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集体备课课件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集体备课课件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集体备课课件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集体备课课件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集体备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联辩士雄风一人之才力挽危难之国三寸之舌战胜百万之师1《左传》(第一课时)安富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23《左传》朗读:书上注释《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

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补充知识4裁。如《国语》、《战国策》等。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国别体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

你知道吗?5题解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为什么退?质疑:退怎么退?结果如何?(带着问题听读课文)6听读课文标注字音带问题听课文,试着划分层次课文范读7秦军氾(

fán)南无能为(

wéi

)也矣共(

gōng)其乏困夫(

)晋,何厌之有失其所与,不知(

zhì

秦伯说(

yuè

),与郑人盟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若不阙(

quē)秦夜缒(

zhuì)而出使杞(

qǐ)子、逢(

páng)孙戍之89整体把握根据问题梳理层次每段拟出一个小标题晋秦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

晋师撤退文章结构1011第一段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军:驻军。两分句“军”

后都省略了“于”

,都是省略句。比较项目词

义第一个第二个介词引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对12晋公子重耳流亡13前632年城濮之战14公元前630年郑新郑函陵氾水秦晋晋

军秦

军1516第二段17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危:危险。使:派遣,命令。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从:听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曰:是提示具体说的话。

语(yÙ):告诉。

对:多用于对上的回答或对话。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谓其妻曰:

“吾孰与∙∙

∙∙

∙∙?”《邹忌讽齐王纳谏》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4.(刿)对曰:“夫战,勇气也∙∙∙∙∙∙o”

《曹刿论战》言:一般是主动地说。谓:

对∙∙∙∙∙∙说。1819辞曰:“臣之壮也,“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辞:推辞。犹不如人;今老矣,

犹:副词,尚且。无能为也已。”公曰:•

为:做事。已:通“矣”,了。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是:代词,这。然:然而,但是。许:答应。讨论:三个“之”的意义和用法之:用

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

有实在意义。也

:舒缓

语气的助词。无能为也已。也已:“已”,同“矣”。文言文中语气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

起主要作用的是最后一个。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0是寡人之过也。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意思是“寡德之人”。许之。思考

课本中认为“之”代“这件事”,但解

释为“他”(代“郑伯”)可以吗?比较项目古代现代词性指示代词判断动词意义这表判断21是: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有何作用?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自责(情)晓义(理)~~未见其人先知其才想一想?

……22文言小结•词类活用军,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今异义贰

是•通假字已•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省略句晋军(于)函陵•(烛之武)辞曰•(烛之武)许之、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虚词以、之、也、矣、23布置作业背诵第一、二段。预习第三、四段。24《左传》(第二课时)安富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2526课前检查1.译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2.检查背诵27疏通文意第三段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当晚,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烦劳您。夜:名词作状语。当夜。亡:使…灭亡。使动用法。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28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以:相当于“而”。鄙:把…当作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焉:哪里,怎么。以:相当于“而”,连词,表目的,“来”。陪:增加。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泛指主人。行李:出使的人,使者。现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之:主谓之间。共:同“供”。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2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君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君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之:主谓之间。也,表判断。30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

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您还是好好掂量掂量吧!”既东封郑:已经在东

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

边界。东:向东。封:疆界,使……成为疆界肆:延伸,扩张。何厌之有: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厌”,满足。31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图:考虑。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盟:结盟。戍:守卫。说:同“悦”,高兴。乃:于是。32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心平气和,平缓。诚恳,反问语气。反问,语调略高。 较轻,有力而肯定拉长音态度诚恳,中速读。反问语气反问语气语气平缓,诚恳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矛盾,打动了秦伯,使秦退兵,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夜缒而出,见欲秦扬伯先曰抑:,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以退为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阐国明以鄙远,君知其利害,委婉,平缓。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动之摇薄也。若舍郑以秦君.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替君秦亦着无想,所害。且君以利相诱.引史为例,尝挑为拨晋秦君晋.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要有愤激之感,速度较前要快。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推肆测未其来西,封,语速劝承秦前谨慎.3334专家归纳烛之武策略①飞地难治论②亡郑陪邻论③舍郑有益论④过河拆桥论⑤晋国扩张论亡郑(表面)无利,有小害对秦舍郑无害,有小利对秦将有大害对秦亡郑(深入)分析利弊,层层深入3536梳理文意第四段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子犯请求晋侯下令攻击秦军。晋侯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却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微:假如没有。夫人:那人。因:依靠子犯:晋国大夫狐偃的字。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同“智”其:表商量语气,还是。去:离开。易:交换37(一)烛之武的游说艺术一、善于利用矛盾。二、善于分析利弊。三、善于揣摩心理。四、讲究语言艺术。机智善辩的外交家38总结(二)叙事结构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亡郑利晋而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三点理由39作业布置收集本课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2、古今异义;3、文言虚词;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40《左传》(第三课时)安富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41421.译句邻之厚,君之薄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自由朗读43朗读思考:你觉得课文中的人物,哪一个最有特色?八、讨论: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郑 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秦 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晋 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4445总结字词句1、通假字;2、古今异义;3、文言虚词;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何厌之有?4、秦伯说5、失其所与,不知通假字已通矣,语气词共通供,供给厌通餍,满足说通悦,高兴知通智,明智4613(古/今)贰于楚也

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47(从属二主/数词二的大写)(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使者/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今有急而求子

(您,对人的敬称/儿子)越国以鄙远亦去之微夫人之力(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离开/距离)(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古今异义文言虚词以:1.以其无礼于晋2.若亡郑以陪邻,敢以烦执事于:1.以其无礼于晋2.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其: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48因为,表原因连词,来对,表对象连词,又连词,况且代词,它郑国代词 ,这件事自己的表商量语气,还是词类活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扎)49(意动,以……为边邑)(订了盟约;建立同盟)(考虑)(使动,使…成为疆界)越国以鄙远与郑人盟

唯君图之既东封郑阙秦以利晋(使动,使…受损、使…得利)名词→动词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夜,缒而出朝济而夕设版焉50(在东边)(在西边)(在晚上,当晚)(在早上;在黄昏)名词→状语词类活用5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好处)动词→名词词类活用形容词→名词臣之壮也

越国以鄙远共其乏困52(壮年)(远方,边远的地方)(缺少的东西)词类活用形容词→动词因人之利而敝之

肆其西封53(损害)(扩张、延伸)词类活用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

(使….退却)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使…亏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54词类活用(烛之武)许之

(主语)(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55(晋惠公)许君焦、瑕(烛之武)夜,缒而出

敢以(之)烦执事(主语)(主语)(宾语)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介词)省略句特殊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56倒装句特殊句式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

是寡人之过也。57(“也”表判断)(“也”表判断)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要…,怎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