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
在公司治理制度越来越完善的时代,为什么仍然不断出现形式多样
的公司非伦理行为呢?部分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公司治理中的伦理导向、公
司治理制度的完善缺乏伦理导向。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公司治
理伦理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探讨公司治理伦理的概念这一层面上。根据可
获得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还没有发现关于公司治理伦理如何运行的研究
文献。
本书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演和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对
公司治理伦理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具体来说,本书主要在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第一,通过梳理现有关于利益相关者研究的文献,找出了比较符合我
国公司实际情况的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式,即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
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
第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外部压力机制与内部回应行为两个维
度进行了公司治理伦理运行机制的路径分析。外部压力机制指各种利益相
关者面对企业的非伦理行为形成的压力反应,这会给公司带来外部压力。
公司的内部回应行为包括正式制度的回应和非正式制度的回应。具体来
说,正式制度回应包括产权与股权结构的设计、董事会监督制度、激励机
制等的回应;非正式制度回应包括伦理氛围的营造、伦理准则的制定和道
1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德审计的实施等。
第三,根据企业声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书揭示了声誉在公司外部
压力与内部回应之间的双向传导作用,并构建了声誉传导机制,即利益相
关者产生的外部压力会通过公司对公司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给公司
绩效带来负面效应。这就促使公司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内部回应行为来维护
公司的声誉,从而减轻或消除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外部压力。
最后,本书从内﹑外部两种维度探索了基于伦理的公司治理优化路
径。基于伦理的外部治理优化主要指公司协调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而基于伦理的内部治理优化则包括降低国有股比重﹑培养机构投资者﹑股
权激励﹑优化董事会结构﹑规范企业人员道德﹑培养企业伦理文化﹑树立
伦理理念等正式和非正式方面。针对我国公司面临的主要非伦理问题,本
书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公司伦理水平的两种路径。
本书创新点主要是从外部压力机制与内部回应行为两个维度对公司治
理伦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探索出了声誉的传导作用,找出了
伦理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为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探索出了一
条新的路径。
2
第一章
绪 论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第一节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2001年10月,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公司之一的安然(Enron)公司出现了
会计造假案,该事件被报道后,公司股价迅即急速下跌,下降幅度达到惊
人的99%。两个月后,公司最终被迫选择申请破产。该事件引发了人们对
公司治理的关注。
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旧的道德观念被打破,新的道德体系尚未
完全建立,且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未能跟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所以公司的非伦理行为更是频频发生,假冒伪劣产品随处可见,各类违法
违规事件层出不穷。2006年,为了自身利益过度开采资源,甘肃徽县有色
金属冶炼公司引发的铅污染事件导致368人血铅超标。2008年爆发的三鹿
奶粉事件,给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多个国家禁
止进口中国乳制品。2011年1月,家乐福被曝价格欺诈,价签上标低价,
结账时却收高价,打折时的促销价却和原价相同,舆论一片哗然。售后服
务名至实不归,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也损害了自身形象。2011年11月,
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在重庆的门店因涉嫌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标
低卖高进行价格欺诈、销售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其在渝的所有门店被勒
令停业整顿15天,并被罚款269万元。另据重庆市工商局统计,沃尔玛在
重庆的相关门店屡次出现多种非伦理行为,包括销售过期食品、虚假宣传
等问题,先后数次受到工商部门的处罚。2015年央视“3·15晚会”,曝
2
第一章 绪 论
光路虎极光频频出现变速箱故障,而路虎厂商则以用户使用不当为由搪塞
消费者。
2016年8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欣泰
电气犯罪案件,并将对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及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追究刑事
责任。随后,2016年8月23日,欣泰电器因为欺诈发行上市被强制暂停上
市,该公司有望成为中国A股市场因欺诈发行强制退市第一股。
公司的非伦理行为引发了大众对公司伦理的关注。在当前的知识经
济时代,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使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公司随时都可
能陷于伦理困境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各种非伦理问题。一旦公司
出现非伦理行为,不仅损害顾客、员工、社区的利益,公司的声誉也会
受到损害,进而损害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给国家、社会和投资者造成
重大损失,也使公司及其管理层自身面临着巨大灾难。不过这些非伦理
行为倒是促进了法律、监管制度等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如《劳动法》
(2016最新版)、《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
