期(1921年7月—1927年7月)

1.英山进步人士积极参加辛亥革命

英山进步人士王孰闻、傅慧初、傅笠渔、查光佛、李次山、汪汲青、郑

衡之等相继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或同盟会。王孰闻被孙文(中山)委

任为西北利亚调查专员,将俄国“十月革命”情况报告孙中山,对制定“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2.陈卫东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陈卫东(1899—1932),土门河人。

1920年在湖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与进步师生一起组织读书会。参加董

必武创办的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活动,宣传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

经董必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英山第一位共产党员。

3.毛泽东介绍闻维敬入党(1926年上半年)闻维敬(1901—1931),

金家铺人。1926年上半年,参加毛泽东在武汉主办的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学习,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4.马克思主义在英山传播(1926年底)1922年《马克思学说概要》

传入英山。1926年底,萧伯唐从外地回英山后,印发《党员须知》《唯物史观》

《共产主义与共产党》《社会进化简史》等,发给进步青年和共产党员学习。

姜镜堂与金仁宣等用革命理论教育党员,注重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使党

-4-

英山县革命历史大事记

员能在革命紧要关头,无私无畏,不怕牺牲。

5.中共蔡家畈党支部成立(1927年夏)1926年底,萧伯唐以蔡家畈

山头药店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秘密发展党员。创办平民夜校,组织贫

雇农边学文化,边宣传革命道理。平民夜校在教育农民、组织农民运动方

面起了重要作用。在平民夜校里先后吸收13名积极分子为中共党员,逐步

建立蔡家畈、朱家山2个党小组。1927年夏,建立中共蔡家畈党支部。萧

绪周任党支部书记,杨钱贵任副书记,这是中共英山县第一个党支部。

6.中共英山特区委员会成立(1927年7月)1927年7月间,姜镜堂、

萧伯唐、金仁宣、董义奎、闻维敬、方仕林等在闻家冲的万峰寺开会,成

立了中共英山特区委员会,姜镜堂任书记,县特区委设在闻家冲,管辖全县。

当时全县有中共党员30多人,最初的特区委隶属中共中央(上海)领导。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7月—1937年7月)

7.英山划为安徽第一暴动区(1927年10月25日)中共安徽省临时

委员会将英山县与六安、霍山、霍邱和寿县划为第一暴动区,积极组织群众,

准备起义。

8.西段人民自卫团成立(1927年冬)萧伯唐、萧绪周、萧堂轩创办

了英山县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西段人民自卫团,萧绪周任团长,有团

员50余人。萧伯唐变卖家财,购置枪支,建立革命武装,准备武装起义。

很多团员后来成为红军指战员和赤卫队员。

9.农民革命运动(1928—1929年秋)1928年春夏大旱,全县饥荒。

姜镜堂召开农民救济会,领导和发动农民协会、贫民团,开展抗租、抗债、

抗粮、抗税、抗捐“五抗”斗争。姜镜堂与金仁宣领导农民协会,阻止地主

将粮食外溢。姜镜堂组织杨家坊一带农民到地主家借粮买谷,帮助农民度

荒,触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1929年,全县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要地主把大

秤大斗改为标准的计量工具,若不改的,团结起来打断地主的秤,砸地主

的斗。秋天,姜镜堂、谢思忠组织共产党员带领农民不向地主交租。姜克东、

姜小梅等组织百余农民到施家湖、雷家店等地八九户地主家挑了大批粮食,

-5-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既解决了渡荒之急,又使群众看到团结起来的力量,鼓舞了革命斗争的勇气。

