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专练《管子》+《说苑》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专练《管子》+《说苑》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专练《管子》+《说苑》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专练《管子》+《说苑》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专练《管子》+《说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双文本专练--------《管子》+《说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逆,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法度者,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明主之治国也,案其当宜,行其正理。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节选自《管子·明法解》)材料二: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而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岂吾营私之意也?何廷理之驳于法也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门闭,刖者守门,曰:“于此有室。”子羔入,追者罢。子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君之治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公行之也,其子羔之谓欤?”(节选自《说苑·至公》)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何廷理之驳于法也A今吾族犯法B甚明C而使廷理D因缘E吾心而释之F是吾不公G之心H明著于国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牧,指统治,与《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中的“牧”词义不相同。B.诛,指惩罚、惩治,与《鸿门宴》“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中的“诛”词义相同。C.令尹,此指军政长官,与《促织》“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中“令尹”不同。D.论,指判罪、判决,与《苏武传》“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中的“论”词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主治理国家需要有法令制度,赏罚分明;如果执行法令违背事理赏罚不当,群臣就会行私蒙蔽君主,结党劫杀君主。B.治理国家就像种田,不铲除杂草,会危害庄稼;不惩治盗贼,会伤害百姓。舍国家法令而用私人恩惠,会便利奸邪助长暴乱。C.廷理拘押了违犯国法的人,而后因犯人是楚国令尹子文的族人就释放了他,子文因此责备廷理执行法令时心怀不公,徇私枉法。D.楚成王善于赏功罚罪,当他听说子文让廷理公正执法的事情后,匆忙在内室接见子文,称自己用人失当,并罢黜廷理尊崇子文。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主之治国也,案其当宜,行其正理。(2)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公行之也,其子羔之谓欤?5.材料二中,刖者帮助子羔逃跑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节选自《管子·治国》,有删改)材料二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晋文公见咎季,其庙博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节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B.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C.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D.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与《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中的“王”意思相同。B.《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儒家经典“五经”之一。C.“顿首”在古代拜礼中是地位相等或平辈相交的一种礼节,与“稽首”“叩首”不同。D.“君之明”中“之”与《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第一段对“富民易治”和“民贫难治”进行了阐释和比较,意在证明“治国之道,必先富民”。B.甲文中,管仲认为治理国家要引导百姓从事农业,不能让田地荒芜。C.乙文中管仲说君王以“天”为贵,齐桓公抬头看天,说明他理解了管仲的意思。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要重视百姓,对于今天治理国家而言依然具有借鉴意义。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2)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10.粮食问题自古就是关乎国家发展和政权稳固的根本问题,请谈谈这一观点分别在两则材料中的具体体现。参考答案:1.ACF2.B3.D4.(1)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按照那些恰当合适的原则,实施那些正确的法理。(2)善于做官的人树立恩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招致怨恨,公正地做这样的事,大概说的就是子羔吧?5.①子羔对触犯刑罚的刖者执法公正,赢得了刖者的尊重。②子羔心怀仁慈,给刖者判罪行刑,有不忍之心。【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什么作为刑狱官却违背法令呢?现在我的族人违犯国法很明显,如果让刑狱官攀附我的心意而释放了他,这样我不公正的心,就在国人面前清楚地显露出来。“何廷理之驳于法也”是问句,主语是“廷理”,其与后面的主语“吾族”主语不一致,故句后应断开,即A处;“今吾族犯法犯法”作主语,“甚明”作谓语,中间不能断开,而其后的“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与前句形成转折关系,“而”表示转折,故应在“而”前断开,即C处;“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中的“是”,指代前文的“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这件事,是对前文的总结,故应在“是”前断开,即F处。故于ACF三处断句。