意见》等。
1.1.2 理论背景
公司的非伦理行为使学者们开始关注伦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和企业
伦理与企业治理的关系。在讨论企业伦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时,有学者
提出了公司治理伦理这一概念。Arthur(1987)最早提出了公司治理伦理
(EthicsofCorporateGovernance)的概念,但未给出具体定义。Wieland
(2001)也提出了治理伦理(Ethicsofgovernance)的概念,他指出,治
理伦理意指将伦理条件及要求嵌入到公司的管理、治理及控制框架之中。
吴成丰在其《企业伦理》一书中提出“治理伦理指公司处理与所有利益相
关者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顾客、供货商、社会
3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大众、当局、各种团体、媒体与国际社会等”a。Bonn和Fisher(2005)
指出,OECD等机构制定的公司治理准则涉及企业伦理,组织的企业伦理
必须在公司治理框架中加以解决。作者还用战略规划作类比,进一步阐述
了如何将伦理关注整合到组织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王蓓蓓(2005)对此也
提出流行的公司治理理论忽略了公司治理中伦理机制的作用。公司伦理具
有特殊的治理效应,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邢建国(2005)认
为,治理伦理是公司治理行为所遵循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称。从公
司治理结构视角看,它是由委托伦理、代理伦理及监督伦理等构成的一个
多维结构。其核心是通过确立主导的价值观来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面临的
各种行为道德的选择问题。张世云和薛有志(2009)提出,如果在制定公
司治理制度时纳入伦理观,用较高的伦理水准来回答公司治理伦理的核心
问题,不仅可提高治理效率,同时降低治理成本,而且还能够将伦理观传
递给公司的各层员工,从而有效地形成自发性的治理机制。
综上所述,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治理需要伦理”这一层面,
只强调了公司治理中伦理机制的重要性,而没有分析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
理,因而无法阐述公司治理伦理作用机制的运行过程。
在成中英(1991)提出的企业伦理的定义——“企业伦理是指任何商
业团体或机构以合法手段从事盈利时所应遵守的伦理规则”的基础上,融
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笔者在本人的博士毕业论文《公司治
理伦理的概念模型及作用机制》中提出了公司治理伦理的概念:公司治理
伦理指公司在合法的盈利活动中处理与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时,公司及公
司的治理客体本身所应遵守的伦理规范与准则,用以设计与完善公司治理
制度,提升公司的伦理水准,从而保障与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b。
a 吴成丰.企业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93.
b 张世云.公司治理伦理的概念模型及作用机制[D].南开大学,2008.
4
第一章 绪 论
以公司治理伦理的概念为基础,考虑公司治理伦理的基本目标以及公
司治理客体和主体的内涵,笔者在本人的博士毕业论文中还提出了如下的
公司治理伦理的概念模型,如图1.1所示。
治理客体本公司伦
保障
身的伦理提升理水准
公司治理利益
促
伦理相关
进
(CGE)者的
公司对治理完善公司治利益
协调
主体的伦理理制度
推进
图1.1公司治理伦理的概念模型
资料来源:张世云.公司治理伦理的概念模型及作用机制[D].南开大学,2008.
在博士毕业论文中,笔者对公司治理伦理的概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
述,从外部压力机制与内部回应行为两个维度探讨了公司治理伦理如何发
挥作用,并对如何提升中国公司的伦理水平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公司治理
伦理概念为基础,延续笔者博士毕业论文的分析思路,本书将继续从外部
压力机制和内部回应行为两个维度更加详细深入地分析公司治理伦理的运
行机制,并据此提出提高中国公司伦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研究意义
1.2.1 本书的实践意义
(1)本书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相关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梳
5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理和分析,找出了比较符合我国公司实际情况的公司利益相关者划分方
法,为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划分自己的利益相关者、满足不同利益
相关者的需求提供了理论指导。
(2)本书通过对公司面对外部压力时所采取的内部正式和非正式制
度回应行为的分析,揭示了伦理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并对
公司治理伦理的运行机制进行详细分析,为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提升公司
治理伦理水平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这对于提高中国公司的伦理水平具有
可借鉴的现实意义。
(3)企业伦理是公司治理伦理的基础,只有提高了企业伦理才能提
高公司的伦理水平,从而为公司治理提供伦理导向和约束。本书在分析公
司治理伦理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提升公司伦理水平这一思
想层面上,并提出了提升公司伦理水平的一些政策建议,为提高公司的伦
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4)公司治理在给公司带来正面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治理成
本,并承担着治理风险,故降低治理成本和控制治理风险一直是公司不断
追求的目标。本书提出了降低治理成本的有效路径和化解治理风险的有效
方法。
1.2.2 本书的理论意义
(1)本书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的新路径。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理论的
研究多是将公司治理视为降低代理成本或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将公
司治理作为一种外生变量,很少涉及伦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本书从外部
压力机制和内部回应行为两个维度探讨了公司治理伦理发挥作用的内在机
理,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2)声誉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往
6
第一章 绪 论
往是抽象的。本书从企业伦理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声誉在公司外部压力与
内部回应之间的双向传导作用,并构建了声誉传导机制,使得声誉在公司
治理伦理中的重要作用更为具体地体现出来。