10.中共英山县委员会成立(1929年6月)1929年6月,在中共英

山特区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共英山县委员会,姜镜堂任书记。县委机关

设蔡家畈,管辖全县3个(东河、西河、城厢)区委。9月,因姜镜堂、熊

受暄、段焱华一同调往皖西工作,英山县委改选,金仁宣任县委书记,方仕

林任军事委员,贺筱亭任组织委员,汪伯亭任宣传委员,闻维敬任民运委员,

金佐宣任锄奸委员。东河区委由谢雁坤任书记,西河区委由金仁宣兼任书记,

城厢区委缺书记。截至1929年10月,全县有共产党员500多人,建有67

个党支部。英山成为皖西党组织发展最快最坚强的县之一。

11.准备武装起义(1929年7月—1930年3月)在霍山豪猪岭召开

六安、英山、霍山、霍邱、寿县、合肥6县党的联席会议,集中研究了全

面武装起义问题。7月6日,根据中央的指示,成立中共六安中心县委,舒

传贤为书记。

12月,中共英山县委在万峰寺召开扩大会议,着重研究起义准备工作,

要求各地加强武装准备。派10人到红33师学习打仗。1930年3月下旬,

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召开6县党员负责人和红33师联席会议,提出“动员六

县全党同志,推进6县革命高潮”总任务。英山县委根据会议精神,决定

全县按地区编成7个队。会后,宣传起义目的,扩大起义队伍。

12.中共鄂皖边特委成立(1930年2月25日)根据中央指示,中共

鄂豫皖边特委成立,郭述申任书记。辖黄安、黄陂、黄冈、麻城、孝感、罗田、

商城、光山、固始、潢川、息县、六安、霍山、英山、霍邱、颍上、合肥、

寿县。

13.英山三二暴动(1930年3月31日)在六霍总指挥部姜镜堂的指

导下,在中共英山县委书记金仁宣的具体领导下,于3月31日(农历三月

初二)晚由东河、西河、南河3支暴动队伍在西河大枫树汇合,共280余人,

宣布举行暴动。后称“金铺农民起义”,揭开了英山人民武装斗争的序幕。

三二暴动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党员和一批干部,为后来革命斗争打下了良好

基础。在英山东北部形成了纵70里、横50里的红色区域。到1930年6月,

英山红色区域融入皖西根据地,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6-

英山县革命历史大事记

14.第一次解放英山县城(1930年4月8日)1930年4月4日,中

共六安中心县委决定将红33师一部向英山、潜山一带游击。派红33师107

团和潜山农民起义军共200余人,配合英山起义队伍向英山进发,开辟新区。

沿途扩大了起义队伍,击溃团防武装分子。4月7日拂晓,107团、潜山起

义队伍和英山起义队伍共4000余人围攻县城,烧毁了国民党县政府大堂和

监狱,救出了被押的共产党员和数百名群众。4月8日,英山县城获第一次

解放。

15.英山县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成立(1930年4月)“三二”暴动队伍

在金家铺成立了英山县红军游击总指挥部。傅昆言任总指挥,姚家芳任副总

指挥,金仁宣为党代表。总指挥部下设5个大队,钢枪大队由姚家芳任大队长,

其余4个大队分别由黄义奎、金德先、傅孝如、方仕林任大队长。各辖3个

游击队,每个队百余人,共600余人。这是英山诞生的第一支红军游击队。

红军游击总指挥部诞生后,配合红军主力消灭盘踞在英山的反动武装,

为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扩充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

军力量,为主力红军输送了3个团的兵力。

16.英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1930年4月)“三二”暴动后,4月在

金家铺建立了行使政权职能的英山县革命委员会,选举贺筱亭为主席。英

山县成为皖西早期苏区之一。在革命委员会领导下,没收了大资本家和地

主的财产,一部分分给穷苦百姓,一部分支援红军;宣布取消苛捐杂税,

实行政治民主,打土豪、分田地,大快人心,全县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17.红一军参加英山赤区斗争(1930年4月中旬)1930年4月中旬,

国民党地方武装从东、西、南三方围攻张家咀和红军游击队,东边是东河团

防余甲东、胡大傻子共500多人枪;南边是英山国民党县长常振颖的自卫团;

西边是西河的余惠畴、叶灿如和罗田的团防共千余人。红军仅有百多支快枪、

40余支土枪,战斗力较强的仅四五百名游击队员。红军分三路防御,从三

面突破国民党地方武装包围,集中主力击其要害。自卫团乱窜,红军乘胜

追到石头咀。此次战斗,红军收复了张家咀,亦称“张家咀战斗”。随后,

在张家咀建立了区政府,乡农会开始活动。英山县革命委员会转移至张家咀。

18.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1930年6月)1930年2月中旬,

-7-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中央特区成立鄂豫皖边特委,由郭述申任书记,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许继慎任军长,曹大骏为政治委员,熊受暄(英山)为政治部主任。2月25日,