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牧”:统治/约束。句意:是用来统治天下而供奉宗庙的。/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B.错误。“诛”:惩罚、惩治/诛杀。句意:赏赐有功的,惩罚有罪的。/而听信了奸细小人的谗言,要诛杀有功的人。C.正确。“令尹”:军政长官/县官职位。句意: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违犯了国法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D.正确。“论”:判罪、判决。句意:临当判罪行刑。/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匆忙在内室接见子文”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可知,应是到子文家中去见他。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当宜”,恰当合适的原则;“行”,实施。(2)“善”,善于;第一个“树”,树立;第二个“树”,招致;“公”,公正地。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君之治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可知,子羔对触犯刑罚的刖者执法公正,刖者也认可自己应当受此惩罚。可见子羔的公正之心赢得了刖者的尊重。根据原文“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可知,子羔身为一个执法者,却心怀仁慈,给刖者判罪行刑时,对受罚者仍然拥有一个不忍之心。参考译文:材料一:君主治理国家,没有不设立法令赏罚的。因此那法令明确,而设立的赏罚得当,那么君主就地位尊显而不出奸邪;那法令违背事理,而设立的赏罚不当,那么群臣就会存有私心而蒙蔽君主阻塞视听,结为朋党而劫持杀害君主。法度,是君主用来控制天下而禁止奸邪的,是用来统治天下而供奉宗庙的。私心,是产生祸乱、滋长奸邪而危害公正的原因,是蒙蔽君主、丧失正道而危急灭亡的原因。因此法令畅行国家就会安定,私心盛行国家就会混乱。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按照那些恰当合适的原则,实施那些正确的法理。赏赐有功的,惩罚有罪的,是用来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杂草不铲除,就危害庄稼;盗贼不惩治,就伤害良民。如果舍国家法令而用私人恩惠,那么这就便利奸邪而助长暴乱。材料二: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违犯了国法的人,刑狱官拘押了他,听说他是令尹的族人就释放了他。子文召见刑狱官责备他说:“凡设立刑狱官,是要用来查办触犯王令国法的。现在背弃法令而释放触犯法令的人,这是执行法令不公正,心怀不公。难道是我有图谋私利的想法吗?为什么作为刑狱官却违背法令呢?现在我的族人违犯国法很明显,如果让刑狱官攀附我的心意而释放了他,这样我不公正的心,就在国人面前清楚地显露出来。执掌一国的权柄却以私心闻名,与其让我不按正义活着,不如让我死去。”刑狱官害怕,于是惩治了他的族人。成王听说了这件事,来不及穿鞋就赶到子文的家中说:“我太年轻,设置刑狱官却用人失当,以至违背了先生的心愿。”于是罢黜刑狱官尊崇子文。子羔主持卫国政务,砍断了一个人的脚。卫国君臣发生内乱,子羔逃到外城门,外城门已经关闭,被他砍断脚的人在那里守门,说:“在这儿有个房间。”子羔进入,追赶他的人停下。子羔将要离开,对被他砍断脚的人说:“我不能破坏君主的法令而亲自砍断了你的脚,我处在危难之中,这是你报仇的机会,为什么让我逃走呢?”被砍断脚的人说:“断脚本来是我的罪过,没有办法。您惩治我,依据法令,前前后后按照法律衡量我的罪过,想让我免于法令惩处,我是知道的。案件判决罪责确定,临当判罪行刑,您不高兴,在脸上表现出来,我也是知道的。难道是您偏爱我吗?是您天生有仁慈之心,那本来就是这样。这是我使你脱身的原因。”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善于做官的人树立恩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招致怨恨,公正地做这样的事,大概说的就是子羔吧?”6.B7.D8.C9.(1)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治理国家(2)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无边无际的天,统治百姓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10.材料一认为,增产粮食乃是君王执政的根本大事,是君王的重大任务,是发展人口的途径,是治国的根本道路。材料二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君王营建宫室,不应该干扰农时。【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是治国的道路。“大”是“务”的定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C;“治国”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词类活用现象和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A.正确。句意: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称王。/爱护百姓就称王。B.正确。C.正确。D.错误。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君王英明。/我年轻的时候。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说明他理解了管仲的意思”错误,桓公看天,说明他以为管仲所说的天,指的是上天,而下文管仲有言“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故其没有理解管仲所说的“天”。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故”,所以;“为”,治理;“富”,使……富裕。(2)“所谓”,所说的;“君人者”,统治百姓的人;“以……为”,把……当作。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可知,材料一认为,增产粮食乃是君王执政的根本大事,是君王的重大任务,是发展人口的途径,是治国的根本道路。由“一日不稼,百日不食”“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可知,材料二认为,百姓是国家根基,君王营建宫室,不应该干扰农时。参考译文:材料一:但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很难治理。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治理国家。从前,七十九代的君主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凡属于治国之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也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称王。粮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