第三节研究的技术路线
本书的研究思路如下:
首先,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构成了公司生存的环境,利益相关者对公
司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要求是公司治理、企
业伦理以及公司治理不断发展的基础和现实需要。本书将基于已有的文献
研究成果,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三种类型,然后根据每种类型的利
益相关者面对公司非伦理行为时可能会出现的压力反应进行了分析。在此
基础上,将研究公司面对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可能采取的正式制度回应和非
正式制度回应。非正式制度回应是公司治理伦理对正式制度回应的补充,
是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本书将对具有双向传导作用的企
业声誉进行深入分析,对企业声誉与企业治理伦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阐
述。最后,在分析公司治理伦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本书将提出基于伦理
的公司治理优化路径。基于伦理的公司治理离不开企业伦理,只有提升公
司的伦理水平,公司治理才能更加完善。本书对提升公司伦理水平的路径
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为公司提供理论启示。
根据本书的研究思路,笔者制定了如下研究分析的技术路线,如图1.2
所示:
7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公司治理伦理的相关
理论基础
公司治理伦理概念利益相关者理论
外部压力机制内部回应行为
声誉传导机制
基于治理伦理的公司治理
基于伦理的公司治理优化路径
中国公司伦理水平的提升路径
图1.2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
资料来源:作者自行设计
第四节研究方法
本书以质性研究法为核心,通过逻辑推演形成理论模型。具体地说,
本书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文献研究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资料搜集、信
息加工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或结论的过程。文献研究的
8
第一章 绪 论
对象以学术文献为主。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文献研究。通过研究
文献,我们既可以从已有文献中得到启发,也可以引用现有文献的观点来
佐证自己的观点,或发现问题和不足,为提出自己新的观点找到依据。
本书通过搜集、分析、整理公司伦理及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在现有
文献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三个维度,对利
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并最终归纳了公司治理伦理运行的完整模型。
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事物的特殊性概括出事物的一般性,从具体事
实到理论的过程,归纳出的结论是一个推理上的飞跃。而演绎推理则是指
从事物的一般性推演出事物的特殊性,从已知部分推出事物的未知部分的
一种思维方法,其结论必然能从前提推演出来。
本书根据大量文献和历史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形成伦理与公司治理相
互影响的内在逻辑,综合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方法,探索公司治理
伦理运行的基本过程,验证公司治理伦理运行过程中的三大机制——外部
压力机制、内部回应机制与声誉传导机制。
小结
本章从现实中公司的非伦理行为出发,分析了研究公司治理伦理的理
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介绍了本书将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归
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并勾勒出了本书的技术路线图。
9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的
基本理论
本章属于理论基础章节,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学者们
的理论研究来挖掘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源头以及该理
论发展至今的演变历程。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分类方法的
梳理和分析,整理出本书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第一节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最早出现在1708年,但关于它的定
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由斯坦福研究院的学者提出。他们认为:对公司
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公司就无法生存
(Clark,1998)a。这个定义按照某一群体对于公司的生存是否具有重要影
响这一依据来界定利益相关者。这种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使人们首次认
识到,公司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同时还要
满足公司周围的许多利益群体的需求,因为这些群体关乎公司的生存与
发展。
Ansoff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
制定理想的公司目标,公司必须综合平衡考虑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
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者、员工、股东、供应商及顾客”
(Ansoff,1965)b。在20世纪7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逐步被西方
企业接受。在谈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时,Dill(1975)c曾这样讲
道,我们原本认为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只是作为外因影响公司的战略决策
和管理过程,但事实表明,利益相关者影响正在迈向利益相关者参与。
随后,为了达到在企业战略管理中也使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得以应用的目
的,在197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专门开设了利益相关者
a ClarkeT.TheStakeholderCorporation:ABusinessPhilosophyoftheInformationAge.Long
RangePlanning1998,31(2):182-194.
b AnsoffI.1965.Corporatestrategy.McGrawHill,NewYork.
c DillWR.PublicparticipationincorporatePlanning.LongRangePlanning1975(8):57-63.