中共中央发给湖北省委、河南省委和安徽六安中心县委的指示信中划英山等

20余县为鄂豫皖边特别区。3月18日,根据中央要求,将红31、红32、

红33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5月23日,从红2师101团、102团抽

调105人枪与红33师编为红一军第3师。周维炯任师长,姜镜堂任师政治

部主任。傅昆言调红一军第3师106团任团长,姚家芳调红一军军部工作。

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光山县召开,成立鄂豫皖边

区苏维埃政府,甘元景当选为主席。

中共鄂豫皖边特委、苏维埃政府、红一军相继成立,实行统一领导,标

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从而把分散、割据的3块(鄂东北、豫东南、

皖西)根据地的力量统一起来,成为当时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仅次于中

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

19.红军第二次解放英山县城(1930年7月12日)7月初,红一军

第2师、3师在军长许继慎带领下,经皖西东征,准备南下进攻英山。在燕

子河与中共英山县委领导的游击队会合后,许继慎、姜镜堂与金仁宣等一

起研究作战问题。当时,国民党韩杰部两个团窜驻英山,王牌第1团驻金家

铺一带,另一个团驻县城。红一军计划消灭韩杰部,收复英山,再收回金寨。

决定红2师攻金家铺韩杰部第1团;红3师与英山红军游击队在金家铺南面

的狮子坳设防,控制通往县城的道路,以阻止援兵和截击由金家铺逃跑亡

敌。10日下午至11日拂晓,全歼韩杰部王牌第1团。打死打伤敌团长以下

200余人,俘敌800余人,缴长短枪1100余支,手榴弹1000余颗,大批军

需品及8箱银圆,此役亦称“金家铺大捷”。12日,红2师、红3师与英

山红军游击队击溃反扑之敌,乘胜追击守城之残敌,其残敌弃城逃往蕲水。

此战斗歼敌1800余人,英山县城获第二次解放。英山的赤区发展到石头咀、

金家铺、城关、雷家店、杨柳湾、瓦寺前等地,革命力量极为壮大。

20.红军第三次解放英山县城(1930年9月)红军为了保存实力,决

定突破团防武装包围,红5团(由英山红军游击队一部与蕲春县何家铺游

击队合编为中央红军独立第1师第5团)准备撤出英山,与霍山红1师会合。

-8-

英山县革命历史大事记

待红5团撤至石头咀,遭敌四面包围。黄瑛、余甲东、皮宗荣等企图阻止

红军的东南、东北的退路。9月11日,由查之清等率领的红八军第四、五

纵队千余人经蕲春,张家塝北上,向英山发展,与皖西革命武装会合。第3天,

抵石头咀时,红八军与英山游击队一起,将团防武装赶出石头咀。挥师南下,

消灭皮宗荣部,突破了霍山、太湖与英山等地团防武装对英山赤区的包围,

击溃川军郭汝栋和皮宗荣部后,红军乘胜第三次收复英山县城。

21.红军第四次收复英山县城(1931年2月初)国民党军潘善斋部由

潘守山为总指挥兼团长,千余人驻守县城,企图死守英山。红四军第12师

由萧方副师长率领,经八九小时战斗,击毙团长潘守山等11人,俘千余人,

缴长短枪2000余支,迫击炮1门及大批弹药。红军第四次收复县城,使苏

区不断巩固和扩大。

22.红军第五次收复英山县城(1931年8月1日)国民党军团长张汉

泉驻守英山,并吹嘘:“我守英山,就是10万红军也进不了英山县城”。

7月中旬,由徐向前、曾中生率领红四军从燕子河兵分两路向英山进发,一

路由周维炯师长率11师经漫水河和东界岭入英山,一路由军部与12师由

师长许继慎率领走西界岭入英山,12师副师长萧方率部为后卫。29日晚,

红军兵分三路攻城,一部袭击鸡鸣尖要点;一部攻占西门;另一部攻占城

南坡儿垴。

8月1日早,各路开始进攻。10时,国民党县长带一个保安中队从南面

逃跑,12师副师长萧方令7连拦截。下午4时,冲锋号响起,军部发出总

攻令,各师按指定地点方向进攻。此役生俘敌团长张汉泉、伪县长黄典文,

全歼守敌1800余人,缴机枪18挺,迫击炮4门,长短轻机枪1500支。张

汉泉吹嘘10万红军打不进英山县城,以自己被活捉,部队惨败而告终。英

山县城第五次获得解放。

红四军南下的胜利,建立了以红山县(英山)为中心的大片苏区。拥有

了黄安、商城、英山、罗田、霍邱、广济6座县城,建立了英山等26个县

革命政权,从而形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的最鼎盛时期。

23.中共红山中心县委成立(1931年8月26日)红四军攻克英山县城

后,为恢复、巩固、发展根据地,皖西北特委决定,将中共英潜工委改建为

-9-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中共英山中心县委,王效亭任书记。8月26日,中共英山中心县委主持召开

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决定改英山县为红山县,中共英山中心县委改

称中共红山中心县委,驻地英山县城。中心县委领导英山、罗田、蕲水、蕲春、

黄梅、广济、太湖、宿松、潜山等9县的革命工作。

在英山境内,红色政权普遍建立,红山中心县委存续一年零三个月。

英山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成为皖西和鄂东南的大后方,鄂皖边区革命中心,

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最盛时期的6个县城之一。

24.红山县苏维埃政府诞生(1931年8月26日)8月上旬,中共英山

中心县委主持召开了两次全体会议,研究召开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有关

事宜和筹备工作。8月26日,在县城关召开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来自

工人、农民和军队代表300余人。直属中心县委领导的边县分别派代表参

会。大会历时3天,听取英山中心县委书记王效亭对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政

治报告;大会通过并颁布劳动、土地、婚姻以及经济、文化、教育等法令;

