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长沙》课后检测(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沁园春长沙》课后检测(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沁园春长沙》课后检测(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沁园春长沙》课后检测(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沁园春长沙》课后检测(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1.《沁园春长沙》课后检测(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沁园春长沙》课后检测(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的典型意象所表明的时间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万类霜天竞自由B.秧根未牢莳未匝

C.无边落木萧萧下D.满地黄花堆积

2.毛泽东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折腰”是指什么?()

A.为之倾倒B.舍生取义C.屈身于人D.忍辱负重

3.下列选项对《沁园春长沙》的表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B.“鱼翔浅底”一句中“翔”字本义是“鸟儿不扇动翅膀盘旋地飞”,现在词人却把它用在游鱼的身上,如果改为“游”字更准确。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本词中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5.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

B.“看”字,总领七句。远望、近看,仰望、俯视,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了善于思考的特点。

D.这首词上阕描绘了湘江寒秋景色,下阕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评卷人得分

二、小阅读-课内

7.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用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则形象地写出了岳麓山一带枫林的红色仿佛人工染成的。

B.“鱼翔浅底”的“翔”字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状态。

C.“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苍鹰展翅、矫健勇猛的雄姿。

D.“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其中“透”字写出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百舸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8.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深远、广阔、深沉的基调。

B.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C.“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观游鱼,仰看飞鹰,思考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上阕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评卷人得分

三、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10.“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世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久有凌云志”既有怀念往昔的远大革命抱负,也有展望今天及未来的壮阔的革命理想。

B.下阕诗人触景生情,回顾三十八年革命历程;融情于理,以发人深省、深刻的哲理总结诗篇。

C.全词笔调明丽,挥洒自如,气势磅礴。节奏优美欢快,巧妙运用谚语、古人诗句,点石成金。

D.全词采用了现实主义写法,它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实践精神相结合。

12.“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评卷人得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阅读品味《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九三六年二月

13.《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什么人?《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

14.这两首词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评卷人得分

五、情景默写

1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

(3)《沁园春·长沙》的下阕用夸张手法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

(4)《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

(5)《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评卷人得分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土壤,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腊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诗词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形势与任务,剖析中国革命的疾苦与心声,重温20世纪中国历史的_________________与沧桑巨变,追溯毛泽东跌宕起伏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毛泽东诗词又洋溢着充满理性的激情,深沉而浓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毛泽东诗词想象独特、语言奔放、亦真亦幻、意味深长,在平淡中彰显神奇,在黑暗中出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前途,在曲折中展现刚毅。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诗词读来使人_________________,能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

毛泽东说过:“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婉转含蓄、缠绵排侧。毛泽东诗词明显偏重于豪放格调,包涵寰宇、_________________,凸现出大国气象和伟人气度。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俯拾皆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贯通古今

B.鳞次栉比波澜壮阔感人肺腑通今博古

C.鳞次栉比波诡云谲荡气回肠通今博古

D.俯拾皆是波诡云谲感人肺腑贯通古今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

B.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

C.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

D.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B.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C.毛泽东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D.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剖析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体察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评卷人得分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①。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毛泽东和郭沫若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但两人的创作形式明显不同:毛泽东精于传统古典诗词,②。两人的诗作都有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但郭沫若在自由诗体创作中,还多用排比、反复和呼告来抒发情感,而毛泽东诗词创作中,③。如《沁园春·长沙》中“同学少年”出自杜甫《秋兴》,“粪土当年万户侯”借用李广的故事,“中流击水”化用祖逖的“中流击楫”等。

毛泽东诗词一个主要的特征是境界博大,此等境界,非他人所及。首先表现在景象的壮美上,如《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沁园春·长沙》中的“万类霜天”……画面阔大恢宏。而且这些看似毫不经意的描写,却又透着纵横万里的大视野,展示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磅礴气势。除此之外,毛泽东诗词的博大境界还体现在藐视一切困难的气魄。作为革命家,他敢于扭转乾坤,视千难万险的长征“只等闲”。心中志向远大,自然诗中境界博大,如果没有敢“问苍茫大地”的雄心壮志,又怎能有如此大境界的诗词!