12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论
管理课程,并逐步构建了新管理方式的分析框架。20世纪80年代,随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一批西方学者逐渐发展并
完善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弗里曼(Freeman)、多
纳德逊(Donaldson)、克拉克森(Clarkson)、琼斯(Jones)、卡罗尔
(Carroll)、布莱尔(Blair)和米切尔(Mitchell)等。而对于利益相关者
概念的界定,在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变得越来越完善,可操作性也明
显增强。
第二节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到发展这样一个过程中,公司的利益相关
者究竟是谁是一个最基本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我们连公司的利益相
关者是谁都不清楚,那么公司管理者又怎样为他们做“正确的事”呢?因
此,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就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起点。
2.2.1 国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自利益相关者概念被提出至今,尽管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发展了几十
年,但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共识a。
西方学者对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形式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
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指出公司会受到哪些利益相关者的直接影
响,并且必须对他们进行特别的关注。而广义的概念则是提出一个全面的
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作为参考,便于公司管理者分析和决策。
a 多纳德逊、邓非著,赵月瑟译.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
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3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在利益相关者的具有代表性的27种定义中,弗里曼的观点最具代表
性,其代表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被公认为是利益相关者理
论正式形成的标志。在这本书中弗里曼指出,公司利益相关者指能够影响
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公司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所影响的所有个体或群
体a。广义的利益相关者指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组织实现其
目标过程的影响的个体或群体。狭义的利益相关者指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
必须依赖的人。这一概念强调了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的关系,界定范围十分
广泛,包括公司的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顾客、社区、环境、媒
体等对公司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组织或个人(陈宏,2011)。
Carroll(1993)b也从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的关系入手,认为“利益相关
者在公司中投入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赌注’(stakes),他们可能会影响
公司的活动,或者受到公司活动的影响”。
Clarkson(1994)c则认为,“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
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
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公司活动而承受风险”。这一表述既强调利益相
关者与公司的关系,也强调了专用性投资(陈宏,2011)。
Donaldson(1995)d给出了一个狭义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在
公司活动的过程中及活动本身有合法利益的人和团体”。
a Freeman,R.E.Strategicmanagement:Astakeholderapproach.Boston,MA:Pitman,1984.
b CarrollAB.Ethicsandstakeholdermanagement(2nded.).Cincinnati:South-Western,1993.
c ClarksonM.1994.Arisk-basedmodelofstakeholdertheory.ProceedingsoftheToronto
ConferenceonStakeholderTheory.CenterforCorporateSocialPerformanceandEthics.
UniversityofToronto,Toronto,Canada.
d Donaldson,.T&Preston,L.E.1995.Thestakeholdertheoryofthecorporation:Concepts,
evidence,andimplications.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l):65-91.
14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论
2.2.2 国内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在国内学者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中,有一定代表性的是贾生华和
陈宏辉(2002)。结合上述观点给出的定义,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
那些在公司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
体,其活动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公司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
响a。这一定义既强调专用性投资,又强调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的关联性。
表2.1归纳了自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到21世纪初前
后共计四十余年时间中,中西方学者提出的近30种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利益
相关者的定义。
表2.1利益相关者定义
时间提出者“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定义资料来源
利益相关者指这样一些团体:Freeman&Reed
1963斯坦福大学研究院没有他们的支持,公司就不能(1983);
生存与发展Freeman(1984)
利益相关者是这样一个个体或者
Freeman&Reed
1983费里曼、瑞德群体:对公司目标的实现产生影
(1983)
响,反过来又受该过程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公司目
1984费里曼标的实现或被公司实现目标的Freeman(1984)
过程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公司目
Freeman&Gilbert
1987费里曼、吉尔波特标的实现,或能够被公司实现
(1987)
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人或组织
利益相关者是一些与公司有契Cornel&Shapiro
1987科奈尔、夏皮罗
约关系的要求权人(1987)
利益相关者是在公司中有一笔Even&Freeman
1987伊万、费里曼
“赌注”的人(1988)
公司得以发展和生存,离不开
1988鲍威尔Bowie(1998)
他们的支持
a 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5):13-18.