大会决定将英山县改称红山县;大会选出县苏维埃主席及委员,正式成立

红山县苏维埃政府。段威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秘书储余、审判处长陈卫

东、粮食主任委员段元度、经济主任委员梅筱山、政治保卫局局长陈普文、

交通局长徐永升、税务局长傅轩、警卫团长吴志远。

英山境内设有5个区级苏维埃机构:一区(城厢)辖7个乡,二区(金

铺)辖10个乡,三区(施家湖)辖7个乡,四区(南河)辖8个乡,五区(石

头咀)辖7个乡。

25.红四军鸡鸣河会议(1931年9月4日)红四军于9月4日在英山

鸡鸣河李士彬院内召开全军党支部书记和指导员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会议

由军政治委员曾中生、政治部主任刘士奇主持。会议围绕两种作战方向(一

是东攻安庆,二是南下蕲、黄、广),总结南下作战已取得的战绩。会议

认为继续南下蕲、黄、广是对的,张国焘调红四军北返是不适宜的。会议

一致通过了《申明书》,再次说明东进不利和南下的正确性。会后,军部

一边派刘士奇携信北返,一边挥师继续北返。此次会议载入红军史册。

26.红四方面军主动撤离英山(1932年9月底)9月下旬,张国焘率

红四方面军主力在燕子河研究第四次反“围剿”的行动方案,决定以郭述

-10-

英山县革命历史大事记

申和独立师师长徐海东等带领部分兵力及地方武装,经皖西绕敌后路,主

力红军先取英山,再转移待机恢复根据地。当时,英山东、南、西三面处

于国民党上官云相部围攻的危险境地。9月底,红四方面军主力从燕子河经

东、西界岭、武显庙南下,直趋英山。因上官云相部据城固守,未获战机。

红四方面军主力于10月1日从英山城西八仙畈全部西进,向外线转移。红

四方面军西去,第四次反“围剿”遭到失败。英山苏区失守,鄂豫皖根据

地丧失了5/6。

27.红二十七军成立(1932年9月底—1932年10月2日)1932年

9月底,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张国焘率其主力向西转移,

留下大批地方武装和苏维埃工作人员与革命群众,被国民党军阻击在金家

铺一带。在国民党团团围堵的险恶形势下,10月1日,中共皖西北道委书

记郭述申在英山县土门潭召开会议。会议根据中央分局的指示,成立中共

鄂皖工委,郭述申任书记。同时决定整编部队,成立红二十七军(亦称东

路军)。会议制定了行动方针:从内线转向外线,向东(英山、太湖边境)

行动,避开国民党锋芒,寻机打击残弱之敌,保存力量,继续坚持鄂皖边地

区的斗争。10月2日,在英山县金家铺河滩召开大会,正式宣告红二十七

军成立。刘士奇任军长、郭述申兼任政治委员、江求顺任政治部主任,辖

79和81两个师,全军4500人。红二十七军在近两个月东线转移中,足迹

遍及10余县,行程3000多里,经历大小战斗10多次,打破了国民党围追

堵截,保存了3000多人的武装力量,保护了大批地方干部、党员、群众和

红军伤病员的安全转移,为后来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28.英山划归湖北省管辖(1932年11月)国民党政府将英山县从安

徽省划归湖北省管辖。

29.红二十五军恢复陶家河根据地(1934年9月16日)1934年4月

16日,红二十五军第二次入皖与红二十八军在商城会师。按鄂豫皖省委要求,

将两军合编为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郭述申,

辖74师、75师,全军3000多人。8月初,红二十五军再次转移到皖西北地区,

突破国民党合围计划,周旋于商城、六安、英山之间广大地区。9月16日,

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从太湖转移至英山陶家河一带。经过1个多月的

-11-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努力,恢复了纵横20公里的一块游击根据地,成立了中共陶家河区委和两

个乡政权。开展土地改革,两次召开分配斗争果实大会,扩大了中国共产

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为后来红二十八军在这块土地上坚持3年游击战争

创造了条件。

30.牛背脊骨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下旬)红二十五军进驻

陶家河,恢复了游击根据地,振奋了军心、民心,同时也使国民党惶恐。

蒋介石命上官云相47师,郝梦麟部54师,总兵力16个团,向陶家河“进

剿”。10月下旬,一场“围剿”与反“围剿”在牛背脊骨浴血战斗开始。

国民党兵分三路(牛背脊骨西北天宝冲,正西面尚家山、南面牛形塆)妄

图合围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率部登上牛背脊骨,

处居高临下战势,据险扼守。从清晨打到黄昏,国民党多次猛攻,未能寸

进,伤亡惨重。第二天,国民党空军派两架飞机掩护步兵冲锋,红军顽强

作战,给敌以重大伤亡,自己伤亡280余人。同时,国民党增派兵力支援,

红二十五军为保存实力跳出国民党包围圈,在夜幕掩护下撤出战斗,离开

陶家河地区北上。11月13日,按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红二十五

军整编为4个团,共2980人,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

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16日,

由罗山县何家冲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开始长征。在长征路线示意图中,英

山陶家河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唯一红色地标。

31.红二十八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1935—1937年6月)1935年2

月,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重建红二十八军,高敬亭任军政治委员(未

设军长),辖82师和手枪团,全军1000余人。红二十八军的重建,标志

着鄂豫皖根据地3年游击战争的开始。高敬亭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临危不惧,坚定沉着,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苏区屡遭摧残并被敌人占领,

供给濒于断绝情况下,率红二十八军坚持在大别山对敌斗争,以主力部队、

地方武装、便衣队“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开展游击战,粉碎了国民党4次“大

清剿”。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坚持了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英山东

北部成为红二十八军活动地区之一。英山人民与红军在一起,使革命红旗

始终高高飘扬在大别山区。

-12-

英山县革命历史大事记

32.红二十八军中心便衣队(1935年2月—1937年6月)便衣队是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遭受国民党不断摧残的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是地方党政

军三位一体的组织。便衣队是党和红军坚持武装斗争的一大创举。红二十八

军共有10支便衣队。中心便衣队(第一便衣队)队长陈彩林,在3年游击

战争期间,活动于英山、太湖、潜山、霍山边区的广阔地区,建立起方圆

50里游击根据地,为红二十八军坚持3年的游击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33.英罗游击队等坚持游击战争(1936年1月)英罗游击队、英太游