19.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述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评卷人得分

八、语言表述

21.请仿照毛泽东的《十六字令三首(其一)》的形式,以“书”为描写对象,另写一首。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22.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诗人歌咏的对象。阅读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诗句的句子。

搏击长江,毛泽东挥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搏击风浪的伟大气魄和襟怀。

面对泰山,

漫步西湖,

评卷人得分

九、微写作

23.《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动静、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也运用了这种手法。请根据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体现出动静,远近结合的手法;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超过200字。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②满回塘。

①征铎(duò):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②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沁园春长沙》课后检测(解答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的典型意象所表明的时间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万类霜天竞自由B.秧根未牢莳未匝

C.无边落木萧萧下D.满地黄花堆积

B

本题考查对诗歌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A.“万类霜天”中的“霜天”是深秋的季节特征,所以本句表明的时间是秋季。

B.“秧根未牢”指的是秧苗刚刚种下,根系还不牢固;“莳未匝”指插秧还未栽种完。所以本句的时间是插秧苗的季节,是春末夏初。

C.“落木”指的是树叶凋零的季节,指的是秋季。

D.“满地黄花”是指满地都是残败凋零的菊花,是秋季的景物特征,所以本句表明的时间是秋季。

故选B。

2.毛泽东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折腰”是指什么?()

A.为之倾倒B.舍生取义C.屈身于人D.忍辱负重

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大意是“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这里的“折腰”是“倾倒,躬着腰侍候”之意,意思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故选A。

3.下列选项对《沁园春长沙》的表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B.“鱼翔浅底”一句中“翔”字本义是“鸟儿不扇动翅膀盘旋地飞”,现在词人却把它用在游鱼的身上,如果改为“游”字更准确。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本词中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A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诗词内容的能力。

B项,“改为‘游’字更准确”错误,“翔”本用于鸟儿,词人用于形容鱼在水底自由自在游动的状态,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比用“游”更生动形象。

C项,“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错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意思是青年学生意气奔放,正遒劲有力。

D项,“本词中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错误,“万户侯”此处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故选A。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B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B.“反问”错误,应该是设问。上片提出问题,下片做出回答,这是设问。

故选B。

5.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

B.“看”字,总领七句。远望、近看,仰望、俯视,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了善于思考的特点。

D.这首词上阕描绘了湘江寒秋景色,下阕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

C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C项,“表现了善于思考的特点”错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故选C。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

本题考查对诗歌朗读节奏划分的能力。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激扬文字”和“指点江山”都是动宾结构,“指点江山”在动宾之间停顿,则“激扬文字”也应在动宾之间停顿。掌握古文化知识,做好停顿。比如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做停顿。“万户”指一万户;万家;官名。“侯”是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所以D项的正确停顿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故选D。

诗歌朗读节奏划分可根据以下原则:

1.语义单位划分法,如词或词组;

2.成分划分法,主谓宾,定状补;

3.助词依附法,即将表时、动态的助词划在前面的修饰成分内;

4.诵读检验法,节奏是为了更好地表述诗歌的意旨和情感,一旦划分影响表述则无价值。因此,划分节奏后诵读一下,看是否影响表述。

评卷人得分

二、小阅读-课内

7.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用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则形象地写出了岳麓山一带枫林的红色仿佛人工染成的。

B.“鱼翔浅底”的“翔”字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状态。

C.“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苍鹰展翅、矫健勇猛的雄姿。

D.“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其中“透”字写出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百舸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的能力。

D.“‘透’字写出……江水满溢之状”错,“漫”表现满溢状态。

故选D。

8.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深远、广阔、深沉的基调。

B.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C.“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观游鱼,仰看飞鹰,思考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上阕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D.因为提问完后就结束了全文,可见并没有正面直接回答,而是通过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让读者自然地产生联想,得到解析。

故选D。

评卷人得分

三、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10.“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世界?