15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续表
时间提出者“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定义资料来源
利益相关者是公司对其负有责
1989阿尔卡法奇Alkhafaji(1989)
任的人
利益相关者能以法律或所有权
1989卡罗尔的名义对公司资产或财产行使Carroll(1989)
收益和权利
利益相关者是与公司有契约关Freeman&Even
1990费里曼、伊万
系的人(1990)
汤普逊、瓦提克、利益相关者是与某个公司有关Thompson,Wartick&
1991
斯密系的人Smith(1991)
Savage,Nix,
萨威齐、尼克斯、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的活动具有
1991Whitehead&Blair
怀特赫德、布莱尔相互影响的作用
(1991)
利益相关者是一些团体:他们
1992黑尔、琼斯Hill&Jones(1992)
对公司有一些合法的要求权
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有着一些合
1993布热勒Brenner(1993)
法、长期、稳定的关系
利益相关者在公司中投入资
产,构成形式上的“赌注”,
1993卡罗尔Carroll(1993)
并通过“赌注”影响公司活
动,或受公司活动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是创造公司价值的
1994费里曼Freeman(1994)
一部分人
威克斯、吉尔波Wicks,Gilbert&
1994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相关联
特、费里曼Freeman(1994)
公司对利益相关者承担明显的
1994郎特雷责任;或者利益相关者对公司Langtry(1994)
有道德与法律上的要求权
利益相关者向公司投入“赌
1994斯塔里克注”,他们会受公司的影响,Starlk(1994)
也可以影响公司的活动
利益相关者在公司中投入价值
1994克拉克森Clarkson(1994)
物,并承担风险
1994纳斯利益相关者是与公司有联系的人Nasi(1994)
利益相关者是对公司拥有索取
1995克拉克森Clarkson(1995)
权、利益要求权的人
16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论
续表
时间提出者“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定义资料来源
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存在相
1995布勒热Brenner(1995)
互影响的关系
利益相关者作为个体或者团
Donaldson&Preston
1995多纳德逊、普尼斯体,在公司活动中享有合法的
(1995)
利益
利益相关者是个体或者群体,
2002陈宏辉陈宏辉(2003)
投资于公司并承担风险
2005邓汉慧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邓汉慧(2005)
资料来源:张秋来.利益相关者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
科技大学,2011.
从表2.1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和阐释利益相关者概
念从而产生差异。为了更好地理解利益相关者的含义及其对公司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
第三节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多纳德逊和邓非于2001年认为,界定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很可能只
是把具有不同目标和要求的可能有资格作为公司利益相关者的人混在一
起,这样并不能代表对利益相关者的特征有完全的了解。换句话说,对公
司来说,虽然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是重要的并影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但
是在公司管理决策及过程中,公司活动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程
度会因利益相关者的类型不同而产生差异,这样也就决定了不同利益相关
者对于公司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异的。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
影响公司及受公司影响的程度,我们有必要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群体,
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从而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更精准的
管理。
17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2.3.1 国外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通过梳理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现有文献,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
80年代末期以后,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界定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只是第一
步。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影响程度,还必须对利益相关
者进行细分。于是乎,一些学者开始了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根
据不同的标准,利益相关者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
中,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Mitchell)评分法
两大类型。
所谓“多维细分法”,顾名思义就是从多个维度对公司的利益相关者
进行细分,从而识别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差异性。利用“多维细分法”对
公司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的研究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
期,这期间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弗里曼(Freeman,1984)a从所有权、经济依赖性和社会利益三个维
度开创性地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了三类。第一类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
持有公司股份的经理层与董事等,他们拥有公司资产的所有权;第二类利
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特殊利益团体、相关的政府管理机构等,他们在各种社
会利益方面与公司有着紧密的关系;第三类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公司的管
理者、顾客及供应商,他们在经济方面与公司有着重要的依赖关系。
弗雷德里克(Frederick,1988)b认为,利益相关者是一个集团,能
够对公司的政策和方针产生影响。此外,他还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和间
接两类。前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代理商、供应商、同行业及潜
a Freeman,R.E.1984.Strategicmanagement:Astakeholderapproach,Boston,MA:Pitman.
b Frederick,.W.C.1988.Businessandsociety,corporateandstrategy,publicpolicy,ethics(6th
ed.),McGraw-HillBookCo.