击队,除配合红二十八军活动外,多活动于英罗、英霍、英太、英岳、英

蕲边山区和农村,摧毁小股反动武装,打击土豪劣绅,宣传反蒋抗日,保

护群众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8月)

34.英山抗日救亡农村工作团成立(1937年冬)英山一批有志青年为

唤醒广大人民群众不做亡国奴,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存亡,毅然放弃学业,

自动组织起来,参加抗日救亡。1937年冬,武汉旅鄂中学三四十名青年学

生,成立英山学生农村抗日救亡工作团,选举李光宇为团长,余湛、汪逢

杰为副团长。工作团下设宣传、总务、演出、社会调查、歌咏、漫画6个组。

工作团成立,排练20多个抗日救亡节目,在县城大造声势;下农村演讲,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持续至1938年2月。

35.英山抗日救亡团体的建立(1938年春—1939年3月)英山县抗

日民众动委会调动一切抗日的积极因素,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发动,掀起抗

日救亡运动高潮。全县先后建立了工、农、青、妇、童、商、学6个抗战协会、

14个分会,会员达1万余人。各抗战协会根据各自特点,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成绩显著。

36.西河抗日自卫队成立(1938年6月)1938年端午节正式成立西

河抗日自卫队,有七八十人枪,担负侦察、锄奸、掩护群众撤退、维护社

会秩序等任务。

37.恢复中共英山县工作委员会(1938年6月)5月至6月,武汉沦

-13-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陷已成定局。鄂东特委派共产党员王枫以“农村合作社指导员”身份,郑

重以国民党四十八军赴英山工作团成员的合法名义,先后来到英山,开展

抗日活动。1938年6月,恢复建立中共英山县工作委员会。郑重任书记,

王枫管组织,为创建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做准备。1939年2月,组建中共英

山县委,魏文伯任书记。

38.英山惩办“四鱼”(1938年夏)英山县国民政府县长杨必声(共

产党员)深入全县各乡、保,摸清地方势力,掌握大量一手材料。1938年

夏,召开全县保长以上干部大会,除宣布抗日救亡施政纲领,动员抗日外,

当日审判了英山最反动、罪大恶极的地主豪绅24人,其中有国民党民团头

子余友渔、叶炳如、郝若愚、杜聘如(因叛徒告密逃跑,新中国成立后被

镇压),众称其“四鱼”。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相庆,扬眉吐气。

39.抗日救亡训练班(1938年9月)县工委举办各种训练班,发动和

组织全民抗战,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培养了大批抗战干部。一是地下党员

整训班,训练时间有1周的,也有1个月;二是战时干部讲习班(青训班),

共两期,每期学员百余人,发展新党员,加强党的力量;三是成立学生军,

共办3期,学习1个月,每期百余人,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各乡任工作组员,

搞民运工作;四是军事干部班,学员均为知识青年,通过考试录取,办1期,

学习3个月,实行军事化管理,以学习军事为主,毕业后选当保长;五是

保长班,学习1个月,共有300多人学习,结业后当保长;六是军事教导

队,学习抗日政策策略,结业后担任乡、保长,做民运工作;七是师训班,

办1期,学习5个月,毕业后一部分去任教,一部分搞民运工作,肃伪除奸。

通过上述措施,扩大和加强党的组织,行政上撤销了保、甲机构,健全巩

固了基层政权。

40.英山县经济建设委员会成立(1938年10月)10月间,为推动抗

日救亡各项事业建设,英山县成立经济建设委员会,杨必声任主任,另有

财政、民政、教育等科室及其他机关团体40多名委员,委员会下设总务、

业务、设计3个组。

工业成立化学研究会,筹办工业社,兴办石印所、织布厂等。农业禁

止宰杀耕牛,全县开展垦荒、造林、兴修河堤、改良作物品种等。商业成

-14-

英山县革命历史大事记

立商业协会,抵制日货,稳定物价,各乡建有合作社,给商团配保卫人员,

确保通商渠道畅通安全。县城关商户发展到320多户,从业人员1500多人。

杏林春药店在抗战时期,成为鄂东、皖西20余县药材交易中心。交通建有

1条英罗简易公路。县内各机关、区、乡以上的有电话工具,主要道路旁建

有凉亭。文化教育有石印版《新英山报》三日刊,有大别山内外通邮读物;

创办英山战时模范小学,县立初级中学,乡设高级小学,创办识字班,教育

行业呈现欣欣向荣景象。卫生创办了英山医院,组成卫生巡回防疫团,开

展卫生防疫工作;开展卫生大扫除,改善环境卫生。司法在各乡成立调解会,

司法行政公开,施行感化教育。民主改革政策施行1年多,英山人民普遍

称英山政府使“万家生佛”。

41.日军入侵英山暴行(1938年间—1942年间)日本侵略军重兵进

犯大别山,对鄂豫皖交界的英山实施3次轰炸,曾两度短期侵占,实行灭

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对英山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42.英山县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成立(1939年2月底)安徽省民众总