9.D10.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②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感慨不尽、思绪万千,表现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博大胸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9.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错误,词长短皆有,短则一阕,长则几阕。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诗句把握形象的能力。

诗句触景生情,见物起兴,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发出了气壮山河的一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大地”和“沉浮”一语双关,它包含着自然界、民族、国家等丰富的内涵,实质上是诗人提出革命的领导权应该掌握在谁手里的问题。诗句看似在问,实则胸有成竹:我们这一带要以强大祖国为己任,让大好河山焕发生机。表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和伟大抱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久有凌云志”既有怀念往昔的远大革命抱负,也有展望今天及未来的壮阔的革命理想。

B.下阕诗人触景生情,回顾三十八年革命历程;融情于理,以发人深省、深刻的哲理总结诗篇。

C.全词笔调明丽,挥洒自如,气势磅礴。节奏优美欢快,巧妙运用谚语、古人诗句,点石成金。

D.全词采用了现实主义写法,它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实践精神相结合。

12.“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1.D12.抒发了自信、豪迈、乐观的壮阔情怀,充满了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

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全词采用了现实主义写法”错误。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上阕有对往昔的回忆,下阕有对未来的设想,这都属于虚写,是浪漫主义写法。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的能力。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意思是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诗人放眼远望,看到了面貌一新的井冈山。到处是黄莺婉转高唱,燕子轻盈飞舞,流水潺潺如音乐,宽阔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这一切是诗人为我们艺术地呈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果的新山水画图。诗人这时又油然产生了“今日得宽余”的闲庭信步之感叹。下片笔锋一转,展当年豪情,“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当年的黄洋界血与火的战斗险关都已闯过,今后还有什么险关可畏惧的呢?诗人借这二句表述了他敢于向任何艰险、任何敌人挑战的豪迈之气,充满了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

评卷人得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阅读品味《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九三六年二月

13.《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什么人?《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

14.这两首词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13.《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才华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和英雄豪杰。《沁园春·长沙》中包括词人在内的“同学少年”正是这样的人物,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关心国家命运,富有斗争精神,正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中流砥柱”。词的下阕通过写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这样,上、下阕浑然一体,天衣无缝。14.《沁园春·长沙》写南方秋景,《沁园春·雪》描绘北国冰雪,后者境界更开阔。《沁园春·长沙》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豪情。《沁园春·雪》抒发了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沁园春·雪》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才华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和英雄豪杰。

《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好友正值青春少年,精旺盛、热情奔放,做事练。家聚在起,评论国家的前途命运,赞美祖国的历史化,轻薄名利,视功名利禄为粪。还曾记得,在波涛汹涌的江中游泳,击起的浪涛能够阻挡飞快的船只。词中包括词人在内的“同学少年”正是这样的人物,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关心国家命运,富有斗争精神,正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中流砥柱”。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解析: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这样,上、下阕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雪》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境界更开阔。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评卷人得分

五、情景默写

1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

(3)《沁园春·长沙》的下阕用夸张手法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

(4)《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

(5)《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要注意书写的字词有:“漫”“舸”“扬”“遏”“湘”“橘”“洲”“怅寥廓”“苍茫”“沉浮”。

评卷人得分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土壤,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腊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诗词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形势与任务,剖析中国革命的疾苦与心声,重温20世纪中国历史的_________________与沧桑巨变,追溯毛泽东跌宕起伏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毛泽东诗词又洋溢着充满理性的激情,深沉而浓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毛泽东诗词想象独特、语言奔放、亦真亦幻、意味深长,在平淡中彰显神奇,在黑暗中出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前途,在曲折中展现刚毅。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诗词读来使人_________________,能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

毛泽东说过:“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婉转含蓄、缠绵排侧。毛泽东诗词明显偏重于豪放格调,包涵寰宇、_________________,凸现出大国气象和伟人气度。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俯拾皆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贯通古今

B.鳞次栉比波澜壮阔感人肺腑通今博古

C.鳞次栉比波诡云谲荡气回肠通今博古

D.俯拾皆是波诡云谲感人肺腑贯通古今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

B.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

C.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

D.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B.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C.毛泽东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D.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剖析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体察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16.A17.C18.B