18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论
在的竞争者等,他们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及决策活动存在市场交易关系;后
者主要包括政府、公众及媒体等,他们与公司的关系是一种非市场交易
关系。
根据相关群体与公司是否存在交易性的契约关系这一标准,查克汉姆
(Charkham,1992)a同样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两类: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和
社区型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顾客、员工及供应商;而后者则包括
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媒体及当地社区。
在研究公司利益相关者管理时,按照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态度或行为
这一维度,克拉克森(Clarkson,1995)b提出了两种细分利益相关者的方
法。第一种细分法基于利益相关者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及决策活动中所承担
的风险类别。这样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自愿型和非自愿型。前者主要是
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能够主动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过程进行一定
量的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的组织或个人;而后者则指那些在公司经营
管理及决策活动过程中被动承担公司风险的个人或群体。另一种细分法则
是基于利益相关者与公司联系的紧密程度,将其分为主要和次要利益相关
者。前者指那些直接影响公司运行或受公司运行直接影响的群体或个体,
它包括股东、员工、顾客及竞争者等;后者指那些可能间接地影响公司运
行或者受到公司运行的间接影响的群体或个体,它主要包括媒体、利益集
团、行业协会等。
在界定利益相关者时,威勒(wheeler,1998)c引入了社会性这一维
a Charkham,J.1992.Corporategovernance:lessonsofabroad.EuropeanBusinessJournal
4(2):8-16.
b Clarkson,M.1995.Astakeholderframeworkforanalyzingandevaluatingcorporatesocial
performanc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1):92-117.
c WheelerD.&MariaS.1998.Includingthestakeholders:thebusinesscase.LongRange
Planning31(2):201-210.
19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度。他认为,有些利益相关者具有社会性,而另外一些利益相关者则没有
社会性。拥有社会性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员工及供应商等)通过人的
参与公司发生联系;而没有社会性的利益相关者(如自然环境、人类后
代、非人物种等)不通过具体的人与公司发生联系。根据社会性和克拉克
森提出的紧密性这两个维度,威勒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和次要的
社会性及非社会性四类。主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通过社会性活动直接地
与公司发生联系,它包括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及公司所在社区等;
次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虽有人的参与,但只是间接地与公司发生联系,
它包括社区居民、行业协会及利益集团等;主要的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对
公司有直接的影响,但不与具体的人发生联系,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后
代等;次要的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有间接的影响,也不与具体的人
发生联系,它包括非人物种等。
上述的这些多维细分法使得人们能够对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有更深入的
认识。然而,由于这些细分法难以操作,因而主要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实际运用仍然停滞不前。
通过对27种具有代表性的利益相关者定义的详细研究,美国学者
Mitchell和Wood(1997)a提出了一种评分法(ScorebasedApproach)来细
分利益相关者。这种评分分类法的原理就是,根据权力性(Power)、合法
性(Legitimacy)和紧急性(Urgency)这三种属性对某家公司的所有利益
相关者进行打分,然后将分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以此来确定某个个体或
群体是否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或是哪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按照上述评
分法,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三大类:潜在型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
益相关者和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只具备上述三种属性中
a Mitchell,A.&Wood,D.1997.Towardatheoryofstakeholderidentificationandsalience:
Definingtheprincipleofwhoandwhatreallycounts.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
22(4):853-886.
20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论
的其中一种,与公司的联系较为松散,可细分为休眠型利益相关者、自由
型利益相关者和要求型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具备上述三种属性
中的其中两种,与公司的联系较为密切,可细分为支配型利益相关者、危
险型利益相关者和依存型利益相关者;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同时具备上述三
种属性。相反,如果某个个体或群体不具备上述三种属性中的任何一种,
那么它就不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当然,这种评分分类法是动态变化的。
如果某个个体或群体获得或失去某些属性,那么它就相应地从一种类型转
变到另一种类型。米切尔的这种评分法操作起来极其简便易行,因此在后
来的利益相关者分类研究中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采用,该方法的提出也有力
地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a。
科鲁克和斯文(2001)在对挪威渔业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时就
运用了米切尔评分法。通过详细研究,他们发现挪威渔业公司的许多利益
相关者都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在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潜在
型利益相关者(譬如市民、顾客、媒体等)有可能升级为预期型利益相关
者,而诸如本地居民和环境保护集团这类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也可能转变为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b。
Rachel(2004)c也运用了米切尔评分法对会计专业机构的利益相关
者进行分类。根据该评分法,他将危机时期会计专业机构的利益相关者分
为非确定型和确定型两类,并且他们都处于随时变化的状态,当前者获得
其缺失的属性时,就有可能转变为后者。
a 陈宏.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b 杨秀琼.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综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8-61.
c RachelF.Baskerville-Morley.Dangerous,Dominant,Dependent,orDefinitive: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whentheprofessionFacesMajorTransgressions.AccountingandthePublic
Interest2004.