动员委员会于1938年3月5日在六安成立,李宗仁兼主任委员。1939年2

月底,英山县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成立,主任杨必声,指导员魏文伯。动委

会由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开明绅士等9人组成。下设组织、宣传、总务3

个部,动委会机关设在城内天主堂。

43.英山县抗日救亡运动的十大纲领制定(1939年春)1939年春,

中共英山县委召开全县各阶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了《英山县抗日

救亡运动的十大纲领》。此政纲后来受到在延安的毛泽东关注。

44.全县举行坚壁清野大演习(1939年3月11日)英山县动委会为

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在日军占领时,不给日军一粒粮、一口水,由杨必

声指挥,全县民众实行一次“坚壁清野”大演习。演习要求:全县同一时间,

统一号令,男女老幼齐动员,每人带5天干粮及日用品,将家禽家畜转移,

粮食重点隐藏;24小时内,将命令送达全县村庄角落,老少皆知。3月11

日晚,全县23万民众遵照规定路线,以保为单位,统一集中到指定地点,

并按规定撤离,实行“坚壁清野”。演习非常顺利,没有怨言和不满情绪。

此演习被誉为“是一次空前壮举”。

-15-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45.中共英山中心县委员会成立(1939年5月)2月,鄂豫皖区党委

为加强抗日民主根据地,派魏文伯(魏新民)来英山县任县委书记。5月,

组建中共英山中心县委,魏文伯任书记,组织部长王枫,宣传部长林擒,军

事部长郑重,民运部长李静一。中心县委驻地英山县城。中心县委管辖英山、

宿松、太湖、岳西、罗田5县。中共党员由年初近百人发展到年终500余人。

46.中共英岳工委成立(1939年12月)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波及岳西,

岳西形势进一步恶化。这时中共英山县委与岳西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英(山)

岳(西)工委,姜克东(英山)任书记,傅新堂(英山)任副书记。工委

辖英山、岳西、罗田3县党的组织。

1940年3月,英岳工委书记姜克东调离后,恢复中共英山县委和岳西

县委。

47.中共英山中心县委成员撤出英山(1939年下半年—1940年初)

1939年1月,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蒋介石提出的《限制异党活动

办法》,实行“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并于1939年下半年至

1940年初,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下令解散抗日群团组织,逮捕屠杀抗

日爱国人士。中共英山中心县委为防止时局突变,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采取转移分散隐蔽的方法,保存力量。郑重、魏文伯、王枫等撤出英山。

48.中共英山县委与新四军三次联席会议(1940年8月—1941年2月

28日)1940年8月,新四军鄂东游击总指挥派桂平来英山在羊角尖汪家

塆与英山县委召开会议。英山到会的有傅新堂、汪清和、余汉希、徐稻香等。

此次会议成立了区委会,汪清和任书记,徐稻香、郑东之为副书记,下设3

个党支部。会议决定成立英罗游击队,选举徐稻香为大队长,余汉希为指

导员,闻中锋为青年委员兼文书。

1940年11月,英山县委在羊角尖沈家湾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检查党

组织情况;由闻中锋联系贫苦学生,介绍他们去延安抗大学习;研究扩大

队伍,筹建独立营,准备武装。

1941年2月28日,在羊角尖柯家湾开展党纪军风教育活动。英山地下

党组织与英罗游击队的汪清和、傅慎初、闻功宏、张国良、余立坤等60人

参加会议,联合开展整风肃纪教育。会议决定改建英罗游击队为英罗独立营,

-16-

英山县革命历史大事记

徐稻香任营长,余汉希任教导员。

49.蕲英抗日十人团成立(1940年9月)9月初,新四军鄂豫挺进纵

队14旅政治委员张体学任命詹绪辉(英山)为蕲英抗日十人团团长。抗日

十人团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扩大抗日武装。团员大都是穷苦人员,下设两个

小组,每组2—3人或5—6人。该团以侦探敌情、联络通信、给新四军购物、

向地主士绅募捐经费为主要任务。

50.中共蕲太英边工作委员会成立(1940年9月)根据鄂东地委指示,

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在蕲(春)太(湖)英(山)边区建立中共蕲太

英工作委员会。黄维栋任书记,詹绪辉任组织部长,黄再兴任统战部长。

1941年6月,蕲太英边工委改建为蕲太英边县委,钟子恕任书记,驻

地为桐山冲。

51.张体学率部三进鄂皖边(1940年9月—1942年3月)1940年9

月,张体学率鄂东独立团主力首次进入鄂皖边,开展游击战,辗转两个多月,

打通了鄂东与新四军皖西部队的联系。在仙人冲建立了医院,为边区抗日

根据地打下了良好基础。1941年春,张体学率豫鄂挺进纵队第9团(原鄂

东独立团改编)第二次东进鄂皖边,与黄再兴、詹绪辉领导的便衣队经常

活动在蕲春、太湖、英山、浠水一带。

1941年9月至1942年3月,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决定派五师主力

实施第三次东进鄂皖边。这次东进分三批;第一批由张体学率42团(由鄂

东独立团组编为第5师14旅42团)当先锋,稳定蕲、英、浠边县局势。

张体学指导边县委,“在土地革命时期,英山是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

区的战略要塞,我们要守住这块红色阵地”。随后,第二批由14旅旅长吴

林焕率41团和第三批由李先念率领的13旅等部相继跟进。这次历时半年

的东进,开创了鄂皖边根据地建设的新局面。

52.英立霍岳太边区工作委员会成立(1943年冬)鄂皖边地委与新四

军第5师为扩大抗日根据地,在以英山桃花冲和岳西鹞落坪为中心的大别

山主峰天堂寨一带开辟工作,成立英(山)立(煌)霍(山)岳(西)太(湖)