16.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语境是说毛泽东诗词中中国文化元素很多,应选“俯拾皆是”。

“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波诡云谲”,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根据上文提到的“中国历史”,应使用“波澜壮阔”。

“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因前面有“使人”,故应选用“荡气回肠”。

“贯通古今”,将古代和今天连接在一起。“通今博古”,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此处形容“毛泽东诗词”,应用“贯通古今”。

故选A。

17.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

此题解答有两个要点。一是这些意象应该首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然后才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因为只能诗人先创造,读者才能借此寄寓情感,所以排除A、B;二是“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之间的正确语序,因为要先产生一定的认同感,才会便于理解,才会更易于交流,排除D。

故选C。

18.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为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

A项,缺少介词导致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可在“读者”前添加介词“使”。

C项,“毛泽东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不合逻辑,应是“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

D项,“剖析”与“疾苦与心声”、“体察”与“形势与任务”搭配不当。

故选B。

评卷人得分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①。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毛泽东和郭沫若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但两人的创作形式明显不同:毛泽东精于传统古典诗词,②。两人的诗作都有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但郭沫若在自由诗体创作中,还多用排比、反复和呼告来抒发情感,而毛泽东诗词创作中,③。如《沁园春·长沙》中“同学少年”出自杜甫《秋兴》,“粪土当年万户侯”借用李广的故事,“中流击水”化用祖逖的“中流击楫”等。

毛泽东诗词一个主要的特征是境界博大,此等境界,非他人所及。首先表现在景象的壮美上,如《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沁园春·长沙》中的“万类霜天”……画面阔大恢宏。而且这些看似毫不经意的描写,却又透着纵横万里的大视野,展示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磅礴气势。除此之外,毛泽东诗词的博大境界还体现在藐视一切困难的气魄。作为革命家,他敢于扭转乾坤,视千难万险的长征“只等闲”。心中志向远大,自然诗中境界博大,如果没有敢“问苍茫大地”的雄心壮志,又怎能有如此大境界的诗词!

19.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述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19.①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②郭沫若擅长现代自由诗体③则多用典故来寄寓情感20.毛泽东诗词境界博大的特征,表现在景象壮美、气势磅礴和藐视一切困难的气魄三方面,这些源于他远大的志向。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连贯的能力。

①空根据前面的“不仅”和后面对毛泽东诗词的介绍,可以填“也(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②空根据“两人的诗作都有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但郭沫若在自由诗体创作中……”可知,此处是说郭沫若与毛泽东诗作的区别,郭沫若创作的是自由诗体,故此处为“郭沫若擅长现代自由诗体”;

③空前文说郭沫若“多用排比、反复和呼告来抒发情感”,根据后面举例来看,要表述的是毛泽东的诗词擅长用典,所以可以填“则多用典故来寄寓情感”。

20.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二段开头首先提出本段中心句,“毛泽东诗词一个主要的特征是境界博大,此等境界,非他人所及”,据此提取关键信息毛泽东诗词主要特征境界博大。

然后具体分析这一特征的表现,“首先表现在景象的壮美上”“而且这些看似毫不经意的描写,却又透着纵横万里的大视野,展示出……的磅礴气势”“除此之外,毛泽东诗词的博大境界还体现在藐视一切困难的气魄”,提取关键信息为:景象壮美、气势磅礴和藐视一切困难的气魄。

最后用“心中志向远大,自然诗中境界博大”总结毛泽东诗词境界博大的缘由,提取关键信息“志向远大”。据此表述成句即可。

评卷人得分

八、语言表述

21.请仿照毛泽东的《十六字令三首(其一)》的形式,以“书”为描写对象,另写一首。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示例:

书,

争分夺秒细研读。

增才智,

助我踏征途。

本题主要考查仿写的能力。

题干要求“以‘书’为描写对象,另写一首”,回答本题一要注意句式、修辞与原句一致,二要注意所写内容与原文保持和谐一致。表面上是极写山之高,实质上是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