21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综合上述国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杨秀琼(2009)进行了
归纳总结,如表2.2所示。
表2.2 国外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分类标准类别研究者时间
对公司拥有所有权;与公司在经济上有
所有权、经济依赖
依赖关系;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费里曼1984
性、社会利益
的利益相关者
是否与公司发生市场
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费雷德里克1988
交易关系
是否存在交易性契约契约型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查克汉姆1992
在公司经营活动中承
自愿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1994
担的风险种类克拉克森
与公司联系的紧密性首要和次要利益相关者1995
与公司发生联系的社首要和次要的社会性及非社会性等四类
威勒1998
会性与紧密性利益相关者
对公司承诺的不同层
完全忠诚型、易受影响型、可保有型以
次加以评估,按态度沃克2002
及高风险型利益相关者
和行为的忠诚度
米切尔1997
权力性、合法性、确定型、预期型以及潜伏型利益相关者科鲁克、斯
2001
紧急性文
确定型和非确定型利益相关者米切尔2004
资料来源:杨秀琼.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综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4):58-61.
2.3.2 国内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
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借鉴国外学
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企业的实践,国内学者在利益相关者分类领域也
提出了一些特有的观点。
根据利益相关者是否与公司有正式的、官方的契约这一标准,万建
22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论
华(1998)a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一级和二级两类。前者包括财务资本所有
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供应商及顾客等;而后者则包括公众、环保机构、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社区及媒体等。
李心合(2001)b从合作性和威胁性两个维度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
类:支持型、边缘型、不支持型和混合型利益相关者。(1)支持型利益
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顾客及供应商等,其特点是与公司有紧密
合作,但对公司的威胁较低;(2)边缘型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的职业联
合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和中小股东等,其特点是对公司的威胁性与
合作性都较低;(3)不支持型利益相关者包括竞争者、新闻媒体等,其
特点是与公司合作的潜在可能性较低但还可能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威胁;
(4)混合型利益相关者包括紧缺员工、顾客等,其特点是与公司合作的
潜在可能性较高,同时也很可能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威胁。
综合运用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的思想,陈宏辉和贾生华
(2004)c从主动性、重要性和要求的紧急性三种属性,通过打分的方式
对国内公司界定出了10种利益相关者,可归纳为核心、蛰伏以及边缘等
三类利益相关者。具体来说,核心利益相关者(corestakeholders)包括股
东、管理层和员工,他们是公司的核心群体,与公司的利益关系非常紧
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蛰伏利益相关者(dormantstakeholders)
包括顾客、债权人、政府、供应商和分销商,他们与公司之间存在事实上
的密切关系。因为他们对公司付出了专用性投资,所以他们承担着公司一
定程度的经营风险。在公司经营状态正常的情况下,他们或许仅仅表现为
公司的一种显性契约人,然而一旦其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或受损时,他
们的反应就可能极强,很有可能从蛰伏状态跃升为活跃状态,直接影响公
a 万建华.利益相关者管理[M].北京:海天出版社,1998.
b 李心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J].当代财经,200l(l):66-70.
c 陈宏辉、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4):32-36.
23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司的经营绩效。边缘利益相关者(marginalstakeholders)包括特殊利益集
团和社区,对公司来说他们的重要性很低,其实现利益诉求的紧迫性也很
低,因一般都只能被动地受到公司的影响。陈宏辉和贾生华通过实证研究
法对我国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其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践意
义,因而比较符合目前我国公司的实际情况。
贺红梅(2005)a利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研
究,她根据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特征、在各阶段企业面临的危机
和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特征等属性,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生命周期
阶段,企业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她因此将利益相关者分
为关键、非关键和边缘三类。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考虑了公司之间的差
异性,因而比以往的研究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吴玲(2006)b利用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将不同性质、不
同技术特征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公司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关键、重
要、一般以及边缘四类。该分类法考虑了公司之间的动态变化性,因而比
较适合目前国内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管理。
郝桂敏(2007)c从公司需求和公司实力两个视角将不同阶段的公司
利益相关者划分为重要、次要和一般三类。该分类法考虑了公司的自身因
素,因而相对以往的研究来说向前迈进了一步。
综合上述国内学者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杨秀琼(2009)进
行了归纳总结,如表2.3所示。
a 贺红梅.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分类及其实证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5(6):
37-38.
b 吴玲、贺红梅.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分类及其实证研究[J].四川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34-38.
c 郝桂敏.企业需求、企业实力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影响[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7.