边区工作委员会,钟子恕任书记。在军事上成立了5县边区抗日指挥部(亦

称挺进团支队),鲁教瑞任指挥长,指挥部辖1个连(3个排,4个班),

-17-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开展武装斗争。

53.蕲浠英罗边区县委成立(1945年8月)中共鄂皖边中心县委根据

上级关于向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方向发展的精神,在大桴冲改组原蕲太英边

县委,成立蕲(春)浠(水)英(山)罗(田)边区县委,吴光治任县委

书记,钟子恕任副书记。同时,组建边区县委抗日指挥部,何海清任指挥长。

边区县委、边区县指挥部仍以蕲春北部为根据地,向英山、罗田等大别山

主峰天堂寨方向发展,建立据点,成立地方便衣队。历时4个多月,取得

了显著成绩。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

54.恢复蕲太英边县委及边县指挥部(1946年7月)1946年7月19

日中原突围后,张体学、赵辛初在太湖县玉珠畈听取鄂皖边人民民主自卫

队党委书记钟子恕的汇报,宣布鄂皖地委的决定:撤销鄂皖边人民自卫队

及党委,恢复成立中共蕲太英边县委及边县指挥部。钟子恕任边县委书记,

华加文任边县指挥部指挥长。边县委恢复建立了各区党组织及便衣队,开

展蕲、太、英边的游击斗争。

55.张体学率部在英、罗边区开展游击斗争(1946年8月上旬)中原

军区鄂东独立第二旅决定由旅长吴诚忠、政委张体学各带一路行动。中原

军区鄂东独立第2旅政治委员张体学率2营到罗田、英山,在英山瓦寺前、

鸡鸣河、杨柳湾、英山尖、羊角尖、石头咀等山区,开展游击活动。同年,

张体学、陈少敏等游击部队抵英山东河萧伯唐的花屋塆,在蔡家畈过年,

进行短期休整。

56.《醒英报》诞生(1947年8月)英山籍在外求学的10多名学生,

利用暑假共同创办《醒英报》。由余敬爽、萧煌担任主编和写印工作,郑

汉英与袁修伦担任编辑和发行工作,其他学生担任记者和撰稿工作。报社

设城关北门的石印馆附近。办报宗旨为“打倒贪官污吏,为弘扬新文化服务”。

暑假45天,共出版5期。

57.刘邓大军四次解放英山县城(1947年9月6日—12月)为重

-18-

英山县革命历史大事记

建大别山根据地,刘邓大军分东、中、西三路向预定地区实施战略展开。

1947年9月6日,刘邓大军六纵18旅53团和16旅最先进入英山县境。城

内国民党行政官员和4个自卫中队闻讯向城东逃窜,没费一枪一弹,刘邓

大军第一次解放了英山县城。

1947年10月19日,刘邓大军二纵队6旅第二次解放英山县城。并在

城关一带协助地方工作,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英山土顽活动猖獗的消息传到刘邓大军司令部,刘伯承、邓小平令六纵

16旅来英山打掉自卫队、保安团。1947年11月5日,16旅浩浩荡荡挺进

英山,国民党县长率自卫队东窜太湖县境内。刘邓大军第三次占领英山县城,

俘敌10余人,缴枪械修件所1座,马2匹,电台1部。16旅旅长尤太忠任

剿匪司令率部从城关至杨柳湾、18旅53团团长蔡启荣率1个营从杨柳湾至

雷家店一带,清剿土匪。

在1947年拉锯式争夺战中,18旅53团在转战中重返英山,在西河夹

铺继续对英山土顽进行清剿。1947年12月12日,53团第四次解放英山县城,

国民党县长刘士伟与自卫队弃城向南仓皇逃窜,53团跟踪追击,在蕲春的

张家榜追上,自卫队大部被歼。

58.中共英山县工作委员会、英山县人民爱国民主政府建立(1947年

9月12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组织了大批干部随军南下(代号

为“天池部队”)被分配到各县建立政权。谭扶平、程贞茂率18位南下干

部来到英山。9月12日,在城南皂角树召开大会,正式成立中共英山县工

作委员会和英山县人民爱国民主政府,宣布谭扶平任书记,程贞茂任县长。

隶属鄂东第五地委和行政专署。

县工委、县政府及时作出决定,以毛家坳为中心,创建英山北部根据地。

59.中共英山县委员会成立(1947年11月)根据鄂豫皖区党委指示,

11月,中共英山县工作委员会改建为中共英山县委员会,谭扶平任书记。

县委机关驻地毛家坳、詹家河等地。隶属鄂豫区第五地委。

1948年2月谭扶平牺牲后,易鹏任县委书记。

英山县委、县政府辖10个区委、区政府,至1948年4月解体。

60.刘邓大军16旅协助英山土改(1947年11月)刘邓大军16旅第

-19-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三次解放英山县城后,在英山县城东、北面协助地方政府“边剿匪、边土改”,