24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论
表2.3 我国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分类标准类别研究者时间
是否与公司有正式的、官
一级和二级利益相关者万健华1998
方的契约
合作潜在性或支持型、边缘型、不支持型以及混合
李心合2001
威胁潜在性型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重陈宏辉和
核心、蛰伏以及边缘利益相关者2004
要性和紧急性贾生华
公司生命周期特征、公司
各阶段面临的危机和关键关键、非关键以及边缘利益相关者贺红梅2005
利益相关者的特征
资源基础理论、关键、重要、一般以及边缘利益相关
吴玲2006
资源依赖理论者
公司实力和公司需求首要、次要以及一般利益相关者郝桂敏2007
资料来源:杨秀琼.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综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4):58-61.
2.3.3 利益相关者界定及分类研究的述评
国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是沿着窄定义→宽认识→多维细分→
属性评分这样一个过程推进的。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
开始初步形成,学者们主要从狭义上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20世纪80年
代至90年代初,学者们开始从广义上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这引发了人
们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细分的研究热潮。这种多维细分法
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利益相关者的认识,为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管理提供了
基础,但它还是处于缺乏可操作性的理论层面,并未解决利益相关者理论
实际运用受到制约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定量化的评分法特别
是米切尔评分法,弥补了多维细分法缺乏可操作性的不足,极大地将利益
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逐步发展成为界定和分类利益相
关者时运用最广泛的方法。然而,米切尔评分法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动态
25
公司治理伦理的
运行机制研究
假设:当公司利益相关者拥有的属性增加或减少时,其形态可能相应地发
生改变。譬如,如果某一个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已经拥有合法性与权力性,
当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该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就
可能变得更加紧迫,因此它在此时就有可能快速地跃升为确定型利益相关
者。因此,在运用米切尔评分法时应该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公司利益
相关者是否拥有合法性不是引起公司管理层足够关注的唯一原因;二、公
司利益相关者的存在状态可能会随着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以
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国内学者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起源于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
早期研究,如万健华(1998)和李心合(2001),主要采用的是多维细分
法。他们主要以规范性分析为主,没有考虑公司经营环境的动态变化性,
其研究结果没有得到实证检验,因此缺乏实质性的实践指导意义。后期研
究,如贺红梅(2005)和吴玲(2006),主要采用了米切尔评分法,通过
实证方式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既考虑了公司之间的差异,还考虑到利
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和类别会随着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他们考虑到了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动态变化性,其研究成果相对于以往有更
高的实践指导价值。郝桂敏(2007)在对公司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时纳入
了公司需求和公司实力这两个属性,考虑到了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主要
是便于更好地管理,因而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陈宏辉和贾生华(2004)
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时结合了中国公司的实际情况,其三维分类法为我
国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第四节 本书采用的分类方法
根据前面的述评我们可以发现,陈宏辉和贾生华(2004)从实证视
26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论
角对我国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其三维分类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
义,比较符合目前我国公司的实际情况。根据笔者博士毕业论文提出的观
点,公司治理伦理由治理客体本身的伦理和公司对治理主体的伦理两个维
度构成。公司治理的客体包括经理层和董事会,他们如何以合乎伦理的方
式履行各自的受托责任,本书不再赘述。本书主要探讨公司治理的主体即
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员工、顾客、竞争者、供应商、政府、
行业协会及利益集团等,如何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为了便于分析,接下
来本书将采用陈宏辉和贾生华(2004)的三维分类法将我国公司的利益相
关者分为核心、蛰伏以及边缘三类。其中,核心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钣金展柜研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品质实木地板全球购销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掘进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股权托管及资产增值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级别墅房产出售合同3篇
- 2025年高性能材料采购与合作研发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就业保障与福利合同3篇
- 2024新劳动法对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与反馈合同3篇
- 专业化生产流程服务协议2024版版B版
- 2024版公共厕所管理承包合同3篇
- 《阻燃材料与技术》-颜龙 习题解答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10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 GB/T 44561-2024石油天然气工业常规陆上接收站液化天然气装卸臂的设计与测试
-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20210810154931
- 网球场经营方案
- 2024年公司保密工作制度(四篇)
- 重庆市康德卷2025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成果
- 双梁桥式起重机小车改造方案
- 基于AR的无人机操作训练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