领导农民分田,群情高涨。

61.英山县指挥部成立(1947年11月下旬)英山县地方武装——英

山县指挥部(亦称英山县大队)于1947年11月下旬成立。王兴发任指挥长,

政委谭扶平(兼),易鹏(续任)、曹鹏兴任副政委,刘瑞年任副指挥长。

辖4个连、10个区干队,共1000余人。

英山县大队在五分区所辖各县中是唯一坚持到最后胜利的。

62.刘邓大军三纵协助地方工作(1947年12月25日)刘邓大军三纵

由经扶(今新集)、商城来英山休整,驻贺家桥、杨柳湾一带,并协助地

方政府开展工作。

63.刘邓大军二纵4旅来英山参加土改(1948年1月15日)刘邓大

军二纵4旅教导队队长刘勇率领80余人来英山参加土地改革。

64.中共英山县委召开扩大会议(1948年1月31日—2月3日)中

共英山县委在冯家畈召开扩大会议,各区书记列席。中共鄂豫区五分区委

员会书记刘仰峤出席会议并作土地改革工作报告。这时,西河5个区已组

成了农会,大部分地方分了田,区人民武装均发展到四五十人,县大队扩

充至60人,成立了1个连,全县人民武装近千人。

65.英山县大队反“清乡”斗争(1948年3月—11月)3月开始,刘

邓大军主力部队赴中原会战,仅留少数地方武装坚持大别山游击战。土顽疯

狂反扑,恢复“保甲”制度,进行“清乡”。英山县大队根据上级“要与

大别山人民同生死共患难”的指示,一面牵制国民党军,一面保护人民群众,

采取“由整化零,以连为单位,分开活动”,尽量保存实力。几乎是昼伏夜出,

往返穿插在英山周围,以张家咀和草盘地一带为主要根据地。党员发挥“冲

锋在前,退却在后”带头作用。在这期间,每人每天仅5分钱,每人仅有1

套自己煮染自己缝制的衣服,长期睡在霉气冲鼻的稻草里,梅雨、疾病、

饥饿均未难倒县大队。在反“清乡”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锻炼了一支

拖不垮、打不乱的钢铁队伍。在县委的领导下,坚持控制东河和坚持在西

河游击的军政方针,开辟了一大片游击根据地。在大别山区坚持与敌人战斗,

直到最后胜利。

-20-

英山县革命历史大事记

66.县委扩大会议(1948年4月12日—14日)中共英山县委在伍家

冲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会议由易鹏主持。会议分析英山的斗争形势,汲取一

些“区不离区”武装损失大的教训,主张全县力量集中起来,归县大队统

一指挥,以保存干部,应付危局。会议决定全县地方武装整编为4个连和1

个指挥部,其中3个战斗连、1个干部连。4月25日,在詹家河完成整编,

全部力量400人,有20挺机枪,长短枪180支,正式组成英山县大队(亦

称英北大队)。

武装力量集中后,以英山北部为中心,采取集中力量,统一指挥;形成

拳头,打大圈子;多做工作,少树敌人;坚持战斗,保存自己。很快由被

动变为主动,集中精力对付国民党的县、区、乡小土顽。

67.建立统一战线,清剿土顽(1948年9月—11月)9月中旬,五分

区宣布易鹏回分区,选派孙石来英山任县委书记。19日,孙石在冯家畈向

县委、政府、县大队主要成员传达毛泽东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和

新解放区的政策,并集中学习5天,讨论统一战线工作,加大宣传攻势。

县委为了早日迎接胜利的到来,提出“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对国民党顽固派执行“首

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赎罪、立大功受奖”的政策,禁止乱杀人。

程贞茂等通过书信方式做好民主人士、国民党县参议员、旧官吏、各保

长等人员统战工作。展开宣传攻势,选择对象,分化顽固派,为共产党所用。

11月10日,英山县委同皖西一分区和太平县大队,对张家咀、东界岭一带

进行大“清剿”。解除了黄治绵等土匪武装,打垮3个乡保自卫队,形势

有了好转。

68.全县干部大会(1948年9月15日)英山全县60余名干部在石头

咀天主堂开会,听取刘仰峤作五分区1年来的政治工作报告和张国权的军

事报告。同时,宣布易鹏回地委工作,孙石任中共英山县委书记。大会在

行军间隙中开了5天,对过去的行动做了检查,对今后如何宣传新区政策,

统一了认识。

69.西庄畈大捷(1949年3月11日)1949年2月28日,县委、县

大队移驻杨柳湾的西庄畈,集中力量筹备款物支援大军渡江作战。3月11

-21-

英山县红色遗址遗迹概览

日,国民党县长张清海与自卫大队长吕乔带领县自卫队和3个区14个乡

的自卫队100余人,窜至杨柳湾,狂妄声称要活捉程贞茂。下午2时,自

卫队向西庄畈发起攻击,县指挥部王兴发一声令下,3个连发起冲锋,穷

追猛打。这次战斗,打死自卫队分队长胡炎之等7人,活捉自卫队分队长

以下人员40名,缴机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